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 第152章 洲際杯決賽:第一場

第152章 洲際杯決賽:第一場


第一百五十二章

        而杭峰這邊,  也憑借唐雋的刻意表現,和國家隊隊員們的關系又近了一點。

        就連一直和杭峰不太對付的董楊和傅宏偉,也通過唐雋想到杭峰這家伙勉強還算個學霸,  聰明人搞體育恐怕也機靈很多。

        要說杭峰的體育成績,一點沒有他腦子的幫助,  全靠練出的肌肉記憶,  誰信啊。

        所以一個人的優秀,  絕不是單純某一個方面優秀,必然還有其他的地方,也比其他人強。

        晚飯吃完,  大家擦嘴起身,  紛紛表示晚上要給杭峰和烈哥的比賽加油,跟著一起上了山。

        唐雋穿著國家隊員的衣服走在人群里,  渾然一體,  大家對他的態度可不僅僅是因為杭峰,還有他自身的優秀。

        到了山上,杭峰把唐雋留給了隊友們照顧,  自己和孫烈,跟著范總開始簽到備賽。

        現在是晚上六點半,  距離比賽開始的時間還有一個小時。

        簽到的時候,  大賽組給選手發了一個白色的背心,網織的背心很大,可以輕松套在滑雪服的外面。

        背心的前后都貼著號碼,  前面是這次比賽報名的序號,后面是資格賽的排名。

        杭峰拿到的背心,  前面是001號,  后面是002號。

        尤其是后面的號碼,  走到哪里都會備受矚目,就算對運動員不了解的媒體記者,只要記住背心上的規律,就會知道誰是這場比賽的優秀運動員。

        不出意外的,杭峰被華國央爸五套的記者攔了下來。

        他們當然是認識杭峰,而且做足了功課,漂亮的女記者將話筒遞到杭峰嘴巴,問他:“今天的狀態怎么樣?計劃拿到什么樣的名次?有沒有特別關注的運動員?”

        要說面對鏡頭和媒體,杭峰那可是太熟了。

        過去一年,參加“x-games”的比賽,那可是將媒體輿論、流量密碼解讀到了極致的機構。

        杭峰大方得體地應對媒體采訪,鏡頭外的范總贊賞地連連點頭,非常滿意杭峰的回答。

        國家隊員偶爾會安排應對媒體記者采訪的培訓,杭峰進隊時間不長,又趕著到處參加比賽,一直就沒有進行相關的培訓。

        記者過來的時候,范總確實捏了一把汗。

        一番采訪下來,范總放心下來,這簡直就是個“老油條”嘛。

        記者姐姐采訪完杭峰,又去采訪孫烈,問題的深度差不多,時長也差不多,完全沒有一點厚此薄彼的做法。

        甚至因為和孫烈更熟悉的原因,在交談的語氣上能夠明顯聽出,對他和杭峰的不同。

        這邊的采訪結束,記者姐姐道了一聲再見,手臂一揮,帶著攝像師,奔著白鳥優宇的方向就去了。

        孫烈注視正接受采訪的白鳥優宇,第一次問杭峰:“干得過嗎?”

        杭峰不太確定:“不好說,而且你看他黑眼圈都沒了!

        孫烈:“?”

        杭峰只能說:“資格賽那天估計是在倒時差,那個狀態下都可以有那樣的發揮,今天不會更差!

        再說下去,好像有點滅自己的威風,兩人默契的不再繼續,拉開一點距離,就活動了起來。

        選手休息室里的人越來越多。

        12名進入決賽的選手陸陸續續抵達,再加上教練團隊,尤其是專項熱身的地方,是格外的熱鬧。

        張口子滑雪場是舉辦過冬奧會的賽場,設施設備齊全,在其他賽場很少看見的蹦床室,這里都有配備。

        那里也成了人最多的地方。

        杭峰沒過去。

        附近就有國家隊專用的訓練場,這幾天白天都有過去訓練,現在最主要就是調整狀態,保留體力,應對比賽。

        雖然說吧,大家都不覺得杭峰能贏了白鳥優宇,就連杭峰自己心里都沒有底,但若要問他想不想贏,那必須想贏!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機會,也要搏一搏這個可能性。

