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敬德直言促大計 常何婉轉表忠心 2
佛法傳入中土至今,崇佛者甚眾。像現在的殿中之人,倒有一大半兒信仰佛法。傅奕此疏一出,李淵當堂詔百官議之,殿內頓時亂了營。殿中之人除了太仆卿張道源贊同傅奕之言以外,其余人多是反對,其中以蕭瑀最為激烈。蕭瑀平時醉心于佛法,且精研有成,常常光顧國內的諸大名剎,有時候還開堂講道。因其官大名揚,已經儼然為佛界中的領袖人物。傅奕宣讀疏議的時候,他氣得眼歪嘴斜,待李淵的話音一落地,即向李淵奏道:“佛,圣人也,而傅奕非之。陛下,非圣人者即為大逆不道,請治傅奕之罪。”傅奕不甘示弱,當堂頂了回去:“人之大倫,莫如君父。佛以世嫡而叛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陛下,蕭瑀不生于空桑,乃遵無父之教,其罪大焉,請治其罪。”
兩人爭論的焦點,即是當時佛法和儒學尚未融合時的一個最突出的矛盾。儒家要求從個人本身開始,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積極的入世思想。而佛法則認為人生是痛苦,世上是苦海,要求人們出家以脫離實際,以達成佛的目的,這是消極的出世思想。當時的儒學處于正統地位,傅奕提出抑制佛法泛濫和尊崇儒學是為了加強皇權。然佛法已得到廣泛的普及,為許多人心中的信仰所在。
傅奕搬出了佛法不敬君父的大帽子,讓蕭瑀無法在皇上面前對答。只見他做出了一個奇怪的姿勢,他微閉雙目,雙手合十,喃喃道:“地獄之設,正為傅奕。”宛似念動咒語一般。
李淵很贊成傅奕的意見,其時天下正處于戰后重建、亟待恢復生機的關頭,對丁男的需求最為緊要,若放歸僧尼還俗,即可匹配成十余萬戶。這樣,他們既滿足了本身對糧食、帛絹的需求,又為國家貢獻了相應的租賦,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于是,李淵下詔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對其精勤練行者,遷居入大寺觀,給其衣食,無令闕乏。其余者,悉令罷道,勒還鄉里。李淵又規定了寺觀的數目,京師之內僅留寺三所、觀二所,諸州僅各留一所,其余的全部取消。
李淵此舉有其積極的意義,然因佛法深入人心,其詔令一出,天下人言洶洶,以為朝廷又要滅佛。此后形勢不穩,發生了不少僧徒及民眾圍攻當地官府的事件,這就不是李淵的初衷了。
下朝后,李世民心中有事,故意晚行了一會兒。待群臣散盡,他方邁著方步,慢慢沿著甬道走到海池邊上。之后繼續前行,繞過臨湖殿,就到了高大的玄武門城樓前。
李世民并不急著出門,而是一拐彎到了登樓的臺階前,然后拾階而上。守門的衛兵見秦王突然要登城樓,早有一人慌不迭地上來引路,另有一人飛奔去西側的臨鳳閣,自是去通知在那里的常何。
玄武門在宮城之中規模上僅次于承天門,設有三個寬三丈的門道,門道之間的隔墻的寬度都達到一丈二尺。門上設有樓閣建筑,供皇帝臨御。整個門樓高有二十余丈,顯得高敞雄偉。墻體皆用大青磚砌成,中間的勾縫用糯米汁兒和著白灰黏結,實為堅固的門戶。
李世民登到城樓上,只覺一陣輕風刮來,登時消去了剛才登級時沁出的細汗。玄武門的確是京城中的高建筑,向南望去,只見遠處的終南山在晴日之下輪廓分明;近處的坊市街陌,俯視如在檻內。李世民極目遠眺,更兼和風拂面,不由得心曠神怡。
這時聽到一陣腳步聲,就見常何疾步趕了上來,他臉色通紅冒出細汗,顯然對李世民突然來到有些意外,遂慌亂來見。李世民見常何趕到,此時心情甚好,首先言道:“常何,我擅闖你所轄禁地,該當何罪呀?”
常何拱手道:“小人豈敢?秦王位列宰輔,又是天策上將,來此巡視為例內之事。秦王來到,是我等的無上榮寵。”
李世民微微一笑,說道:“想不到你入宮禁不久,也學會說如此得體的話兒,哈哈。你不要如臨大敵,我來此并無他意,只覺這里風景甚好,來此觀賞一回。”說罷,他移步到了北面墻垛之間,指著遠方道,“那條白亮亮的帶子,自是渭水了。從渭水直到宮城,其間一馬平川,并無阻隔。常何,玄武門的地勢實在重要啊,你應該牢記肩上的責任。”
“謝秦王訓誡,常何不敢有一絲兒的懈怠。”
“唔,這樣就好。”說完這句話,李世民將目光移到常何臉上。只見常何模樣恭順,眼神滿是敬仰。他忽然又柔聲道:“時間真快呀,想起那時你在雀鼠谷里的樣子,當時你才十六歲吧?就這幾年的時間,你已成為守衛宮禁的將領。”
“是的,別人都說小人的機緣好,小人也是這樣以為。想當初一同投軍時的伙伴,如今以小人的官職最高。追根溯源,無非是因蒙秦王和太子賞識,從萬人叢中簡拔而上。”
李世民目光閃爍,稍作沉吟,然后說道:“你的話并不全對。你有今日的地位,主要還是你英勇善戰。說我識你,也有些牽強,主要還是太子慧眼識俊才,才有你之今日。”
常何朗然道:“殿下此言,實在讓常何汗顏。常何所以投軍,緣起那時聞秦王年少英雄,心慕隨之。其后太子對我有恩,然探尋源頭,還是秦王在雀鼠谷內勵我心智,既而拔為軍頭所致。常何今生今世,實不敢忘了秦王的恩情。”
李世民聽了他的這句話,心里頓時釋然。看樣子常何雖由太子提拔來守衛宮禁,但畢竟官職不大,太子并未將他列為心腹。其中最重要的,常何有著豪爽正直的脾氣,其對自己的初衷不改,這里面就大有文章可做。
李世民話鋒一轉,溫言道:“嗯,你有此心,我也著實感動。上次我曾經說過,你和我府中的程咬金等人的脾氣相仿。唉,可惜他們都出外為官,你們無甚機會見面。”
常何也很是遺憾,內疚地說道:“總之還是常何沒福。”
李世民抬步向樓梯口走過去,常何急忙跟隨。李世民一邊走,一邊漫不經心地說道:“看完了這里的風景,我該走了。嗯,常何,我們談了幾句,我覺得甚是投緣,晚間你若是無事,就到我府上去深談一番,如何?”
