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江南國主
乾德元年二月朔日已時三刻,九華山蓮花峰下的一座倘大的山莊院門前,站有數人,為首的是一位鶴發童顏、頭束木簪、身著寬松深灰布袍的老者,他左側略為靠后站有兩位男子,一位是年近五旬氣度儒雅身著青色袍衫的男子,一位是四十余歲身著紫色圓領常服的漢子,右側站著一位看似年有四十上下一襲白色襦裙容貌端莊的婦人,在他們身后距有丈余的院門兩側,各站著兩名身著灰衣的仆人。
不遠處通向山莊的路道上行來一隊人馬,當行至與院門距有五丈距離之時,隊前開路的兩排身著勁裝腰飾佩刀的隨從催馬分開,旋即掉轉馬頭躍身而下相對執韁站立,一輛在四匹駿馬并駕齊驅引領下的馬車,緩緩前行丈余,停在左右分開相對而立的隨從身前空地上。
只見跪坐在馬車前端輿臺上的兩名宮裝婢女站起身形,在前廂門左右被人從里面拉開之際,挽起了垂掛廂門的遮簾,片刻后,廂內行出一位年近三旬頭飾玉冠身著赫黃色常服的男子,只見他天庭飽滿,稍顯圓潤的臉龐上,深邃的眼神中隱約可見重瞳之相。
那男子朝著山莊院門眾人微微一笑,旋而身形向右側一轉,后退一步,此時廂內又為行岀一位發髻高盤容色清麗、年有二十余歲的女子,那男子右手握住女子伸過來的玉手,二人并肩在輿臺上前行兩步后,那男子右手一松,左手一抬輕托女子左腕,右手則輕扶女子腰身,此時車下兩側站立的宮裝婢女,忙舉手接住女子略為前伸的一雙玉手,相扶她踩著早為置好的腳凳下了馬車,待女子后退兩步站定身形后,那男子方為舉步在婢女相扶下踩著腳登下車。
只見那男子朝女子微微一笑,伸手牽過女子玉手并肩前行,此時站在車廂前端左側一位身著紫色圓領常服年過五旬的漢子,亦舉步隨后跟上。
院門前的老者見狀,領著身后的中年男女趨步上迎,躬身執禮道,“山野村夫向嘯天參見國主、國后…”
“草民計經海攜內子向素素參見國主、國后…”
“微臣顧言春參見國主、參見國后…”
原來駛乘馬車而來的是江南國主李煜與國后周娥皇,而這鶴發童顏的老者,卻是隱居蓮花峰下‘芙蓉山莊’中有數十年的‘怒劍’向嘯天,身側之人是他二徒弟計經海與愛女向素素,以及提早一天趕來告知李煜會駕臨山莊消息的三徒弟顧言春。
“清濤先生莫行如此大禮,鐘隱(李煜自號)五年未為前來問候,還望先生勿怪…”李煜忙伸手相扶躬身作禮的向嘯天,言語一頓,目光掃過計經海夫婦與顧言春,“計先生、計夫人、顧愛卿,請免禮…”
“國主日理萬機,老夫焉敢見怪…”
向嘯天的妹妹是為南唐開國皇帝李昇的妃子,亦算是皇親國戚,而李景對他甚為尊敬,賜號稱他為‘清濤先生’,李煜未為即位之時曾來到‘芙蓉山莊’拜會過向嘯天。
待向嘯天等人與李煜與周娥皇見禮之后,李煜身后那位身著常服的漢子,便為近前與向嘯天躬身作禮,“徒兒拜見恩師…”
與向嘯天作禮見過的是沈連城,當年皇太弟李景遂與太子李弘翼爭權之時,向嘯天心恐沈連城、顧言春卷入宮廷內斗,便讓二人辭去軍中供奉職位歸隱老家,直至李煜即位后,在李煜力請之下,二人來到山莊征得向嘯天同意后方為奉事朝堂,此下二人行職于李煜新建的水軍‘龍翔軍’之中,是為軍中的首席供奉。
待沈連城又與計經海夫婦相互見禮后,向嘯天便作請李煜與周娥皇進莊,行到莊中正廳前方,李煜身形一頓,轉首向左側二十余丈處一片竹林望去,笑道,“清濤先生,可否去‘碧玉堂’相敘…?”
