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 第120章 百萬貫【加更】

第120章 百萬貫【加更】


經過明遠點撥,  史尚也想到了。

        汴京城中還有一類用炭的大戶,就是各家正店與腳店。

        不止是冬日里,一年四季,  這些將烹飪吃食作為主業的食店,都要從炭行里買進大量的炭。前幾年以木炭居多,  近幾年木炭價格高企,  這些食店便也緊跟“潮流”,開始用起石炭。

        只不過石炭難以點著,煙氣又大,  各家大廚多有抱怨。

        此前明遠邀請各家腳店“入駐”“快閃”長慶樓的時候,主廚們就曾聚在一起,  交流過這燃料問題。

        現在出了更容易使用的蜂窩煤,長慶樓首先開始使用,而且還改裝了爐灶,加了排煙的煙道和催旺火力的風箱。

        而汴京城中不少腳店都與長慶樓有合作關系。各家腳店的主廚也時常造訪萬娘子,甚至會借用長慶樓的廚房。待他們見到了長慶樓的設備,  一準眼饞,  再一細問,  自然非朱家橋炭行的蜂窩煤不買。

        明遠所料不錯,很快,山陽鎮蜂窩煤廠出售的蜂窩煤,  在汴京城里悄悄打開了“直供”的模式。

        各家腳店不需要跑去朱家橋炭行,  只要在長慶樓與炭行的“代理”打一聲招呼,  第二天,  蜂窩煤就能準時送到店門口。

        各腳店甚至可以約定日期,  每旬一送,  從此不需再擔心冬日里燃料會斷供的問題。

        除了送蜂窩煤之外,  各腳店還可以預約上門定做火爐與煙道。

        蜂窩煤爐本是現成的,但是煙道需要工匠上門,丈量腳店廚房的大小,以決定煙道的粗細長短。

        但只要定下尺寸,這一整套打造起來也不麻煩——銅匠作坊的銅匠們已經事先準備好了規格統一的黃銅薄板,只待上門勘察量好長度,就將這些黃銅薄板卷成需要的長度和口徑即可。

        一時之間,與長慶樓素有合作關系的腳店紛紛嘗到了蜂窩煤和配套火爐的甜頭——用過的都說好。

        這些腳店的主廚與店主又都有親友,消息便慢慢傳出去。

        立時又有不少正店與腳店找上門,指名要山陽鎮蜂窩煤廠供貨,還紛紛要求安裝煙道。這其中,大名鼎鼎的豐樂樓和遇仙正店等等正店也赫然在列。

        原本在城中門庭冷落的朱家橋炭行,竟也開始慢慢有了生意。

        這時已是十一月中旬。汴京城百姓開始對高家炭行出品的蜂窩煤有了些怨言。

        “高家的蜂窩煤,便宜是便宜了,可是太難點——”

        “可不是嗎?那天我燒掉了兩天的《汴梁日報》,愣是沒能點起一塊煤。渾家直罵我,說我缺心眼兒,那報紙的紙張那么好,干什么不行非得用來引火……”

        “哈,老兄我瞅你確實有點兒缺心眼兒。”

        除此之外,還有更大的問題。

        “聽說了嗎?高家炭行出產的那蜂窩煤,委實不太好。”

        “怎么說?”

        “州橋路口那家,晚間將蜂窩煤爐擱在自家臥房門口,圖個暖和,結果睡到半夜就惡心欲嘔,難受得要命——開了門,再將爐子拎出去,反而就沒事了。”

        “嗐,你是不知道嗎?朱家橋瓦子旁邊的那家炭行,是專門聘了個牙人站在門前宣講的,千叮嚀萬囑咐,就是說晚上不能把這炭爐直接放在臥室里用!”

        “喲,聽起來是這才是有良心的炭行啊!”

        “是呀,要不是高家炭行的蜂窩煤便宜十文錢,誰愿意去買他家的。”

        “我不缺這十文錢,我肯定去朱家橋瓦子買,圖個放心!”

        “不過……這么說來,這蜂窩煤炭爐就跟晚間睡覺的地方無緣了?那晚上冷起來怎么辦?”