        杭峰在熱身之后,就給自己找了個安靜的地方,拜托范總不要讓人打擾自己后,就閉眼進行腦內復盤。

        他有些日子沒有這么認真過了。

        最近兩場國內聯賽,沒有壓力,他也有心讓自己放松下來,如今再次認真起來,輕松就可以感受到那被逐漸喚醒的比賽意識。

        大腦就像重新開機的電腦,反復地播放著自己的u型池里的第一視角畫面,動作的細節,起落的點,軸心的位置和力量在身體里的運用,一個個數據浮現在大腦,刻印在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上,微微的戰栗,摩擦出燙熱的溫度。

        直到賽場的廣播聲響起。

        通知比賽即將開始。

        杭峰睜開眼睛,戰意勃發。

        自己和白鳥優宇誰強誰弱,只憑借一場資格賽,還沒有定論。

        或許白鳥優宇有過去幾年的國際賽場打底,有更高的裁判印象分。

        可自己作為一名優秀的極限運動員,又是東道主選手,暗加的印象分也不容忽視!

        “走吧!狈犊傄姾挤灞犻_眼睛,招手說道。

        孫烈在范總身邊盈盈笑著:“修煉的怎么樣?運轉一周天了嗎?”

        杭峰起身走到他們身邊,點了一下頭。

        三人在無數目光的注視中,率先走出選手休息室,走向賽場。

        天黑盡了。

        看不見星星,就連月亮都蒙在一層薄紗的后面。

        天氣預報說過兩天有大雪。

        黑壓壓的天幕帶來清冷的空氣,但大雪山里的燈火,全猶如一地的繁星。

        明亮如織。

        從山頂上,就有燈光亮著一路照下來,到了賽場更是每隔五步就有燈光明亮,尤其是矗立在u型池上方的大燈,連成的燈幕將冰壁照的纖毫畢現。

        今天下午才重新噴涂的冰壁上沒有任何的痕跡,工作人員正走在u型池里,進行最后的打掃。

        杭峰走向u型池,目光落在u型池的盡頭,那里正是觀眾席所在的地方。

        唐雋和國家隊的隊員都在那里,護欄的后面,可以看見一群穿著紅白隊服的人,遠遠的還有人在揮手。

        杭峰正在比賽狀態里,沒有回應那邊的加油聲,只有孫烈抬手回應,還在頭頂上比了一個“大心”。

        于是觀眾席那邊就響起了“咻咻”的口哨聲。

        國家隊員們互動了一下很高興,指著那邊說:“杭峰是不是有點緊張啊?都不回應我們!

        唐雋側目,覺得杭峰不可能做這種動作,再說緊張?不至于吧?

        只是這么想著,唐雋好像也莫名地緊張了一點。

        畢竟,咳,是杭峰的第一場常規賽的國際賽場,更慎重一點也不過分。

        這樣想著,唐雋的手指輕動,不斷地調整焦距,穿過燈光和悠長的u型池,杭峰的臉出現在了相機屏幕上。

        是很認真的表情,眉心微蹙,手上一直在撕著手套上的腕帶,這確實是緊張的表現。

        “哇!你這相機好厲害!拍的這么清楚?”

        “不老少錢吧?”

        國家隊的隊員湊過來,好奇地看著唐雋價值百萬的“大炮”,滿眼的贊嘆。

        唐雋卻若有所思。

        看來杭峰很想拿到這場比賽的冠軍。

        其實也不是沒有機會,就看裁判那邊怎么考慮了。

        這樣想著,唐雋的視線移到裁判們所在的小屋里,目光仿佛穿透了墻壁,凝望過去。

        裁判室里。

        裁判們剛剛結束了一個簡短的班前會,正泡茶的泡茶,接咖啡的接咖啡,各自端著提神醒腦的水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還是資格賽的那八名裁判。

        三名華國裁判和四名外國裁判,以及來自國際雪聯的查利裁判。

        裁判們回到自己座位的過程里,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時不時看一眼身邊的人,用目光交流著什么。

