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五章 化時代開創未來
13
施教
“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根據中國的國情,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人民化悲痛為力量,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核心,繼續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此將中國人民引上了經濟大發展的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擁有13億的中國人民,完全可以豪邁的說:是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志,從黒暗中尋求了一條馬克思列主義的光明大道,讓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鄧小平同志堅持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執行“一國兩制”, 收回香港、澳門,在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上,要求全黨全民膽子大一點,步子快一點。走出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特色之路,讓人們從此富了起來。
鄧小平的特色理論,在傳世繼承上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緊密的結合起來了,使中國人民走上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致富之路,從此甩掉了貧困的帽子。全國上下,到處呈現出一遍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億萬軍民載歌載舞,頌揚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
總想對你表白,
我的心情是多么豪邁。
總想對你傾訴,
我對生活是多么熱愛。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
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我們唱著東方紅,
當家做主站起來。
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
改革開放富起來。
繼往開來的領路人,
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高舉旗幟開創未來!
music
啊!
我們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已主宰,
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
承前啟后的領路人,
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我們唱著東方紅,
當家做主站起來。
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
改革開放富起來。
繼往開來的領路人,
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高舉旗幟開創未來!
啊!
帶領我們走進走進新時代,
我們唱著東方紅,
當家做主站起來。
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
改革開放富起來。
繼往開來的領路人,
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高舉旗幟開創未來,
開創未來!
這首歌唱出了中國人民的心聲,唱出了改革開放給中國現代化建設帶來了春天的希望,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的大好局面。
首都北京,是全世界人們向往的核心。無論各行各業,都有一個心愿,以國際大都市的靚麗色彩,向世人展示本行業精神風貌。首都民兵師也不例外,他們要在首都這個大舞臺上展示自己的風采,成立自己的儀仗隊,參加重大的國事活動。他們的作為受到了北京市委的贊揚,可在儀仗表演時,水平太低市委領導又不太滿意。為此,特向衛戍區儀仗隊求助,并指名道姓的提出要張起義幫他們培訓儀仗隊員。衛戍區首長大力支持,當即通知儀仗連派人幫助首都民兵師培訓儀仗隊員。張起義接到命令后,立即帶領3名儀仗戰友,來到了“首都民兵師”指揮部——北京市汽車制造廠,開始了他初出“茅廬”教官施教。
從此,張起義便在儀仗這個平臺上大顯身手,他的身手完全可以與歷史上的80萬禁軍教頭林沖媲美。林沖教出來的80萬禁軍,是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政權服務的奴隸,而作為當代陸海空三軍儀仗的總教官張起義,他施教出來的儀仗,是為人民安居樂業施展風采的勇士。
初出“茅廬”的張起義,在男民兵隊員面前雖然稚嫩的臉蛋有點兒紅,但幾個動作下來后,幾個“哈哈”大笑的場面過后,就沒有了尷尬。可在女民兵隊員面前,看著她們那扭扭捏捏的隊列動作,他既不敢出手糾正,也鼓不起勇氣訓話。他沒有勇氣,女民兵隊列中就如一盤散沙七零八落。可照此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因為他訓練的時間有限,3個月后要參加國慶觀禮大閱兵。為了保證訓練的時效,張起義突然靈機一動,想起毛澤東主席一九六一年二月為女民兵題詞的“七絕”,便高腔亮嗓領唱:颯爽英姿五尺槍,預備——唱!
散亂的隊形,被這突如其來的歌聲提起了精神,眾女民兵隊員精神為之一振,一股排山倒海的氣勢沖天而起:
颯爽英姿五尺槍,
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
不愛紅裝愛武裝。
唰唰!唰唰!
颯爽英姿五尺槍,
曙光初照演兵場。
唰唰!唰唰!
