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相親中
七月暑氣未消, 正適合山中訪友。
惠元寺真的是老朋友了,不止方丈僧人混了個眼熟, 連一草一木都熟悉了起來。
程丹若帶著姜太太、左太太和左悅娘, 到寺中吃齋飯。
惠元寺的齋飯越做越好了,不見丁點葷腥,卻有食材天然的滋味。沒被污染過的甜泉甘冽清甜, 泡出的茶香氣悠遠,連程丹若這樣不大懂茶的,都聞得出香氣的區別。
她想想惠元寺的佛茶, 再想想梵凈山, 心很痛。
但今天不是討論經濟發展的時候。
吃過齋飯,“正巧”碰見了邊太太,大家一塊兒禮佛抄經。
程丹若打算抄個心經,盂蘭盆節燒給父母, 這篇短, 她有時間好好觀察兩家的心思。
左太太時不時看向女兒, 應付邊太太,眉間閃過憂慮, 姜太太看得出大嫂的愁腸百結,適時調節氣氛。
邊太太年紀不小了,抄了會兒便要歇一歇,表情較為嚴肅。
左悅娘知道自己在被相看,露出一絲緊繃的謹慎,少說少做,埋頭苦抄。
程丹若放下筆,開始夸小姑娘字好:“寫得比我端正多了,沒少下功夫吧?”
左太太笑了, 口氣難掩驕傲:“她三歲就握筆,由祖父帶著教了半年,十幾年風雨無阻,每天早晨起來先臨半個時辰的字。”
程丹若:古代小朋友太慘了。
邊太太卻附和:“字如其人,您家姑娘是個端正沉穩的性子!
“您謬贊了。”左太太嘆息道,“小小年紀老氣橫秋的,我還想她活泛點兒才好呢。”
邊太太但笑不語。做母親的總是希望女兒活潑純真,但做婆婆的,自然都希望媳婦穩重大方。
尤其邊家要第三代頂立門戶,沒有多少時間給孫媳婦保持天真,嫁進門就能主持中饋是最好的。
小雀貼著墻根走過來,手里捧著白瓷瓶,插著兩支荷花。
這表示邊小郎準備過來拜見了。
程丹若朝姜太太使了個眼色:“這荷花開得不錯,悅娘還未見過吧?”
姜太太立時笑道:“我也不曾見過!
“來都來了!背痰と羰祜刂ч_她們,“去后頭看看,摘兩朵回家供佛最好不過!
“您說得是!苯惺,讓左悅娘扶著她往后頭去。
兩人走得很慢,繞過回廊之際,恰好能看見遠處上來的少年郎。
左悅娘快速地瞥了兩眼。
邊小郎斯文俊秀,樣貌不差,左悅娘暗松口氣,及時藏到了拐角后頭。
姜太太倒是仔細看了會兒,方低聲道:“是個文質彬彬的孩子!
左悅娘沒接話。
里頭,邊小郎前來拜見程丹若,順便傳話:“祖父同謝侍郎討論文章,一時興起便下山去了,命我侍奉祖母。”
程丹若一面打量他,一面笑道:“瞧瞧,就把我們撂下了!
心里卻在微笑。
謝玄英今日帶了姜元文的書稿,就是彈劾的草稿,只不過改了改,變成一篇批判官員宿娼的文章。
邊御史既然肯“討論”,便是有意了。
那么,相看成不成就不再重要,成了,錦上添花,不成,就當刷經驗。
但她還是希望能成的。
兩個孩子都因為家中變故,不得不早熟,其實頗為相配。
否則男方早熟,女方天真,姑娘跟不上男孩的腳步,多半遭人嫌棄。反之,女方早熟,男方天真,更慘,媽帶兒子,累都累死了。
所以,孩子氣的就和孩子氣的一起玩,能玩到一起去,成熟的就和成熟的一起成長,彼此扶持。
志趣相投,即便不能恩愛,也是可靠的伙伴。
她對邊太太笑道:“還好你有孫子孝順,不像我,得自個兒回去了!
邊太太道:“您不嫌棄,一會兒就讓這孩子跑個腿!庇趾瓦呅±傻溃皩庍h夫人是子真先生的義女,論起來也是你的長輩!
邊小郎方才已經施過禮,這會兒不得不起身,又行了個晚輩禮。
“快別多禮了,我還沒這么老!背痰と粜α诵,“我們在抄經,你祖母眼睛不好,你替她抄一抄。”
“是!
邊小郎規規矩矩地立到案后,開始抄經。
左太太專注地打量。
字不錯,且無須對照抄寫,徑直默出了地藏經,可見是熟稔于心。
是個孝順孩子。她暗暗點頭。
程丹若認真抄她的心經。
時間安靜地過去了。
邊小郎抄完剩下的地藏經,老實告退。左悅娘和姜太太自后頭繞出來,手中捧著采摘的荷花。
左太太客氣道:“老夫人不嫌棄,也拿兩支過去吧!
邊太太笑道:“花甚好,正好供奉佛祖,承你的情了!
左悅娘便親手將荷花遞給了邊太太。
雙方都放松了一點。
程丹若看在眼里,準備收工:“時候不早……”
“哎喲,是該回去了!
“去問問,齋點還有沒有。”
“您也喜歡荷花酥?”
“人老了,就愛吃軟的東西!
