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月摸秋四
賞月摸秋四
時代是進步的,習俗也是跟隨著時代而變化的。宋代的中秋之夜,傾城人家,無論貧富,也不分男女,都要登樓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子期望“早步蟾宮,高攀仙桂”,想的是金榜題名;女孩則祈求自己有一副美麗的容顏,“愿貌似嫦娥,圓如潔月”,那可是郎才女貌的前提條件。
不過到了明清以后,祭月風俗發生重大變化,拜月逐漸成為女性的專門儀式,就有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說。既然有了理由,男人就可以去邀人到外面玩耍、約著一起喝酒,吟詩作畫,聲色犬馬。加上當時婦女地位很低,家里的“頂梁柱”又不參與,發展到后來,拜月也就名存實亡了。到了民國,鄢少麟的《武昌中秋竹枝詞》中就有“傍欄賞月又看花,圍坐同將麻雀叉。直到八圈圈到底,夜深興盡各還家”的詩句,可見得拜月那個時候就換成打麻將了。
而各地繼拜月之后,隨之興起的是宋代開始流行的中秋夜游。明清以后此風更盛:杭州西湖“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把中秋之夜變成了世俗歡愉的節日,“以卜竟夕之歡”;當局取消了例行的宵禁,夜市也破天荒的通宵營業,“閭里兒童,連宵嬉戲”,賞月游人,達旦不絕;各界婦女都可以盛裝出游,或踏月訪親,或逗留尼庵,甚至允許深夜不歸,八月十五就成為了民間婦女的解禁日,這在當年是極為罕見之事。
據同治《江夏縣志》記載,中秋夜,江夏(武昌)城中那座滋陽橋(今紫陽公園內)上特別熱鬧,橋上的石龍首成為出行少婦爭相撫摸的對象;而舊時南京信府河畔廟門外豎一長桿,上立鐵鸛,其大如驢,其立身的長桿就成了各位少婦們走過路過不能錯過的心愛之物。所以不論叫“拜月”、“賞月”也好,“走月亮”、“曬月亮”也罷,都含著祈求生殖的意義。
不過,中秋之夜最熱鬧的還是香港的舞火龍: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而最隆重的是韓國的“秋夕”。全國在八月十五放假三天,所有人都趕回去參加祭祖儀式,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早飯,所有男性宗親都要去掃墓,有些我國端午節的影子,同時也是與我國的中秋節最大不同之處。
(https://www.dzxsw.cc/book/79721358/3130607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