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三國之獻帝興漢 > 第十二章 問罪

第十二章 問罪


  城內賈詡與張繡在府中計較,城外移營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黃忠之子黃敘經了錢財診斷,斷食發汗之后情況明顯好轉,黃忠心里感激,加之南陽左近已為朝廷所轄,又有魏延在一旁攛掇,于是黃忠留了女兒黃裳在家照顧,自己領了五十親兵同魏延一道來見劉協。

  二人同時來投,缺將的劉協不禁大喜過望,他原本知道黃忠之子英年早逝,自此黃忠僅一女隨在膝下,直到隨劉備伐吳見創于陣上,因之多病,再不能醫。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雖成了一句空言,漢將黃忠先依劉表,后隨劉備,自見用于人主,以花甲之齡,每戰如少年般沖鋒陷陣,不破不退,定軍山一役更是刀劈夏侯淵,劉備遂得漢中以安蜀中。

  至于魏延…

  “陛下,似穰城這等小城,某只要五百精兵,當為陛下破之。若不能破,提頭來見。”

  魏延與黃忠同來時,刻意遠遠看了穰城一眼,當他看到土山與城同高,于禁卻頓十萬兵于城下,不得不向皇帝求援,一時間不由得自覺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于文則,蠢笨至此,竟能得領大軍,我若有十萬人,當為君王掃平天下,封狼居胥。”魏延心有所想,甫一見到劉協,話沒說兩句,便開始請戰。

  黃忠相對老成一些,此刻雖懷了請戰之心,卻不曾開口,見魏延請以五百人為戰,劉協含笑,乃道:“穰城雖小,張繡卻勇,文長不可小覷。”

  黃忠好意,魏延卻不服,頭一梗,道:“我昔日與劉磐見過張繡,彼時合兵討山中之賊,其馬上功夫確實不弱,但棄馬步戰,我當在十回合內取其首級。”

  劉協雖然面上帶笑,心中卻是實實在在知道為何魏延與楊儀相爭,各自上表言對方欲反,當劉禪問侍中董允及留府長史蔣琬時,二者皆向楊儀了。

  于禁領了十余萬人,圍城十余日不見城陷,你魏延只請五百人去功,若是無功而返倒還好,不過為眾人一笑,若是果然殺將陷城,則經此一役,滿軍上下便被魏延得罪了個干凈,甚至連皇帝也不免在其中背了個識人不明的帽子。

  關羽在一旁用一雙丹鳳眼去瞅魏延,只覺得哪哪都不順眼,魏延一說話,恰好搶了關羽的臺詞。

  有心想以三百人請戰,但仔細一想,自己體重,那匹馬兒未必能載著自己上城,若是步戰…

  關羽皺了皺眉頭,覺得下馬步戰只以三百人去攻穰城,便是自己,也未必能成。

  于是看魏延愈發不順眼起來,哪里來的鄉下野小子,莫非不知道雨夜擒夏侯的漢壽亭侯關云長在此嗎?

  帳中武將,以高順官位最高,這時本該他來說話,但其為人沉默,只是看著魏延,默默想起了虎牢關下,提刀罵關,號稱三刀可斬呂布的不知名武將。

  張遼則眼觀鼻,鼻觀口,一副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但我覺得你狠厲害的樣子。同時心里嘆息:“陛下至今已有識人之名,只愿這次莫要栽在這好為大言的小子身上。”

  劉協笑道:“文長有爭勝之心,朕心頗感安慰,只是如今青州軍方經主將之死,戰意不免衰落,文長既受鷹揚之號,朕意以青州軍內再擇精銳,成鷹揚之軍,與文長領之。”

  魏延、黃忠如何安置,劉協頗花了些心思,昔日高順可由一行軍司馬,直接拔擢為左將軍,除因為高順實領著呂布余部萬人,需一貴號使其名正言順外,也是因為劉協身邊,并無成建制體系的軍方勢力,不用擔心旁人看法。

  如今高順自成一系,關羽、張遼一系,于禁等人又是一系,更有南北軍及荀藉等人一系,諸多勢力環繞,賞格之上便須慎而又慎,哪怕是衛青、霍去病重生,沒有過硬的軍功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如高順當日般驟登高位了。

  組織既然建立,規矩便隨之而來,不管在組織中居于何種地位,也要對規矩保持足夠的尊重,不然便會讓身居其間的人無所適從。

  畢竟眾將冒弓矢,臨刀柄,忘家而為國,結果不如皇帝隨口一言,任意之賞,那么將帥離心,士卒無意便近在眼前了。

  如今黃忠、魏延二人,雖受鷹揚將軍之封,但僅有虛名而無實奉,令魏延領青州軍成軍,不說眾將皆看青州軍不起,寧可另募良家子為用,也不樂意從這些混跡與亂世多年,卻視軍紀于無物的群體中取人成軍。

