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反轉
劉慎一回來,與呂清思一同見了東平王,三人關起門來商議許久,從黃昏直到深夜,才讓宮人傳了膳食。三人稍加裹腹,趙冬覺便來了。
按理說,趙冬覺是皇室,劉慎乃是一州知府,二人權責分明,即便是趙冬覺有錯,那也非劉慎所能問責。可北方戰事頻仍,國庫已經入不敷出,各地的月樁錢也是捉襟入肘,而海上貿易之利,乃至商賈之利,都是稅賦最快的來源。
除了稅賦,還有各種禁榷物貨的買賣,都是眼下最大最快的收益來源。
“下官星夜趕回,便是為了盡快了結此事,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劉慎當然不能指責趙冬覺,可怒意噴薄,實難壓制,“棄之十日前赴福建路,持伊本蕃長的手信,面見轉運司。依他話中的意思,南外宗此舉并非為了繁榮泉州城,更無意與商賈攜手前行,而是在逼所有的商戶遠走他鄉。”
趙冬覺冷哼,“他走便是了,竟然還敢出言威脅。”
“愚蠢!”呂清思怒斥一聲,“泉州城有今日與繁盛,與這些商戶密不可分。如今大宋三大貿易港口,泉州城排名居首,已將廣州和明州斬落馬下。這其中,固然有南外宗定居于此之功,但失去這些商戶,你們這些養尊處優的皇室,又能做什么?”筆趣庫
呂清思的口氣十分不善,絲毫不顧及趙冬覺的身份。國用司雖是臨時官署,但直接聽命于宰相,各路的判官由朝堂直接指派,不受諸路管轄。而國用司唯一的職責便是管理國之財賦。當此用錢之時,即便是皇室,也要以大局為重。
“趙副使,你若逼走商戶,以往來泉州城貿易的蕃舶,轉而往廣州、明州貿易,請問泉州城的月樁錢你拿什么繳納,商戶的銳減,身丁錢你又要何處去湊?”呂清思聲聲質問,“你一個造辦局的副使而已,能承擔如此重責嗎?”
“你可能會說,不過是一些卑賤的商戶,去了也罷,海上貿易之利依然還會有商戶不斷崛起,為你所用。可長此以往,商戶所受損失,必然會
在貿易的另一方身上補回缺口。如此一來,南洋諸蕃的商舶不再到我宋土貿易,這樣的局面,在坐的你我都無法承擔。”
呂清思的語氣很重,連東平王的面子都不給。
“泉州城能有今日,諸位皇親貴戚功不可沒,可是莫要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商人重利輕別離,趨利避害是商人的本質。”呂清思該敲打的已經敲打了,也不敢說得太過,“下官相信,趙副使也是為了朝堂,但此舉委實欠缺妥當。”
趙冬覺臉上一陣青紫,朝東平王的方向望過去,東平王的臉色也不好看,根本沒有回護偏袒之意。
“呂判官以為,這場募商會該如何收場?”
公告已發,募商會勢在必行,否則南外宗如何立威,造辦司的盛名還如何延續。
呂清思與劉慎交換一記眼色,劉慎清了清嗓子,起身向東平王施了一禮,“下官以為,趙副使應該撤回公告,收回邀請帖,并向所有商戶公開致歉,以挽回南外宗和造辦局的聲譽。再另擇吉日,再行舉辦募商會,但細則要重新擬定,這些必須慎重,草擬之后須經福建路和市舶司共同議定,方可施行。”
趙冬覺瞳仁猛地一縮,整個人都震驚了。
讓他道歉?公開致歉!
他的身份雖不尊貴,只是趙宋的旁支,但他姓趙,這是不可否認的。讓一個皇族出面致歉,匪夷所思!
“但下官并不贊同再開募商會。”呂清思提出他的意見,“想要合作共贏,競爭的方式固然可取,但并不一定讓某一個商戶的全部物貨,完全為造辦局所用。但商戶的署名權一定不能少,多了南外宗的徽記,與商戶單獨署名,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價錢,這才是從中取利的關鍵。而且,也不能壓價,一定要讓商戶有了甜頭,才會爭相前來求合作。如此作為,才是有利可圖。”
呂清思只差沒說趙冬覺目光短淺,可趙冬覺每個人都聽進心里,狠狠地給棄之記上一筆。如此賤民,竟然敢到福建路鬧事。
東平王生怕趙冬覺滋事,
急忙道:“就依二位所言。”
趙冬覺氣憤難當,可又不能發作。
趙冬覺走后,劉慎也走了,他要回知府衙門與陸修商議善后之事,公告文書都要由知府衙門與市舶司連署,南外宗正司也要附署,方能平息商戶的怒火。
呂清思也跟著劉慎一起離開,他對東平王沒什么可說的。
路上,呂清思對劉慎說:“我深知南外宗的苦衷,但也不該用如此卑劣的手段,不僅毫無幫助,甚至會適得其反。相反,我很欣賞那個牙人,有擔當,有魄力,泉州城需要這樣的人,才能凝聚人心,做出更好的物貨,招攬更多的蕃商前來貿易。”
有了呂清思這番話,劉慎這只老狐貍在善后處理時,明顯偏向棄之。與平安號合作的一眾商戶,只要愿意與南外宗合作,物貨在達到造辦局和市舶司的標準后,都可以擁有南外宗造辦局的認可。至于物貨的多寡,劉慎也制定了具體的標準,并呈東平王審定后同意后發布。
棄之對這個結果,雖然也有不滿意之處,但總歸商戶都是滿意的,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也不枉他連日奔波。
能在短時間內得到一個圓滿的處理結果,棄之終于放下心中大石。但因此殞命的劉能是再也回不來了。
可世事無常,他無法盡善盡美,但總算護住商戶的利益不被盤剝。
為此,棄之登門向呂清思和劉慎道謝,尤其是呂清思。他們才見過三回,但棄之能清楚地感受到,呂清思是一個想賺錢的人,而且不僅僅是賺蠅頭小利的人。
這是兩個有著同樣目的的人,所能相互感知到的。
劉慎事務繁忙,獨留呂清思與棄之烹茶。
“此番過后,泉州城的商戶都唯你馬首是瞻,雖說不能一家獨大,但本官覺得沒有什么不好的,只有齊心才能協力,相互掣肘,并不利于良性競爭。”
“但本官聽聞,東平王似乎更看中盛平號,只因你的出身太低。可是眼下,盛平號并非你的對手了。”
“國用司的職責是財賦,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https://www.dzxsw.cc/book/35315462/2983870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