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崇禎重振大明 > 第330章 大學生和大學堂

第330章 大學生和大學堂


禾斗之學,科舉之學,分科之學。

    和張溥商定的科學的三個定義,讓朱由檢頗為高興——

    還是張溥這樣的年輕人腦子靈活,不像錢謙益那樣,在得到“經世致用,實事求是”八個字之后,就陷在了里面。

    如今,錢謙益正在忙著給四書和朱熹的四書集注增加標點符號,把朱熹的“格物致知”,向實學方面引伸。

    之前提過的把明法科和明算科題目下沉、加入鄉試的事情,錢謙益也裝作忘了,根本沒有再提——

    顯然,錢謙益是覺得自身已經安全,不愿做這種有爭議的事情。

    這個人更關心的,是和劉宗周爭奪四書五經的解釋權。

    對明法科和明算科的事情,則是有選擇的忽略。

    朱由檢因為錢謙益在用心辦事,后面還有一件麻煩事需要讓他去做。在明法科和明算科的事情上,對錢謙益不好苛責。

    如今和張溥交流后,還是覺得讓這個年輕人出主意更合適。

    以張溥在生員中的威望,更適合推進這件事。

    所以朱由檢和張溥商量了科學的事情后,就借著科學的基礎數學這門學科,問張溥道:

    “張卿有什么辦法,在學子中推廣科學嗎?”

    “科學以數學為基,如何把明算科以及明法科的題目,加入鄉試之中?”

    張溥初聞此言,心中就是一驚。因為他這些年一直就在四書五經上下功夫,對其它的學問,根本沒有注意。

    就連去年朝廷決定舉行明法科和明算科,也絲毫沒有改變他的想法。

    若非皇帝讓他拜師徐光啟學科學,他還不打算參加明算科。

    如今皇帝詢問這件事,讓他驚訝的同時,感覺很是為難:

    『我若反對此事,以陛下對科學的重視來看,可能會覺得我不能用。』

    『而且拜師徐閣老的事情,也有可能黃了!』

    皇帝安排他拜師徐光啟,為的就是讓他向徐光啟學西學,融入大明科學。

    他若反對明算科的題目加入鄉試,那就代表著他在內心之中不認同科學,皇帝如何會扶持他?

    這對張溥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事情。因為他現在需要拜師徐光啟,提高自己的地位。

    不同于歷史上張溥成為進士后才向徐光啟拜師,如今的張溥,只是一個太學生。雖然有些才名,和徐光啟的身份比起來,卻是相差巨大。

    更別說徐光啟被朱由檢早早拜為大學士,相比歷史上的地位,高了不知凡幾。

    張溥迫切需要拜師徐光啟,提高他的地位。

    甚至可以說,只要他拜師徐光啟的事情傳回去,他伯父張輔之識趣的話,就會把折辱他的奴仆送給他處置。

    這對張溥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不愿意錯失這個機緣的他,開始思索著,如何按皇帝的要求,把明法科和明算科題目加入鄉試。

    想到明法科和明算科的設置,還有舉人集議時確定的各科進士比例,張溥試著道:

    “學生以為若想把明法科和明算科加入鄉試,最方便的莫過于擴招。”

    “可以把舉人的名額增加一倍,給明法科和明算科分享。”

    “這樣原本的考試不用變,像會試一樣,增加兩場考試即可。”

    這個辦法,朱由檢沒有想過。因為他只記得會試分科,沒聽說過鄉試也能分科,所以從沒有想到這里來。

    但是在聽到張溥的提議后,他覺得確實可以這樣做。把舉人看做碩士博士的話,確實需要分科。

    但是,對于把舉人名額增加一倍,朱由檢就十分慎重了。因為大明對舉人的優待非常多,而且他前段時間還開放了舉人任官資格。

    增加一倍的舉人,引起的變動太大了,需要好好考慮。

    思慮之后,朱由檢道:

    “增加舉人名額,需要從長計議。”

    “但是卿可以放出風聲,以后的鄉試必然會增加禮法數算題目。”

    把自己的目的,仍舊是放在增加禮法數算題目上。

    張溥聽得急了,急忙道:

    “陛下,欲收士子之心,非增加舉人名額不可。”

    “陛下可知,當今天下生員有多少,他們是什么狀況?”

    朱由檢對此還真不知,他只知道大明的生員喜歡鬧事,董其昌的宅第,就是被生員掀起輿論、鼓噪民眾焚毀的。對他們為何鬧事,卻是所知不多。

    如今聽到張溥想解說這件事情,朱由檢當即認真聆聽,正色道:

    “還請張卿解惑!”

