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敗軍之將
何向東親自到張北主持練兵,洪范圖、趙白朗在長白山南北整軍;特勤大隊主力和騎兵第一師的小股分隊配合在草原上尋剿巴布扎布;特勤大隊陳楚云中隊分批潛過鴨綠江,在江界周圍的山嶺間與日軍周旋,尋機展開行動;中南軍區也受命啟動編組邊防軍第五、第六訓練總隊。網
中國駐法武官徐樹錚少將如今常駐法國尚蒂伊城堡,隔三差五就要列席協約國家軍事代表會議,在裝啞巴的同時,他也清楚看到歐洲列強龐大而強勁的戰爭潛力。
四月,凡爾登戰區已經穩定,法軍開始嘗試組織反擊。20日,在組織了八十個炮兵連的火力支援下,法軍奪回莫爾特—奧姆高地;5月4日,在100多個重炮連支持下,奪回304高地。其后在五月二十二日,在51個重炮連的支持下,法軍奪回杜奧蒙炮臺,可惜只堅守兩天就于24日被德軍反擊下來。
德軍也不甘示弱,圍繞莫爾特—奧姆高地和304高地,先后組織反擊,如同在杜奧蒙炮臺一樣,法軍剛剛占領、立足未穩就被德軍反擊驅逐。每一次的進攻和反擊,都有數萬人喪命。
可是,法國人的血還遠遠沒有到流干凈的地步。在凡爾登戰役如火如荼的同時,英法共同組織的索姆河戰役在原定計劃中略微修改了法軍投入兵力兵器數量后,不緊不慢的準備著。
列席會議的徐樹錚少將能夠得到許多珍貴的資料,很多資料的數據讓他咋舌以對,羨慕的不得了。
從凡爾登戰役開始到6月15日,法軍在凡爾登發射了一千四百五十萬發炮彈,其中重炮和超重炮彈兩百萬發。號稱要建設大炮兵的中國陸軍能拿出手的沙河戰役與之相比,消耗的炮彈連人家零頭的十分之一都頂不上。大炮兵建設對中國陸軍來說,還真他娘的漫長得很吶!
英法兩國似乎是專門給徐少將上眼藥似的。從五月到六月的尚蒂伊城堡會議調整了索姆河戰役部署,也是截止6月15日,法軍為索姆河戰役準備了六百萬發75炮彈和兩百萬發重炮彈,雖然比之凡爾登打到目前的消耗少一些,卻已經超過法國在開戰前的庫存總和。由此可見協約國家軍事工業的產能何其龐大?
法軍準備投入索姆河作戰的是第六集團軍和第十集團軍,最大兵力為三十九個師。(百度搜索網更新最快最穩定)當中國竭盡全力為炮兵準備一個戰役基數的國防庫存時,人家法軍又提高了戰役基數配量——75和105炮,每門配給三千發炮彈;120和155重炮,每門兩千五百三十發;200以上超重炮每門一千七百發;塹壕臼炮炮彈總儲備量是四十萬發。
徐樹錚注意到,巨量炮彈的配給在法軍炮兵部隊中并未完全平均,新式火炮得到的炮彈多一些,老式火炮相對較少,維持在此前的每炮1500發的水平。這就是證明著——戰爭中,法**事兵器工業又有了新成果,其輕型火炮身管一次使用的壽命從1500發猛增到最大3000發!這是冶金材料工業的進步。
另外,一種口徑為37mm的新型塹壕步兵炮出現,性能遠比中國陸軍以格魯森炮改裝而成57mm步兵炮優越。
應該給與階段性的總結報告了,徐樹錚如此寫道:
“在尚蒂伊城堡里,我可以清楚的感覺到法國政府和軍方對本武官的態度差異,也能感受到法**隊和英**隊對本武官的態度差異。從個人感情出發,我會作出‘除非法軍將領跪地哀求’,否則絕不愿意看到遠征軍赴法作戰。至于英國人,這輩子我都不想跟他們并肩作戰。”
“本人極為贊同總長的意見,歐戰是我國建立和完善軍事工業基礎的良機,最好是能夠在未來決定出兵時換取法**事工業新技術。工業差距太大,中國要把工業發展放在第一位,十年、二十年甚至永遠不得改變。”
“華工的表現得到法國人的高度評價,埃德隆將軍甚至說,從華工身上可以看到勤勞、刻苦、聰慧而沉默的品質,可見與華工一樣的中國陸軍兵員品質。法國人在隱晦的提出要求,本人在一如既往的裝聾作啞。”
“醫療隊到達后受到華工總部的歡迎,馮煥章自有報告,本人只提出一點,一事,一人。華工還需增加數量并嚴密組織;今后遠征軍赴法作戰,可否從在法華工中就地征召后備兵員?中國留法學生民先會干事姚青荷提出,應該考慮派出華工從勞動性向技術性工作轉向,由此需要組織具備一定文化或者工業技能基礎的人員加入華工軍團,在戰爭中甚至戰后一段時間里留在法國工廠,完全學成后方才歸國。”
