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萬貫
明遠和姚小乙當真找了幾枚毛竹,接在一起,試驗一回。
試驗結(jié)果一出來——
姚小乙:“妥妥的!”
明遠:“沒毛!”
兩人當即拍板了決定動手。
這邊姚小乙開始著手準備各種材料,篩土、石灰、瓦片……還有最重要的,毛竹,全都要采辦起來。
而明遠則又去官牙,他需要雇人——雇短工。
程朗聽說了他要雇的人數(shù)也驚呆了,然后建議明遠,這工程最好搶在五月麥收之前動手。
明遠同意了,雇了三十多名短工,工期為一個月,還專門雇了個廚子負責后勤,雇了個賬房負責記錄各種開支。
姚小乙撓撓后腦:“您還真是有閑錢!”
明遠則板著臉:“我阿爹說過,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做工程,樣樣都要照規(guī)矩來!
事實上,他已經(jīng)咨詢過系統(tǒng)1127了,在這個時空里無論主持基建工程,還是投資實體生意,都和“消費”一樣,從他那“一千億”的資金池里扣除。
那他自然樂意多雇幾個人,也可以多發(fā)點兒工錢。
在此期間,明家三叔和五叔不知從哪兒聽來的消息,就找到明遠,要明遠挑一個堂兄弟去管采買去。
明遠笑了:這哪里是采買,而是擺明了要揩油。
他只提了一點要求:可以管采買,還可以光明正大地從賬上給自己支錢。但萬一賬目錯了要自己貼錢進去,愿意的來。
三叔家的小子們嚇得全跑光了。
五叔家的小子們也嚇得不輕,但好歹有一個站了出來——那是明遠的堂兄明巡,在族里排行十一,明遠喊他十一哥。這明十一鼓足勇氣找上了明遠,說是不敢管著采買這么重要的事,只求跟著明遠,幫忙跑跑腿,長些見識,學(xué)點東西。
明遠便點了頭,將明十一帶在身邊。
開工最初幾天,明遠將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去將采買來的各種材料運送至龍首原,另一些人則在龍首原的泉眼附近修了三個由上至下的蓄水池,每一層蓄水池都有一個水眼,水眼上加裝濾網(wǎng)以過濾落葉雜物。
最下一層蓄水池直接連通“竹筧”。這個池最小最深,上方安了一個“防塵罩”,以減小露天面積,盡可能保持潔凈。
這龍首原的山泉原本附近鄉(xiāng)民也會過來打水,見到施工隊這陣仗都有點兒抗拒。
好在明遠有江五哥這個“臥底”,幫忙出面解說,這里的蓄水池建成以后,大家照樣可以來取水,與以前無異,甚至可以取濾過的水,因此更方便更清潔。
再加上明遠的“施工隊”又常常在當?shù)卮逯谐燥,雞鴨菜蔬,都由賬房先生拿了銅錢直接向村民采買。多了這樣一筆外快,當?shù)厝撕芸旖蛹{了施工隊,時不時還會來施工現(xiàn)場,看個熱鬧幫個忙。
等到被明遠戲稱為“三疊泉”的蓄水池建成,通往長安城的管道已經(jīng)鋪設(shè)了一段。
由姚小乙最終決定的施工方案是,在路邊掘一道淺槽,將水泥鋪于槽底,上面放置竹筧,管道上方再鋪設(shè)一層瓦片遮蓋并保護竹筧,瓦片上堆土為管道保溫。如果遇到路口,管道要從道路下下方經(jīng)過,那么瓦片上方就會再夯一層堅硬的實土,以免竹筧被往來車輛壓斷。
竹筧上方的瓦片不會被完全固定,依舊能夠掀開,以便日后檢修或者更換。
在施工過程中,姚小乙成了個天然的技術(shù)指導(dǎo),出了什么問題他都能想辦法解決。而堂兄明十一在長達十余里的工地上跑前跑后,每天被明遠各種提問刁難,管理才能也漸漸被發(fā)掘出來了,能管著各處的工程進度,也分得清輕重緩急,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到了工程的后半段,明遠基本上都可以每天坐在家中乘涼,與薛紹祖一起喝喝茶,品評一下薛紹祖寫出的新帖。
從龍首原引水到長安城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座長安城的人都沒想到,山中泉水能被引到城中來,不是靠的水渠,也不是靠的水車水桶,是一根一根接起來的毛竹。
“這能行嗎?”