        “這……”

        好像也確實是個問題。

        馬上就有人給出了解決方案:

        “朱家橋炭行有工匠,專門售賣一種炭爐,帶煙囪的,說是把那煙氣都排到戶外去,就沒事了。買他家的炭爐,會有匠人上門來裝,別提多方便了。”

        “真的嗎?那我問問去。”

        有人動了心,便往朱家橋炭行那邊去了。

        此事明遠與史尚正站在朱家橋炭行對面。這里是朱家橋瓦子的地盤,冬天里搭起了擋風的棚子,放了幾個露天的炭爐供人取暖,無形中也為蜂窩煤做了宣傳。

        史尚對明遠一向佩服,現在成了“嘆服”,不住嘆息道:“東家,小人何時才能像您一樣有眼光啊?”

        “明明是做石炭生意,結果把所有銅匠都派上了用場。”

        的確,明遠手下有一批銅匠,之前忙于鑄銅活字。后來鑄銅活字的活計少了,就轉去打制撥霞供的銅鍋,銅鍋打完,又來制炭爐和煙道,簡直是無縫銜接,沒有讓人閑著的時候。

        而工匠們的工錢和獎金自然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明遠微笑著不答,心想這其實也是巧合。

        如今炭行隆重推出的炭爐,正是此前王雱在他家中小花廳里見到的那種爐子,帶煙道,可以將蜂窩煤燃燒形成的廢氣直排出戶外的。

        他為自己的小院安裝這種炭爐,原本是不得已——沒辦法,畢竟是租來的房子,不像在京兆府時那樣可以大興土木,砌起磚炕。

        緊接著他就發現,其實生活在汴京城里的大多數百姓,也和他一樣,是租的房子。

        甚至連官員們也大多如此,就拿宰相王安石來說,王家現在住在崇仁坊的一座敞闊院子里,也不是他自己的房子,是戶部安排“暫借”充作相府的房子。

        所以汴京城里少有人愿意大動干戈地砌炕。反倒是額外安一座炭爐,接上幾節煙道,更符合汴京人民的實際生活條件。

        當史尚正在為漸漸轉好的蜂窩煤生意而感慨的時候,高紹祥則正緊盯著炭行的賬簿陷入沉思。

        高家炭行剛剛開始發售蜂窩煤的這幾天,那生意是真好,高紹祥自己都沒見過店鋪前排起那么老長的隊伍。

        但隨著開頭一陣熱潮過去,炭行的出貨量飛快下滑,這幾天已經跌到開頭幾天的一半了。

        炭行管事解釋說這是正常的,畢竟家家戶戶囤了幾塊蜂窩煤之后,總要用上幾天才談得上買新的。

        但高紹祥還是覺得不對:城里最大的那些用炭的店家,七十二家正店和多如牛毛的腳店,似乎在這件事情上沉默了,誰也沒有到高家炭行來買炭。

        怎么了?這難道還是嫌高家的炭太便宜嗎?

        炭行管事給出了一個可能性:“許是前日里發仿單,登報做廣告的效果。這兩天咱們沒有再做廣告……”

        高紹祥頷首,覺得有道理。

        他隨手叫人將今日的《汴梁日報》取來翻看,正在考慮要不要繼續投入。就在這時,高紹祥突然驚訝地的叫了一聲:“哎呀!”

        “這是……長慶樓又要辦美食節了?”

        高家炭行管事覺得這不奇怪:“長慶樓總是這樣,最愛在報上登廣告,而且沒事搞這個節那個節的,他家也不嫌麻煩!”

        然而高紹祥關注的不是這個,此刻,高家旁支這位總領著煤炭大生意的精明商人伸手指著報上的一行小字:“鳴謝朱家橋炭行專門供應用炭。”