        就在剛剛,查利裁判重點說了一件事,提醒眾人謹慎對待杭峰和白鳥優宇的打分,并且再一次的將兩人的比賽履歷,尤其是個人擅長的部分,和優缺點進行了提前的說明。

        賽前開班前會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提醒裁判對重點選手的關注也很正常,但這里的裁判都算是“人精”了,從這次會議里少許不一樣的地方,嗅出了問題。

        查利總裁判竟然在賽前,臨時更新了杭峰的資料。

        紙質的資料還是原本的那些,但在查利總裁判的嘴里,卻提醒道:“去年在x-games賽賽場上,杭峰刷滿了四周的技巧動作。

        今年在華國聯賽上,杭峰也完成了幾乎所有的四周半,正反手的落地,更為復雜的抓板動作都出現過。

        在資格賽里更是做出了一個五周。

        如果單從難度系數來看,杭峰和白鳥優宇水平幾乎相近,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仁,在這兩位選手難度相同的前提條件下,更多的從他們的高度和起落點、連貫性等方面打分。”

        很有意思的一段話。

        看似要求裁判公平的話語深處,這種公平反而透露出一種不公平的信號。

        簡單來說,就是讓大家暫時忽略“印象分”這種東西,給東道主選手一個公平的賽場。

        看來,東道主方面開始用力了,對今天的冠軍有所企圖。

        不過這也正常不是嗎?

        幾名外國裁判對視一眼,看著對方的眼神,自己也有了答案。

        東道主的特權永遠不能忽略,哪怕是在奧運會上,東道主的選手依舊存在優勢。

        更何況華國方面并不是要讓他們對杭峰暗箱操作,僅僅是要求他們暫時放棄“兩年印象周期”這個要求,其實相對于一些奇葩東道主而言,這已經算是非常克制了。

        可以,沒問題。

        目光交流間,裁判們找到了共同的答案,更有個別裁判對華國裁判友好地笑了一下。

        三名華國裁判得到信號,肩膀上的壓力驟然一輕。

        這樣就好,能夠調用一點東道主的權利,給自家的運動員一個相對公平的賽場,就足夠了。

        剩下的就看杭峰能不能抓住機會。

        夜幕下。

        賽場上。

        巨大的半管白冰矗立在山谷里,白日里看著氣勢巍峨的建筑,到了晚上平添了幾分婀娜,兩頭上翹的冰壁猶如張開的手臂,在擁抱夜空。

        杭峰站在出發點上,這會兒已經不再擺弄他手腕上的腕帶。

        這小毛病他自己也知道,盡量克制著不為別的,主要擔心一直低頭玩腕帶像個大傻子。

        有一說一,不斷開合按扣的“咔噠”聲是真的減壓,就跟放了一連串的鞭炮似的,身上的那股子血氣終于散了大半。

        u型池和跑步這些項目不同,純靠一腔熱血只會像個莽夫,冷靜下來思考判斷才是關鍵。

        杭峰向來不喜歡在u型池的賽前太亢奮,畢竟一個微小的疏忽就是推倒的多米諾骨牌。

        冷靜下來的杭峰目光黑沉沉的,站在出發點裁判的身邊,活動著身體四肢,蹲下再起來的過程有點像異形的蜘蛛,他身體柔韌性的開發度,在世界賽場都能名列前茅。

        出發點的裁判是個華國人,腦袋不動,視線一

        直追著杭峰看,若是這時候杭峰抬頭和他目光對上,就能看見對方眼睛里藏不住的鼓勵。

        友善的像是在看自家的侄子輩兒。

        耳機里響起比賽可以開始的聲音,這名裁判見杭峰還有點動作沒有做完,便按了一下耳麥示意收到,倒是沒開口催促杭峰。

        又等了一分鐘,見他一套動作下來差不多了,這裁判咳嗽一聲。

        杭峰明白地站起來,把護目鏡戴上,深呼吸一口氣,踩上了滑雪板。

        點頭。

        裁判開口:“出發吧!

