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8章
皇帝讓衛桂離開原本駐地往前移動,隨時準備戰斗。
衛蘭又從敵軍聽說,第三任大學士在錦繡力有不逮,已經和身邊的將領商量著對他們求和了。
這種時候,求和幾乎等同于投降,衛蘭一邊想,不等朝廷命令就對敵軍求和,四舍五入,我們倒是差不多,一邊想,不知道他們還能堅持多久,大概不會是認真想投降,只是這種辦法,再一再二不再三,敵軍也不是看不出來我們想拖延時間……
衛蘭在心里嘆了一口氣,彎弓搭箭將城墻外的敵軍掃了一眼,挑中一個似乎軍銜不低的倒霉蛋,一箭過去。
被擋了。
他也不氣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算不得千金之子也不是當初無事一身輕的小兵了,干一票就走。
敵軍離得遠,眼看他回去了,在城池被攻破之前,衛蘭還在安全范圍。
他們的將領也并不非要殺他。
敵軍久攻不克,轉而去打錦繡。
錦繡也堅持許久,沒有被打下來。
敵軍損失慘重,我軍也沒好太多,不過,難得守住城池,朝廷上下歡欣鼓舞。
這就是第二次大捷。
衛蘭當時嘆了一口氣,心想,不太妙。
隨后皇帝發放獎賞,別人都有,衛蘭沒有。
連衛桂都有,衛蘭去看過,其他人大概也不差什么。
衛蘭有點郁郁寡歡。
衛桂不知道應該說什么才好,就偶爾看衛蘭一眼,盡量不出現在衛蘭面前,免得他看見自己想起賞賜的事情傷心。
衛蘭消沉了一段時間。
一次小戰役,衛蘭死了。
衛桂就知道衛蘭選錯了路。
三十二。
兩次大捷,論功行賞之后,衛蘭準備辭官,略一猶豫,遲遲沒有決定好,皇帝不知怎么想搞革職,于是衛蘭就被革職了。
衛蘭離開的路上,染了風寒,一病不起死了。
衛桂隨后在戰役中死去。
三十三。
論功行賞完畢,衛蘭上書辭官。
皇帝準了。
衛蘭就離開了守城。
這次路上風調雨順,沒有事故,也沒有病害,沒有死。
衛蘭想起來給衛桂寫一封信。
想不起來就一個字沒有。
皇帝過了沒多久就沒了。
新皇帝想起衛蘭,于是讓他回去繼續當官。
衛蘭就回去了,一時不知道應該怎么說話,皇帝十分失望,讓他當了個芝麻小官,離去不提。
此后經年,再無重用。
衛蘭即死,衛桂隨后。
三十四。
新皇帝上任,召回衛蘭。
衛蘭準備一道上書,皇帝看了很高興,見了他問對現在的戰事有什么想法。
衛蘭試著說了幾句,皇帝臉上漸漸平了,不辨喜怒讓他下去。
衛蘭離開就知道這次也不成。
三十五。
新帝登基,召回舊臣,衛蘭正在其中,上書陳述戰事,新帝見他,衛蘭開口提起現在的邊疆。
說了一陣,衛蘭觀察皇帝的態度,似乎喜怒莫測,那就是又不成了。
皇帝給了衛蘭一個不大不小的官,之后并不信任,衛蘭即死。
三十六。
新帝登基,召回衛蘭,衛蘭上書,新帝面見,衛蘭直言或可十年平定戰事。
新帝大概不相信,又抱有希望,繼續問了他。
過了一陣,新帝讓衛蘭去邊疆。
官復原職,更上一層樓。
衛蘭想起第一任大學士和丟城而死的將軍,上書請求新帝給他足夠的權利。
新帝猶豫之后,也給了。
兵部一個官員聽說衛蘭的話找他問詢具體事由安排,衛蘭嘆著氣說,想也知道不可能。
不過是騙一騙皇帝。
官員也知道現在局勢艱難,蹙著眉說,皇上雖然圣明,要是知道你說話只是騙他……
衛蘭小命不保。
衛蘭也知道這話不對,但是,他要是不這么說,根本不得用,依舊是死路一條。
十年或許夸口,可是,以他當時見新帝的揣摩,新帝連十年都等不及,希望這段時間能更短更快,他要是說得再多些,聽起來也失去氣勢,新帝也不會高興,自己也不能得到希望的任用,所以這話還是要說,只是還得考慮考慮。
衛蘭考慮可以找補,對新帝上書,請求信任。
新帝也想到之前的例子,感覺現在別人都比不過衛蘭有用,不希望君臣因此離心,收回了衛桂和第三任大學士可能對衛蘭造成影響的權力代表物品,換個簡單的詞——尚方寶劍。
又想了想,賜給衛蘭一些證明身份和信重的服飾。
東西送到衛蘭面前,衛蘭看見這些,幾乎可以預計自己下場凄慘,推辭之后,回到了職位。
