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國儀兵 > 第5章 ?第四章 化悲痛繼承遺志

第5章 ?第四章 化悲痛繼承遺志


10

        吊唁

        一代偉人辭世,億萬軍民哀悼。全國上下萬物生靈,一樣的悲哀,一樣的沉痛。在行進的列車上,在江河海洋的輪船和軍艦上,汽笛長鳴,聲震長空,響徹寰宇,共同追悼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韶山沖的人們,更是掉了魂樣的痛斷肝腸。特別是毛家屋場給毛主席看守故居的女主人湯瑞仁,接到毛澤東主席逝世噩耗的當天下午,如晴天霹靂重擊了她的心,啊的一聲竟然哭死在主席像前,蘇醒后將毛主席語錄捂在胸前悲泣聲聲:毛主席呀!毛主席,您就這么撒手不管我們了,啊?在國內外階級敵人極度仇視中國的混亂勢態中,我很擔心吶,我擔心您老人家這一走啊,中國可怎么辦吶!中國將會亂成一個什么樣子啊!為此,她撕心裂肺的哭著說,主席,您走了,我們以后可咋過呀?咋辦啊!

        張起義認識湯瑞仁,是在韶山毛家屋場認識的。他曾兩次去過韶山,一次是紅衛兵串聯時和同學們一起去的;另一次是當兵后去韶山革命圣地接受再教育。兩次都見過湯瑞仁,所以,湯瑞仁被作為韶山沖3名婦女代表之一到北京參加追悼大會,在簽名報到處,他一眼就認出她了,要在往日,他會喜笑顏開的和她談天說地拉家長,可眼下,他和她一樣的心事沉重憂心忡忡。當張起義走到湯瑞仁面前時,她雖然心里猛然一振,但撕心裂肺的悲痛,讓她淚眼朦朧。湯瑞仁悲痛地說:幾天來她的眼淚始終沒有停止過,即使在晚上的睡夢中,也多次從夢中哭醒,每早起床,枕巾總是濕了一大片。

        張起義作為三軍儀仗隊的成員,奉命執行吊唁的警衛任務。其實,他在9月12日執行警衛任務的同時,已懷著沉痛的心情,提前同衛戍區首長一起,瞻仰了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遺容。

        此刻的默哀中,張起義掃了主席臺一眼,發現湯瑞仁站在主席臺的一邊,低頭默哀的淚水,仍不停的滾腮而下灑濕衣襟。

        3分鐘的默哀后,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同志致悼詞,他說:“幾天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為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的逝世感到無限的悲痛,以各種形式為毛主席的逝世進行深刻的悼念。今天我們首都百萬人民群眾,在莊嚴的天安門廣場,隆重的舉行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是進一步表達對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逝世的悲痛和哀悼,是進一步寄托對毛主席的哀思,是永遠牢記毛主席的豐功偉績,永遠懷念毛主席化悲痛為力量,永遠沿著毛主席革命路線奮勇前進的大會。”

        華國鋒緩了口氣接著說:毛主席領導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從無到有不斷成長壯大,從弱到強躋身世界之林,使我們黨成為執政的黨,成為領導全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黨,使我們黨成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政黨。

        華國鋒由于悲痛,說話的聲音有點哽:“毛主席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帶領億萬人民沖破了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培養和造就了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經過多次的革命戰爭,使這支新型軍隊,逐步鍛煉成長為祖國安全的堅強保衛者,無產階級專政的堅強柱石。”

        “毛主席領導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改變了東方和世界革命力量斗爭的形勢,為世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解放事業開辟了新的道路。”

        華國鋒用毛主席的話寄希望于全國人民,他說:“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化悲痛為力量;‘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要搞馬克思主義,不搞照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把毛主席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在國際上一定要堅持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線,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共同奮斗,在國內一定要按毛主席的指示,按既定方針辦,努力把我國建設成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華國鋒同志最后巡視了一下整個會場,以悲壯的聲音說:“參加追悼大會的百萬群眾和全國人民一道,向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遺像三鞠躬!”

