第127章 上殿鳴父冤
回紇太后來京,卻是一位漢人太后。
這事不知怎的,突然就在京中傳開了。眾人都紛紛猜測,此女究竟是誰,又有何本事,為何能成為胡人的太后?
此時,曹靜和正陪伴戚文走在汴京的路上,因戚文是民婦裝扮,沒有人會想到她便是那位來自回紇的漢人太后,只是曹靜和的心中卻始終惴惴不安,不禁小聲道:
“娘,您真的確信皇上不會怪罪您嗎?”
“娘自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娘也做了準備的。咱們這位大周皇帝本是臨川郡王,常年居于江南,鮮少有人知道他的過去,可我在來京之前,已經讓靈狐堂總舵的弟子聯系了吳興分會的人,幫我查到了臨川王當年的一些事。”
“娘這是要做什么?”
戚文卻神秘地笑了笑,拍了拍曹靜和的手說:
“娘在想,若要讓皇上不怪罪,還是得投其所好才成!”
戚文來到汴京之后,便讓曹靜和跟唐玉先回了昌平侯府,她獨自一人帶著兩名隨從,持令牌來到了大周驛館。
驛丞見戚文雖穿著樸素的衣裳,卻生得美貌不俗,似乎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婦人,便上前詢問道:
“不知這位夫人如何稱呼,來我們這大周驛館做什么?”
“回紇汗國太后,特來拜見上國皇帝陛下!”
說完,戚文遞上了手中的令牌,那驛丞見狀,一時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您……您是太后?敢問這位夫人,新繼位的汗王又何在?”
“汗王與其兄弟正在來汴京的路上,隨后便到!”
那驛丞仍是狐疑地將戚文打量了一番,可是那令牌又不曾有錯,他也只得先將戚文領了進去,并叮囑道:
“太后娘娘,您可千萬別欺騙小人,小人把您領進去不是什么大事,可您若是欺君罔上,這便是殺頭的大罪呀!”
戚文并不答言,只走進驛館兀自更換了行裝,又差隨從將其文書遞交至鴻臚寺。不多時,便有一個身著朱紅色官袍、頭戴烏紗官帽的鴻臚寺大臣親自來迎。那人看上去似乎上了些年歲,想來是先帝在位時便已在朝為官,算是這朝中老人兒了。
“娘娘,皇上有旨,宣您進宮。”
那老臣抬袖彎腰行禮,把頭低了下去,可他再抬起頭時,目光卻不覺一陣恍惚。
眼熟,太眼熟了。
這個女人好像在哪見過。
可是對方畢竟是藩國來朝的太后,又豈是他能隨意打量的,他也不敢多看,只得將目光抽離。
戚文跟隨他走到驛館外,外面已備好車馬,馬車的規格亦符合她在藩國的身份地位,可見是鴻臚寺早已制備妥當的。
看來大周遷都時間雖不長,可是各府衙已是日漸完善。這位大周天子興許是比先帝要賢能不少。戚文這樣想著,便在隨從的陪同下登上了馬車。
只是,那位來自鴻臚寺的老臣越想越覺得奇怪,這位太后究竟哪里與眾不同,為什么會讓他覺得眼熟至此?
忽然,就在電光火石之間,過去的某個片段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那老臣瞬間就想到了從前的一個畫面,那個即便在如今看來依然很離經叛道、讓人匪夷所思的畫面。
那個女人十分美麗,卻也十分張狂,她找到當時在位的皇上,口口聲聲地說自己要跟成國公和離。要么離,要么死。
她似乎從不認為自己來京做了質子就沒有了人權,就必須要順從這里的一切,順從皇上給她指的婚,順從她那個瞧不起她出身于江湖的丈夫,順從她那個日日挑撥離間的婆母。
當年,那件事震驚了長安的很多人,所以哪怕事情已經過去了那么多年,這位老臣依然對戚文的容貌有著很深的印象。她不僅美得張狂,行為也實在張狂。
彼時,先帝怕年輕氣盛的戚文真的走了極端,做了傻事,畢竟那時的戚成賢還在北地御敵,先帝不敢讓他的女兒不明不白地在長安自殺。
最終,戚文與成國公和離了,這也是大周建國至今唯一一個敢叫囂著跟皇上賜婚的夫婿和離的,而且還和離成功了。
那老臣眨了眨眼睛,一度懷疑自己方才是不是看錯了,這個回紇太后,怎么那么像當年的戚文?
可她后來改嫁給了曹守拙,又在戚成賢叛國被殺后忽然暴斃,這件事朝中很多人都知道,她怎么會搖身一變成了回紇的太后?
不行,不能由著她這般欺君!她若不敢在宣室殿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那就必須要揭發她!
