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風滿袖 > 第九章 無極

第九章 無極


兩人出了小院,敲響隔壁院子中張莽的屋門。

  

  “進來。”張莽開口道。

  

  進了屋,韓兮象瞧見張莽正在查閱一本懷青縣的當地縣志,而在桌子上,還有懷青縣的戶籍、錢糧出納以及官員資料,甚至還有懷青縣外衛兵所的相關內容。也不知他是通過什么渠道弄來的。

  

  韓兮象二人見禮后,張莽放下手里的縣志,身子靠在椅背上,雙手疊放胸前,問道:“怎么?有什么線索?”

  

  韓兮象上前一步,將手里的紙條放在桌上,“張監座,清姐派去常右村的人來消息了。”

  

  “哦?”張莽拿起紙條,看了眼后眉頭稍皺,“鎮兩關的武夫?出現在常右村?”

  

  “是,我與巍之商議后覺得若是有兩關武夫坐鎮常右村,那張永順又憑什么能夠在他眼皮子底下連殺兩人,還與顧箴周旋一夜,這顯然說不過去。”

  

  張莽看向孫清容,“你是覺得張永順一事是那人有意為之?”他搖搖頭,“若是他有意為之,就根本不會出現在李萊的視線中。除非……他當時不在常右村。有意思啊,偏偏人不在就出了事。清容,你告訴李萊小心些,我也會派人過去。另外,著重查一下西街周家;再讓你孫家的人去各個村落走訪一下,問問近來有什么怪事大事。巍之,你明日去江源寺與白芷觀,懷青縣的佛道兩家也需要觀察觀察了。下去休息吧。”

  

  “是。”兩人拱手告退。

  

  張莽端起書案上的維揚府龍尾硯,手指在周美成的詞句上摩挲,心中思考著下一步的調查方向。

  

  ……

  

  顧箴坐在書桌前,手里是同為四書的《論語》,早晨起來吃完飯,兩個小丫頭跑出去玩。今日學塾不開課,陳疏成也一早就出了門,不知去了哪里。

  

  他就開始看書。

  

  其實一開始顧箴說要參加鄉試也純粹是敷衍母親王雅琴,讓她暫時打消為自己安排婚事的念頭。但之后想來,若想走出去,鄉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畢竟之前劉鴻熙就已經在懷青縣城遇見父親陳疏成時表達了意愿,愿意提攜一下顧箴。

  

  而且科舉作為一個承載了一千余年的選官制度,顧箴是很想去見識一下的。

  

  轉說起劉鴻熙,劉鴻熙是顧箴一家搬來常右村兩年后來到村子里的,左邊是張永順家,右邊便是顧箴一家。

  

  搬來不久,劉鴻熙便與陳疏成成了好友,一來都是讀書人,二來兩人話題也都聊得來。有時劉鴻熙來訪或是陳疏成去劉鴻熙家,也會帶上顧箴在一旁,因而顧箴也就與劉鴻熙熟識了。

  

  村中里正有意也讓劉鴻熙前去學塾授課,但劉鴻熙顯然沒有此意,婉言拒絕了。住在常右村的一年多以來,大多都是深居簡出,日常用度都有人從縣里送來。相熟的人,也就只有陳疏成一家了。

  

  劉鴻熙有一女,不隨劉鴻熙居住,而是與其妻子在縣城居住,顧箴見過兩面,長得很漂亮,行事很大氣。

  

  彼時的顧箴本不是個健談甚至有些淡薄的性子,但在她面前還是不由得會多說些話。

  

  顧箴伸伸腰,長長打出個呵欠,瞇眼間就看陳疏成從院門外進來,徑直走過來。

  

  “父親。”顧箴站起來。

  

  陳疏成來到窗前,低頭看了眼《尚書》,“可溫習完了?”

  

  “溫習許久,也該休息會兒了。”

  

  “嗯。”陳疏成點頭,“辭修你可對習武感興趣?”

  

  顧箴一愣神,沒想到陳疏成竟然問起這個,一時不知如何作答。陳疏成見顧箴沒說話,就又說道:“方才我去后面常先生家中,言語中常先生透漏出有收徒的打算。我記得你前兩日受了驚,便想著你若是有興趣,便去常先生那里學些防身的手段。”

  

  他說到這里,又補充道:“我輩讀書人,學問不僅僅是在書本上的,就如我儒家奉行三綱八目中的格物一說,格竹、格梅、格山、格海都是增長見識的方式。同樣的,武藝也可以用來格。在書本中求知,在習武中求知,一樣可以明辨事物,窮盡事物之理。”

  

  顧箴聽得有些好笑,陳疏成這人性子什么的都好,就是愛講道理。他這是怕自己不答應,繼而就搬出了《大學》的三綱八目之說。

  

