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 第121章 百萬貫

第121章 百萬貫


萬娘子見火力不濟,  隨手挪開炒鍋,朝爐灶中的煤塊看了一眼。

        她只憑煤塊的色澤就下了斷語:“換炭!”

        遠處一名長慶樓的伙計左手提著一只簸箕形狀的物品,右手則拎著一枚形狀奇特的剪子。這剪子沒有剪刃,  有的只是兩枚長長的鐵釬,說它像剪子,  到不如說它更像是裝了手柄的一對鐵筷子。

        伙計聽見萬娘子的聲音,  立即快步走過來。

        萬娘子對等在火爐附近的食客們道了聲借過,一伸手,將火爐上的一枚手柄一撥,  爐膛里接近燃到極點的蜂窩煤便顯露出來。

        那伙計提起火剪,將爐膛里的蜂窩煤挾出來,  擱在簸箕里。

        萬娘子便對那伙計說:“剩下的我來。”

        她一轉身,也拿了一枚一模一樣的火剪,自去墻根堆放著蜂窩煤炭塊的地方,挾起兩塊黑沉沉的蜂窩煤,全部放進爐膛里。

        隨后她從腰間取出一枚匣子,  從匣子里抽出一枚木簽,  將那木簽在匣子外一劃拉,  只聽“嚓”的一聲,那木簽立刻被點著了。

        等候在萬娘子爐灶前面的食客們議論紛紛,有人認識這個,  說:“喲,  是‘自發燭’啊!萬娘子也用上這個啦!”

        萬娘子面上戴著面紗,  但還是抬起頭,  向剛才說話的人點了點頭,  然后手一松,  將那枚“自發燭”投入火爐中。

        她沒怎么看火爐中蜂窩煤燃燒的情況,  只是一拉手柄,就將那火爐合上了。

        “咦——”

        對面忽然響起又驚又疑的一聲驚呼。

        萬娘子循聲望去,卻見是一位她并不認得的主顧,中年男人,衣著富貴,非綢即鍛,頭上還端正地帶著巾幘。這種人通常來說都會在長慶樓里坐著點菜,而不是到外面來,手中托著瓷碟,準備嘗鮮。

        萬娘子不明白這位主顧在驚疑什么,只猜想他可能等急了,于是道了聲歉,說:“莫急,一會兒就好。”

        她身邊的幫廚一扯爐灶旁邊的風箱,只見面前的爐膛中突然就躥出二尺高的藍色火焰。

        那火焰如此純凈,挾裹著熱力,將守在爐灶前那位中年食客嚇了一大跳,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大步。

        萬娘子卻也顧不上他,自己趕緊在一旁的濯手盆中凈手,又用熱手巾擦過,才在灶上重新架起炒鍋,接過一旁酒博士已經備好的材料。

        幫廚又扯了一下風箱,這時周圍人都被那熊熊熱意逼得往后倒退了一步。萬娘子卻全然不懼,她往鍋中舀了一勺油,然后下料。

        只聽“刺啦”一聲響,食材在鐵鍋中色澤飛快變幻。一陣難以形容的誘人香味迅速在街道上彌漫開,吸引周圍的食客紛紛看過來。

        萬娘子只是翻炒兩下,那些荔枝腰花的表面已經完全變色,腰花一枚枚卷起,“荔枝”形狀已經顯露無疑。

        萬娘子默數了十幾次呼吸,加入事先就準備好的調味料,連同一把姜絲,一把蔥白,迅速炒勻。

        在她默數到第二十次呼吸的時候,這一道荔枝腰子已經出鍋,分裝在灶臺上擺著的六七枚白瓷碟里,熱氣騰騰,色澤動人,香味更是勾得人食指大動。

        不過二十次呼吸的工夫啊!

        若是沒有這樣的炭爐,從旁輔助的風箱,生成如此威猛的火力……如何能在瞬間用熱力將食材外部炒得焦脆,而內部的汁水又統統被鎖在其中?