------
------
歌聲洪亮振奮人心,雄姿英發的隊列中,步調一致的“唰唰”聲,伴隨著女民兵隊員們那富有的甜蜜稚氣,將整個訓練場推向了高潮。
一歌完后,張起義不失時機的引領了第二首膾炙人口,且受女隊員們歡迎的紅色娘子軍軍歌,他拿著一身雄赳赳氣昂昂的派頭,像紅色娘子軍電影中黨代表扮演主角王心剛那樣,踏著音韻甩開臂膀,根據變換的隊型,不時轉換身姿隨聲附和: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
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
奴隸得翻身,
奴隸得翻身。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張起義不但在訓練上要求嚴格,而且在傳藝上身先士卒。他的訓練方法嚴中有活,活中嚴謹:訓練場外,尊重領導,和睦相處,談笑風生,互愛互敬;訓練場內,嚴格要求,精心策劃,認真施教,規范動作。時間長了,與那些女隊員接觸的多了,臉皮也沒那么薄了,經常對她們那些不理想的動作也敢糾正了,有時還讓那些動作好的女隊員出列當眾做示范動作。他雖然只有3年多的兵齡,在那些德高望重的長輩面前,他雖然是個資歷淺薄的新兵蛋子,但在策劃、施教、規范的動作上,他可是個頗有城府的儀仗教官。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他還為三軍儀仗探索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規范教案。
他的一聲號令,一個潛移默化的動作,特別是他那言傳身教的示范,不能不使那些民兵儀仗隊員們驚目咋舌,肅然起敬:“呀!真不愧三軍儀仗,竟然有如此的功底。”
3個月的緊張訓練,張起義每天流的汗水無法計量,但他的身型瘦了一圈,體重下降了5公斤確是不爭的事實。首都民兵師儀仗隊的技藝上了一流水平,“十一” 國慶大閱兵,首都民兵師的儀仗方隊,受到了北京市委領導和中央領導的好評也是有目共睹。
14
旗手
首都民兵師儀仗隊的一舉成名,張起義的名字也隨之在北京市傳頌開來,無論是他在市內公交車上,或是到兄弟單位辦事,或是在散步、外出執行任務,都會贏得羨慕的眼光和贊揚聲:“喲嗬!年輕的儀仗教官來了,你真行啊!天安門廣場那么大的場面,成千上萬的人,你幾個口令就讓他們來了神。步調一致的方隊,排山倒海的氣勢,唰唰唰的整齊化一,威振云天哪!啥時候到我們單位也給我們培訓培訓?讓我們也揚揚名。”
對于這樣的贊揚聲,張起義從不感到滿足,總是淡然一笑,謙遜地說:“謝謝你抬舉我了,我哪有那大的能耐,這都是各單位領導重視,參訓的人員素質高,齊心協力創造出來的輝煌成果。光靠我一個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顯示出沖天宵漢的氣度!”
盡管張起義不愿顯山露水,不愿張揚自己的名聲,但在團長的眼里,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因為張起義就是當年接兵的新兵營長,對他非常了解,為了要他這個兵,還與民兵連長吵了一架。所以,他既然將張起義帶到了部隊,他就一定有責任有義務要重點培養他,使其盡快的成熟起來。
團長的用心難免不遭反對,在個別干部中,對使用張起義卻產生了爭議,他們的觀點是,這是衛戍區警衛儀仗兵,整天圍著中央領導轉,不但形象好,而且要有高素質的文化涵養。有的認為,張起義只不過是身材出眾,在儀仗方面小有名氣,但文化水平太低,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不能作為培養對像。還有的妒嫉的更為現實直接,他們說:“不就是在訓練民兵上有點花花點子,才出了名嘛。若讓他搞理論性的演講,或者是寫總結材料,他行嗎?培養他?他起來了,誰領導誰呀?”