        百萬群眾的特大場面,沒有統一號令,沒有刻定的模式。可整齊劃一的三鞠躬,竟然那么井然有序,一起一伏的人海涌浪是那樣的祥和,那樣的深情。

        接著天安門廣場上空響起了氣勢磅礴的東方紅歌曲,以此終結對偉大領袖的懷念。那歌聲穿越千山萬水,飛揚五洲四海,傳遍天際人間。

        東方紅,

        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為人民謀幸福,

        呼爾嗨喲,

        他是人民大救星……

        這高昂、激情的偉大頌歌,激動著億萬人民的心,激發了億萬人民對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的無限思念、無限忠誠。毛主席永遠同我們在一起,我們永遠堅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毛主席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決心牢記毛主席囑咐,按既定方針辦,把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追悼大會在3點半鐘宣布結束,全場按序從四周開始由外向內逐步退場。

        11

        懷念

        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逝世,全國人民身心不安,湯瑞仁回韶山后,曾有一段時間精神失常,一次次的捧著1959年與毛澤東合影的照片,深情的呼喚著他的名字,念導著重復了千遍萬遍的擔心話:“毛主席呀,毛主席!您老人家就這樣離開我們走了?我們今后可怎么辦呀!”

        她滿面恍惚地回顧著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的幕幕情景:

        1959年6月26日,韶山沖陽光明媚,毛主席回韶山,給韶山人民帶來了祥云瑞氣,“毛主席回來了!”“毛主席回來了!”韶山沖的人們奔走相告,欣喜若狂,毛澤東在人們的簇擁下從家門口向對面的謝家屋場走去。謝家屋場位于毛澤東舊居對面約50米處的小丘上,座北向南一行6間半茅草半瓦片的普通農舍,里面住著兩戶人家,這兩戶人家為兩兄弟。東頭住的為兄叫毛霞生,西頭住的為弟叫毛凱清,毛凱清參軍在外,只有妻子湯瑞仁帶著3歲的孩子在家。

        26日清早,湯瑞仁聽說毛主席要來自己家里,心里十分高興,她急忙把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隨后回到灶房里燒飯,急盼著幸福時刻的到來。大約7時,毛澤東在羅瑞卿、王任重、周小舟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謝家屋場,因毛霞生早起下田勞動,所以謝家屋場兩家只有湯瑞仁懷抱3歲的兒子毛命軍出門相迎。湯瑞仁說,她是一位農村婦女,初次見到心目中的偉大領袖既驚喜,又有點恐懼,不免有些拘束和緊張。

        毛澤東以關懷的口氣反復尋問了幾遍后,她的心方平定下來。當毛澤東知道她叫湯瑞仁,是韶山第一個互助組的成員之一時,滿面微笑著問道:“你愛人在哪里參軍?”湯瑞仁說明后,毛澤東又風趣的說,“那你還是一個軍官太太哪!”

        緊接著,毛澤東又問湯瑞仁懷抱的孩子叫什么名字?湯瑞仁此時已無有一點拘束,倍感一代偉人親切可敬,爽朗的回答說:“叫命軍。”

        “命軍?好啊!革命軍人。你將來也要學你爸爸,參軍保衛祖國喲!”毛澤東從湯瑞仁懷中接過小孩,說,“光榮的軍屬戶啊!男的在外保衛祖國,女的在家搞生產。”

        隨后,毛澤東又問了一些關于辦食堂,畝產糧食多少?并要她講真話,不許講假話------在眾人的催促下,毛主席才起身離開了謝家屋場。自此,湯瑞仁便把攝影師將她和毛澤東的合影照,作為最珍貴的紀念品保存了下來。

        致喪與戰備期過后,為了進一步緬懷毛主席的豐功偉績,繼承毛主席的遺志,深入貫徹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把毛主席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1976年10月8日上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同時做出兩個重要決定。

        為了紀念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國際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毛澤東主席,教育和鼓舞工、農兵和其他勞動群眾,繼承毛主席的遺志,堅持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特以決定:

        一、在首都北京建立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紀念堂。

        二、在紀念堂建成以后,即將安放毛澤東主席遺體的水晶棺移入堂內,讓廣大人民群眾瞻仰遺容。

        緊接著于當日的同一時間內,中共中央又作出了關于出版《毛澤東全集》和成立籌備出版毛澤東全集委員會的決定。

        決定明示:半個多世紀以來,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領導我國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斗爭中,在反對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的偉大斗爭中,在各個方面,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毛澤東著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不朽文獻。出版毛主席著作,對于我國各族人民繼承毛主席的遺志,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為此,中共中央決定:

        一、盡快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并陸續出版以后各卷,在出版選集的同時,積極的籌備出版《毛澤東全集》。

        二、出版《毛澤東選集》和毛澤東全集的工作,由華國鋒為首的黨中央政治局直接領導。

        三、毛澤東著作的所有原件,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負責收集、保存。

        中共中央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掀起一個學習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

        儀仗連在衛戍區部隊黨委的領導下,和全軍一樣積極貫徹兩個決定,在本系統內迅速掀起了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又在學習中增加毛主席哲學和軍事思想的內容。并積極組織官兵以各種形式積極參加和大力支持修建毛澤東主席紀念堂的工作,所有人員爭相要求參加修建毛主席紀念堂的勞動。