  何況招攬兵卒,自成部曲,在當今之世,本就尋常。有人來投,皇帝行個方便與人,方便處又是眾將根本看不上的青州軍,因此眾將雖皆不喜魏延,卻無人覺得劉協決策有何問題。

  眾人看不上,魏延卻激動的不能自已,他自從軍以來,日夜思慮,如何見信于士卒,如何趁隙于攻防,只惜不被人所重,如今不但得封鷹揚將軍,更得承諾獨領一軍,魏延一時間心中激蕩,只覺眼前笑意吟吟的少年天子便是那云上大風,而自己就是守土四方的軍中猛士。

  至于說什么青州軍軍紀廢弛之極,不堪調教任用?那是你們這群無能之輩的看法,和我魏文長有什么關系?

  魏延謝恩道:“臣定當不負陛下之重托,揚陛下天威于寰宇。”

  這時有中衛軍將領來報,四面皆以遮定,高順乃道:“陛下,四面既然遮定,斥候業已原竄百余里往來通傳,可移營向前了。”

  劉協戰將起來,道:“好,便讓朕親自去看一看為義殺人,招合少年的武威張繡。”

  中衛軍及羽林衛均以并州涼州之兵為主,因此張繡故事經了口口相傳,便是此前不知道的關羽,如今亦知道了張繡往事。

  如今天子提起此事,關羽想了想只覺得這世界真是同人不同命,自己當年也是為義殺人,卻不得不東躲西藏多年,張繡卻能直接招合少年,從此在州縣之中,成一方豪杰。

  御營前移,天子旌旗獵獵,雖無戰鼓儀仗于軍中,但羽林衛拱衛左右,士卒雄壯,將軍睥睨,簇擁著眉如利劍,眼似明星的少年天子,其攝人心處不讓鑼鼓甲士開道,執金吾身邊伺候之狀。

  御營一動,由府中來到城上的賈詡、張繡自然也看見了。

  看著城下代替收兵返營的虎豹騎馳騁戒備的中衛軍,張繡眼神復雜晦暗,神情悵然若失,對賈詡道:“先生確有大才,這等人馬比之虎豹騎更顯剽悍意氣,果然不愧為董卓在西涼多年最為精銳的一部。”

  賈詡道:“董卓此人,能安西涼多年,自然是有其過人之處的,可說是盡聚漢家能戰之士為麾下驅使。其人既死,大部自相殘殺而死,如今其嫡系所在,便只有這些從了呂布東出的涼騎了。”

  張繡點頭贊同道:“與此軍一比,韓遂、馬騰等輩,盡不如也。虎豹騎我尚有信心一戰,似這等兵,城不能出亦!”

  “只可惜如此精銳,盛時二十余萬,董卓既不曾掃平天下,做了天子,也不曾滌蕩四海,成了忠臣,竟因之做了亂臣賊子,委實可惜。”

  賈詡道:“董卓伊始之時,雖然方法粗暴,處事草率,未必便懷了何等不臣之心,無非是想謀個大將軍,成一世權臣罷了。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那些世族子弟假借中央威權,于各地成諸侯之業。”

  張繡心有戚戚焉,道:“終是董卓錯信了,一世英雄,落得那等下場。”

  賈詡正色道:“將軍此言差異,董卓或者可惜,但絕不無辜,至于英雄之名,其人前半生鎮于涼州時,尚可稱之,及其入洛陽,遷長安,豺狼之心,虎豹之心,為人腹臍燃火,更是咎由自取。如此之人,何能稱為英雄?”

  張繡道:“若非受人愚弄,董卓不至粗暴若斯。”

  賈詡指城下天子大纛而問張繡道:“將軍以為,方今天子受人愚弄嗎?”

  張繡不言,賈詡繼續說道:“今日荀彧,昔日曹操威凌天子,殺戮漢臣之時,他幫襯的少了嗎?”

  “于禁世稱名將,其人與他人同為曹氏爪牙時,曹操能于朝堂之上呼喝自如,政令隨心,不正是依仗這些爪牙之力嗎?”

  “高順、張遼拱衛天子,然當日李傕、郭汜并將軍之叔同寇長安,其二人隨呂布東出,棄朝廷與天子而走,以致天子位二賊所持,自此顛沛難安,朝廷威信喪盡,天下諸侯逐鹿。”

  “詡敢問將軍一句,今日天子奪權,可曾殺了曹孟德,又可有與眾人清算呢?非獨秉政之人,人于世間,遠侵襲,近安穩,逐富貴本是常情,但收發在心,持中于神,豈能因他人之為愆己身之過?”

