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陳記正式開業
第一天開業總歸是很匆忙的,或許客人不多,也或許很多。但不管怎么說,貨總是要備齊的。陳時一晚上翻來覆去也沒怎么睡著,干脆凌晨三點就爬起來跑去店里揉面了。
等到四點過一會的時候,他才騎著電三輪去了批發市場。
他先從昨天談好的那家賣干貨的商販那里低價拿走了幾個泡沫箱子運回車上,然后才去買足了需要的新鮮蔬菜和肉類。在路過海鮮區的時候,他看蝦比較新鮮就又買了點大蝦。一來一回總共花了半個多小時。
回店后,陳時急急忙忙開始他的制餡工序,剁餡調味拌勻。
等到餡做完后他熟練地把餡料放入面皮中一個個地都包好,再連著蒸籠一起放到灶臺上開始用大火蒸制。
他把薄棉被墊在洗干凈的幾個泡沫箱子里,再鋪上一層白籠布,蓋好蓋子,這樣就是簡易的保溫箱了。不少包子鋪小吃店都是這么做的,主要是原材料好找成本還低。
接著他又用料理機打了三十來杯熱豆漿裝到前幾天在批發市場進一些小紙杯里,蓋上杯蓋套上塑料袋后放入泡沫箱中,再抱到門口的大桌子上。
做完這些,他四處檢查了一下有沒有什么遺漏的地方。
碗碟筷子都備齊放進大堂的消毒柜里了;菜單和支付二維碼,前臺和大堂都貼熨貼了,一眼可見;后廚和飯堂之間的小窗口也開著,就算自己在后廚忙活也能隨時觀察到前面的情況。
天漸漸亮了起來,城市的空氣質量在秋日也達到了霧霾巔峰。
沿街的窗戶和玻璃門都很容易變得灰蒙蒙的,隔三差五就得擦一次。
偶爾一兩個路過的人一言不發,行色匆匆,帶著口罩圍巾,步履不停。有剛下晚班急著回家的,還有趕通勤上班的。
在小巷中穿梭的除了行人,就只有幾輛自行車而已。車子通過一些不平坦的地方會發出碰撞的響聲,除此之外,再無別的聲音。
間或會有遠方傳來的車輛聲打破這清早的寂靜,讓這秋日顯得不那么肅殺。
反觀店內,又是另一番景象。
安靜的小店,孤單卻又不孤獨。
大堂淺黃微弱的燈光投射下籠罩著的木頭家具如長輩般溫柔又持重,鍋中水開后不斷傳來的水浪翻滾聲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蒸籠蓋子縫隙間漏出來的霧氣不斷升騰使得后廚如同仙境一般薄霧繚繞,廚房不停溢出的熱度撫慰了冰冷的前廳,一切都顯得平靜祥和了起來。
陳時就坐在大堂的凳子上看著門外心里默默念著每樣早點的數量,待會如果生意還不錯的話就能及時補貨了。
過了幾分鐘,包子好了。滅火,每種都挑了一部分分別裝入打包用的塑料袋,放入門口的保溫箱里,其余的就繼續在灶上溫著。
他看了眼手機,剛好六點,離預計開店的時間還有一會。于是就去后廚挑了個肉包又拿了杯豆漿,坐在前臺狼吞虎咽了起來。
吃完后,陳時把垃圾扔進桌邊套了袋子的垃圾桶,又從桌上抽了一張餐巾紙擦了擦手和嘴。他回頭看了一眼冒著熱氣的幾個蒸籠就準備開業了。
打開飯店大堂的大燈,把玻璃門推開,陳記正式營業了。
現在快到六點半了,再過半小時就會迎來學生上早自習的高峰期,巷口時不時有幾個行色匆匆的人經過。
因為對面圍墻內是住宅區,在這邊有個小門進出,所以這條巷子里也會出現一些早起鍛煉的人的身影。只是選擇在巷子吃早飯的人還不算多,畢竟現在是秋天,早上還是有些涼意,大家起的也沒那么早。
陳時也不在乎有沒有人來,畢竟他的目標人群不是零星這幾個老人。
學校北門主干道上只有一個報刊亭和一個零售店,老師和學生們如果要選擇在外吃早飯的話,最近的地方除了這條巷子就只有一家處于馬路對面的湯面店。
但是真正比較下來,湯面店首先是在開在路口,沒地方停車。其次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逆行方向,需要過馬路比較麻煩,而且離學校也有三四百米,算不上很近。
所以對于他們來說,這條巷子里的早點才是最佳選擇。
去掉那家老牌粉面店,就只剩自己右邊的一家粉店了,但是自己主打的是包子饅頭之類的面點,他們雖然也賣包子卻不是主營業務,完全沒有競爭力。
可想而知,開在中段的陳記,完全能夠吃得下這股人流。
陳時沒有把學校食堂算進去,他在這所學校待了六年,對食堂大廚的手藝是再了解不過了。速凍包子和粉面里永遠過咸的澆頭,他還是能比得過的。
時間不知不覺就劃過了六點半,這期間也有陸續學生走進了這條巷子。不過他們大多數都選擇了自己熟悉的店,陳時的店足夠讓他們好奇地觀望,卻不足以吸引他們進來品嘗。
等到六點四十的時候,終于,陳記出現了第一個客人。這個小姑娘一看就是十一二歲的樣子,估計是起晚了,一路跑過來氣喘吁吁的。
