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鯉駿著書-貳
鯉駿再次謝過,隨即二人繼續享用餐飯。歐陽仙叫伙計安排了一處客房,留鯉駿暫住。鯉駿稍坐片刻,困意又起,遂就此歇息,一覺醒來便至黃昏。
咸州夜景頗有特色,滿城彩燈照遍了青磚古瓦,又被外州人稱為不夜城。鯉駿自覺無事,待在房內無聊,遂上街閑逛,游覽花燈。
外州人來此瀏覽盛景之外,更多的是有機會認識來自不同地域,從事不同行業的各色男女。然而,逍遙街的各色酒肆店鋪,便提供了絕佳的機緣。
走在逍遙街,聲色犬馬沒有了限制,所有趕來的外州人也都拋棄了之前的身份。在一個未知環境里,可以隨意編造一個新的身份,在重重遮掩之下,彼此之間一起搭戲。
鯉駿走在逍遙街,見諸多俊男靚女從身邊經過。每個人昂首挺胸,趾高氣揚,眼睛卻在偷瞟各色行人。鯉駿想來此處不可久留,以免被欲惡襲腦,出門在外還是要潔身自好,遂離去。
不多時,又見遠處十字街頭有一塔樓,共七層,燈火裝點,流光奪曜,有一匾額,書寫“三鐘”。
三鐘樓每逢子夜時分響鐘聲三次,由此得名。三聲者,一聲響,舊夜過;二聲響,新日到;三聲響,萬物生。鐘聲響過,便是宵禁,眾民享眠。
今時鐘聲依舊,卻變了味道。
三鐘樓前圍滿了一群等待子夜將至,聽鐘聲的游人。咸州衙門亦將此處作為文化景點,公開收費,為增添熱點,又在樓頂設立放燈臺。三聲鐘后,門前長隊的前一百名游客,將有機會登樓放飛寫有心愿的孔明燈。
鯉駿無事可做,閑得難受,于是擠進人群湊熱鬧。人擠人,容不得半點走神,時間過得很快。子夜至,三聲鐘響,樓內管理員清算隊伍人數。鯉駿排在第九十七位,保持隊伍間距,依次進入三鐘樓。
三鐘樓內,與一般鐘塔樓相似,毫無殊異之處。鯉駿來到三樓便停住,樓上已經滿人。鯉駿領了孔明燈,提筆之際不知寫甚心愿,若是一般的祝福話語或是心想事成之類,略顯俗套。
思索間,遠處烏云滾來,電閃雷鳴,頃刻雨降。咸州閑人散去,獨留三鐘樓游人困此避雨。
約有一刻鐘,夜雨驟止,又生霧氣,滿城燈火盡顯朦朧。三鐘樓內,有游人再次燃放孔明燈,鯉駿見繁景朦朧,對此地印象大改,仿佛此時感受才是聞名時的那股臆想。
鯉駿在孔明燈上書寫“霧里”二字,隨即將其放飛,轉而下樓歸返其舍。
鯉駿回了不二堂之后,便回客房就榻。約至四更時分,鯉駿略感口干,起身倒水解渴。客房窗戶半開,窗外吹來打更人的囑號。
恍然間,半扇窗隙浮來一盞孔明燈,鯉駿抬眼望去見燈紙上寫有“霧里”二字,甚覺詫異,遂湊前打開整窗。
孔明燈浮在夜空,燈火忽明忽暗,剎那乍曜,剎那頓滅。
鯉駿突感一股寒意,肢體涼麻,心跳加速,恍若身至冰窟。寫有“霧里”二字的孔明燈燒及燈紙,整團火焰轉瞬即逝。鯉駿寒意減退,身體恍若這時才能自主一般,連忙關閉了窗戶。
剛要松口氣,轉身間便見桌前坐有一位白衣女子,鯉駿驚呼一聲,身體后退倒撞在了窗戶前,驚愕之間又深感一股親和慈力。
鯉駿睡眼頓驚,只見此白衣女子:
發塑紫金寶鈿花簪,耳配步搖皎皓珠墜,眉心一點絳紅花子,雙目生來靜亮清澈,鼻唇巧勝翠玉玲瓏,面膚潔如凈麗冰容。