        若沒有明小郎君麾下炭行出品的炭爐和石炭,萬娘子相信自己決計做不出這樣口感奇特的佳肴。她在來長慶樓之前,所擅長的,也不過是腌漬、燉煮和爊制。

        一面回想,萬娘子一面輕舒一口氣,抬起胳膊去擦拭額上沁出的汗珠。

        卻看見面前的主顧之中,那位衣著富貴的中年男人,正一動不動,望著萬娘子面前的炭爐目瞪口呆。

        這人當然就是管著高家炭行的高紹祥。

        他剛才有幸目睹了萬娘子換炭,有幸親眼見到有人使用傳說中的“自發燭”。

        可不止如此——

        就在萬娘子拉動風箱,催動炭爐中生出明亮純凈的藍色火焰時,這高紹祥被驚得目瞪口呆。

        良久,他才轉身,迷迷瞪瞪地離去,連自己擱在萬娘子灶臺上的那枚白瓷碟都忘記了。

        高紹祥離開長慶樓前的時候,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

        怎么會,對手制出的蜂窩煤就怎么這么容易點?點著后的火焰怎么這么純,這么熱……

        難怪,難怪所有的正店與腳店,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競爭對手出品的蜂窩煤。

        高紹祥這時才想起,當初他派兩個工匠去別人家的作坊里“偷師”,難道別人真的就全無半點防備,乖乖地任由他人學去自家制蜂窩煤的技巧嗎?

        高紹祥此刻心中大致已明白:除了石炭與黃泥,對手一定在那蜂窩煤里加了容易引火的東西。

        但他又不能完全確定,畢竟今日對方還用了一枚叫做“自發燭”的神物,許是那“自發燭”的玄虛也說不定。

        高紹祥一到家中,立即要找人:

        “吩咐下去,趕緊派人再去山陽鎮,就說臘月將至,想賺一份快錢回去孝敬爹娘。借著這個由頭溜進那家作坊里……”

        “五郎,族老夫人尋您。”

        高紹祥還未說完,就被渾家打斷了。

        他臉色一變,不知族老夫人是為何事找他。

        但沒辦法,高紹祥能管著石炭的生意,就是高家族老幫他說話,族里才交給他的。這么賺錢的買賣,是人人都想要分一杯羹的香餑餑。

        見到高夫人,對方劈頭就將高紹祥一頓訓。

        “高五郎,今日高家可是因為炭行的事,成了汴京城里的笑話。”

        “京里的大戶人家都一窩蜂似的擠去對手家買那新出的炭了,還有那些炭爐、煙道……還有人饞那家出的廚具,想要在自家廚房里也安上那么一套,說是做炒菜特別美味……”

        今日長慶樓的“美食節”,不正是驗證了這一點?急火快炒,最是能激發本味,加之炒出來的菜品爽脆可口,別有一番口感。

        “親友們都在笑話高家炭行出的那種新品,說是只有買不起好炭的人家才會買高家的炭!”高夫人繼續抱怨。

        高紹祥唯唯諾諾,卻沒想起當初他自己就是這么說的,“這石炭,就是買不起木炭的人家才會買的。”

        “五郎,你好好想想這事怎么收場吧!”

        高夫人抱怨完了,一甩袖子離開,爛攤子還是照樣留給高紹祥收拾。

        高紹祥在原地呆了半晌,最后發了恨:“將價格壓低點,壓得再低點!”

        畢竟,汴京城人口有百萬之眾,到了冬季人人都要取暖,有些小攤小販做小食生意的,連個像樣的廚房都沒有,不過一個挑子,挑起個炭爐,就走街串巷地賣吃食去了。

        這些人自是樂意能在炭上多省幾個銅板。

        因此高家炭行將蜂窩煤的價格壓低之后,銷量的確一下子上去了不少。

        他的策略是,不顧名聲,只計算凈利。只要炭行一個冬天下來能凈賺上一大筆,就算是所有親友都看不起高家炭行的出品,那又怎么樣?

        高紹祥想象著他在大賺特賺之后,將賬簿扔到族老臉上的場面。

        豈料炭行賬房怯生生地來找他:“東家……最近賣出去的炭,聽說有一大部分是山陽鎮那間蜂窩煤作坊買去了。”

        “什么?”

        高紹祥一下子夢醒,跳將起來。

        他幾乎一口老血吐出來。

        這是他憑借他高家的渠道和手段,從大名府運來的上好石炭。現在自家將價格壓到幾乎虧本,卻被別家直接采購去了?

        “他們買去做什么?”

