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激戰馬尼拉 1
靈兒離開秀吉的隊伍,連夜趕往堺町,陳申一見靈兒,便關切地問道:“靈兒姑娘,聽說小谷城已經失守,我快嚇死了,你是怎么逃出來的?你父親呢?”
“陳掌柜……”靈兒不由得鼻子一酸,淚流滿面,哭訴道:“靈兒無能,不但沒能運出陸大人的靈柩,連父親也沒能就出來……”
“許神醫現在何處?”
“和阿市夫人一起被猴子送去了岐阜城。”
“嗯,”陳申嘆了口氣,想了想,說道:“靈兒,你不要擔心,既然許神醫和阿市夫人在一起,量這猴子他們也不敢怎么樣,我一定想辦法能救出你的父親。”
“不知不覺八年過去了,我該怎么辦?”靈兒十分傷心地問道。
“是啊,靈兒啊,我作為一個長輩,勸你一句,回遼東吧,阿萍姑娘說,如松將軍一直在等著你呢,你還是正房。”
想到榮兒托阿萍帶來的一席話,靈兒堅定地說道:“不!”
“唉,靈兒啊,有很多事情,你還不懂,想李將軍父子每日在前敵廝殺,刀槍無眼,誰敢保證沒有閃失,成梁大人讓長子先婚,實屬無奈之舉,你要體諒他們的苦衷啊。”
靈兒擦了擦眼淚,面色緋紅,無言以對,眼神中透露出堅毅的表情,似乎不想再理會李家父子。
沉默了許久,陳申看出了靈兒的心思,問道:“靈兒啊,你可知道今年是哪一年?”
“隆慶七年。”靈兒答道,不由得低下了頭,想想自己今年已經二十三歲,奕兒姐姐的兒子也許已經會說話了,要是在鄉下,自己也許早為人母了,不由得滿腹惆悵,顯得心事重重。
陳申搖搖頭,說道:“你還不知道,如今是萬歷元年,靈兒,前年,你受成國公之命,運送英靈歸國,這一來就快兩年了,真是難為了你,你剛離開京城不久,隆慶爺就御駕檳天了,十歲的太子即位,我剛剛接到朝廷的邸報,今年九月,已經改元萬歷了。”
靈兒聽到這,心中一驚,趕忙問道:“成國公老王爺現在可好?”
陳申面色凝重地搖搖頭,答道:“成國公老王爺今年九月剛剛過世,如今的錦衣衛指揮使是劉守有劉大人,劉大人出身名門,和前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大人家淵源深厚,十分關心陸云龍大人的遺骨為什么還沒運回國內,相信王沖和郭奕夫婦的日子也很不好過,也許還會被派回日本來,你也知道,現在的日本國,織田信長的勢力不斷做大,幕府將軍義昭早晚會被織田信長廢了,這樣看來,一時半會也沒有辦法能運回陸大人的靈柩,我勸你去遼東找李成梁大人,你歲數不小了,和如松將軍的婚約再拖下去也不好,你也不要再做錦衣衛了,留在國內,好好輔佐如松將軍戰場殺敵,也能成為一代巾幗,不失為良策啊。”
靈兒想到了李舜臣,也想到了文濤,還有父親現在落到了織田信長的手里,就覺得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陳申嚴肅地說道:“靈兒,不要擔心你的父親,將來王將軍和郭將軍回來,我們一定想辦法把老人家送回國內和你們團聚,相信我!這些年的經歷,你很清楚,世上哪有好辦的事情,世事難料,前途未卜,現在朝廷里已經沒有能幫你們說話的人了,你若能成為李家的人,也許將來李成梁大人還能成為大家的一個依靠,不要再猶豫了,我馬上安排你去往朝鮮的商船,回遼東吧。”
靈兒雖然沒有想那么多,但也覺得陳申的話在理,不由得又想起了當年京城朝陽門外,在十里長亭和如松的纏綿,羞澀地對陳申點了點頭。
************
靈兒經朝鮮去往遼陽,途徑寬甸附近,守城的將領告訴靈兒,建州女真頭領王杲大舉侵擾遼陽,李成梁剛剛擴筑寬甸六堡,如今正在督軍作戰,進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
靈兒決意去找李成梁,離開寬甸往北去往撫順方向。
到了古勒寨,見這座寨子三面環山,被火燒毀的木板屋大門一律東向,寨子內跑著一些豬、狗、羊、貓等動物,卻見到一個人影,覺得有些奇怪。
靈兒敲了一家房門,半天也沒用動靜,又繼續往前走,挨著敲了幾戶殘垣斷壁的院門。
終于敲開了一家,里面出來一個女人,開了半個門縫,帶著痛苦的表情,嘰里咕嚕說了幾句,趕緊把門關了起來,隨后就聽到里面哭聲一片。
靈兒牽著馬往前走,希望能找到一個客棧和酒館,人和馬都有點受不了了。
正在靈兒東張西望之際,迎面來了一個老人,靈兒上前問道:“老人家,請問這里可有客棧?”