  張繡神情幾變,良久道:“先生苦心,繡知道了。”

  說完,便下了城樓望府中而去。

  賈詡見張繡離去,也終于放下心來:張繡方才看似在說董卓,其實在以董卓為世族所欺漸漸淪為暴徒相比,說自己與劉表、曹操之事。

  賈詡聽出張繡心中有恨,情里含怨,便以劉協相勸,意指無論因何事到了何種地步,有多少外力助推,人總要為自己所作所為付出代價,而在這個過程里是清醒還是沉淪,便決定了你的結局。

  劉協騎在馬上,正與眾將說話,這時只見穰城城門大開,張繡領了眾軍,不著甲,不持兵,步行而出。

  張遼見機的最快,向劉協祝賀道:“陛下天威至此,御營一到,張繡便降了。劉協見如此光棍的張繡,先是一愣,但后在心中細細思索起來。

  關外還有馬騰、韓遂等所招合的十余萬西涼軍虎視眈眈,張繡領眾人同出便殺不得了。

  主將大勝之后,因天威而降,卻被天子所殺,那這些親軍及張繡滿門皆要殺之。

  要知道如今可還不到人情涼薄,人隨利走的地步。看看當世這些風云人物,關羽因豪強倚勢欺凌鄉里而殺人,夏侯惇因人侮辱其師而殺人,張繡因長官被殺而殺人…

  更有許貢死后,其門客懷決死之心,刺小霸王于江東…

  因此劉協若殺張繡,便決計不敢留下這些隨張氏叔侄數十年的老卒及其子女。

  說來劉協對張繡并無好惡,雖然張濟在王允殺董卓后曾隨李傕、郭汜同攻長安,但漢末這個糊涂賬若是這樣去算,那劉協這個皇帝也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劉協初始對張繡懷有殺心,更多的是不愿因此事而惡了曹操,畢竟自劉協奪權,君臣二人各自克制才有如今大好局面,若是劉協任用于曹操血仇難消的張繡,不免在其中為有心人操弄。

  但是現在…

  涼州諸人也許不在意張繡生死,卻會在意張繡是如何受誅的。若是兩軍交戰,武藝不如人而為其所殺,西涼諸人估計連一個表情也欠奉,但張繡率眾兵空手來降,若是坑了,不免激起涼人的自保之心。

  自保尚不可怕,怕只怕西涼諸人恐懼之下,再有袁紹在其中用計,眾人再來一次兵入關中,清天子側,那樂子就大了。

  在劉協的思索中,張繡赤裸上身,身負藤條而來,隨著張繡等人一步步走近,雖然看起來眾人皆未曾攜帶兵器在身,但即便如此,高順又豈能容許張繡就這般靠近天子,他令人上前,將張繡攔住。

  眾人一加阻擋,張繡毫不反抗,就這樣停在了原地,然后朝劉協所在方向下跪叩首道:“臣于城上見天子旌旗,始知是陛下親至,臣不能迎陛下于前,實屬有罪,罪莫大焉,故請罪于陛下階前。”

  張繡離得尚遠,所說的話并不能令劉協直接聽見,但這等大事,自有士卒往來通傳。

  聽了士卒回報,劉協身邊眾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劉協身上。

  張繡雖不能殺,問罪確是一定要問的,且問罪還不能拿曹操和鄒氏那點事來說,那不是問罪,那是相愛相殺…

  主意定了,劉協乃令高順領張繡等人過來。

  高順親自在側,將張繡等人仔細檢查了一遍,連張繡背上藤條也未曾放過。確定沒有暗藏兵刃后,高順這才帶人半引半押的將張繡帶到劉協面前。

  張繡一到,仍是跪下請罪,劉協等他跪的端正了,這才冷冷道:“未知建忠將軍何以留中散大夫于穰城?”


  (https://www.dzxsw.cc/book/21480411/360658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芦溪县| 屏东市| 大同市| 凤冈县| 高安市| 东乌| 南昌县| 同德县| 上虞市| 盈江县| 尤溪县| 镇雄县| 广灵县| 大田县| 青州市| 安多县| 道真| 敦化市| 永兴县| 平舆县| 长垣县| 巫溪县| 宝兴县| 班玛县| 喜德县| 汨罗市| 沂源县| 平泉县| 山阴县| 凯里市| 江孜县| 南溪县| 山东省| 克什克腾旗| 广东省| 龙山县| 临澧县| 灵璧县| 桓仁|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