那老臣這樣想著,不禁把雙手揣進袖子里,暗自盤算起來。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位和戚文長得一模一樣的回紇太后一來到宣室殿,便直接坦蕩地自報了家門:
“臣妾,回紇汗國太后、原大周鎮北大將軍戚成賢之女戚文,拜見上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鴻臚寺的老臣驚得張大了嘴巴。
皇上到底年輕,對戚文這個名字并不了解,也對戚成賢的名字不甚敏感,畢竟這些事發生的時候,他還沒出生呢。等他長大以后,又一直在江南做一個富貴王爺,不問朝政,自然很難接觸到這些消息。
只是,皇上接見藩國來朝的太后,會安排朝中重臣和女眷在宣室殿上陪同,以示尊重。在座的皆是年歲夠給皇上當長輩的老臣了,他們聽到戚文自報家門后,紛紛震驚不已,像聽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
可是與此同時,他們所有人的目光卻又很快落到了成國公的身上。
作為京中八大公爵之一,成國公的兩個兒子江滄和江淵又都是對社稷做出貢獻的功臣,此時他自然有這個體面站在朝中重臣之列,前來迎接藩國的太后。
聽說太后是漢女,成國公原本還覺得很有意思,想趁機湊個熱鬧,聽一聽關于這個女人的趣事雜談。
誰能想到,吃瓜吃到了自己頭上。
成國公在聽到戚文報上出身和名字的時候,他便開始汗流浹背了,以至于把腦袋越垂越低。他不敢去看戚文,更不敢去看皇上和其他同僚。
見眾臣目光異樣,年輕的皇帝似乎也覺察出了不對。這時,那鴻臚寺的老臣連忙趁機上前道:
“陛下,老臣斗膽,請陛下治此女的欺君之罪!”
“大膽!太后自西域遠道而來,朕豈有不敬的道理?”
“陛下!老臣斗膽再言一句,原鎮北大將軍戚成賢當年陣前叛降,已被先帝派去的暗哨射殺!而戚成賢之女戚文與成國公和離后改嫁皇商曹守拙,也于十多年前暴斃!如今這個太后戚文,又是從哪來的?”
此話一出,成國公的頭低得更低了,戚文卻氣定神閑地跪在宣室殿中央,不急不躁地看著眾人的表現。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她一點也不會慌亂。來之前,她就知道身份的證明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她設想過所有后果,早就無所畏懼了。
戚文瞥了一眼那慫包成國公,只不屑地收回了目光。
這個男人還和多年前一樣無能,遇事只會像鴕鳥一樣撅起屁股把頭埋進土里,仿佛他不聽不看就不用面對一樣。殊不知他越是躲著,眾人就越會把他當成一個笑柄。
果然,皇上在聽到這一切之后,表情頓時僵了僵,他看向一旁的成國公,面色鐵青道:
“成國公,這是真的嗎?這位回紇的太后,真的是你的前妻?”
成國公聽到皇上點自己的名字,嚇得頓時一抽抽,他連忙抬起頭來,不情不愿地看向戚文,卻見戚文也同時向他投來了目光。
那目光太讓人眼熟,成國公只和她對視了一眼就嚇得收回了目光——他一輩子都忘不了戚文的眼睛。當年他瞧不起戚文出身江湖,又不滿她質子的身份,夫妻感情一直不好,每每發生爭執,戚文就是瞪著這雙眼睛對他破口大罵的。
哪怕事情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他依然不敢直視這雙眼睛,只立刻重新低下頭去,抬袖道:
“陛下,此人確是戚成賢之女戚文!”
一時間,宣室殿眾臣竟是一片嘩然,大家驚慌不已,議論紛紛:
“這也太過分了!她當初不是死在了曹家嗎?怎么又活了?這不是欺君嗎?”
“就是啊!當年戚成賢就是跟回紇打的仗,戚成賢叛降,他的女兒卻做了回紇可賀敦,這實在是讓人不得不多想啊!”
“陛下,請陛下徹查此事啊!”
大家的唾沫星子在宣室殿里紛飛,戚文卻一動不動地看著端坐在自己正前方的皇上。她甚至能想到,當初父親被誣陷叛國時,這些人就是這樣七嘴八舌地要置父親于死地的吧。
時隔十八載,他們又再次慷慨激昂地來對待做女兒的。
然而就在這時,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語的國舅爺賀懷君,忽然開口說了一句話:
“既然成國公承認此女乃他前妻,如此說來,這位太后娘娘便是忠信侯江滄與昭華夫人曹靜和的生母了。”
一時間,殿中鴉雀無聲。
眾臣都以為江滄蒙冤而死了,自然覺得他這個追封的忠信侯意義不凡,再加上昭華夫人曹靜和與其夫君唐玉皆有功于社稷,他們這樣妄議功臣的母親,是不是不妥?
就在這時,戚文卻忽然雙手托起早已寫好的奏折,高聲道:
“陛下!臣妾要為家父鳴冤!求陛下重新徹查當年之案!”
見她要翻案,眾臣中已有人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大膽!你這是在質疑先帝嗎?”
“先帝所做就一定全是對的嗎?他不是連故都長安都丟了嗎?”
戚文厲聲呵斥了回去,卻忽然緩和了語氣,沖皇上說:
“臣妾此來汴京,坊間盛傳當今圣上以仁孝治國,敢問陛下,您還記得當年先帝下江南時,您是如何在先帝面前維護自己父王的嗎?”
靈狐堂吳興分會的人已經把這位在江南長大的皇帝的成長軌跡摸了個清楚,戚文深知,哪件事最能打動這位年輕的皇帝。
(https://www.dzxsw.cc/book/90669896/3636593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