“誰有本事就聽誰的!勢利眼,雞肚腸。”團長不但沒有聽取個別人的意見,而且嚴厲的批評了他們不能因才用人的錯誤觀點,特別是對那些露骨的語言,更是不留余地的批駁,“瞎子還是聾子,是騾子是馬,大家耳聞目睹得清清楚楚,誰要是不服,趁早給他讓位!別占著毛坑不拉屎,還在這橫眉豎目,怪話連篇。”
團長的偏愛完全是出于公心,就因為張起義訓練有素、成績突出,才在衛戍區和北京市委的重大活動中贏得了榮譽。為此,在1979年接收培訓新兵時,團長直接給新兵營長推薦,讓張起義擔任新兵訓練班班長。張起義不辭艱辛,將那些剛到部隊的新兵訓練得個個像小老虎樣的威震儀仗。新兵訓練結束時,那些氣勢磅礴的儀仗表演,贏得了衛戍區首長的夸獎,衛戍區首長不但給儀仗連頒發了嘉獎令,而且還確定了當年9月15日全國第四屆體育運動會,由張起義等9人組成國旗方隊,并由他任國旗手,這無疑給小有氣的張起義加重了砝碼。
新兵下連隊后,張起義和部分新兵一起分配到新建的儀仗兵四連。從此,張起義開始了以嚴格的儀仗標準,帶領全連進行強化訓練。
全國第四屆體育運動會的國旗手,讓衛戍區所屬官兵刮目相看,這對于重用張起義的團長來說,他的心里比張起義還要高興,不但當著全團官兵的面夸張起義,而且還當著衛戍區司令員的面表功:“司令員,張起義怎么樣?他可是我當年接兵時親自打勾定的兵,那時候我就看他是個好苗子。沒給咱們衛戍區丟臉吧?在對張起義的重點培養上,我們可是下了功夫的。以后要是有大的活動,可別忘了我們團。”
“看把你樂的,別高興的不知自己姓啥名誰了。”司令員半是肯定半是警告他說,“你給我記住,培養一個典型人物容易,但要保住一個典型人物就難了。如果張起義以后走下坡路,我首先拿你試問!”
“是!”團長一個立正,一個軍禮,朗聲答到,“司令員盡管放心,張起義只能進步不能后退,我保證將他培養成全軍的標桿人物!”
團首長的關愛,張起義是耳聞目睹,但不能因為首長的偏愛就高高在上,目中無人。相反,更加謙虛謹慎,嚴格要求自己,為部隊爭光。他知道,國旗手是三軍儀仗中,可以說是標桿中的標桿。摯旗的身姿、步伐,都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不下一番功夫,很難完成這一光榮任務。為達到這個高標準,張起義自加砝碼,進行了為時3個月的加負荷踢腿、甩臂訓練。
張起義自個兒摸索出來的訓練方法,沒有額定的模式,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的,完全是他別出心裁自個兒想出來的土辦法。其方法很簡單,就是在特制深筒到膝蓋以下的兩只皮靴上,各綁上1公斤重的沙袋練正步,在兩手臂上,各綁上05公斤的沙袋練甩臂。雖然練起來有點吃力,但當功夫練到一定的程度,卸掉沙袋,就會感到渾身輕爽隨心所欲。
3個多月的強化訓練從未停歇過,有時為了加重符合,晚上還要堅持兩個小時,可以說是天天通身汗,時、刻濕透衣。每天訓練結束脫靴時,能從靴筒里倒出來大半碗汗水。數千次的踢腳脖子,將雙腿雙腳練得疼痛難忍,第二天還未消腫,便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磨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起義經過3個多月的苦練,在全國第四屆體育運動會上,一展了三軍儀仗隊的風姿。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和黨、政、軍及外國朋友的好評。
15
厚愛
對于任何一個典型人物的培養,都要有適應的環境和條件。直白的說就是資本和后臺,張起義沒有雄厚的資本可言,要說后臺嗎?那完全是靠自己的執著、追求和酷愛才贏得了各級首長的厚愛。衛戍區司令員對張起義的厚愛的話,如警鐘般經常在警衛團長的耳邊回響,讓他不敢有一絲的忘乎所以:“如果張起義以后走下坡路,我首先拿你試問!”