    張溥見皇帝如此重視,還向自己請教。心中十分激動,覺得皇帝是一位善于納諫的明君,沉聲道:

    “大明科舉之盛,歷代從所未有。”

    “進士三年一科,每科進士二三百,三十年就是二三千。”

    “舉人三年一科,各省舉人名額合計一千四百多人,三十年就是一萬四千多人。”

    “縣試和府試每年都考,院試三年兩考,每次錄取的秀才,約有三四萬人。三十年積累下來,就有六十余萬之多。”

    “這些秀才除了向上考取舉人外,只能憑借身份出入公門,在鄉間獲得一席之地。”

    “實在是朝廷取用的舉人太少,他們沒有出路啊!”

    秀才在大明的科舉制度中,可以說是最底層。但是他們又有一些特權,有可能得到任官的機會。

    只是這個機會實在是少,大部分秀才都輪不上。很多秀才既考不上舉人,也沒有門路當官。很多人也不愿自甘墮落從事工商,只能憑自身秀才的身份,在鄉間謀取一席之地。更有的一直在縣學、府學,一直在當學生。所以生員這兩個字,成為秀才的代稱。

    這些懷著憤懣的生員,喜歡鬧事的非常多,他們聚集起來,甚至能影響整個大明的輿論。

    張溥提議把舉人名額增加,就是這個考慮——

    他想讓大明的生員有更多的機會,為這些生員謀利益。

    朱由檢聽著張溥的說法,心中驚訝于大明有功名的讀書人之多,也大概明白了大明的生員為何喜歡鬧事,而且影響力巨大。

    因為以他的視角看來,這些生員就是失業的大學生、甚至碩士博士。

    這樣的高級知識分子失業,能不發牢騷嗎?

    他們在民間引發的動靜,同樣也會很大。

    所以,朱由檢聽完張溥的話之后,心中計算了一下,說道:

    “聽你這么說,秀才升為舉人的幾率,現在已不到百分之三。”

    “舉人升為進士的幾率,則有可能達到一兩成。”

    “難怪天下之間,有金舉人銀進士之說。”

    “兩者確實相差懸殊,應該擴招些舉人。”

    認可了張溥的建議,朱由檢卻不打算按他說的辦法擴招,那種直接增加一倍的做法,實在稱得上太糙了。

    想到戶部正在推行的分稅制,還有增加催收的積欠,朱由檢道:

    “舉人名額增加多少,要根據人口、稅收、完稅情況從長計議。”

    “朕會讓大臣好好商議,找出一個好辦法。”

    “增加的名額,可以確定分給明法科和明算科。”

    “張卿以后對外,可放出這個風聲。”

    把舉人名額和人口稅收掛鉤,這是朱由檢在綢繆國會時想到的事情。

    后世的國會通常有眾議院和參議院,眾議院的席位,以人口為基準。

    朱由檢把稅收和完稅情況納入,希望地方官員和民眾,更積極地納稅——

    至少不能讓拖欠稅收的官員鮮明約伯,積極收稅的官員反而被罵。

    如今國會還沒影子,舉人名額卻需要增加,他就想把這個辦法,先在各地試行。

    張溥對此從所未聞,但是想到蘇州的稅賦,他覺得這樣是好事。至少江南那邊,會增加很多名額。

    所以他急忙附和這件事,打算回去后宣揚出去。一定要把這種對江南有利的政策,在朝廷獲得通過。

    大致提出了這個構想,朱由檢讓張溥放出風聲在報紙上討論。

    然后才提起了,自己給生員安排的一條出路:

    “朕之前在規范吏員等級時就說過,有秀才功名可直接授予五級吏員。”

    “以后各地的吏員等級規范了,朕會專門下旨,鼓勵秀才當吏員。”

    “如果能通過禮法數算考試,他們在成為九級吏員后,可以轉為官員。”

    說著,朱由檢又想到了張溥如今的太學生身份,又道:

    “如今太學生員,有舉貢官恩四途,還有捐貲例監。”

    “但是捐貲例監的事情,朕是不愿做的,必然會控制人數。”

    “這些空出來的名額,還要再增加一些,允許所有生員參加考試,取優秀者入學。”

    這是他給大明生員安排的高考,或者說是考研。讓這些人除了考舉人外,還有一條出路。免得閑著沒事,在鄉里面鬧騰。

    至于這些人學習畢業后,會有什么出路。兵部的文職軍官,還有內廷的宮外四監和太醫院,可是一直在招太學生。

    只要他們愿意做,大概率有個官身。

    張溥對這些出路,自然是看不上的。但是他卻不得不認同,這是一條出路。對很多考不上舉人的秀才來說,有機會得到官身。

    所以他擔心的不是沒有人考試,而是應考的人太多,京城忙不過來:

    “天下秀才五六十萬,即使有十分之一的人應試,也有五六萬之多。”

    “學生擔心京城無法承擔,太學也擴招不了多少人!”