長安城里人都在憑空想象山泉水從竹筧中一路稀里嘩啦漏掉的情形。
“你們看,城門口的這一段竹筧,竟是揚起來的!
為了打水方便,明遠讓姚小乙在長安城門外設(shè)計了一小段帶坡度的水泥槽,將最后一段竹筧一節(jié)一節(jié)托起墊高,最后一節(jié)的筧口懸空,成為一個揚在空中的“水龍頭”。
就因為這個,長安市民都不敢相信這竹筧真的能把山泉水從龍首原送過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竹龍都向高處揚起來了,水怎么還運得過來?”
明遠完全無意給人講解水壓的原理,而是干脆舉辦了一個小小的啟用儀式,在竹筧投入使用的那天,當眾展示,同時也邀約對山泉水有需求的商戶和主家親眼見證。
因為有熟悉的牙人在長安城里為他四處宣傳,儀式那天有不少長安市民專程趕來城門外,圍觀這神奇的“竹筧水龍”啟用。
到場捧場的,自然有所有參與工程的雇工們,五叔明高信一家子,豆腐坊張嫂,羅壽等幾個官牙,以及近來總和明遠焦不離孟的薛紹彭。
竹筧最末端的龍頭上扎著一枚彩綢。龍頭上還插著一枚鑰匙形狀的手柄。
明遠見到眼前的竹筧表面沁出一點一點的水珠,便知山泉水已是送到了。他當即裝模作樣地祈愿了一番,然后將一只嶄新的木桶置于龍頭下,然后伸手將龍頭上那枚鑰匙形狀的手柄一扭——
“滴答,滴答——”
剛開始時只是晶瑩的水滴,隨后一道清澈的水柱從水龍中躍出,落入木桶中。
明遠將手柄一扭,那道水柱便輕輕巧巧地收住,只余幾枚水滴,猶在滴答。
這般演示,讓圍觀的人群傳來一陣驚訝的贊嘆聲——
“這真神了!”
“真是沒想到!”
“……”
“這,這真的是山泉水嗎?”
明遠重新將“龍頭”打開,讓清泉注入木桶。
他隨即轉(zhuǎn)身,邀薛紹彭上前。
薛紹彭遞給明遠一枚烹茶取水專用的長柄木勺,他自己手中也手持一枚。兩人同時探勺入桶,各自舀了一勺清水,送至口邊。
薛紹彭飲了一口,剛開始時只覺得一股沁涼盈于口中,頓時暑熱全消,令人四肢百骸,無不舒暢,接著才是專屬于山泉水的那種清甜一點點地沁于舌尖。
薛紹彭不遺余力地贊道:“好水,真是好水!”
薛紹彭是薛向家的衙內(nèi),長安城有不少人認得,聽他都這么說,圍觀的長安市民頓時都信了七八成。開豆腐坊的張嫂等人更加喜形于色。
薛紹彭早已聽說這道竹筧水龍是明遠出資修建的,當下問明遠:“遠之賢弟在這水上花了多少錢?”
還沒等明遠回答,薛紹彭又從木勺中飲了一大口清泉,不著急一口吞下,只細細體味那種清甜與暢快。
“六百貫!”
明遠干脆地回答。
——六百貫?
