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宗教面面觀(38)
宜昌宗教面面觀(38)
三十八、宜昌的道觀
道教創立于東漢年間(公元25-220年),源起黃帝、老子;主要神仙有三清,六御,財神,呂祖,媽祖等,主要教派有全真、正一、茅山等;道教創始人為張道陵;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的觀念上,以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主要場所。
在明朝的《峽州府志》中有宜昌的第一幅地圖,上面就有宜昌的第一座道觀城隍廟。城隍產生于古代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因為得到了明太祖的封位,就從中國漢族先民的原始信仰、民間信仰發展到后世的宗教信仰。《宜昌首義》中記載:“起義前夕,李春澄連同商會總理曹耀卿等,前往新軍駐地縣城隍廟(在太平街)與唐犧支等人會談。”這就可以證明,當時道教所屬的城隍廟不僅就在古城中央,而且規模不小,都可以駐扎軍隊。
很遺憾的就是,手頭上居然沒有關于宜昌道觀的系統資料,而且遍尋不得,僅僅知道有史可考的宜昌道觀除了城隍廟、龍王廟、楊泗廟、鎮境山廟、西陵山廟、天后宮、五圣宮,還有離城區較遠的執笏山廟、鳳凰觀、白云觀、五龍觀、云臺觀、三官廟等33所道教廟觀。這些道教寺廟供奉的不僅有道教的創始人老子、道教神祖玄帝像,還有其他各負其責的菩薩像。據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版的《宜昌府志》記載,道教還曾經建過一座公善堂。始于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施藥及方,愈貧民之急疾苦者。”堅持做善事三年以后,“眾善士捐貲購屋,坐落鎮戎西轅,前后三進,附右一層,全行增修,專作善局,乃言之曰‘公善堂’”。
1926年3月25日第23卷第6號的《東方雜志》上刊載有一篇署名于曙巒的《宜昌》,似乎是當時的《宜昌概況》,其中在談到宜昌風俗的時候,說起過當時的迷信:“鄉民知識未開,迷信鬼神,仍然虔篤,凡有疾病,死亡,及求神,還愿等事,均延巫作法,法師有上下壇之別,上壇為‘道士’,下壇為‘端公’。”
文章對道士的敘述如下:“道士,宜昌鄉村,打太平醮,超度死亡等,大者(則)七日或三日,小者(則)一日夜或一夜,設壇掛幡,遍懸紙繪之神,壇前陳列香,花,燈,水,果,茶,食,珠,寶,衣。所朗者大概有經懺兩種。經有:皇經、救苦經、十王經、感應經、豐都經、受生經、三官經、北斗經,血湖經(女死朗此)、度人經(男死朗此)、胎骨經(女死朗此)等。懺有:皇懺、九幽懺、豐都懺、救苦懺、十王懺、三元懺等,七日以上加朝天懺。”
作者對端公的表述如下:“端公之名,不知何所取義。端公與道士有正邪之分、上下之別。故道士為‘上壇’,端公為‘下壇’。道士掛神于堂中,端公只能掛神于左右廡。端公所祀之神,有所謂‘十二天官’(如周氏天官、張氏天官、黃氏天官……)任取其一;此外又有所謂‘十二娘娘’(如送子娘娘、痘神娘娘……)‘十二花姐’(如金花小姐、銀花小姐……)任取其一,以為輔神。”
文章說,鄉民所做法事,大概有下列三種:(a)診病……(b)送白虎……(c)開財門……在作者的眼里:“不長進之中國社會,當此二十世紀,猶有此種無意識之怪現象,直可痛心。此種道士端公,愚夫愚婦之信仰,本不足責,乃自居社會優秀分子之士紳亦多信之,道其如何靈驗,如何神異,尤可嘆也。”其實,他不可能知道,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同樣如此。
(https://www.dzxsw.cc/book/79721358/313061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