  他本就對這些有些興趣,畢竟那日不論韓兮象、孫清容,還是圓靜和尚,可都不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那可是飛來飛去的,更枉論圓靜和尚施展的奇妙手段與張永順那不成人樣的形態,都讓顧箴不由得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

  

  “我知道了,午后我會去拜訪常老先生。”

  

  陳疏成有些欣慰的笑了笑,“如此就好,也省的雅琴過多擔心你,畢竟你之前的身子有些瘦弱,習武強身是好的。你休息一會兒,馬上吃飯了。”

  

  顧箴有些奇怪陳疏成話中的‘之前’二字,來到此方天地有些日子了,顧箴倒是感覺這具身體怎么也說不上瘦弱,相反的,自從兩道神混為一體之后,顧箴每天仿佛都有用不完的精力,身體也從來沒有疲憊的感覺。

  

  陳疏成不知道顧箴此時心里想的,說完就轉身去了房里,幫王雅琴做飯。

  

  席間無話,吃完飯,顧箴在房中待了會,估算著時間也快到未時,就起身整理好衣服,打算去拜訪常老先生。

  

  常老先生就是昨天送給王雅琴青菜的那家,也是之前提過的常尚山,是村里為數不多的識字的人。

  

  出了門,顧箴就看著陳亦筠與朱珠蹲在那處小窩旁往里看著,顧箴湊過去,他不知道這四只小蟲子有什么好看的,跟著往里面看。

  

  顧箴一聲不響的湊過來嚇了朱珠一跳,他‘呀’了一聲,看到是顧箴后,輕輕地拍著小胸脯,清脆喊道,“顧大哥。”

  

  顧箴點點頭,“看什么呢?”

  

  陳亦筠這時才回頭,興奮道:“大哥,大哥。小金和小白打起來了,小藍和小紅拉架呢。”

  

  朱珠也附和道:“是呢,打的可兇了。”

  

  “啊,這樣啊。”顧箴沒了興趣,“那你們看吧。”

  

  陳亦筠見顧箴要走,問道:“大哥,你干什么去?”

  

  “我去看看常老爺子。”

  

  陳亦筠跳起來,“去看常爺爺?我和朱珠也去!”她說完轉過頭,朝朱珠道:“常爺爺家里有好多好多的好吃的,我每次去都給我好多好多呢。他還有好多好多的故事,都可好聽了。”

  

  朱珠被這幾個好多好多說的有些意動,又有些糾結道:“但是我不認得常爺爺啊。”

  

  “沒事兒,常爺爺人很好的,你去了就知道了。”

  

  顧箴心道若不是陳疏成嚴令陳亦筠少去打擾常老爺子休息,她都恨不得天天往那兒跑。當下想著她也許久沒去過了,就說道:“那也行,一塊兒去吧。”

  

  “走嘍。”

  

  顧箴一手牽著一個小姑娘,出了院門。

  

  常尚山住在顧箴家后面不遠,出了門往西走,繞過張永順家,再往東,第五戶就是常尚山家。

  

  村落里大多人家白天都沒有關門的習慣,因而常尚山家院門也是開著的,顧箴探頭往里看,正好看著常尚山坐在院中葡萄藤下,就開口道:“常老先生。”

  

  常尚山正瞇著躺坐在搖椅上,他聽見動靜,睜開眼,“辭修啊,進來吧。”說著注意到了陳亦筠,“喲,看看是誰來了。”

  

  “常爺爺!”陳亦筠掙開顧箴的手,三蹦兩蹦來到常尚山跟前,常尚山摸著陳亦筠的小腦袋,笑道:“挺長日子沒見,長高了,也胖了啊。”說著他朝向屋子,“老婆子,亦筠來了。”

  

  顧箴領著朱珠進了院子,陳亦筠跑回去拉朱珠過來,“常爺爺,這是朱珠,我最好的朋友。”

  

  朱珠面子淺,怯生生地叫了聲常爺爺,常尚山笑著回應,這時從屋子里傳來動靜,“是亦筠啊,讓她進來吧。”

  

  常尚山笑道:“去吧,去找奶奶去,我這次可是帶了好多干果蜜餞回來,保證你甜的掉牙。”

  

  陳亦筠咧開嘴,“常爺爺,我牙已經掉哩。”

  

  “哈哈哈哈。”常尚山心情大好,“去屋里玩吧。我跟你大哥說會話。”

  

  “嗯。”陳亦筠拉著朱珠進了屋。顧箴一直站在一旁,此時見兩個小姑娘進了屋,又拱手行禮道:“常老先生。”

  

  常尚山沒做回應,上下打量著顧箴,有些奇道:“有意思,幾個月不見,你這身體倒是結實了不少。是因為張永順那事兒?”

