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張松在襄陽的見聞(一)
張松喝的酩酊大醉,被仆從們抬著到了館驛。
至于張松的仆從,皆是他的心腹,要不然張松也不敢到處為益州找新主子了。
張松離場之后,劉琮又和眾文武道,“依你們看,張松他是答應了還是沒答應?”
蔣琬想了想道,“主公,依臣所見,張松是答應了的。”
“哦,公琰細細道來!”劉琮神情一震。
雖然剛剛他覺得自己夠坦誠了,可是他心里也沒底,總不能逼著人家投靠你吧?
他最在意的,還是張松手里的那張西川圖策!有了它,入蜀幾乎是勝了一半!
蔣琬繼續給劉琮解答道,“主公,您以誠待他,張松不可能沒有一點點的動容。最重要的是,張松除了主公已經別無選擇了!”
費祎又補充道,“主公,依我之見,張松是想再考量一下荊楚的實力,畢竟要入蜀,需得抵御曹操和孫權。”
“哈哈哈,公琰和文偉,解我疑惑也!”劉琮頓時喜笑顏開,“吏部尚書伊籍,侍郎費詩,你們兩個明日帶著張松在城里逛逛,讓他先見識見識荊楚的繁華!”
“諾!”
次日,張松剛剛洗了臉,下人就來稟告吏部尚書伊籍求見。
“請他稍后,就說我洗漱一番便過去了。”說罷,張松直接從院子里扯下一條柳枝,沾了沾水,抹了些碳灰放入口中拉扯。
穿戴整齊之后,張松迅速來到前堂,接見伊籍。
邊走邊對伊籍拱手道,“昨日飲酒過甚,宿醉方醒,機伯先生大駕光臨,我卻怠慢了先生,恕罪恕罪。”
在荊楚,張松不想稱呼自己為益州別駕,所以也不會稱呼他人的官職。
伊籍還禮笑了笑,“永年不必客氣,我是特地來帶你在荊楚逛逛的。”
“逛逛?”張松還以為今天劉琮還會接見自己呢。
“哈哈哈,”伊籍爽朗一笑,“永年不必擔心,這是主公的意思,他想讓你看看荊楚真正的樣子。”
既然已經敞開了聊,那劉琮也就沒什么隱瞞的了,除了一些機要,什么都可以對張松放開。
“走吧,永年兄,我可是托了你的福,今日能夠偷得浮生半日閑!”
張松自然明白劉琮的意思,笑了笑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二人都穿著便服,出了驛館后,也沒有坐馬車,一頭扎進來往的人流之中。
“賣報賣報!”
順著聲音看到賣報的小童,張松好奇道,“這便是報紙?”
伊籍笑著點點頭,“孩子,給我們來兩份報紙!”
“好。”
張松接過伊籍遞來的報紙,展開詳細觀看。
“今日頭條,襄陽城人口過剩,楚侯意欲擴城,急招民夫前往,每日管飯三頓,工錢兩吊!若是有意愿者,可前往城東報名。”
即便是有四萬蠻夷奴隸,擴建襄陽城,也是人手不足。最重要的是,工部和科研院的工匠人才們,僅僅負責制造圖紙和規劃設計。
其它的全都交給這幫蠻夷,他們能干的好?
張松抖了抖報紙,驚奇地看向伊籍,“楚侯給還給民夫發錢?”
這天下諸侯,用的打仗的兵,修筑工事的民夫,哪個不是直接征伐的?要不然為什么會說服徭役,服兵役。
官府叫你來你就得來,不來就等著被問罪吧,像是馬超拿著西涼諸侯,有時候連裝備都要士兵自己準備。
至于發錢,哦,你打個大勝仗再說吧。或者戰死了、累死了,也就不用發撫恤了。
伊籍笑著解釋道,“主公說過一句話,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引導百姓做事,而不是壓迫百姓做事。”
“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好,楚侯一心為民,令在下敬佩啊。”張松輕輕呢喃著劉琮的那句話,隨后振奮地說道。
“不止呢,主公最喜歡屈子的《離騷》,尤其是那句哀民生之多艱,主公把它寫出來,掛在書房。時刻警醒自己,執政一定要先百姓的民生。若是百姓活不下去了,那就又是一場大澤鄉,又是一次黃巾起義了。”
張松點點頭,“楚侯的心胸令人嘆服啊。只是在下不明白,如此龐大的開支,荊楚有這么多錢嗎?”
“哈哈哈,走,永年兄,我們繼續逛逛。”
“固所愿也。”
“唉,虎子他娘,帶著虎子出來逛呢?”
“唉,逛啥呢?這小混賬,昨天非要去水里玩,今一大早額頭就燙的通紅,估摸著是昨天受涼了,我帶他去醫院瞧瞧病。”
“呦,那趕緊去吧,可別讓孩子落下啥病根了。”
“行那我就不跟你掰扯了,我先帶娃去看病。”
張松又起了疑惑,“醫院是什么地方?”
伊籍笑了笑,“永年兄不妨跟上看看,不就知道是什么地方了嗎?”
張松也不在意伊籍跟自己打啞迷,他確實想親自看看。
醫院里已經人滿為患了,到處都是排的長長的隊伍,張松不管其他人,只是緊緊跟著那對母子。
“說下什么癥狀吧?”診病的醫者向著婦人問道。
婦人將孩子往前一推,“這孩子昨天下水玩受涼了,今早上也不想起來,渾身都燙的厲害。”
大夫摸摸孩子的額頭,又讓他伸出舌頭看了看舌苔,然后就寫下了一副方子。
“現在才二月份,水里還冷呢,這幾日看住孩子,千萬別再下水了。去藥房抓藥,按照方子回去熬制,若是三天后還不見好轉,你就再來。”
“謝謝,謝謝。”
兩人又跟著這對母子來到藥房,婦人將背上的包裹遞給藥房的人。
張松看不懂那是何物,但他看到夫人抓藥不僅沒給錢,還收了藥房的錢!
張松指了指,對身邊的伊籍發問道,“這是?”
“醫院開的方子,百姓來這里抓藥,藥房也收一些缺少的藥材,百姓也可以用這些藥材換錢,或者像剛剛那樣,換取藥物。”
張松點點頭,“此舉利國利民,百姓病有所醫,是誰想出來如此辦法的?”
“是主公!”
“唉,我一直以為,西川百姓過的日子不錯了,和荊楚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即便是成都,也沒有襄陽如此繁華。”
伊籍聞言又笑,“永年兄,這才哪到哪呢?走,我們回去坐車,去城外看看。”
張松又不解了,“城外?”
“對,帶你看看我荊楚的農人耕種,帶你看看我荊楚的學府,帶你看看我荊楚的學子!”
(https://www.dzxsw.cc/book/30702217/296941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