        賬房哪里知道這個,只好搖頭回說不知。

        高紹祥氣咻咻地讓人再去打探。

        不幾天打聽的結果出來,竟是山陽鎮的蜂窩煤廠將高家出品的蜂窩煤碾碎“回爐再造”,竟又造出一種價格更為便宜的小型“蜂窩煤”。

        與正品蜂窩煤相比,這種小型蜂窩煤干脆起了個名字叫“煤球”。

        “煤球”與山陽鎮原先出產的正品蜂窩煤相比,一樣容易點著,煙氣也小。只是每一塊“煤球”使用的時間要略短些。

        雖說這“煤球”的使用時間略短,但只要不是像萬娘子那樣使用風箱,點上半個時辰,燒上兩鐐爐水是絕對沒問題。

        這種成品更適合一些小門小戶的汴京家庭,不愿意將大部分錢都花在取暖與烹飪上的,偶爾需要時便快速生火,使用一回。

        這消息傳出來,高紹祥豈不吐血?

        他拼了老命壓低了價格,原想把對手擠出汴京的,誰曾想倒為他人作嫁衣裳,提供了更加便宜的原材料?

        明遠在短短幾天的“美食節”里,見識了宋代的廚師是怎樣快速適應高效能燃料的。

        萬娘子以外,各家腳店的主廚,都迅速掌握了猛火快炒的技巧,并且將之應用在自己最擅長的食材上。

        明遠便飽了口福。

        他還見證了各種此前少有人問津的食材當堂入室,成為人們盤中的珍饈美味。

        除了萬娘子的那道“荔枝腰子”,是用的羊腰之外,十千腳店的“火爆雙脆”是炒的豬肚與雞胗。另外還有使用豬腰和豬肝的“腰肝合炒”,專門選取豬肚或者羊肚上某一塊最脆嫩的部位,做成的“爆肚仁”……

        可以說,如果沒有明遠推出的廚具和燃燒效率較高的蜂窩煤,明遠也不可能一下子嘗到那么多“曾經”熟悉的美味了。

        正當明遠獨自得意的時候,史尚風風火火地來找他。

        “郎君,大事不妙。”

        “汴京炭行的行老想要見一見山陽煤廠的東家。”

        明遠一怔,問:“這是為什么?”

        史尚搖搖頭:“去了才知道。”

        明遠與史尚對視一眼,同時開口問:“你去還是我去?”

        明遠原本有意讓史尚全權代表他出面,但史尚其實更仰仗明遠的商業判斷。在無法預判炭行的行老想要做什么的前提下,明遠如果不出面,恐怕史尚只能作為中間人多傳幾次話。

        于是明遠笑著對史尚說:“這簡單,史郎君,從現在開始起,你就是山陽炭廠的東主,而我則是你的謀主。”

        他隨意伸手一揮,手中已是一把折扇在握,輕輕搖動,還真有幾分謀士的模樣。當然,他那枚折扇的扇面上還是四個意義難辨的大食數字。

        史尚頓時大笑:“如此貴氣逼人的謀主,是小人的榮幸。”

        兩人便身份互換,一起去見炭行的行老。

        那行老姓鄭,五十多歲年紀,并不算“老”,只是在木炭與石炭這一行當里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反什么風風雨雨都見過。

        一見史尚,鄭行老便說出來意。

        原來是他代為傳達高家的意思:高氏希望將手中的石炭按市價批發賣給山陽炭行,等山陽炭行制成蜂窩煤以后,再以“興販”的價格,“加饒”賣給高家的炭行。

        鄭行老說完,望望呆若木雞的史尚,和坐在一旁面露冷笑的明遠,攤開雙手,道:“沒辦法,誰讓這是高家呢?”


  (https://www.dzxsw.cc/book/15611431/300131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鄄城县| 疏勒县| 宁强县| 依兰县| 龙陵县| 增城市| 磐石市| 论坛| 高青县| 冷水江市| 陵川县| 修水县| 建阳市| 无棣县| 嘉兴市| 锡林浩特市| 丘北县| 庄河市| 明星| 罗山县| 吉首市| 余姚市| 七台河市| 龙岩市| 鲁山县| 宿松县| 象山县| 丹寨县| 会东县| 孟州市| 五家渠市| 洱源县| 京山县| 富裕县| 随州市| 卓尼县| 绥阳县| 台州市| 盈江县|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