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那日銷金樓偶遇后,蓁蓁一連幾日沒有出門。本來顧柔嘉約了沈九思和蓁蓁去她家小聚,卻正巧趕上沈九思著涼生病,幾人便作罷,乖乖地在家里做起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秀。
陸大人倒是日日上朝,一日回府時,神清氣爽,晚膳時胃口大開連用了三碗飯,惹得康寧郡主和蓁蓁頻頻側目。
他吊足了母女二人的胃口,才慢悠悠道:“段大人貪污受賄的事情被抖落出來了,這回回京赴任可難了。”
陸大人一臉悠然自得,顯然對于這等倚仗皇親國戚之名行違法之事的貪官深惡痛絕。
康寧郡主聽了,卻疑道:“段家……也算是東宮親眷,是何人這么大膽,敢揭段家的底?”
“夫人聰慧,”陸庭遠道:“京城早有傳言說太子與段家姑娘曾議親,旁人自然不敢得罪段家,此番罪行,是太子派去巡視的私兵查出來的。證據確鑿,即便是東宮,也回天無力了。”
聞言,康寧郡主面上不免染上一抹笑意,痛快道:“段家當年在京城為非作歹,依靠著許家狐假虎威,早不知做下多少傷天害理的事了,回不來最好。”
“只是可憐了那位段家姑娘,托生在這樣的家里。”
康寧郡主面上頗有些惋惜,段若妤與蓁蓁算是年齡相仿,當年都曾進宮為公主伴讀,兩人還一度結成了手帕交。康寧郡主本著看小輩兒的心思,覺得段若妤可惜了。
蓁蓁聽她說這話,心中只道,幸而娘親不知道當年她們是如何決裂,否則以她對自己的疼愛,想是要殺到皇宮去,求陛下降旨讓段若妤再也不要回京城了。
她低頭小口小口地抿湯,倏爾想到那日銷金樓偶遇的事情。
祁宴和蕭長寧等人是為何去的銷金樓來著?
她淺淺蹙眉,祁宴可并非愛花天酒地之人,這三人說不定是在密謀什么事。
段家出事了祁宴難道會不知道嗎?以他的性子,若真將段若妤放在了心上,怎么會容許旁人插手段家回京的事呢?即便是段大人不能回來,他也定要保全一個干干凈凈的段若妤。
蓁蓁越想越覺得他們那日密謀的事情和今日爹爹提起的事情有關,于是道:“爹爹,段家這事,您能不能不要插手了?”
“為何?”
康寧郡主也看向她,似乎奇怪她為何這樣說。隨后又了然:“蓁兒是為了若妤?”
她并不知道蓁蓁與段若妤之間的事,只以為她顧念兒時情誼,不忍小姐妹受苦。
蓁蓁卻搖了搖頭:“總之,既然已經查出了證據,爹爹便不要插手了,反正陛下會秉公處理的。”
見她神色鄭重,陸庭遠倒真是深思了片刻,繼而笑道:“好,這事已經定案了,接下來是大理寺的差事了,我明日便囑咐御史臺,不必再上奏了。”
一夜無話。
次日是個陽光和煦的日子。
春夏日里多宴會,錦繡樓送來了新制的錦緞布匹,和時興的釵環樣子,蓁蓁正在一堆翠玉珠寶里挑的眼花繚亂時,挽秋快步走了進來:
“姑娘,您快收拾收拾吧,太后娘娘來了懿旨,邀您即刻進宮呢。”
蓁蓁剛挑到一塊精美的白玉,正琢磨著是要將它雕成一塊玉佩還是做成釵環點綴,聞言一頭霧水:“母后今日不是進宮了嗎?太后娘娘怎么會又召我進宮?”
挽秋搖頭,如實道:“太后娘娘身邊的內官親自來的,還賜下了轎攆接您。”
這可真是稀奇。
太后娘娘雖然對陸家多有照拂,但全念著母親與太后的表親之故,蓁蓁自小性子頑劣,在宮中那幾年沒少惹是生非,并不十分受太后喜愛,反而是皇帝和許皇后疼愛她多些。
因此許皇后去世后,蓁蓁再進宮的機會便少了,一年也難得幾回召見,可今日太后娘娘不僅召見的急,還讓內官親自前來,這可不是讓人心里發慌嗎?
事出反常必有妖,蓁蓁只覺得這事情來的奇怪。
但太后娘娘的召見不能視若不見,蓁蓁只得更衣上了轎攆,想著屆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了。
慈寧宮地處御花園西側,算得上是宮里最清凈的地方了。蓁蓁乘著轎攆,比以往安步當車舒服的多,御花園風景如畫,一路行來略感愜意,連心頭那點莫名的忐忑都消失了。
瞥見幾個宮人扛著一樽方鼎從他們不遠處走過,蓁蓁注目了片刻,忽地想起宮門口似乎也有一些宮人在搬花盆,便問道:“今日好多人來來往往,是有人遷宮嗎?”