老人弓腰駝背,腦后拖著一條發辮,若不是滿臉的胡須,靈兒覺得像個老奶奶。
老人狐疑地看著靈兒,問道:“姑娘,你從哪里來,到這兒有什么事情?”
“我家是販賣藥材的,剛從朝鮮回來。”靈兒答道。
老人趕緊說道:“這里是古勒寨,姑娘真不知道嗎?遼東總兵李成梁的大軍剛剛撤離,他們正在追殺我們建州女真的頭領王杲,這里的人大都戰死了,能逃的都逃進了山里,你快走吧,別讓人把你當探子抓起來。”
“老人家,我現在迷路了,不知該往哪里去。”靈兒答道。
老人嘆了口氣,說道:“看你一個女娃娃家的,晚上也不安全,你要是不嫌棄,去我家住一晚吧。”
“謝謝老人家,請問你家里還有什么人?”靈兒問道。
“我的兒子、兒媳都戰死了,小孫子跑了,現在只有老嫗和孫女在家。”老人邊走邊說,靈兒牽著馬在后面跟隨。
到了一處宅院,老人前去敲門,里面有位老太太和一個小女孩,看見老頭帶著一個陌生人回來,十分吃驚,老頭急忙給她們做著解釋,靈兒雖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明顯感覺他們并沒有惡意。
進到院子,靈兒給了老人一錠銀子,老太太接了過來,捧在手里,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跪在地上,朝天拜了拜,便去給靈兒做飯去了,老頭和小女孩去給靈兒喂馬。
吃完飯,老人把靈兒安排在一間房子,千叮嚀萬囑咐要靈兒晚上杠上門,并拿來一把菜刀,遞給靈兒,靈兒笑著指了指身上的佩劍。
老人笑道:“晚上睡覺防賊,菜刀比寶劍好使。”
靈兒接過菜刀,謝過老人,問道:“還沒問老人家,李成梁的大軍撤離后,現在去了哪里?”
老人答道:“咱們這里是建州衛指揮使王杲的地盤,前些日子啊,李成梁說王杲叛亂,把我們古勒寨給平了,正在追殺王杲大人,聽說王杲大人和他的兒子阿臺章京,都逃去了赫圖阿拉,現在李成梁攻打赫圖阿拉去了。”
************
到了后半夜,雞鳴聲中,一群黑影溜進了古勒寨。
靈兒正在熟睡,忽然感覺脖子上發涼,趕忙睜開眼睛,只見有幾個黑影蒙面的孩子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惡狠狠地盯著自己。
這時,傳來了小女孩的哭聲和老人驚恐的哀嚎聲,靈兒冷靜地問道:“你們是什么人?要錢嗎?我的行囊里有的是,不要傷害老人一家。”
三個黑衣人二話沒說,把靈兒五花大綁,押到了院子里。
院子里點起了火把,一個黑衣人盯著老人問道:“費揚古老爹,你怎么這么糊涂,居然把探子帶回家,收了多少好處?”
老人揉了揉眼睛,說道:“努爾哈赤啊,這是個剛從朝鮮回來迷了路的藥商,可不是什么探子啊。”
努爾哈赤厲聲喝道:“你還說不是探子!她肯定是探訪阿臺章京來了,現在赫圖阿拉被李成梁這個混蛋團團圍住,也許天亮他們就要殺人放火,我們必須殺了她!你也必須受到懲罰!”
老人聽完,不再說話了,小女孩嚇得高聲痛哭。
靈兒看了看老人和小孩,心中一陣凄涼,想了想,叫道:“我是大明錦衣衛的探子,李成梁大人是我的義父。”
老人一聽,馬上痛苦的閉上了眼睛,準備等死。
努爾哈赤卻愣住了,問道:“等等,你說什么?”
