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入貴州
如發現文字缺失,關閉/轉/碼/或/暢/讀/模/式/即可正常閱讀 次日,船只補充過食水,順流而下。
今天的岸邊,多了很多背石頭的民夫。
程丹若穿著家常袍子,斜靠在窗邊梳頭,謝玄英給她倒了杯熱茶,道:“不是在修堤就是筑壩,否則,沒有春天做徭役的道理。”
春耕是地方官最看重的事之一,通常不會征徭役,除非夏天就有災禍,不得不調派人力修繕。
程丹若捧起茶杯,慢慢喝了口熱茶,熱水頓時溫暖四肢。
她十分好奇:“不知道是哪里決堤了。”
“問問就知道了。”謝玄英吩咐人去打聽。
午后,他們就得知了始末。
此事頗有傳奇色彩,說新上任的兩湖總督去黃陵廟參拜,夜里做了一個夢,夢見水神壘了石臺,醒來后似有所悟。
為什么只想著在下游加堤,不在上游筑壩呢?倘若上游有壩阻攔,便可以緩和湍急的水勢,讓下游的積水及時分流。
于是,便命人在周圍采集石塊,在合適的地方筑壩。
且這些民夫,不是被強行征召而來,他們聽說筑壩能夠減少水患后,自己背著干糧前來,只為夏秋之際,自家的田地不會再被洪水淹沒。
“我聽說過孔督憲。”謝玄英道,“比起劉茂之,他做過很多實事。”
劉茂之就是榮二奶奶的父親,曾任湖廣巡撫,年初調任回京了。
程丹若故意道:“你居然對二嫂父親直呼其名。”
“官場不論私交。”他不動聲色。
她不戳穿,忍笑道:“有道理。”
不久,客船順著長江,到達了岳陽。
這里有聞名天下的岳陽樓。
可惜,路程太趕,程丹若沒法下船游覽,只在靠岸時,叫人買了一本岳陽知府編刻的《岳陽樓詩集》。
過了岳陽,便是洞庭湖。
俗話說,八百里洞庭,作為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水域遼闊,風光秀美,獨樹一幟。
哪怕只是匆匆路過,都令人沉醉其中。
傍晚,殘陽如血,照得湖面一半是瑰麗的紅,一半是沁人的藍,難怪白居易說半江瑟瑟半江紅,著實入木三分。
謝玄英被勾起了興致,翻出壓箱底的笛子,吹了曲《楊柳枝詞》。
如今正是游湖的好時節,可想而知,洞庭湖上不乏游船。
他立在船頭吹曲,廣袖飄飄,遺世獨立,瞬間引來無數相邀的帖子。
有當地官員的,文人墨客的,過路行商的,大家都想認識一下神仙是誰。
謝玄英煩不勝煩,卻還得客客氣氣地找理由拒絕。
對官員,說自己上任途中,不便耽擱。
對文人,說萍水相逢,何必深交,有緣自會再見。
對商人,簡簡單單,不見。
與回絕的帖子一道送回去的,還有亮明的身份。
大家無比理解,友好地表示打攪了、冒昧了、罪過罪過。
但可想而知,他必定是今晚餐桌上的熱門話題。
“湖廣離得遠。”程丹若佯裝安慰,“人家初次見你,舉止失措也難免,別放心上。”
月下謫仙,她看了猶且如夢似幻,何況旁人。
謝玄英瞥她,盛了滿滿一碗雞絲銀魚湯:“喝掉。”
她皺眉:“又喝魚湯?”
“銀魚滋陰補腎,你該多用些。”他板著臉,“我已命人多買些干貨,等到了貴州,時常做來予你。”
程丹若夾起干炸銀魚:“我寧可吃這個。”
<
p> “魚湯也要喝。”他說,“聽話。”
“在大同隔三差五吃牛羊,在這里又要吃魚蝦。”她搖搖頭,抱著治病喝藥的心態,捧碗灌湯。
腳邊,麥子圓溜溜的綠色眼珠子,一眨不眨地看著她。
謝玄英夾起一條干炸銀魚。
沒等他放下,麥子就伸長脖子,變成長長貓條,一口叼住,走到角落吃了起來。
程丹若嘆氣:“貓都比我重得快。”
麥子已經胖了三斤多,而她只重了八兩。
肉都到哪里去了?
--
穿過洞庭,就是湖南常德,自此處往西南,便是貴州的地界了。
他們將繼續坐船,沿著沅江進入貴州。
之所以從湖廣繞一下,沒有走四川重慶的路線,沿烏江直入貴州,主要還是因為川貴交界處是苗人的地盤,自湖廣入,順著衛所的地點,相較而言更安全。
此外,他們也要在這里與人會合。
馮四,馮少俊。
他和張家小娘子成親后,陪她回廣東探望岳父,如今調令下達,他要去貴州,也不能直接從廣西翻山越嶺過去,這太危險了。
畢竟,按照大夏的規定,武將調動聽命于兵部,換言之,兵是貴州的兵,將領是空降的。
馮四只有自家的私兵,也不過兩三百人。
所以,昌平侯和靖海侯商量,估計時間,讓二人同行。這樣兩家的私兵合起來就不少了,苗人想半路截殺,也得掂量掂量。
這是個好主意,謝玄英沒有因為感情干擾自己的判斷,準時來到了沅州。
好消息是,馮四已經到了。
壞消息……雖然也不壞,但張氏也在這里。
張氏,兩廣總督張文華的小女兒,馮四的妻子,名寶佩,又叫佩娘。
馮四提起這事時,臉上還有點尷尬:“拙荊同我上任。”然后看向程丹若,客氣道,“今后麻煩嫂夫人多關照了。”
昔年在山東時,他和謝玄英關系還可以,昌平侯府和靖海侯府的關系,繞著彎也沾親帶故。兩人論過序齒,他小半歲,這句“嫂夫人”倒也順理成章。
程丹若不尷尬,神色自若道:“能有弟妹作伴,自然再好不過。”
張佩娘含笑與她互相行禮:“早就聽聞嫂子的賢名,今日終于有幸得見。”
“弟妹客氣了。”
程丹若不尷尬,但她覺得,謝玄英挺尷尬的。他瞅瞅她,輕咳一聲,和馮四到外頭說話。
“此行可還順利?”
