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讓遼西軍都瞧瞧,韃子不過如此
無論是山海關營兵,還是關外的遼兵,基本都在天啟二年之后才陸續組建,因此缺額率不高,且戰兵都按戚氏車營訓練,對火器操作較為熟悉。
“共計六百一十四名入選營兵,標營原先有九百八十余名鳥銃手,只淘汰掉近三百七十名。射靶時共進行了四千九百余次裝填,耗費火藥一千五百余斤,鳥銃炸毀八十余把。”
標營千總袁搏功一臉心疼的給主帥匯報今日成果,火藥用了上千斤,他覺得有點浪費。
按紀效新書和戚繼光的經驗,裝藥量為三錢的鳥銃,射擊百步處的圓靶,一般能做到六成的射中率。
所以選拔騎馬火槍兵時,每名參選的鳥銃手,都要進行五次射擊,射中靶子三次及以上就可入選。
“這楊麟練兵還行,咱的火藥還剩下多少?要是不多,就朝兩處援軍要點。”
篩選結果給了李昊一個驚喜,居然能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合格率,這在明末的官軍中,已經算是強兵了。
兩千七百多營兵中,按明軍慣例,只會有四成左右的鳥銃手,其余皆是刀牌手、镋把手、管畜、管炮、火兵等,以及為數不少的輔兵。
“尚有兩萬四千多斤,火藥是夠的,覺華島水師每次來,也會隨船解送一兩千斤,分給遼軍各營。”
袁搏功回道。
天色還早,李昊又下令在各處投降兵卒里挑選弓箭、兵擊好手,當然,從義州調過來的那群蒙古兵也參與了選拔。
這個標營就是改制的模板,等以后局勢穩定,錦州總兵準備在后方各營都這樣進行改編。
只有沖陣騎兵會配備雙乘馬,騎馬火槍兵只配一匹乘馬就夠了,即使這樣,前鋒鎮手上的戰馬還有點缺,急需要去草原打打秋風。
各處千總、把總、百總組織手下營兵繼續進行篩選,李昊則起身,帶著幾個親兵去營兵里宣傳自己給屬下兵卒的待遇。
“你們都是北直隸人吧,家里有幾個兄弟?有多少田畝?可曾婚配?是否有房屋供你們成家?”
一路問過去,得到的回答大同小異。
營兵里大部分都是家里有兩三個兄弟,別說有地,他們連佃戶都做不成,才跑出來當兵吃餉。
成家者很少,王朝末年的兵卒很受歧視,關內還算安穩,佃戶出身的男丁都比營兵在婚嫁市場受歡迎。
至于片瓦遮身,那更是想都不用想。
“以后我的部下,兵卒全都分五十畝地,無論出身是什么,都分地分房屋。”
關寧錦大概有五千頃良田,也就是五十萬畝熟地。
錦州、右屯、大凌河堡附近大概有二十萬畝左右的熟地,廣寧、義州地盤大,熟地能有六七十萬畝。
除去安置流民和錦右等地原先墩軍家屬所需要的地,可給支配的空閑良田不多。
李昊準備將前鋒鎮轄下的野戰兵卒擴充到兩萬左右,就這已經要分一百萬畝地,今年夏秋季節,必須要拿下遼陽、海州一帶,再步步往北擠壓后金活動區域。
南邊的蓋復金三城,以及千山山脈東側的沿海丘陵地形,也得逐漸收回來。
這個過程中,得靠精銳明軍去追擊、逮捕流竄在遼南的小股韃子,憑他一個人肅清不了方圓幾百里的地盤。
李昊準備在接下來的大戰里,讓各路明兵都看看他是如何殺散八旗韃子的,讓他們明白韃子兵也是肉做的,砍一刀也會躺下。
以打消有些營兵的怯戰心理。
主帥的承諾讓營兵、降兵士氣高漲不少,尤其是降兵,他們本就親眼瞧見李帥的驚人戰力,根本無心與他為敵,如今又像后金那邊正身旗人一樣分了地,歸屬感大大增加。
傍晚時分,整個軍營還在熱火朝天的進行評比,錦州總兵卻被援軍將軍請到中軍大帳。
“李帥,海州城那邊派人傳信,趙帥決意在韃子大舉過河后,率城內諸將家丁襲攻韃子軍營。”