身著蛛絲暗紋白紗衣,鎖骨垂搭金邊肚兜裙,腰系素綢羅天仙云裳,足踏步月皎胎游星履,懷抱獸威四弦玉琵琶,手持紫漿冰爵金樽杯。
恍若洞天仙子游世,恰似福地玄女臨凡,聲如嬪迦妙音譜律,卻是舊宮妃奴窮閑。
鯉駿問了來者,來者自稱喚名顏如玉。鯉駿聽是這名,自是不信。
顏如玉解釋道:“我本是舊時舊宮舊人,舊事不愿提及,舊名也忘卻。故借顏如玉之名自居,論起來只是一個名字代稱而已,普天之下同名同姓的人比比皆是,你稱呼我顏如玉,我應一聲,便是相識了。”
鯉駿露出了一絲笑意,略有自嘲,言道:“自古書生夜讀,常有女鬼探訪,難不成今時應了舊時舊景。”
顏如玉言道:“世人對鬼眾多存誤解,多以猙獰凄慘面容杜撰于書典刊物,可見世人皆存有以貌取人的陋習。”
鯉駿言道:“敬鬼神而遠之,諸家言論只是不重點宣揚鬼神,生在人道自然要做人道的事情,人道的眾生若是跟鬼神道走的太近,怕是會倒大霉。更何況那些執筆志怪雜集之人,也是僅借助鬼神為引,書談人道俗世,借鬼神虛無,烘托畏懼氣氛,以戒其心。”
顏如玉言道:“不乏有人道,不快樂等輩,心生向往鬼神之舉,借助巫術咒法,達成目的。看上去鬼神更加通情達意,以解人道憂愁。”
鯉駿言道:“非也!人道的事還是要人道自己解決,鬼神解不了人道憂愁。在人道中有一種小輪回,叫做現世報。以借鬼神之力達成的所愿,其人必淪為鬼神奴仆,折磨殆盡,終將是一場虛空。
還有一種三方借力,人道中有一群身體虛弱,身體被鬼神侵擾,附身夸談之輩。這類人還有一個通病,便是學識淺顯,不思進取,對附身鬼眾的自吹自擂,全部信以為真,不明不楚,百年后多是于鄴都門前跪哭喊冤。
欲借鬼神之力等輩,以耗費重金,供養這類通鬼病人,常愿有所成。通鬼病人自是不愿承擔鬼神折磨,自是要轉移出去,這份折磨多是轉移在了遂愿者的家屬身上。這種折磨屬于孽緣集結,縱然其家屬福報再大,也抵不過霉運勢至。”
顏如玉放下了手中的金樽杯,言道:“既然知道鬼神惡緣,卻總有不知死活等輩。人生得意之際,便是如履薄冰之時,總得有人去頂生死簿上的名額。有人找死,自然就優先于找死之輩。找死之人永遠都是勸解不聽,在我那個時候也是這樣,舊時舊宮里的舊事更是多如牛毛。”
鯉駿不禁長嘆一聲,感嘆道:“原來舊時的人也喜歡拉仇恨啊。”
顏如玉輕點玉琵琶,不屑回道:“切莫拿舊人取笑,今人一個德行兒。”
鯉駿再解釋道:“所謂的找死之人,即是縱欲,被欲奴使,為滿足欲望招惹各類隱患。”
顏如玉未再言語,手指挑弦,譜奏玉琵琶。弦晃音動,韻意散開,聲聲入耳,醉于其樂,令人忘卻時月。
鯉駿聽的享受,思緒也跟隨著旋律處于一個頻道,聲起聲落,仿佛聽到了舊時舊宮舊人的舊事,聽她談起了心事,寬慰了舊時寂寞。
所奏的曲目不重要,相同的曲目在不同人手里,會出現不同的味道。顏如玉所奏的曲,只有鯉駿一人聽到了,一個人就夠了。
曲終,鯉駿思緒轉回,恍然間已身至另一番境界。
(https://www.dzxsw.cc/book/53358305/363659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