        1976年11月24日,全國8億人民盼望的建立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紀念堂,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莊嚴舉行奠基儀式,華國鋒主席參加了奠基儀式,發表了重要講話,并親自為紀念堂基石培土。

        參加奠基儀式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葉劍英、、陳錫聯、紀登奎、汪東興、吳德、陳永貴、吳桂賢、郭沫若、徐向前、陳云、譚震林、李井泉等。

        華國鋒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說:“今天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莊嚴舉行毛主席紀念堂的奠基儀式,將中央的這項符合億萬人民心愿的決定付諸實踐。毛主席紀念堂建成以后,世世代代人民群眾在這里親眼瞻仰毛主席的遺容,緬懷毛主席的豐功偉績,重溫毛主席的教導,親身感受毛主席的教育和鼓舞。”

        華主席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繼承毛主席遺志,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再接再厲,奪取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勝利。

        參加奠基儀式的首都工人、農民、解放軍和其他各界代表以及參加施工的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共8000多人,張起義和儀仗連的同志們也有幸參加了奠基儀式,這是他們儀仗兵終身可載入史冊的大事和榮譽。儀式是在下午4點鐘進行的約5點鐘結束,儀式進行的時間雖然簡短,但卻莊嚴隆重,非常激動人心,非常鼓舞士氣,參加人員一致表示決不辜負8億人民的期望,保質保量盡快建好毛澤東主席紀念堂。

        奠基儀式結束后,參加各工程隊工程人員,各大型機械,即刻開始了日夜不停的緊張施工和建設工作。儀仗隊員于1976年12月12日至15日進了3天參加修建紀念堂的勞動,他們參加時,施工進程已掘進到了地下約30米深處。據工人師傅講,30米以下深度是保密的,因地下40米處要修地道與人民大會堂貫通,毛主席遺體平時在地面紀念堂內讓群眾瞻仰。一旦有戰爭,特別是原子襲擊動向時,毛主席遺體即可下降到40米深處直接從軌道進入人民大會堂,確保主席遺體安全。

        那時候沒有大型傳輸機械,全靠手鏟肩挑。張起義在地下幾十米處向頂面挑土,每擔土都是兩個人接力運送,一個人從深處挑至中間地段放下,另一個人接著把裝滿土的筐子挑到地面,雖然勞動量大,但所有的同志從不叫苦叫累,個個干勁沖天。衛戍區首長也要求參加勞動的官兵大干、苦干、拼命干!干,為修建毛主席紀念堂做貢獻;干,為實現億萬軍民的心愿。張起義他們的口號是能挑100斤,絕對不挑99;挑了100斤還得再加油。

        有的同志還寫詩做廣播稿說:

        建設毛主席紀念堂,

        用我們的深情厚誼打基礎,

        用我們的紅心忠膽壘壁墻,

        讓億萬軍民放心。

        啊!

        領袖功德蓋世,

        傳承千秋萬代,

        讓全世界人民瞻仰!

        12

        盡心

        同志個個都發揚了解放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敢打硬仗的作風,每天都是100多斤的擔子壓在身上10多個小時。有的同志肩磨破了不聲不響,紅腫起皰墊塊毛巾繼續干;腿傷了,手破了堅持不下陣地,即使領導命令,也難撤換下來一個傷號。一位現場施工的總指揮,看著他們那沖天的干勁,大加贊賞的說:“解放軍是好樣的,儀仗兵的同志們不光禮儀姿態好,修建毛澤東紀念堂也是好樣的!”

        這種贊揚是對張起義他們儀仗隊的最大的鼓勵,他們的干勁更大了。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簡單的洗漱吃過早飯后,乘營部專用車把我們直接拉到天安門東郊的東部民巷空軍招待所內,專人引導進入工程現場的紀念堂工地,因為紀念堂工地是坐落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大前門的北面的松樹林中,且工地大門又是朝東開,所以從東郊民巷進出較為方便,每天7點鐘上班時,工人師傅就已將所有的工具都準備好了,他們趕到時立馬可投入工作。早上7點干到中午12點,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去前門招待所吃儀仗連送來的午飯。因為是重體力勞動,儀仗連的飲食也調劑得簡便可口,大都是饅頭和肉包子,喝的是招待所提供的溫開水。中午從來沒有午休,吃完飯放下碗就上陣,從頂面到下邊30米深處不停的爬上爬下挑土。每晚5點鐘收班,把工具還回工人師傅,回到儀仗連洗漱完約7點鐘才能吃晚飯,睡覺是9點。后來為了加快進度,他們竟然連軸轉三班不下工地。同志們總是樂呵呵的說,我們雖然兩頭不見太陽,但為了給建造毛主席紀念堂做貢獻,任憑累掉10斤肉也值!我們干的是以實際行動繼承毛主席的遺志,再苦再累心也甜!