當今皇上醉心修仙,自許皇后去世后,除了繼立中宮外,便未納過別的妃嬪了,各位娘娘們在自己的宮殿都住了許多年,這等遷宮的事情倒是不常見。
只是他們一行的幾人都是剛剛從宮外進來的,沒人回答蓁蓁,她也未追問。
慈寧宮正殿滿是花卉瓜果的清香,銀線鏤空的窗紗外一只風鈴叮當作響,蓁蓁提著裙擺走進來,與一旁侍立著的女官們微笑招呼,女官們也回以禮數和寵溺的笑意。
跨過二道卷簾門,瞥見那抹雍容的金織團紋身影時,蓁蓁停下了輕快的腳步。她理了理裙擺,將兩手端在胸前,然后才緩慢地走進正殿。
太后著一襲金織八寶紋的大袖宮裙坐在軟榻上,姿態略顯慵懶,但卻不影響其華貴莊重,此刻,她老人家正垂首品一味香丸。
玉柄團扇輕扇,太后娘娘臉上略顯一絲滿意,笑道:“不錯,今年這香氣更沉郁了。”
一抬眸,看見蓁蓁站在不遠處,太后放下了手中的香丸,著人拿了下去,沖蓁蓁招手,眉目慈和,道:“好孩子,快過來。”
“參見太后娘娘。”
蓁蓁依著規矩行禮,然后才小步走到康寧郡主身側。
康寧郡主見她這拘束的模樣,笑道:“蓁兒自小頑劣,只有到了娘娘這里才收一收性子。”
太后噙著笑意,不知為何比以往熱絡許多,也道:“大約是哀家以往太苛刻了,這孩子總是同哀家親近不起來。”
她揮了揮手,隨侍的女官們依次退了出去,關好了殿門,只留下貼身女官侍奉。
“今日叫你們進宮沒旁的事,大約你們也聽說了,陛下端午后便要遷宮了,滿打滿算,也不過一月有余,哀家這心里覺得空嘮嘮的,便叫你們來熱鬧熱鬧。”
說著這話,太后娘娘面上浮現了一絲哀切,卻又不像是真的哀切,只是適時地擠出了兩滴眼淚。
蓁蓁一路上的疑問終于得到了解答,卻沒想到陛下這么快就要遷宮了。
望仙樓始建之初,東宮攜百官上奏,言此工程耗費巨大,請陛下收回成命,蓁蓁記得,那還是她父親唯一一次與太子爺統一戰線。陛下原想將望仙樓建在宮里,可耐不住群臣激昂反對,太子更是罷手朝政相逼,如此對抗了幾個回合,陛下盛怒之下讓了步,命令將望仙樓建于京外,且道,望仙樓一旦建成,他將全心修仙再不理朝政,并擬下圣旨由太子監國。
如今距離端午不過一月有余,若陛下節后便將移宮,那以后皇城內外豈不是東宮一人說了算了?
蓁蓁揣摩著,太后今日將她們叫來,想是就是要說這事的。
康寧郡主顯然也聽懂了太后的言外之意:“娘娘的意思是……太子即將監國?”
說完這話,康寧郡主噤了聲,似乎也覺得議論國事不太好。拿過一旁的茶盞淺飲了口茶,才寬慰道:“娘娘是陛下的生母,自然也是太子的親祖母,娘娘放寬心才是。“
聞言,蓁蓁立在一旁點了點頭。大夏重孝道,太子監國難道會將太后攆出宮去不成?她實在不知道太后這番傷心從何而來。
慈寧宮清香悠悠,太后卻突地嘆了口氣,玉指撫摸眉心,無奈道:“陛下和太子極重孝道,對哀家自然是一百個禮數周全,哀家沒有不滿意的。只是在一件事上,這父子二人是無論如何都不肯聽哀家的……”
太后玉口輕啟,顯然是為了那件事十分發愁,蓁蓁福至心靈,忽然明白了今日太后娘娘將自己叫進宮的用意了。
只怕還是為了那件事……
趁著她老人家開口前,蓁蓁趕忙道:“娘娘,蓁蓁不懂朝政,也算是小輩,不好在這里聽這些,請娘娘容蓁蓁去院里轉轉吧。聽聞花園里桃花開了,蓁蓁摘了來給娘娘釀花蜜可好?”
她笑容甜美,故作沒有聽出太后話里深意,康寧郡主滿意地拍了拍她的手,剛想順著說,讓太后放她離開,太后卻開口阻撓了她:
“你雖是小輩,但也沒什么不可聽的。如今太子妃之位空懸,太子不上心,皇帝也不上心,就只能哀家來操心了。”
她頓了頓,繼而道:“今日叫你母女入宮,也是想一同商量這事。太子性子冷清,誰入主東宮哀家都不放心,思來想去,只有從小在身邊養大的姑娘,才最妥帖。聽聞前些日子宮宴上,陛下也曾提起這事,被這丫頭打岔過去了,如今看來,陛下與哀家的心意都是一樣的,只有蓁丫頭才可堪太子妃之位。”
(https://www.dzxsw.cc/book/78424372/307204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