“另,法國物資短缺日益嚴重,留法學生和旅法人士大多生活艱困,然學子求學心切而旅費過高,分流回國后很難再得機會,故請求中央以專項財力支持學生完成學業。此事前已呈請公使胡翁報告,順帶一言,以示關注。”
“我軍應當注重37步兵炮、槍榴彈發射筒、噴火器、毒氣的運用和防護,另外,法**方的統計數字顯示,鋼質頭盔和機槍手護甲是必須裝備。”
“法軍開始利用炮兵進行反準備炮擊,彈幕徐進炮擊,雖然時間上比我軍落后少許,卻在規模上遠超我軍。”
“6月1日的海戰被英國大肆吹噓為戰略勝利,法國人在暗中表示懷疑。可以看到,英法兩軍要完成統一指揮、密切協同,還需進一步的加強互信和合作。就當前而言,索姆河戰役還是英、法兩軍各打各的戰役,凡爾登的戰事幫了法軍的忙,因此減少兵力兵器的投入,在我看來未必不是法軍之福。”
“英、法兩軍都已經認識到,在整條戰線的狹窄地段上實施孤立突破是不可能的,防御者可以從友鄰抽調增援部隊,用預備隊建立后方陣線。在法國福煦將軍的力主下,今后英、法兩軍的進攻性作戰都會同時進行,盡量擴大突破正面,并采用‘連續突破’的戰法。不過,從最近兩次會議的結果來看,英、法兩軍都缺乏‘快速連續突破’作戰中步炮協同,特別是炮兵快速前移和快速射擊的技術準備。由此似乎得出兩點結論,第一,我軍炮兵戰術戰法放在歐洲依然有一定的領先優勢;第二,鑒于突破正面放大、需要的進攻兵力兵器增加,往往一個軍只負責三公里到五公里的突破正面,一個師只有一公里到兩公里半,因此,我軍應當考慮擴大遠征軍規模,至少要達到在某個集團軍正面上獨立完成突破任務的程度。”
“尚蒂伊城堡里傳說著一種新準備的名字,英文譯音名坦克,意思是水柜。查閱戰地資料,尚未發現英國遠征軍任何作戰地段上需要大型、專門儲水設備的必要。另,法國航空隊飛行少尉朱斌候已向使館武官辦公室報到,少尉建議中國航校抽調合格學員前往法國,以協約國家志愿軍人的形式加入法軍航空隊,先于遠征軍參戰。”
徐樹錚少將在撰寫報告的時候,不知不覺把自己放在未來遠征軍的某師師長或者司令部參謀長位置上,唉,要求還可以低一點,就算當個旅長也行。殊不知在何某人腦子里,當遠征軍在中國港口登船時,徐某人就應該結束駐法武官的使命,趕回國內主持“北方戰略”的實施。
駐法武官的報告“乘坐”法**用快船從馬賽出港,到安南后轉商船到上海,再沿鐵路送到北京總參謀部第一局,用時21天。比用普通商船快了七八天,與和平時期經俄國西伯利亞大鐵路,穿越俄國、德國到法國巴黎,用時差不多。
常務次長蔣作賓帶著報告和總長的電報批復參加每周一的國務員會議,成為此次國務員會議的主要議題。
增編遠征軍,駐法武官的這一建議在總參謀長那里就沒走得通,不議。
從南苑航校抽選志愿者赴法參戰,國務員會議通過,責令本就是留法歸國的航校校長兼航空署副長秦國鏞辦理。
增派華工和華工從業類型的轉變,這事兒由外交部專人與法國方面接洽。同時,英國也向外交部提出要求華工,外交總長唐紹儀還拖著沒辦。
軍工事務在總參謀部就得到解決,不必提交國務員會議。
留法學生是否由國家財政給予補貼?這事情從留法擴大到留歐,因留德學生在宣戰后紛紛回國或轉入英、法兩國求學,英國也因為戰爭而導致物價上漲,留學生生活困難,故而這一議題就擴大為全體官費留歐學生。計有1913年以前留歐尚未學成者241人,1913年242人,1914年218人,1915年184人,1916年已經派出181人,合計1066人。按照先前胡惟德的報告提議,每人每月需要補貼十元,也就是每月10660元,一年不到十三萬元。
十三萬元,放在1913年以前的中國政府來說也夠撓頭的,對今天的中國政府來說,不說小菜一碟,也能說個“小事一樁”。可事情雖小,卻引起了國務員會議上教育部和財政部的激烈沖突。
(https://www.dzxsw.cc/book/115713/645241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