關城援軍的游擊金國奇回稟了趙率教的作戰計劃。
在之前的十多天里,三岔河東岸并不平靜。
無論是八旗大營,還是海州城內的明軍,都擁有大批戰馬,戰馬的草料供應不足,雙方都派出精銳騎兵出城出營牧馬,以及空閑的民夫四下割草。
后金騎兵機動性很強,自然不甘于結硬寨和明軍對峙,于是多次牧馬牧到海州城附近,意圖誘惑城內明軍出城作戰。
趙率教本身脾氣就硬,受不了這種誘惑,但也怕出城惡戰后與沈陽城外的賀世賢一樣,主帥戰死,城內將士無人統轄,于是前幾次只派手下將領出城搶馬。
等到韃子覺得引誘不到城內明軍總兵時,他再率五六百家丁大打一場。
雙方就這樣派小規模騎兵來回斗心眼,因戰斗帶來的減員不多,都只有一兩百上下,后金方面損失了不少馬,海州城內戰馬草料不足,馬兒都餓瘦不少。
“還是以穩為主,一兩萬規模的對峙,咱們耗得起。如遇強敵,請趙帥領軍退回海州城,西岸軍營一切有我。馬兒這事,讓城內的東江兵出去幫忙打草。”
旅順等地的東江兵來了三千多,由毛承祿率領,全去海州城了,西岸軍營里只來了幾百水師兵。
金國奇領命,派心腹家丁回去給山海關總兵回稟。
寧前援軍主將祖大壽卻還有想法,他指著輿地圖道:
“李帥,三岔河河水湍急,河道泥濘,水量卻不如雙臺子河,河面也窄。不如遼軍幾部移師雙臺子河以西,或者大遼河西邊的西寧堡,拉長韃子的補給糧道,以逸待勞。”
這人不花心思搞錢時,辦事還挺靠譜,執行力也強。
“不可,韃子軍營在東昌堡附近,我軍一退,阿敏帶兵回去圍海州城怎么辦?單靠我領著幾百騎兵,是調動不了這么多八旗兵卒,人家一定分散騎兵,去各個大村堡駐守,以防襲擾。”
后金民力不足,與其說明軍在隔河與后金軍對峙,倒不如說李昊在拿這群營兵吊努爾哈赤的胃口。
沒這一萬多壯丁,人家還真不可能派大軍跑到三岔河來。
要是明軍真撤到較為安全的雙臺子河西岸,那努爾哈赤和八旗貝勒也就熄了搶壯丁的心,趁早回頭去圍攻海州城了。
頭發花白的祖大壽深嘆一口氣,“那這幾日得發動營兵多挖溝壕,據寨死守。一兩百人規模的騎兵也得派出去,一旦探查到韃子過河,就得派船工、水師兵阻攔,務必不使韃子兵卒過萬。”
金國奇補充道:“李帥南歸的河道也得派人防備,保不齊韃子就走這條路。”
他指著渾河與遼長城重合的那段。
“這倒不必,那條路一路沿河,我南下時陷進泥沼里的就有三四十人,牛車等輜重更是不可通行。”
雖然渾河上游能做到不用舟船就涉水過河,可渾河下游到與三岔河匯合那段全是爛地,后金若要運送牛車、盾車等軍械,必不可能這么一繞。
李昊在沈陽城內大鬧后,派降兵搜刮了不少牛車帶著糧食南下,但進入遼河套與渾河分界線附近,就不得不棄車南下,糧食都是肩抗手提弄回來的。
“國奇領教了,這后面幾日如何守寨,還請李帥示下。”
這位關城的游擊將軍行了一禮。
李昊瞧了瞧他,這是個三十五六的精干將領,脾性和趙率教一樣,比較魯莽,據寨死守的能力,不如祖大壽。
“祖鎮安排的不錯,到韃子大舉圍攻前,就按這個打法來。”
“等阿敏帶兵圍寨之后,我就率領精銳出戰,我先單獨沖一次陣,殺了一圈后,再一兩百精銳沖陣,屆時你們各營要派戰兵在營寨四周觀戰。”
“此舉,便是要明明白白告訴遼軍,韃子也不過如此!”
PS:補昨晚的更,今天兩更正常更新,求推薦票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3374398/3636595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