“呼呼,麻煩給我來一個肉包子。”她一邊看著墻上貼的菜單,一邊喘著氣快速說道,“打包。”
陳時也不含糊,接過她手上的錢后,直接從泡沫保溫箱里拎了一個套著塑料袋的鮮肉包遞給她。
“謝謝。”小姑娘又像她來時一樣飛快地跑走了。店內的熱鬧一下子就消失了,仿佛從未出現過。
陳時把錢放進前臺抽屜里,這是他開業后收到的第一筆錢,是個還不錯的開始。
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進店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一開始大部分人都還只是買肉包和饅頭,偶爾會帶走一杯豆漿。慢慢地,也開始有人嘗試起灌湯小籠和香菇肉丁燒麥了。
只是金麥流沙包買的人并不多,只見有幾個初中生買了,不過這也是在店里吃飯的人回購率最高的一樣早點。
陳時甚至看見一個初中生吃完一個之后又纏著媽媽要了三個,當然最后媽媽幫著吃了一個。結果吃完后這位母親在堂食了一籠灌湯包和一個流沙包的情況下又吃了兩個流沙包,還打包了三個帶走。
他猜測是因為早上吃甜的人本身就比較少,再加上流沙包和鮮肉包一個價格,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實惠一點。不過一旦吃后發現合乎口味就比較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等到了七點的時候,人流也達到了一早上的高峰,不斷有人從店外進來,也不斷有人從店內出去。陳時注意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來回經過小店的,只是不知道為什么沒有選擇在自己右邊粉店或者最里面的粉面店吃早飯。
大堂充滿了人氣,時不時傳來顧客的問詢聲。
很快,提前準備好的用來打包的一批早點已經見底了,陳時又從后廚拿了一批出來飛快地裝進打包袋里。
他同時也要隨時注意收拾堂食的顧客留下來的餐具和一些垃圾。
早點檔的翻臺率很高,他忙著擦桌子,招呼后進來的客人的時間都幾乎沒有了。不過好在大部分人都會把垃圾扔進桌邊的垃圾桶,再加上喝的只有豆漿,所以收拾起來也相對較快。
忙碌起來的時間過得非常快。這一早上下來,陳時是忙里忙外不得停,到后面他連抽空打豆漿的時間都沒有了,只是機械地進行打包或者拿盤子裝包子的工作,臉也笑僵了,實在是累得多說一句都沒力氣。
關于今天顧客出乎意料的多的原因他也是中途歇下來之后才知道的。
畢竟誰能想到這條巷子里平時最火生意最好的那家粉面店今天突然歇業了,而其他早餐店都沒自己位置好,有些趕著上學的人看這家新開的店又近又方便打包就直接進來買了就走。
有些送學生上學的家長送完孩子干脆就在這里歇歇吃個早飯,車子停在巷口一會,自己能看到也不用擔心。還有一些是抱著新店比較便宜或者是好奇的心態進來的客人,在看到店里挺熱鬧的情況就更不會走了。
總之,陳時這兩個多小時算是把自己清早起來準備好的那些面點賣得差不多了,連最后剩下的饅頭都被公園晨練回來的老人買走了,留給他的只有兩三個流沙包和零星幾個燒麥。
不過這會時間還早,才剛九點半,早上買的材料還有富余,等會揉完面他還能繼續做一批,下午就可以接著賣了。
陳時想到今天早上的“盛況”就笑了,沒想到自己運氣還真不錯,開業就碰上這么多客人來,希望未來都能這么順利就好了。
只是人家歇業的時機也是可遇不可求,以后未必會有今天這么熱鬧,但是吃過的人他也有信心至少六成還會回購。
等準備好下午要賣的面點已經差不多到了吃午飯的時間,陳時把這些都放入蒸籠中進行二次醒發。
趁此期間他又給自己煮了一大碗面,因為太累沒什么胃口就什么也沒放,邊刷手機邊吃完了。
要換以前這樣的吃法肯定是會被媽媽罵一通,只是現在也沒有能管他的人了,所以也算是肆無忌憚吧。
陳時有些傷感地想道,也不知道自己父親過得怎么樣了,他不擔心陳平還債的錢來路不明,卻還是擔心他短期籌錢所付出的代價是否承擔得起。
陳時起身,把吃完的碗筷放進洗碗盆里。冬天快到了,水也變得冰冰涼涼的,上午客人吃剩的餐具還泡在里面,他戴上手套,邊聽歌邊慢悠悠地把它們一一洗干凈了放入櫥柜里。
(https://www.dzxsw.cc/book/40042301/3313917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