    這確實是個問題,朱由檢考慮之后,決定讓各地分流,說道:

    “南京太學可以同樣擴招。”

    “還有京城師范學堂、天津海軍學堂、錦衣衛安全學堂、內府監工商學堂、少府寺文思學堂、翻譯總署外國語學堂,都會一起招生,舉行聯合考試。”

    “這些學堂都是大學堂,學生可稱為大學生,和太學生相仿。”

    “未來畢業之后,有機會在各衙門任職。”

    “如果畢業后還能通過禮法數算考試,允許從從九品做起。”

    把自己之前設立的各種學堂,一起放了出來。

    這樣既給了生員出路,也解決了這些學堂生源不足的問題。

    至于生員愿不愿去這些學堂,那就看他們的選擇了——

    給了出路都不愿去,那就是自己活該。

    張溥聽著皇帝的做法,感覺皇帝確實真心在為生員考慮,在給他們出路。這讓他的心中,對此感慨萬千:

    有這樣一位好皇帝,是大明生員的幸事,但是對他這樣的人來說,卻又稱得上不幸。

    因為生員都去忙于考試了,自然沒多少人閑著鬧事。他這樣的生員領袖,也沒有了以前的地位。

    不過想著皇帝對自己的看重,張溥對所謂生員領袖的身份,也沒那么懷念。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更想進朝廷任官,真正成為卿相。

    所以他主動配合,幫皇帝完善這個構想。

    在張溥的提議下,朱由檢決定讓各省提學對參加聯考的生員進行初選。并且在南京設立各個衙門的大學堂,同時允許各省組建。

    各地有名的書院,也可以在開設專業學科、獲得禮部教育司認可后,獲得大學堂身份。

    它們會和京城的學堂一起,招收各地生員。

    這些學堂的開設,雖然主要是給生員出路。但是各種專業學科的建設,也有推廣科學的用意。朱由檢讓張溥利用《大明學報》,引導各個學堂的學科建設。讓科學的“分科之學”,逐漸深入人心。

    這些都商定了,朱由檢才在最后提到光祿寺的事情,說道:

    “朕安排了一些輿論監督員,對光祿寺的案件監督報道。”

    “張卿在《明報》設立之后,同樣可以加入。”

    “朕會讓內府監安排一位內侍加入《明報》,如果張卿遇到什么為難的地方,可以讓他出面。”

    張溥聽到這個,心中既憂又喜。憂的是皇帝安排的太監亂來,喜的是有這個太監存在,自己能更方便地和皇帝通消息。

    各衙門知道《明報》有內府監太監后,也會對他尊重點。

    所以他思考之后,默認這件事情。

    帶著一堆皇帝安排的任務,終于出了宮門。

    出宮之后,張溥想到進入皇宮后發生的事,只覺恍如隔世。

    在被皇帝接見后,他知道自己今后的道路,已經和以前的設想截然不同了。

    但是他對此沒有不滿,反而非常欣喜。決定按皇帝的吩咐,做好這些事情。

    作為生員領袖、已經組建應社的社會活動天才,張溥自然不會一個人做這些事,他決定召集好友,大伙兒一起去辦。

    此時,張采在得知他進宮后,在太學中焦急等待。

    直到張溥回來,才松了口氣道:

    “天如兄弟沒事就好!”

    “幸好是今上當國,若是前兩年魏逆秉政,愚兄真擔心你會出不來!”

    想到前兩年發生的事情,仍舊心有余悸。

    魏忠賢對士人的殘害,實在太酷烈了!

    張溥聽到他的話,也想到了自己和皇帝提起的陳子龍父親的事情,把這件事向張采說了一遍,說道:

    “圣上心懷仁義,以后不會再發生那種事情了。”

    然后又向張采道:

    “不過你說的沒事,那可全說錯了!”

    “我是兩手空空進去,帶著一大堆事出來。”

    “當今圣上喜歡用人,而且對看重的人喜歡安排事情,我今日算是看到了。”

    “陛下安排給我做的事,幾個月都忙不完!”

    向張采大略說了一下,張采聽到皇帝安排的事情包括拜師、辦報、推廣科學、推動建立大學堂、舉人擴招等等,驚訝得合不攏嘴。

    他實在沒有想到,皇帝和一個太學生,商量這些事情。而且張溥連當官的機會,都推辭了出去。

    這讓他只能感嘆道:

    “天如兄弟大才,愚兄遠不及也!”

    “愿附驥尾,而致千里!”

    留在太學之中,和張溥一起做事。(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1818573/3636572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河县| 武义县| 高淳县| 昂仁县| 眉山市| 揭西县| 长兴县| 子长县| 易门县| 梅河口市| 墨江| 萨嘎县| 新民市| 东乌珠穆沁旗| 桑植县| 武冈市| 万盛区| 开平市| 永城市| 深水埗区| 卓尼县| 庆阳市| 宜良县| 逊克县| 达孜县| 托里县| 绩溪县| 徐闻县| 海南省| 甘肃省| 香河县| 呼伦贝尔市| 闽清县| 卓资县| 上虞市| 望都县| 喀喇沁旗| 十堰市| 福清市| 彰化县|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