        杭峰踩著尾音,滑了出去。

        從出發點到進入u型池,還有十米的加速區,長度統一,來自于國際雪聯的要求。

        十米長度速度連20邁都上不了,但多少也能有點起始速度。

        這規矩是七年前加上的,那之前選手都是直接從u型池臺沿上出發,男選手的歷史最高周數只有四周半,后來多了這十米的加速區,天花板升到了五周半。

        可見在滑雪這一塊,初始速度的重要性。

        即便是杭峰,都沒辦法在這十米加速區獲得更快的速度,但優秀的選手能夠更好地利用這起始速度。

        只見杭峰滑入池內,依靠初始速度沖上對面的冰壁。

        20邁的速度無法將他帶到最高處,但長期從事u型池訓練的經驗,讓他第一時間清楚自己能夠達到的極限是哪里。

        抵達慣性的最高時,他的半個身子已經超過了池沿,不等落在,雙腿用力,原地猛地一個硬拔。

        跳起來!

        內刃的偏軸轉體,前手抓板頭。

        身在半空,團著的身體整個比池沿高出了一米。

        強大的爆發力。

        這個身體里像是蘊含著一座活火山。

        一周偏軸轉體快如閃電,在抓板的手松開之前,利用最后一點時間,身體再一個擰轉,半周的轉體,成功落在了距離冰壁池沿矮上一米的位置。

        漂亮的落點。

        是世界級的水準!

        哪怕是在初始速度不高的情況下,依舊通過技巧和力量,獲得了最高的慣性積累。

        別看u型池的第一跳難度都不大,飛得也不高,但在u型池這個項目里,每一次的折返都至關重要。

        前期的積累,才是最后幾跳能完成高難度動作的基礎。

        跳的越高,沖擊力越強。

        落腳點越是靠近池沿,獲得的距離也就越長。

        這兩個至關重要的步驟,其實都是為了下一跳積累的勢能。

        所以,在既要跳的高,跳的近的基礎上,還要盡量在這一跳拿到該有的分數,一周半的技巧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有經驗的觀眾,只需要看選手的第一跳,就知道他們的能力上限是多少?他們即將沖擊的難度是什么?

        尤其是這場比賽的裁判們,在暫時放下“兩年印象分周期”的規則后,按照查利總裁判重新宣讀的杭峰成績后,一旦把對他的印象提高到白鳥優宇、也就是世界排名前五的程度后。

        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很容易的就看出杭峰自身所具備的潛力,和他對后續幾跳的企圖。

        畢竟,在這個賽場上,能夠在第一跳完成一周半難度的選手,不超過5人。

        如果再考慮到高度和落腳點,杭峰確實是非常領先,而且個人真實能力和白鳥優宇在伯仲間的優秀運動員。

        所以,今天杭峰的第一場,還是要計劃沖擊五周嗎?

        這倒也正常。

        決賽有三次機會,不斷嘗試自己能夠拿出的最高組合,正是比賽安排三場的原因。

        一旦確認杭峰可能要沖擊五周,裁判們的眼神

        就不一樣了。

        至少在決賽的賽場上,為了一個五周去犧牲前面連跳,就比如杭峰在資格賽第一場,是絕對不可取的。

        這不是一名可以排進世界前十的運動員,該有的實力。

        所以,哪怕東道主的光環降臨,即便是暫時無視了一些細枝末節的裁判,依舊對杭峰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

        總不能讓一個明顯實力不夠的選手,干掉世界前十吧?