都是社交場的老手,眾人熟悉地開始了散會前的寒暄,東拉西扯,你留步,你先請,承讓了。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終于見到了馬車。
邊小郎攙祖母上車,也是這時候,他短暫地看見了左悅娘。
她戴著帷帽,看不見臉孔,但儀態典雅,身姿端正,忐忑了一天的心,終于微微放松。
他對妻子的外貌沒有太多要求,只希望對方身體康健,畢竟母親臥病在床,祖母年事已高,娶個病秧子回家,真的要崩潰。
-
惠元寺的相親節目結束了。
一下午決定一對少年少女的婚約,看起來過于草率,其實已然不差。至少雙方長輩見過對方,當事人也偷偷瞄過兩眼。
程丹若作為媒人,分量也足夠,彼此態度誠懇,都給對方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當然,之后能不能成,還要進一步接觸。
姜元文考校邊小郎的才學,邊太太托熟人打聽左悅娘,印證過不錯,那么,就可以考慮說親了。
這個過程長的可能半年,快的可能半月,取決于雙方的心思。
而程丹若作為媒人,之后也得提供一些售后服務,比如傳話協調什么的,但問題不大。
他們的最初目的已經達到。
今天后面相親,謝玄英就拿了姜元文的文章給邊御史看。
邊御史果然憤憤,指責宗室官眷猖狂,又說自己有一篇奏疏,請謝玄英斧正。
然后,他們就去了邊家,討論了一些正事。
兩人都擬了個奏疏。
邊御史的自然是彈劾豐郡王等人宿娼,謝玄英卻是寫的遼東馬政,看是否能改變些許弊病。
“我與慎之兄聊得頗為投契!敝x玄英回家,和她概括,“假如和左家的親事定了,就讓邊琦跟我讀書!
程丹若挑眉:“這么看好他?”
師生關系可不是一般得緊密,這等于是把邊家綁成了自己人。
“慎之兄心懷大志,隱忍而有決斷,可堪一用!敝x玄英道,“再說,他只有邊琦一個孫子。”
程丹若緩緩點頭。
邊御史早年能拋下家族,跟隨晏鴻之求學,就足以證明他的決斷力,在遼東蹉跎多年,回來當御史還沉得住氣,慢慢和晏家接觸,亦是深謀遠慮。
現在就看邊家肯不肯定下左家的婚事了。
要知道,左鈺不管自己樂不樂意,他人在貴州,受程丹若照拂,誰看都會認定已經投靠他們。
加上姜元文這個大舅子,鐵板釘釘上船。
邊家定下婚事,賭上唯一的孫子的前途,大家以后就是自己人。
“盂蘭盆節我得好好籌備,替隱娘撐一撐腰。”程丹若想得很快,晏大的官職雖然不高,可走得很穩。
這么大個人,不能放過。
謝玄英明白她的意思,忍不住笑了笑,心中涌出汩汩熱流。
他們一起做一些事。
他們生死相依,榮辱與共。
他們扶持著彼此。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
七夕到了。
今年的七月七,程丹若只給丫鬟們放了半日假,自己沒怎么過,就在結滿彩色絲線的庭院中,祈求織女巧手。
外科大夫,手巧還是很重要的。
其他就沒什么心情了。
牛還是沒有生病。
做科研要耐心,也要運氣,可運氣遲遲不來,人卻無能為力。這種漫無盡頭的等待感,比沒完沒了地做青霉素還煩。
因此,相親活動就成了她為數不多的消遣。
七月十五,她陪晏大奶奶和晏隱娘去夕照寺放燈。
當天,街巷兩邊都搭出高臺棚座,每個路口都有人燒紙放焰火,超度孤魂。轎夫們抬著城隍的神像,從這邊走到那邊,吹鑼打鼓,以震惡鬼。
寺廟更是熱鬧,僧人念經,香客放法船。
一艘艘紙扎的法船載著金銀元寶,在河中焚化,火光灼人。
程丹若給父母燒了一艘大船,略停片刻,很快發現辛太太的蹤影。
辛太太是和王太太一起過來的。
兩位尚書太太的分量可不輕,晏大奶奶暗道慶幸,神色自如地寒暄周全。
晏隱娘落落大方地行禮,辛太太面上帶笑,似乎十分滿意。
晏大奶奶一開始還挺高興,但不多時,辛太太的侄媳婦過來了,說還沒有見過程丹若,專程給她請安。
程丹若客氣地應付,卻見晏大奶奶的表情迅速冷淡。
待放完燈,姑嫂兩同坐一輛馬車,晏大奶奶直接開口:“我早就聽說辛尚書扶持侄兒,尤其是二哥家里,兄長死得早,把侄兒當做親兒子帶在身邊。”
程丹若委婉道:“重情重義!
“唉。”晏大奶奶嘆氣,“你說,親婆婆也就罷了,誰都要過這一關,堂嬸和婆婆似的,誰受得了?”
踟躕片刻,又搖頭,“那孩子也太木訥了點,唯唯諾諾的,這樣的場合任由嬸子插手,可見沒本事護住媳婦!
程丹若想起謝玄英,深以為然地點點頭:“這倒是!
“白勞你跑一趟!标檀竽棠逃謬@了口氣,愁緒頓生,“再看看才好。”
“好女百家求,相看越多,心里越有數。”程丹若安慰,“隱娘好得很,一定有人慧眼識珠。”
晏大奶奶勉強笑笑:“承你吉言!
一路沉默。
好在東邊不亮西邊亮,晏家相親失敗,邊家和左家卻進展順利。
中元后沒幾日,邊太太便上門,請程丹若做媒人,正式到左家提親。
同一時間,邊御史和謝玄英的奏疏遞了上去。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282325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