皇帝想派出一個文官去衛蘭身邊幫忙或監督管理,又不希望衛蘭得知而不滿影響大局,詢問近臣,近臣讓人問衛蘭,衛蘭得到消息,想到第三任大學士,上書請求新帝派出文官管理第三任大學士的瑣事,比如,錢餉糧草這等重中之重。
新帝也有些意動,但是,第三任大學士不滿,也不希望文官在自己身邊,上書請求新帝再看,并爭辯自己不需要。
新帝略一猶豫,這件事就擱置了。
衛蘭不太高興。
他就派人邀請第三任大學士過來,用從前接待上司的禮節對待,對方也沒察覺到問題所在。
反而十分安穩,好像理所應當。
衛蘭就想,這也不是生氣的事情了。
第一條,錢糧冒領。
第二條,從前本來有過節,現在更是如此,忍了這許久,一朝翻身,也不必再等了。
第三條,禮節如此,脾氣這樣,態度又不好,不知悔改,氣死人不償命。
第四條,早聽人說,對方喜歡美色,曾強娶民女,想來上行下效,不知多少冤孽。
第五條,文官該來,他不愿意,律法倒成了擺設。
第六條,朝廷也不許私自與外域通商,他開了口,打量周圍的看著不知道。
第七條,難民的事情,說來也巧,衛蘭曾管理過一陣流離失所的民眾,其中有些還互相認得,某家某戶少了兒子孫子報上來,仔細一問,竟然到了第三任大學士手里,讓派出去拼死拼活挖草藥丟了命,或是失蹤,許久沒有回來。
第八條,朝廷不許臣子私有將領,對方當初不忌言辭,這下就是把柄。
第九條,媚上欺下。往上,指敗為勝,往下,士兵糧餉不足,再有,身邊眾將士冒充同族,非法佩戴服飾,規格早就超出,又數人,更罪加一等。
第十條,在一日,這塊區域的權利就不夠集中,不好安排,誰知道以后是不是還有事故。
衛蘭就起了殺心。
他已經不生氣了。
但人是要殺死的。
衛蘭就找了借口,帶了美酒士兵,讓對方跟著他外出游玩,到了難以攀登的地方,對方的士兵都被攔在遠處,輕易不得進退,正是好時候,對方喝了酒,眼前朦朧,神志不明,衛蘭讓手下把人綁起來。
他早讓人準備好罪狀,寫成文書,看了背了,如今手里握著自己的尚方寶劍,一條一條對著地上的人將罪責念出來,對方本來還要爭辯,聽完之后,一言不發,無話可說,自覺冤屈,眼中似乎被風沙迷了一層,知道衛蘭今日殺定他了,多說無益,胸腔越發酸澀。
衛蘭就這么把人殺了。
沒多久,皇帝知道了,本來衛蘭也沒遮掩,平白少了一員將領,也不可能上下無一過問。
皇帝對死人回天乏術,只能先安撫衛蘭,但心里已經記下,認為此人不守忠義,不值得信任。
又想之前衛蘭對他說過十年的話,暫時按捺。
沒多久,皇帝頻頻對衛蘭打聽收復失地的進展,聽沒有進展就生氣,最后一時氣憤,下令以欺君之罪處死衛蘭。
三十七。
到了新帝登基的時候,衛蘭思考十年這個數不對,應該改,但說得太少,當時就不足以取信于人,說得太多,皇帝重視程度就不夠,不合適,不如試試這次說六年。
新帝的反應似乎不錯,給衛蘭官復原職又升官,衛蘭趁機上書索要權利,新帝統統同意了,照舊給他更高規格的服飾,衛蘭推辭了,新帝收回邊疆其他將領的尚方寶劍,于是除了衛蘭,大家都失去了隨意砍人的權利。
衛蘭到任。
他開始考慮應該怎么面對第三任大學士。
上次殺了,自己也死了。
其實理由都有,一條一條說出來也很唬人,但是準備不足,應該將對方麾下其他士兵將領的反應態度納入考慮。
這么一想,事情就麻煩了。
衛蘭干脆不殺了。
這次不殺試試之后怎么死。
沒多久,第三任大學士拒絕文官下派,努力爭辯,得到新帝同意,心情不錯。
敵軍發起進攻,寧清和錦繡未曾幸免。
衛蘭及時從寧清派出援兵,錦繡依然損失慘重,寧清戰后稍微好一些。
錦繡士兵死傷許多,將領也少了幾個,那邊糧餉不夠多,戰斗又危險,士兵的情緒很低落,第三任大學士上書,一段時間之后,衛蘭得知文書對新帝說,此次戰勝敵軍,士氣鼓舞,一片向好,隨后贊美之詞不絕。
新帝大概被糊弄得不輕了。
(https://www.dzxsw.cc/book/75915524/3042618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