        就算是東道主,也不值得讓他們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做賭注,該有的合理性,還是需要杭峰自己去拼搏。

        只見杭峰從第一個直返出來,跳躍而下的沖擊力,瞬間加速了他在u型池里的速度。

        眨眼的功夫,滑速就提高到了45、接近50邁的程度。

        能夠在第二跳就有50邁的沖擊力,至少在這個賽場上,只有極少數的頭部運動員,才具備這樣的實力。

        更快的慣性終于讓杭峰在第二跳,具備了沖上池沿的能力。

        視野回到熟悉的地方,同時杭峰快速的在心里計算著速度和落點,這時候判斷力占據的比重不大,更多還是來自于長期鍛煉的肌肉記憶。

        就比如視線來到高于池沿的時候,杭峰就知道自己要跳了。

        從蓄力再到真正跳起來,只有瞬息的功夫。

        同時視線已經遠遠高出池沿,并且還有往上沖的趨勢。

        就算不跳,也能拋飛起來。

        但在職業賽場,自然不是這么滑的。

        在雪板即將脫離冰壁的前一秒,杭峰極為準確,猛地向上躍起。

        身體圈成一團,后手抓板尾,同時向后翻騰。

        向后翻騰?

        這是一個外刃的翻騰動作。

        在u型池里,向后翻騰反而是個比較簡單的動作。

        想要在這一跳拿到高分,就要看杭峰能夠完成的周數和變化。

        裁判和觀眾們凝目看去,就連范總都專注地盯著,畢竟杭峰是唯一一個沒有提前制定動作的選手,就連范總都不知道他在這一跳想要做什么。

        向后翻騰一周。

        同時偏軸轉體了兩周。

        隨后落地。

        一共三周1080的二段變化嗎?

        杭峰在資格賽里,第二跳可是都能完成三周半的啊。

        半周的差距,以每一跳20分為基礎,這第二跳的少了半周,裁判可能會直接少給2分左右啊。

        緊接著,杭峰反向落地。

        落地精準的就像是通過機械輔助測量過,距離池沿不足一米。

        哦,反向落地,裁判會有1~2分的加分,三下五除二,好像也沒有虧多少。

        同時,杭峰的起落點都非常接近池沿,高度和拋物線都非常漂亮,這是一個加分點。

        裁判最少會給一分。

        所以算是犧牲了難度,換取了高度值嗎?

        也不對,這不還有個反向落地嘛。

        范總一時間不是很能理解杭峰的做法,畢竟雙方成為教授關系的時間還很短,很多時候杭峰的做法,范總都要想一下才明白。

        就比如第二跳結束后,杭峰用著超出華國國家隊最高實力,也就是孫烈在第三跳結束后才能夠達到的速度,輕松以超過60邁的速度沖向對面。

        范總悟了。

        杭峰明顯是在第二跳降低周數,以獲取更多的慣性,為第三跳的大招做準備。

        同時,為了避免這一跳的分數太低,所以他選擇了一個反向的落地。

        小子一句話不說,心里還是算的很精嘛。

        不過這也能看出來,杭峰對這次比賽的重視,對冠軍的爭奪心。

        盡可能的在前面兩跳獲得超

        過60邁的速度,還不能降低難度,可以稱得上的藝高人膽大了。

        范總提著的心臟放下來一點點。

        60邁絕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速度,在u型池里,幾乎所有高難度的動作,完成的最低標準都是60邁。

        杭峰用最快的速度積累到60邁,第三跳真正上難度的時候,就會輕松很多。

        果然,沖到對面的杭峰,開始了他的第三跳。

        倒滑的起跳,因為看不見身后的池壁,難度分必然會更高。

        杭峰扭轉身體,一部分當然還是要靠看,一部分卻要依靠經驗。

        視野變化,不如正滑的直接,扭曲的視野為起跳的精準性帶來了難度,但這些都難不住杭峰,一口氣被深深吸入肺腑,杭峰猛地向上跳起。


  (https://www.dzxsw.cc/book/80647306/285908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垣曲县| 石家庄市| 滨海县| 沙雅县| 屯昌县| 南京市| 桃园市| 巨野县| 沙坪坝区| 徐州市| 文登市| 安平县| 临西县| 舟山市| 营山县| 乌鲁木齐市| 永州市| 蒲城县| 中宁县| 白河县| 镶黄旗| 宣化县| 沈阳市| 大方县| 麟游县| 贡觉县| 西昌市| 凌云县| 商城县| 砚山县| 枝江市| 邢台县| 沅陵县| 报价| 洛川县| 新干县| 江都市| 华坪县| 沙坪坝区|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