向嘯天輕笑一聲,“好,好,看來國主亦如當年那般,還是鐘意‘碧玉堂’的閑致…”
計經海鐘愛綠竹,向素素歸來之后,便在莊中西面種植了一片竹林,并在林中建了三座連廊木屋,取名‘碧玉堂’,李煜當年來訪之時,就是落腳在‘碧玉堂’。
于是一眾人等便移步到了竹林中的‘碧玉堂’,行入正中間的大木屋中,依禮制分別落座,待莊中仆人奉茶告退之后,與周娥皇一左一右落座在中間長案后面繡墩上的李煜,望向向嘯天,言道,“我此番前來但有兩件事相求清濤先生,還望清濤先生成全…”
“哦?”左側下首落座的向嘯天神情略有驚訝,望了一眼落座斜對面的顧言春,“國主言重了,只要老夫力所能及,當會盡力而為…”
向嘯天之所以望向顧言春,只因提前趕來報信李煜駕臨的顧言春,只是告知李煜是前來探望于他,此下聽得李煜言語,但想沈、顧二人皆是不知李煜前來的真正目的。
“先帝(李景逝后經宗主國宋太祖趙匡胤特許,追復謚號為帝)將宗廟基業重托于鐘隱,鐘隱但知烈祖(李昇)創業不易,恐有負于烈祖、先帝,使宗廟基業有失,是故建制了龍翔水軍,幸得清濤先生心懷家國,使沈愛卿、顧愛卿前往相助,鐘隱深懷感激…”
沈、顧二人雖非將帥之才,卻是身懷高超武學之人,但在兩軍對陣之中,可隨主將身側相護,有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沖鋒陷陣之時保得主將周全,便能穩定軍心,激發士氣,其作用自是大為重要。
李煜言語一頓,望了一眼坐在向嘯天下首的計經海,微微一笑,又道,“眼下鐘隱亦想將龍武軍、神武軍兩軍之中善戰者選拔岀來,再為建制宿衛親軍…‘龍驍軍’,想請計先生出山統領此軍,故請清濤先生成全…”
李煜心知計經海師兄弟三人,對師尊向嘯天敬若神明,只要征得向嘯天同意,計經海定然不會拒絕。他讓沈連城、顧言春奉事為軍中供奉,卻請計經海統領親軍,促見心中對文武雙全的計經海之器重。
向嘯天聞言撫著銀須沉吟片刻,側首望向下首相鄰而坐的計經海,“經海,你意下如何?”
計經海望向李煜,拱手作禮道,“草民才疏學淺,當是不能擔當統軍大任,而草民癡于武學,數年前未能窺探元嬰境界之妙,一直耿耿于懷,但想能隱在莊中參習,以期來日能得償所愿,有違國主厚愛,還望國主恕罪。”
當年向素素中了‘負情蠱’,為‘毒書生’所擄,計經海日思夜想將她救回,神魂靈識因而受損,以至數度閉關也無法使本命丹神開智,眼下正如他所言,他心中實是想參得元嬰之妙,自不會去奉職軍旅使俗務纏身而無法清修,更何況他本也是淡泊名利之人。
李煜也料想計經海會以不能勝任統軍之由作言推辭,本欲退而求其次,請他奉事‘龍驍軍’首席供奉,未料計經海一番言答,卻將兩條路都堵上,只得舉目望向向嘯天,“那清濤先生的意思…?”
向嘯天微微一笑,“天下習武之人,終其一生將想踏進元嬰門檻,而有的人甚至連抱丹境都未能參得,經海幾近窺得元嬰之妙,自不能放棄,還望國主體諒經海,使他能在莊中靜修……”
聽得向嘯天如此做言,李煜心知請計經海出山無望,便點了點頭,目光投向計經海,“我對武學不為通曉,但聽清濤先生所言,才知習得大成如此不易,計先生幾近參妙,我當不能使計先生失了大好機緣…”
“草民多謝國主體諒…”計經海起身作禮相謝。
“計先生不必多禮,請坐…”李煜伸手示意計經海落座,頓了一下,又道,“當年我來山莊之時,曾與令郎金玉有過一面之緣,那時他才十二歲,五年未見,想來此下已是成了俊朗少年,可否喚來一見?
