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葛洲壩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葛洲壩


第1484章  葛洲壩
    “所以你說,這些項目哪個能砍,然后用來搬遷葫蘆城的城墻?”周至幾人將項目列舉完:“這里哪個項目不比葫蘆城重要百倍?”
    “那我再提最后一個要求。”老陳聽完大家的列舉也是無力反駁,對著幾人連連拱手:“鄧植墓,無論如何,這個墓得搬遷走。”
    “南唐鄧植?”周至嚇了一大跳:“他的墓不是在閩省泰寧嗎嗎?”
    “誰?”老陳反倒給周至弄糊涂了。
    “最初在閩越王手下當節度副使,后來歸隨南唐李璟的鄧植啊。”周至說道:“鄧植被李璟設計以耽誤軍機為由關進死牢。時任南唐宰相的嚴續設法保釋他。鄧植出獄后秘密攜家眷潛逃。李璟追查鄧植潛逃之事,案發后嚴續遭株連入獄,滿門抄斬。”
    “幸得禁官趙元德將其密釋,于是只身逃至飛猿嶺削發為僧。”
    “至南唐滅亡,宋太祖立國后,對五代十國文武舊臣,皆按功封官受祿,鄧植、嚴續二人均得妥善安置。”
    “鄧植為報嚴續救命之恩,將年僅十八歲之女,配給當年五十八歲的嚴續為妻,以續后嗣。”
    “這是五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兒,要不是如此,以二人的文韜武略,南唐也不見得滅亡得那么快。”
    “額……我們這兒的這個鄧植,卻是生于雍正壬子年,死于乾隆乙卯年,該墓為乾隆五十七年建造。”
    “那也沒啥意思……”周至這才松了一口氣,要真是五代鄧植墓,那就是基金會工作沒有做好,出現了重大失誤沒有將之納入進去,現在聽說是乾隆朝的,頓時就不緊張了。
    然后一想又沒對,捏著指頭算了下:“誒?雍正壬子年是1732年,乾隆乙卯年是1795年,乾隆五十七年卻是1792年啊。”
    “對呀,死前三年就開始造墓,所以這個墓的規模不一般嘛!”老陳說道:“這個墓由塋城、望亭、望柱、墓冢等部分組成。塋城,東西寬十一米,南北進深十五米有余,占地面積三百多平。北面正中有門洞和臺階,城墻為高一到三米的條石壘砌而成。望亭、望柱、墓冢等部分在塋城內,望柱柱礎呈鼓形,柱近方形,高三米,直徑分別為六十厘米和三十厘米。”
    “望亭四角為方形石柱,中間為一方形碑,碑四面有文字,亭高三米,圍石兩米。”
    “墓碑為三層,殘高三米二。墓門柱、門楣、望亭、香爐、門、欄板之上都有獅、虎、龍、鳳花草等各種雕像和歷史及生活故事圖案,”
    “這個墓葬形制較完整、紀年確切、有豐富的石雕,對于研究我們三峽清代墓葬結構、雕刻及書法藝術都有意義啊。”
    見到老陳急切的模樣,周至已經明白意思了,自己夾川做田野考察的時候,一個石穴,一個壙基,都會當做寶貝研究一番,何況老陳所說的這樣興致的大墓。…。。

    類似的大墓在蜀中一些地方有很好的遺存,比如巴中,就類似夔州路的北邙山,不少結構精美宏大的古墓就坐落在莽莽群山當中,保護起來當真吃力。      
    那些大墓歷朝歷代經歷盜墓賊太多光顧了,里邊的東西幾乎都被盜得干干凈凈,可是現在已經有人開始伸手到了地面建筑上,比如石刻造像的頭部,雕飾精美的闕樓,如關中平原上的那些,甚至有盜墓賊動用卡車和起重機來整體抬走,可謂囂張至極。
    “那這樣吧,”周至翻了一遍老陳關于鄧植墓資料介紹,看了看林婉秋和李老三:“咱們把鄧植墓也給加進去,不過這事兒我們只負責撥款,不過多參與,搬遷的事情就只能交給老陳你們縣里自己搞,尤其是要取得當地村民們的諒解,畢竟這是墓,和一般的古建還有區別。”
    李老三看到這個墓精美的塋城、望亭、望柱,內心里是覺得這個墓應該保留下來的,但是經過周至一提醒,才知道這事兒底下的內容還挺復雜,遷墓啊,當然和遷宅子不一樣。
    周至提供的辦法果然是最好的,不能干預太多,光給一筆錢,讓地方上去料理。
    當然這也不是說李老三多笨,他只是不大了解內地處理類似事情的思路而已。
    秭歸這個文保大縣的項目太多了,除了這些需要搬到鳳凰山集中“安置”的古建以外,其余還有無數待淹老宅里邊的各種有價值的構件,這些就都是需要基金會搬遷到蜀都去的。
    不過有一件秭歸出土的人文瑰寶,現在在秭歸卻已經看不到了,因為過于珍貴,必須送到保管條件更好的地方去保管。
    秭歸出去就是三峽大壩工程所在地,雖然國家公布的動工日期是十二月初,但是現在這里已經可以見到兩岸已經推出了巨大的工地。
    這么大的工程,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非常繁瑣的,交通運輸,電力,倉儲,人員吃住等,隨便提起一條都是一大攤子的事情。
    不過考察船就比較輕松了,長江拐過兩個大灣以后,就穿過了雄偉壯麗的西陵峽,抵達了葛洲壩。
    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樣,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同樣是“因地制宜”,屬于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
    三峽出口南津關下游約五里的地方。長江出三峽峽谷后,水流由東急轉向南,一下子就從峽谷地形進入了平原地形,江面由四百米突然擴寬到兩千兩百米。
    唐代詩人詩歌中“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就絕妙地描述了這一景象。
    由于泥沙沉積,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壩、西壩兩座島嶼,將長江分為大江、二江和三江。
    大江為長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節斷流。這樣的地勢,給制造橫截大江的水利工程提供了絕無僅有的便利。
    江水蓄起來以后,將壩上游的水位提高了二十多米,向上游回水一百多公里,形成一個蓄水巨大的人造湖,極大程度地改善了三峽航道的險惡之情,也為長江中游洪水的調峰填谷提供了可能。
    為了保障通航,葛洲壩修建了三座大型船閘,其中一號船閘建在大江上,面積相當于兩個籃球場那么大,比著名的田納西河上的威爾遜人字門還要大,在三峽大壩的“船用電梯”那樣的逆天機械完工之前,這里就可以稱為“天下第一門”。

39314755。。
...


  (https://www.dzxsw.cc/book/20803929/7755137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康县| 通河县| 文山县| 明溪县| 刚察县| 内黄县| 吴忠市| 克东县| 曲阜市| 凯里市| 阿合奇县| 望江县| 云梦县| 海淀区| 邯郸县| 淳安县| 新密市| 沈丘县| 延津县| 通河县| 上栗县| 丹阳市| 文成县| 安西县| 城固县| 通海县| 贺州市| 枣庄市| 鹿泉市| 和静县| 凤冈县| 南漳县| 唐海县| 新泰市| 高雄县| 扎鲁特旗| 久治县| 任丘市| 平原县| 石棉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