  

  顧箴這下也肯定了自己的猜測,自己原來的身子骨肯定不像現在這樣,但若是因為什么,他也說不上來。

  

  在他之前的印象里,雖然也熟識常尚山,但從來也不知道這位老人竟然是個武夫。還是這次陳疏成提起,又結合之前的見識,才知道原來自己身邊就有這么一號人,他不敢扯謊,就含糊道:“具體原因我也不清楚,但確實是張永順一事之后。”

  

  常尚山沒追究,他從一旁桌上端起一個小巧的茶壺,遞在嘴里喝了兩口,顧箴聞到了一股子藥味,就聽他又說道:“本來你這個年紀已經過了練武的最好時候,就算付出再多努力最后也多半沒什么大成就,但現在嘛……”

  

  他又喝了一口,“現在看來,也不好下定論,姑且先從站樁開始吧。先找到氣機再論。”

  

  “是。”顧箴應了下來,又問道:“請問常老先生,何謂氣機?”

  

  常尚山放下壺,從搖椅上站起來,“所謂氣機,便是我輩得以躋身修行者行列的先決條件。我問你,你可曾了解過幸洲大地的修行體系?”

  

  顧箴搖頭,他結合之前的記憶來看,并沒有相關的信息,“不知,請老先生指教。”

  

  常尚山沉吟幾許,“所謂修行,便是采天地之氣納于己身,而氣機,便是叩開這道大門的敲門磚,也是三關九竅中的第一道竅穴,名為華池,又名玄關。我們武夫將其稱為藏精之所,道家則稱為下丹田、采藥之所,有‘一氣生時,玄關自開’一說。其要點便是在站樁時用游離的氣來尋找這道大門,我們稱之為叩天門。”

  

  “我為何說是尋找?”常尚山自問自答,“華池穴在儒家被稱為無中生有之竅,因為其本是虛間之穴,上通海底輪穴,下通尾閭關,在下三穴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叩天門的過程中,儒家講究的是靜坐三省吾身,道家則是打坐,佛家稱為參禪,而我們武夫的方法便是站樁。雖然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便是找到這處虛間之穴,躋身修行者行列。”

  

  顧箴聽到這里舉起手,這得益于曾經的毛病,常尚山也止了話,示意顧箴開口。

  

  “既然方法一樣,那為何還有派系之分,統一修行不好嗎?”

  

  常尚山捋捋胡子,“雖然都以三關九竅為根本,但到底還是有區別的,我們武夫除了三關九竅,還有八脈法。同樣的,儒道釋也各有另外的道路,伴行于三關九竅之側。例如佛家就有‘正覺法’,儒家有‘三綱法’等等。”

  

  顧箴點頭,三綱法應該是應在四書之首《大學》中的三綱八目上。反而這個正覺法,顧箴對佛家沒有了解,因而沒有頭緒。按常尚山的說法來看,修行中的三關九竅是境界,而法門便是各家的立身根本。

  

  想通了這些,顧箴看向常尚山。

  

  常尚山咳嗦了一聲,“多說無益,我先教你武夫入門的第一步。”他說著拉開身形,岔開兩腿,雙手貼在身側。

  

  常尚山站了幾息,看顧箴還沒動作,不禁瞪了他一眼,說道:“瞅啥呢?跟著我站啊!”

  

  顧箴一頭霧水,不由得拱手問道:“該如何站?”

  

  “我這不就是在站嗎?”

  

  顧箴這才仔細注意老人的動作,岔開雙腿,與肩同寬,雙手貼于身側,五指微勾,就也跟著做了起來。

  

  常尚山見顧箴動了,又說道,“腳趾抓地,舌抵上腭。現在我教你的無極樁,是用于調整身形所用,身形不正,意氣不舒。站樁本身便是一個養氣,養意的過程,身形錯了,養出的意氣便也就跟著錯了。”

  

  “我們因為行為習慣的不同,行走坐臥皆不同,而學武則要將你之前的習慣調整過來。調整的方式,便是整勁,整勁又稱六合勁,分內三合外三合,內三合先不提,你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此謂外三合。膝蓋彎起來,崩這么直干什么?”

  

  顧箴依言彎起膝蓋。

  

  “你給我下跪呢是不是?直一些,這么彎干什么?”

  

  顧箴心道您老真是難伺候,就又稍稍直起一些。常尚山臉色這才好一些,他散了樁,繞著顧箴走了一圈,用腳將顧箴邁開的步子往回踢了踢,這才繞道正面,問道:“中午吃的什么?”

  

  “吃的……”

  

  “閉嘴!舌抵上腭,我與你白說了?”

  

  “……”

  

  和煦的陽光照在小院里,葡萄藤葉簌簌作響,映在地上成了一個個晃動的光斑,常尚山回到斑駁光影中,坐在搖椅上悠悠搖晃。

  

  “先站半個時辰。”

  


  (https://www.dzxsw.cc/book/36127793/408670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