“草民房州有位忘年之交,他喜得麟子,七日前草民夫婦攜犬子同去賀喜滿月,犬子貪玩,留在房州未為與草民夫婦同歸山莊,未料國主會前來垂問相見,還望國主見諒……”
“計先生客氣了…”李煜點了點頭,目光投向向嘯天,“來山莊之時,鐘隱見詢了沈愛卿,聽聞金玉不但才智不凡,武學也非一般,清濤先生可否舍得讓他隨鐘隱身側,允他在大內親軍事職供奉,鐘隱絕不使他出戍行事……”
李煜心恐向嘯天拒絕,卻為岀言保證不遣派計金玉參與出外野戰的軍伍之中。
向嘯天在李煜見問計金玉之時,已是猜岀他的用意,聞言微微一笑,側身望向計經海夫婦,“金玉年已十七,且需磨練成長,國主召他入宮奉職行事,老夫倒是覺得可行,你夫婦二人可是舍得?”
計經海與向素素互視一眼,齊聲道,“但憑師父(爹爹)作主…”
但想只要計金玉能入宮奉職行事,他日計經海大有可能也會出山相助自己,李煜心下一喜,“多謝清濤先生、計先生賢伉儷割愛成全…”言語一頓,轉首與身邊的周娥皇互視一眼,只見周娥皇點了點頭,目光投向向素素,朱唇輕啟,緩聲言道,“元宵佳節之時,我邀朝中幾位大員的女眷入宮同賀佳節,期間看得吏部侍郎韓熙載韓大人的孫女韓心荷,剛到及笄之年,尚待字閨中,容色端莊秀麗,行止得體,當是不可多得的賢良淑德女子,我欲與令公子金玉牽線做媒,促此良緣,不知計夫人意下如何?”
向素素與計經海相視一笑,言道,“應是有負國后厚愛,犬子心中已有屬意之人…”
“哦?”周娥皇神情驚訝,瞄了一眼沈連城,言道,“我曾是詢問了沈愛卿,卻為聽聞令郎尚未與人有約…不知是哪家千金有此福緣?”
向素素望了一眼臉顯尷尬的沈連城,笑道,“犬子情投意合之人,是為與拙夫忘年之交的洛公子妹妹,只因尚未敲定婚約之儀,民婦恐犬子臉薄,未曾告與沈師兄知曉,還望國后莫責怪沈師兄…”
周娥皇自是想不到向素素言中的洛公子,就是當年遇險曾避在她閨中的洛逍遙。
洛逍遙恢復地魂之后,特意攜上蕭慕云來‘芙蓉山莊’拜謝向嘯天,感謝他讓沈連城出手相助殺了柳宮文的大恩,自此之后,兩家經常來往。而計金玉年幼時也曾去過莫忘島,與洛逍遙本是相熟,他與洛明珠年紀相若,三年中經常一起參習武學,相處之中卻為生了情愫。
“沈愛卿實為不知,我豈會見怪于他…”周娥皇微微一笑,“那洛家千金芳齡幾何?計夫人準備何時讓令郎與她訂婚約之儀?”