        張起義知道,繼承毛主席遺志,走中國富強的特色之路,不但是中國人民的心愿,也是世界人民的希望。因此,在對毛澤東后事的處理上,當然也是全世界人民關注的大事。所以,在修建紀念堂的大事面前,要充分展示中國軍民的雄心壯志。

        他還知道,俢建毛澤東主席紀念堂的重大決策,是一項深得民心,順應天意的宏偉工程。首都各界和全國億萬軍民紛紛要求參加,以此表達對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哀思。特別是北京市的各大機關、部隊、工廠甚至有人聯名寫血書強烈要求參加義務勞動。張起義能有機會參加這一工程的修建工作,是他一生中的最大榮幸,他和全連官兵同一個心理要求,毛澤東主席在世時,他們雖然沒有做出叱咤風云的奉獻,但他們對他老人家有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都把俢好紀念堂作為傳承千秋萬代的一項載德義舉,紛紛要求參加。

        可俢建毛主席紀念堂,要求標準非常嚴格:必須是優秀黨員,政治覺悟高,貧下中農家庭出身,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身體健康,歷史清白。張起義雖然還不是共產黨員,他們的要求雖然也沒有嘩麗的詞語,但就憑著一份樸素的情感和真誠的心愿,還是打動了首長的心。但自愿參加修筑毛澤東紀念堂的人員太多,分配的名額有限,只給了他們儀仗隊4個指標,張起義理所當然的被列入了4位成員之一。好不容易爭來的指標,他要倍加努力多貢獻。挖土的工程剛一結束,他們就爭先恐后的搶建筑工人手中的混凝土翻斗車推,因為推這樣的車也很簡單,沒有多大的技術要求,只要有力氣,掌握好方向會翻斗就行。修建毛澤東紀念堂是搶時間爭速度的高質量重點工程,他們4人競相奮勇的飛奔在建筑工地上。

        為早日俢建好毛澤東主席紀念堂,讓全國億萬軍民早日瞻仰毛主席的遺容,張起義和其他3位戰友一起不怕苦、不怕累連續干了3天3夜,最后在團首長的強行命令下才將他們4人撤換下來。

        這次撤換他們,據說是衛戍區司令員的指示。他聽說張起義4人在工地上挑完土方又推混凝土翻斗車,連續干了3天3夜不讓替換,既心疼又埋怨地說:“俢建毛主席紀念堂,是世界人民敬仰的大事。盡心盡力,更是我們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可是,3天3夜,72個小時分秒不停,連吃飯都是在運行當中進行的,就是鋼人也會散架的。去,立即派人將他們給我換下來!”

        建筑工人師傅們當著新替換人員的面說:你們儀仗連個個好樣的,是干活質量好,工具愛護好,聽從指揮好的“三好”施工隊。張起義雖有不愿替換的意思,但又不能違抗團首長的命令,用既謙虛又自信的口氣總結說:“我們是毛主席締造的人民軍隊,毛主席在世時我們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指示辦事,毛主席逝世后,我們仍要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話,繼承毛主席的遺志,永遠把毛主席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我們4人沒有干完的活,只有讓戰友替我們完成了。”

        張起義的話讓所有在場的人為之敬佩,他們都抱著一個心愿,發出同一個聲音:放心走吧,我們會盡心盡力完成這一巨大任務的。

        其實,要說司令員讓團首長撤換張起義還有另一個目的,他要組織一支射擊運動員隊伍。在上一次組織的陸海空三軍觀禮射擊比賽中,他發現張起義不但儀仗標準規范,而且槍法打得很準。為此,他在心里已經盯上了他。當師里報上來的名單沒有發現張起義時,就問作訓處長,怎么沒有張起義的名字,詳細了解才知道張起義在毛主席紀念堂工地上已干了3天3夜了,他害怕他累壞了身體,所以才讓團長趕緊派第二梯隊將他們給換下來,讓張起義休整后參加射擊運動員隊伍。

        張起義不負司令員厚愛,嚴格要求,刻苦訓練。在1977年3月30日衛戍區組織的運動員射擊比賽中,取得了射擊第三名、5公里武裝越野第二名的好成績。因工作學習突出,任務完成出色,同年5月,光栄的加入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https://www.dzxsw.cc/book/87376660/312515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