薛紹彭一口水差點噴出去。
一想到他口中這可是價值六百貫的山泉水,薛紹彭連忙按捺住驚異,使勁忍住沖動,費勁地把這一口水都吞下。
誰知明遠還在后面補了一句:“為了維持,往后每年至少還有一百貫的花銷!
這主要包含水源地管理,和竹筧、瓦片、水泥槽等日常維護的錢。
薛紹彭目瞪口呆:“遠之……就為了喝這一口山泉水……你……”
他是薛向之子,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可也從未想過有人能為了穩(wěn)定地喝上一口山泉水花這么多錢。
明遠卻笑笑:“道祖兄,詩仙有云,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既然小弟有這點錢鈔,工匠又有這技術(shù),為什么不盡情試上一試呢?”
事實上,明遠心中正有個小人仰天長嘯:
——蒼天啊,大地啊,他總算是有了個每年能燒一百貫錢的項目啦!
聚攏在明遠身邊的工匠們聽見明遠夸贊,個個都挺起了胸。
身為“技術(shù)總監(jiān)督”的姚小乙更是挺胸凸肚,滿臉驕傲。
而薛紹彭震驚之余,對明遠家的“財力”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此刻聚在城門外的百姓眾多,突然一陣馬蹄聲傳來,城門卒隨即吆喝起來:“速速讓開一條道,李大人要出城!”
聽說有官員出城,長安市民們很有公德心地讓開道路。蹄聲的的,一名身穿緋色官服,戴著官帽,頗上了些年紀的官員,帶著幾個隨從,出現(xiàn)在城門內(nèi)。
許是見到了城門一側(cè)那形狀奇特的“竹筧水龍”,又許是見到了站在水龍旁的薛衙內(nèi),這官員一躍下馬,將韁繩扔給身后隨從,然后快步向這邊走來。
薛紹彭顯然也認識這位,躬身行禮道:“李大人!”
李大人并不多說什么,只是好奇注視著形狀奇特的水龍,突然問了一句:
“這是什么?”
他看似在問薛紹彭,但薛紹彭偷偷給明遠使了一個眼色。
于是明遠略略躬身,朗聲答道:“這是引自龍首原的‘自來泉’!
李大人并沒有回答明遠,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后轉(zhuǎn)頭繼續(xù)觀察,又相中了支撐竹筧水龍的“水泥支架”,伸手上去敲敲,又問了一句:“這又是什么材料?”
明遠繼續(xù)答:“這叫‘水泥’,以篩土和石灰混合而成,初時質(zhì)地如泥,兩日后干燥,便堅硬如石!
李大人頓時有些聳動,深深地看了明遠一眼。
“好!”
“大人,請上馬!”
還沒等這位說出什么來,這位李大人的隨從就已在催促上馬。這位應(yīng)當是有緊急的公務(wù)要出遠差,以至于他來不及多問,只是向薛紹彭和明遠點了點頭,便翻身上馬。隨之蹄聲的的,漸漸遠去。
“這位大人是誰?”
明遠悄聲問一臉恭敬的薛紹彭。
薛紹彭輕聲回答:“是如今的陜西路轉(zhuǎn)運使李參李大人!
明遠吐吐舌頭:“……不認得!
但他猜想這位或許是位大人物,對后世有些影響的大人物——
因為系統(tǒng)1127給他推送了通知:“親愛的宿主大人,恭喜您獲得蝴蝶值,首創(chuàng)‘自來泉’獲贈蝴蝶值50,推廣‘水泥’獲贈蝴蝶值100!
明遠聽著睜大眼睛:他折騰著修出一道引水供水系統(tǒng),結(jié)果反而是把水泥給推銷出去了?
事實確實如此,隔了兩日,陜西路轉(zhuǎn)運司便通過薛家找到明遠,從明遠那里打聽到了姚小乙的名字,將這名年輕的工匠給禮聘去了轉(zhuǎn)運司。明遠之后便有一陣子沒在京兆府見到姚小乙。
(https://www.dzxsw.cc/book/15611431/310562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