“回稟國后,洛家千金小犬子一歲…”向素素言語一頓,略一遲疑又道,“至于婚約之訂,眼下一時還無法定下日子…”
“哦?為何不能敲定訂約吉日?”周娥皇與李煜互視一眼,二人臉上皆顯疑惑之色。
計經海接言道,“只因洛家家主身體欠安,須待他康復之后方能確定吉日…”
洛寒水當日恐被智苦用‘宿命通’搜索自己記憶,查出洛逍遙就是護道人,電光火石間切斷自己的慧魄,智苦雖用‘漏盡通’護了洛寒水心脈救下他的性命,卻無法恢復他的記憶,待洛逍遙貫通‘五太心經’功法,才慢慢修復了洛寒水的慧魄,卻也未完全康復。
而計經海夫婦去參加洛逍遙與蕭慕云的公子滿月喜宴之時,曾問及洛逍遙,以洛逍遙的判斷,洛寒水完全康復還須二三個月,是故未能定下計金玉與洛陽珠的訂婚吉日。
“原來如此…”李煜點了點頭,微笑道,“倘若訂了吉日,計先生切要知會與沈愛卿知曉,以便我與國后略備薄禮相賀…”
計經海聞言向向嘯天望去,但見他微微點了點頭,便道,“草民屆時定當告與沈師兄知曉…”
李煜點頭之中端起案上的碗茶,掀起碗蓋啜茗一口,然后將茶碗置于案上,輕嘆一聲,望向向嘯天,“衡州張文表年前叛亂,武平節使周保權向中原皇帝求援,鐘隱來莊之前,曾得有消息,中原皇帝遣山南道節使慕容延釗領兵前去平叛,但使如此,大軍需得借道荊南之地或我江南之境…雖說先帝之時已為臣事中原,但恐中原皇帝存虎狼之心,毀我宗廟基業,若是慕容延釗向鐘隱借道,清濤先生可有良策拒之…”
向嘯天眉頭微微一皺,緩緩撫著銀須,良久之后方為言道,“自唐有失,朝國紛立,但皆尊入主中原者為正朔,當年先帝不聽耶律德光之言舉兵入主中原,而著力于閩地…實是錯過了大好機會。”
李昇在位之時,為了牽制入主中原的朝堂,與契丹交好來往,而當年耶律德光領契丹兵馬滅了后晉(石重貴),中原無主之際,曾遣使者相邀李景入主中原,李景想是怕背上勾結契丹人的罵名,便出言婉拒,卻為失去了大好機會,而因用人不當,乃至閩地未能盡取,反使吳越王得利坐大。
“楚地紛亂,舉兵攻取,是為良策,可惜卻因糧晌之故,使楚地得而復失,損兵折將不說,卻使士氣大為受損。”
當年馬希蘭幾個兄弟為爭王位,引起楚地大亂,李景派兵攻取,滅了馬楚,楚地剛為平定,府庫空虛,宰相馮延巳好大喜功,不向李景請求國庫撥出銀兩養濟軍需,而是向百業待業的楚地百姓加重賦斂給養軍隊,致使楚人復叛,楚地得而復失。
“習武之人與人相拼,即使修為差人一籌,也未必會輸,是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兩軍對陣講究的是士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中原前朝世宗皇帝想是深知此理,楚地兵敗第二年,他便舉兵而下,三年時間盡取我冮北淮南十四州,使烈祖基業失卻大半,也使我士氣入了衰落之境。”
“然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文成太弟與文獻太子皆是能征善戰之將帥大才,可惜二人英年而歿,但有一人在世,中原皇帝征討李重進之時,當會與李重進聯兵,雖不見能使江淮諸州盡為收復,但楚、海、泰、揚四州必能到手,而我軍士氣必然重振…”
向嘯天望著神色不變,神情若有所思的李煜,言道,“老夫如此作言,無有他意,只是記得‘戰國策’有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還望國主莫解他意…”
“鐘隱受教了,多謝清濤先生指點…”
“那國主打算如何應對慕容延釗…”
“鐘隱想使沈愛卿出使荊南,與高家聯手拒絕中原兵馬借道過境…”
“但江南與荊南此下明面皆是臣事中原,明言拒絕借道過境,落了中原皇帝的口實,或會使他立為征伐江南…國主可是想好了?
李煜沉吟片刻,“中原皇帝當不會立時發難,必定會見詢拒絕借道的理由,鐘隱當與荊南高家相約,就以不使王師勞頓為由,讓江南與荊南兩地聯兵代勞去討伐張文表…鐘隱作想中原皇帝當無理由反對……”
“好計謀,”向嘯天哈哈一笑,“不過老夫以為,可使連城此下立馬趕去慕容延釗軍中,先為表明不使王師勞頓,由江南之兵代勞即可…若使慕容延釗拒絕,再使連城趕去荊南相約不遲…”
“好,反客為主,當是上策…”李煜雙眼一亮,旋而站起身形,快步向置于沈連城身后丈余之處的書案行去。
(https://www.dzxsw.cc/book/42661267/603147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