常何并不遲疑,答道:“好哇,小人定當前去拜見。只不過小人位微人卑,心里有些惴惴。”
李世民停步道:“嗯?我不是老虎吧?好吧,就這樣說。等你下值之后,我讓無忌來接你。”
“小人知道府中道路,不敢勞動長孫郎中大駕。”
李世民微微笑道:“無忌發現了一個吃酒的好去處,須他引路才行。就這樣定了,你下值之后,無忌在嘉猷門那里等你。”
常何點頭答應,在此一刻,他發現李世民的眼光中有一絲異樣。
這日到了傍晚,常何果然依約走到嘉猷門。嘉猷門是太極宮的西門之一,位于西面宮墻偏北處,西與掖庭宮相通,是與玄武門距離較近的宮城門。現在守衛嘉猷門的將領為安元壽,常何走到門前的時候,就見他正與長孫無忌立在門側談話,顯然是在等待自己。常何知道安元壽的來歷,他自從武德五年歸唐后,即被授為秦王府右府真,長孫無忌和他同為秦王的幕府,兩人當然相熟。這時,兩人見常何已經來到,安元壽先笑容滿面向常何打了一聲招呼,然后轉入門內。長孫無忌出門上馬,也招呼了一聲,然后居前領路,引著常何向城南走去。
兩人先是沿著朱雀大街緩緩南行,漸漸就出了明德門,長孫無忌并不停止,又向東首行去,此時天已經完全黑透。常何見越行越遠,不免詫異問道:“長孫郎中,這荒郊野外能有什么好去處?”
長孫無忌但笑不答,只是一味揮鞭疾馳。常何雖然滿腹疑云,也只好緊緊跟隨。他們這樣又行了一陣,就見前面有一處房舍,里面透出亮光,這時長孫無忌道:“到了。”說罷到房前先跳下馬來,門前上來一人接過了馬韁繩,常何也遵囑將馬韁繩遞了過去。借著微弱的光線,常何影影綽綽中覺得此人似是尉遲敬德,因見無人吭聲,也不好問詢。
如此陣勢不免透出些神秘,常何心里惴惴起來,但想秦王和長孫無忌約自己來此,定然不會對自己有什么歹意,就隨著長孫無忌進入了院中。他們推門而入房內,燈影下站起一人,那人開口說道:“好常何,你果然依約來了。”常何一聽聲音,知道說話者正是李世民。
常何急忙下拜道:“秦王有令,小人焉敢不從?只是長孫郎中將我引到這等隱秘荒僻之地,讓小人一時難解。”
李世民上前拉起常何,說道:“城內嘈雜,是我讓他們尋到了這個所在。我們既然要清談,還是這里最好。來,你先坐下。”
李世民令長孫無忌打開放在墻角的兩口箱子,指著箱子道:“常何,聽說你這些年來不事搜刮,名聲很好,若靠你那點兒官俸定然積蓄不多。你現在尚未娶妻,到了這個年齡,該有個家了。你拿這些錢先去置一處宅子,再看城中官宦之家誰有出眾的小姐,娶來就是。嗯,若其家不愿意,我可幫你前去說項,讓你趁了心愿才是。”
常何順著手指望去,就見箱子里面滿滿地裝著金銀玉器,在燈火的映照下,箱子里的黃白之物熠熠生輝。他心里不由得大為震驚,心想這些東西若靠自己的官俸,一輩子也難以積累起來。此時的常何,愈益明白李世民有事情求于自己,遂起身拜道:“小人聘婦之時若有阻難,定然找殿下幫忙。可如此多的金銀器物,小人實在擔待不起,自古皆言無功不受祿,我委實不能受。望殿下能夠體察小人的心意。”
李世民微笑道:“你將有大功于我,這點東西和你的功勞相比,簡直是微乎其微。常何,我今日找你,要談一件大事。”
“小人恭聽殿下吩咐。”
“我和大哥的事情,想你定有耳聞,可能所知不詳。我今日就將其中詳細之處給你說上一遍,待你評判其中是非曲直之后,還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常何到了現在,明白自己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抉擇:是跟隨太子?還是投靠秦王?按照常理,自己蒙太子垂青,將自己簡拔而上,又授為宮中禁衛之官,這是天大的恩情,應該跟隨太子才是,至少也不能背叛他。可是追根溯源,還是秦王當初在萬軍之中瞧中了自己,因而才有了出頭之日。這讓常何一時躊躇難斷,遂拱手道:“小人官微言輕,只知忠心奉職。且太子和秦王,都有恩于小人,若讓小人來評判其中是非曲直,一者為不忠,二者也委實不敢。”
(https://www.dzxsw.cc/book/152413/787811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