“路遇暴雨,路上耽擱了數日,其他尚好。”
“今晚休息一天,明日啟程?”
“明日啟程。”
兩人互相說了些廢話,禮節到位了,便各自分頭歇息。
一進客房,謝玄英便趕走丫鬟,和她低聲抱怨:“怎么張氏也在?”
“你能帶我,馮四當然也能帶她妻子。”程丹若不以為意,“有什么好奇怪的?”
“他是去領兵打仗,我是上任,再說了,張氏能像你一樣嗎?”謝玄英皺眉,“屆時人托付給我們,有個萬一,該如何交代?”
這確實是件麻煩的事。
程丹若想想,道:“指不定人家夫妻情深,會一同去前線呢。”
謝玄英:“不可能。”
“為何?”她饒有興趣地反問。
“他們夫妻……”他搖搖頭,含蓄地暗示,“恐怕還有些生疏。”
程丹若不置可否:“這是他們的事,我們早點休息,明天再坐一天船,就該坐馬車了吧。”
“嗯,沅州到鎮遠都有水驛,比較方便,到了鎮遠就換馬車,接下來走陸路更安全。”謝玄英取出箱籠里的佩劍,放在枕下,“鎮遠到清平的路,與苗疆腹地所隔極近,雖有偏橋、興隆二衛,但有多少兵力不好說,我們須自行小心。”
程丹若問:“那你現在拿劍干什么?”
“水匪。”他解釋,“我們一路行來,恐怕已經吸引了不少人的主意,雖說兩家會合,兵力增多,但還是小心為好。”
“有道理。”程丹若點點頭,也四處找自己的武器,“我的匕首呢?”
她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才在藥箱的夾層里尋到,想了想,沒有拿出來,改尋他送的佩劍:“我的短劍呢?”
“在這。”謝玄英在自己的箱子找到了,“給你放包袱里了。”
她有一個隨身的小包袱,里面是替換的鞋襪、披風和一些散碎的金銀,以備不時之需。
這種仿佛隨時需要舍棄一切的心態,總讓謝玄英很憐惜。但他什么都不說,任由她去,至少,她現在已經不在睡覺時,非要把匕首揣身邊了。
兩人安頓好,便叫丫鬟服侍洗漱,天擦黑就上床睡覺了。
沅州在張家界附近,其山林之茂密可想而知。
窗外時不時傳來風嘯,蟲鳴喧鬧,總有“咯吱”“咯吱”的異響,還有“簌簌”的怪音。
程丹若問:“不會有蛇吧?”
“進屋前都檢查過了,沒有。”他撫過她的背,“別擔心。”
“未必,說不定之前躲在房梁上。”她側耳細聽,“是不是墻根下的?”
謝玄英坐起身。
“你干什么去?”
“去照照墻根。”
“算了,有帳子呢,蛇進不來。”她說,“它們的獵食目標也不是我們,無緣無故不會咬我們的。”
謝玄英道:“看過再說。”
他點燃燭火,把角落都搜尋了一遍,小蟲兩三只,蛇卻真的沒有,這才回去,沒忘記把帳子的角落掖掖好。
“睡吧。”他道,“有我呢。”
她這才闔眼。
謝玄英彎彎唇角,吹滅了燭火。
能成為她的依靠可真好。
同一時間。
馮四和張佩娘洗漱完,躺到了一張床上。
寂靜中,馮四開口:“到了貴州城,我就派人送你回京城。”
張佩娘淡淡道:“我一個人回去,你讓公公婆婆怎么看我?母親對我多不滿,你難道不知?她必要責問我,憑什么謝三奶奶能留在那里,我不能?”
馮四說:“清臣是做參政,我是去打仗,哪個將領會帶女人一道去?沒斷奶的孩子嗎?”
“我知道,你嫌我丟人現眼。”張佩娘冷笑,“別以為我想來,貴州這種窮山惡水的地方……”
她闔眼,藏住了眼底的厭煩,“不提也罷。”
“我同家里說就是了。”馮四不耐道,“你留在這里,能幫上什么忙?還要讓清臣他們費心。”
“你說有什么用?不想我來,你就該說服父親,讓我留在廣東。”張佩娘道,“現在也遲了。”
馮四反問:“哪有出嫁了的女子,一天到晚待在娘家的?”
“這不許,那不行,你什么時候才能為我考慮一二?”張佩娘說完,翻過身不再理會他。
第二天坐船向西,順利地到達了貴州鎮遠。此地設有水驛和馬驛,可十分便利地改換交通方式。
而從這里開始,好日子到頭了。
且不說驛道蜿蜒曲折,難以通過,形勢也不大好。
先有探路人回稟,說山林里有人煙,車隊經過時,隱約能察覺到有人窺視,好在無人出手。
然而,到了下一站馬驛,卻發現此地年久失修,房屋老壞,根本沒法住人。
連驛丞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問了一圈,才知道去年就病死了,但朝廷遲遲沒有派人過來——當然,也可能是派來的人跑路了。
今夜得露宿野外。:,,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297764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