        雖然這廣告語焉不詳,沒有說明朱家橋炭行供的是什么炭,但他家能給一家正店供炭,也就能給所有正店腳店供應柴炭。

        就因為這個,高紹祥覺得自己必須去一趟長慶樓這次辦的“爆炒”美食節。

        長慶樓這次的“爆炒”美食節與歷來舉辦過的特色美食節一樣,邀請了汴京城中各家名店的大廚,且限定了一個主題:“爆炒”。

        據說這個主題篩去了不少躍躍欲試的名廚,因為“爆炒”這門手藝,最看重對火候的把握,也考較廚子的經驗,沒有個十年八年的功力,很難將“爆炒”的菜肴做好。

        不少腳店擅長做羹湯、爊、煮、炙、燒、烤……最后還是對“爆炒”這門手藝望而卻步。

        因此最終受邀來到長慶樓的,只有七八家腳店的主廚。

        另外,連豐樂樓也對競爭對手湊趣示好,也派了一名擅長炒菜的廚子過來。

        這次長慶樓的“美食節”也有一項與以往不同的——不止面向店內的客人,也面對路人。

        每天午市與晚市各有一個時辰,大廚們會在長慶樓店外現場表演烹制。

        有意品嘗的食客,只需要要付十文錢,就能拿到一只白瓷碟,將瓷碟放在大廚的露天灶臺跟前,等上片刻工夫,就能品嘗到熱氣騰騰的爆炒菜品。

        高紹祥暗自慶幸,他過來是想暗訪朱家橋炭行的情況,若是坐進長慶樓里,萬一被人認出來,自己難免尷尬。

        但現在是在長慶樓外,自己就一平平無奇的路人,不用擔心這個。

        但高紹祥自己也不得不感慨:長慶樓搞的這一出,“爆炒”美食節,聽起來平平無奇,聞起來那可實在是太香了。

        菜肴的香味彌漫在長慶樓外的街道上,誘人得幾乎叫人走不動路。甚至令人懷疑,與這邊一墻之隔的景靈宮里,是不是也會有宮人因此犯饞而偷偷溜出來。

        不少人原本沒打算到長慶樓來用飯的,聞到這香味也忍不住乖乖掏腰包,好歹要嘗嘗這撲鼻的香氣到底是什么。

        換取白瓷碟的地方排起長龍,已經有幸品嘗到菜肴的食客們則一臉滿足的表情,表示自己從未品味過如此好味的菜肴。

        至于該品嘗哪位名廚的菜肴,各人有各人的推薦:豐樂樓的黃金雞、三千腳店的火爆雙脆,十千腳店的清炒三脆……都是極受人推崇的。

        但被聚在長慶樓外的食客們,一致推崇的,還要數長慶樓本店主廚萬娘子親手烹制的一道“荔枝腰子”。

        這道菜菜名里雖然有“荔枝”兩個字,但高紹祥知道,它其實與荔枝沒有什么干系,只是一道爆炒羊腰而已。

        叫“荔枝”只是因為廚子的刀功,在處理好的羊腰表面切出花刀,再送入鍋中爆炒。因為羊腰受熱會卷成一團,表面帶著密密的花紋,乍一看就很像是荔枝果的外殼。

        高紹祥聽其余食客說起,萬娘子炒制這道菜的時候,會將爐火生到最旺,再往鍋中淋上一勺油,下鍋片刻,便調味出鍋。

        那炒出的腰花,外脆里嫩,多炒一分則老,少炒一分則生,再加上調味時加入了糖與醋,是略帶酸甜的咸鮮口,絕對不辜負這道菜名中的“荔枝”兩個字。

        高紹祥只是聽說萬娘子炒制菜肴時會將“爐火”生至最旺,當即手托白瓷盤,毅然決然地排上了這條最長的隊伍。

        這隊伍移動得很快,說明萬娘子出菜極快,必然是急火快炒無疑。

        高紹祥路過正在處理羊腰的酒博士,這名酒博士正在非常仔細地剝掉外膜,剔除臊筋,然后在羊腰表面片出兩排極其細密的菱形花紋,并將切好的腰花浸在上等好酒里去腥——這一切,都是保證那道“荔枝腰子”色香味俱美的前提。

        高紹祥卻無心于此,他只想親眼看一看這長慶樓的主廚使用的炭爐和炭,是不是比他高家出產的要好上那么多。

        豈料就在他排到爐灶跟前的時候,一個低沉的女聲突然響起。

        “換炭!”


  (https://www.dzxsw.cc/book/15611431/3001311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江| 河北省| 莆田市| 贡山| 安化县| 和硕县| 远安县| 新绛县| 宜章县| 永胜县| 云林县| 惠安县| 孟州市| 庆城县| 读书| 乌审旗| 综艺| 朔州市| 佛坪县| 吉木萨尔县| 清镇市| 西宁市| 房山区| 盐城市| 江都市| 榆社县| 洛川县| 军事| 搜索| 察隅县| 陆河县| 鲁山县| 沁水县| 顺平县| 大竹县| 朝阳区| 聊城市| 西青区| 湘潭县| 太保市|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