團長本身對張起義也有好感,他的厚愛與司令員的厚愛同出一個心愿。司令員的話雖然讓他終日念念不忘,他雖然也曾向司令員打過包票,“張起義只能進步不能后退,我保證將他培養成全軍的標桿人物!”可張起義這個典型人物怎么培養,怎么才能保證他不走下坡路,一直是團長難以釋懷的心病。所以他才向司令員提出了額外的要求,凡有重大的活動不要忘了他們團。
要說,他提這個要求咋聽都有點過分。其實,他即使不提,司令員也不會忘記他們的。因為警衛團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中央首長的警衛工作,別說重大國事安全警衛了,就是平時的日常工作,也是少不了他們出頭露面的,只不過是明處暗處、儀仗演繹主次的位置不同罷了。可靈通人一聽,團長這個敏感的要求另有所圖。司令員是干什么的,對他別有用心的內在含義,當然是心知肚明。所以才在一切重大活動中,有意讓張起義所在連參加,以便使其盡量展示才華,為提拔重用他打下堅實的基礎。
1980年1月9日,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在北京開幕,50多個國家的武官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司令員專門提出由張起義負責的國旗方隊,參加這次重大活動,圓滿的完成了禮賓任務。張起義的軍姿儀容,贏得了多國武官的贊揚聲。司令員的心里如喝了蜜樣的舒服,決定讓他接受更加嚴厲的鍛煉,使其盡快成長為重點人才。
當是正值農忙季節,北京所屬駐軍和全軍一樣,為了減輕國家糧食供給負擔,各單位都開墾有自己的農場,都在抽調人力去農場種地,司令員特以暗示警衛團長要張起義所在連去執行此項任務:“老伙計,‘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俗話說‘官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的命根子,關于農場勞動的事,你可要派有號召力的部隊上,一定要保證耕好地,播好種,秋季來個大豐收,補充各團供糧不足的空缺。”
“屬下明白!”團長直接把任務下達到位,并要他們層層動員,打好這次播種仗。三軍儀仗隊四連,接到團長下達去大興農場參加生產勞動任務的當天下午,就召開全連動員大會,班排長代頭寫決心書保證完成好此次艱巨任務。望著全連的高昂士氣,連長特以向團長遞交了軍令狀,保證秋季豐收5000斤糧食。可是,就在5月3日即將出發的前一刻鐘時,司令員又改變了主意,要團長打電話給四連連長,指名道姓要張起義留下。這個電話不是空穴來風,是有一定背景的,當然團長和連長都措手不及,而且雙方都帶有點不滿的情緒。
連長的情緒顯然大于團長,他是基層主官,在全連動員會上他已大張旗鼓鼓動聲勢,再三要求全連官兵提前超額完成播種任務,并將給團首長立的軍令狀在全連軍人大會上公布與眾,以示大家督促落實。可這突然的讓他減員留人,而且還是留張起義,他當然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虎聲虎氣的問:“為什么?”
“軍人以執行命令為天職!叫你留你就留,問那么多干啥?你問我我問誰去?這是上面決定的,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隨之,團長的口氣稍有緩和,但溫和的語氣中流露出了3分的機密,“聽說是衛戍區司令部張參謀通知的,至于為什么?張參謀也沒告訴我,可能是有新的任務吧。”
“可我們已經動員過,任務都分了,必須要在一個星期內完成50畝地的播種任務,他只要------”連長很為難的說,“張起義那個班可是尖子班,他一留下來,不但尖子班保不住,我們連的全團第一名肯定也保不住了。再說了,我那軍令狀上可是一字一滴血呀!秋季50000斤糧食啊!團長我求你啦,還是給司令員打個電話,讓其他連隊留人吧。若留下他,那我可完不成------”
“執行命令,廢話少說!我問你,是連隊第一重要還是國家第一重要,還是黨和軍隊的大事重要!你一個連長,只知道你臉盆大的利益,全然不顧大局!”團長由于激動,難免有點失態,但當他預感到有失言之詞時,立馬進行俢釋。因為他從司令員口中得知,讓張起義等人留下來是執行審判“四人幫”的特殊任務,當時對“四人幫”的審判還未公開,一旦傳揚出去,將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安定、全國各民族的團結。為此,特以溫和的口氣說,“勞動任務要完成,50000斤糧食1斤也不能少,但人還得留下。不過,不是光張起義一人,而是10人。”
“什么?10人!”連長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所以才以驚疑的口氣反問一句。
團長仍以嚴密的口氣說:“對!10人。”
連長以哀求的口氣訴苦:“全連才幾多人,你一下就留下10人,我的大團長,50畝地呀!實在難以完成啊!”
團長口詞嚴厲:“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齊連心,我鄭重告訴你,你帶隊去大興農場,50畝地的播種任務一定要完成。而且要確保秋收50000斤糧食,這可是你給我立的軍令狀,完不成任務我撤你的職。立馬通知副指導員劉海雙給我留下,讓他組成10人小分隊,由他任隊長執行新的任務。”
“是!”連長咔的一個敬禮,隨以試探的口氣問,“那張起義呢?”
“廢話!關鍵就是用他。他有他的任務!”團長不愿在這兒與他閑磨時間,“叭”的一聲掛了電話。
(https://www.dzxsw.cc/book/87376660/3125156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