靈兒答道:“我是大明錦衣衛的探子,腰牌就在里屋的褡褳里,我是受先皇帝的囑托出使日本國,剛剛回來,還不知道你們這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們還想保全赫圖阿拉,也許我還能幫幫你們。”
這時有人從靈兒的褡褳里找到了錦衣衛的腰牌,努爾哈赤看了看,問道:“你說的可是當真?”
“臨死之人還有什么謊言,現在隨你們的便吧,還請善待這家好心人,以后菩薩會保佑你們的。”靈兒說完,閉上眼睛等死。
努爾哈赤遲疑了一會,想了想,說道:“我們也不想和大明朝廷作對,僅僅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你若能有辦法保全赫圖阿拉,我便放了你。”
靈兒說道:“我和義父有八年沒有見面了,當年,李大人在京城落難,我給李大人幫了大忙,之后,我就被朝廷派往了日本,剛剛經朝鮮來到遼東,正在尋找李大人,聽說他在古勒寨打仗,便從寬甸追了過來,沒想到大軍又開往了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聽到這,問道:“我們這就帶你去赫圖阿拉,若是李成梁真的能聽你的,我們愿意給李成梁做人質,我敢保證王大人(王杲)和阿臺章京沒在赫圖阿拉,你可敢隨我同去?”
這時,靈兒笑道:“你們若是沒犯王法,相信義父會寬恕你們的。”
努爾哈赤給靈兒松了綁,天還未亮,這伙小孩便帶著靈兒去往赫圖阿拉。
李成梁的大軍已經將赫圖阿拉團團包圍,正準備進村抓人放火,努爾哈赤帶著靈兒到了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等人躲了起來,靈兒前往李成梁的大帳,叫道:“請稟報李將軍,就說許靈兒自日本國回來了。
過了一會,李成梁身披鎧甲,外罩戰袍,急匆匆地沖出了帳外,大聲叫道:“我的女兒,可想死為父啦!”
靈兒也急忙上前,緊跑幾步,跪倒在李成梁的面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淚刷刷地往下流,差點暈倒在地。
李成梁把靈兒攙扶起來,老淚縱橫,嗚咽地說道:“為父、犬子如松都對不住你!”
“義父大人,是靈兒不好,當年到了日本之后,沒想到還要在那里追殺叛匪,沒能及時回來,也沒能給義父捎個信……”說著,靈兒又涕不成聲。
“女兒啊,都是為父的錯,都是為父的錯啊!”李成梁自責道。
躲在隱蔽處的努爾哈赤等人,突然冒了出來,跪在地上,大聲喊道:“李大人,冤枉啊!冤枉啊!”
李成梁的衛隊把努爾哈赤等六個孩子押解過來,努爾哈赤在地上爬了幾步,到李成梁近前,大聲說道:“懇請李大人開恩,饒了赫圖阿拉吧,我們真的沒有窩藏王杲和阿臺,你若不信,可以去村寨搜查,只是不要殺人,不要亂抓人,不要放火,求您啦!李大人!靈兒姐姐,替我們求個情吧!”
看著趴在地上把頭已經磕出血來的努爾哈赤,李成梁擦了擦眼淚,問道:“女兒,這是怎么回事?”
“聽說義父大人出征在外,急于見到義父大人,我在古勒寨迷了路,是他們把我帶來的。(http://)。”靈兒答道。
李成梁點點頭,問道:“你怎么知道王杲和阿臺沒有藏在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抬起頭答道:“我們愿做人質,若是大人在赫圖阿拉抓到他們,殺了我們不遲,大人如果在赫圖阿拉找不到王杲和阿臺,愿意收留我們的話,我們投奔到大人的軍前效力。”
李成梁猶豫了一會,似乎也不愿意在靈兒面前殺人放火,對手下的大將說道:“進村搜查,但不許傷人,不許放火,去吧!”
帳前的幾名大將對李成梁一抱拳,異口同聲地答道:“遵命,大人!”
努爾哈赤身后的五個孩子也到李成梁跟前磕頭如搗米。
努爾哈赤繼續說道:“感謝李大人的不殺之恩!我們都是一些只會養豬放牧,春種秋收的善良之輩,從沒有反抗朝廷的野心,只要給我們條生路,我們必把李大人的牌位供奉在堂前。”
(https://www.dzxsw.cc/book/8298/506212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