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殺一儆百
鄧艾派出本地士兵仔細打探情況,同時讓人繪制地圖。當地士兵人頭熟,很快將山里進出通道打探明白。鄧艾讓人繪制成圖,又探到端溪深山有一人名喚贏己,是蒼悟最大的部落首領,族人最多,威信也高,往昔士燮便是憑借此人穩定蒼悟地面平靜。
其實交州異族,大多出自一個族群,與漢人通婚,風俗習慣逐漸改變,年代久遠,便分出一個個部落。一些部落不僅風俗習慣被漢人同化,就是相貌也與漢人相差不大。有些部落與漢人打交道時間長了,抓住漢人官吏的弱點,例如擔心發生民變,擔心落下暴虐名聲等,行事欲加肆無忌憚,逐漸發展到見財起意,打家劫舍,傷人性命。時間長了,惡習養成習慣,官府正常執法都不放在眼中。處理結果不滿意,大家就一齊鼓噪,官員擔心影響政績,往往大事化小。士家掌控交州十余年,手段有些偏軟,每年要給部落首領錢糧以求平安,這些部落首領習慣了官府的妥協,值此政權交替之時,聯合起來一齊生事,想倒逼官府達成他們的目的。
鄧艾探聽完情況,心中已經有了方案,讓人從庫房支出部分精美瓷器、上等布料,先派部下一位校尉,讓他帶著禮物上山,與贏己談判,順便探明虛實。
校尉姓胡名服,頗有心計,擔心贏己野蠻,一言不合,就將自己殺了,先派部下一位當地士兵進山,提前通知贏己,說要委托他管理附近部落,維護地方穩定,想誠心與他結交,帶些禮物給他,是否有意相見?贏己聽說有官員來送禮,與當初士燮辦事風格并沒變化,想也未想,立即答應下來。
胡服隨即進山,山路大半不能行馬,步行一天半時間,來到贏己居住的村寨。一路看來,確實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胡服見到贏己,送上禮物,說:“贏首領,官府為了貴族族人能夠過上好日子,在山下劃出良田給族人們耕種,為何不愿下山?”
贏己笑道:“族人下山會被漢人欺負,所以不愿下山。”
胡服苦口婆心說道:“朝廷確實想讓族人過上好日子,只要首領出面說服,族人會下山的。”
贏己答道:“若是其余郡縣有人下山,果如你所言,我自會帶人下山。”
說到這里,胡服無法再說,又道:“族人經常出山劫掠,殺傷人命,還望首領約束。”
贏己冷哼一聲,道:“這要看官府每年給我多少錢糧,要約束這么多人,沒有錢糧肯定不行。”
胡服見贏己油鹽不進,按下心頭火氣,認為已是仁至義盡,道:“容我下山向上官稟告,再來與頭領商議。”
說完告辭下山,行到半路,正碰上進山的先鋒部隊,連忙上前,軍官道:“鄧將軍認定你這次進山必無所得,讓我上山接應,主力部隊隨后便到。你路途已熟,正好可為向導。”
胡服正窩了一肚子火,聞言大喜,建言先鋒廣派斥侯,不著軍衣,見到蠻人,不論老幼,全部斬殺,以免泄露消息。
次日行到大寨附近,尋找一處僻靜之處,命令諸軍暫且歇息。入夜之后,等候主力趕到,大軍兵分數路,將通路全部隔絕,包圍了大寨。寨里沒有防備,只有數人巡防,輕易偷襲得手。
鄧艾進了寨子,派人先將贏己抓了起來,然后封鎖庫房,又讓士兵將合村老幼全部集合起來。站在人群前面,當著全部族人,說道:“今日官府追查劫掠財物、殺害漢人的兇手,有知情不報者或窩藏者皆與兇手同罪。”
說到這里,扭頭問贏己道:“贏首領,寨中有兇手否?”
贏己道:“實是不知。”
鄧艾又問贏己:“貴寨有位名叫皎洪者?”
贏己神色有些慌亂,但依然矢口否認,搖頭道:“未曾聽說。”
鄧艾冷笑一聲,對著人群說道:“你們可知寨中有無名叫皎洪者,此人為殺人搶劫的兇手,若是你等知道此人又不報,與兇手同罪。”
族人皆望向贏己,見贏己沒有反應,大家皆說不知道。鄧艾走近贏己,冷笑道:“有道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不是沒給你們機會,如今你合族性命難保。”
贏己此時冷汗直流,看到旁邊虎視眈眈的士兵,心頭不由一陣陣發虛。但想到法不責眾,話到嘴邊,又硬是咽了回去。
鄧艾輕聲道:“你以為現在朝廷是士大人那般仁慈嗎?未聽說匈奴滅族一事?”
贏己猛省過來,待要主動指認皎洪,卻聽鄧艾喝道:“吳小七,你出來指認一下兇手。”
鄧艾身后黑影里突然冒出幾個人來,為首一人是縣長胡橋,身邊一位瘦弱的少年,指著縮在人群里的一位大漢道:“那人便是皎洪,便是他殺了我父母,化成灰我也認得。”
繼而又指著另外幾個大漢,道:“這幾個人也有份。”
鄧艾沉下臉來,下令道:“全部給我拿下,明日送去縣城大獄,有敢亂言亂動者,殺無赦!”
到了天亮,鄧艾部下押著合寨男女老幼出山,山路難行,路上宿營兩次,至第四天方將這些人押到縣城。此時贏己見官府強硬,早已軟了下來,但欲見鄧艾已是不能。
次日上午,胡橋升堂問案,有人當堂指證,皎洪等人皆供認不諱,錄了供狀,簽字畫押。除了皎洪等犯搶劫殺人罪,合寨人凡能言者,知情不報,犯窩藏罪。其中涉及命案,胡橋將眾人口供錄了副本,會同郡官急送到諸葛謹處。
諸葛謹見牽扯近千條人命,一時猶豫不決,太史慈道:“若是不能殺一儆百,異族橫行不法,交州政事不通,受害者何止千人?”
諸葛謹這才下了決斷,簽字批示,皎洪等人犯殺人搶劫之罪,判立決。贏己等人犯窩藏包庇罪,與案犯同罪,皆判立決。太史慈臨時決斷之權未撤消,代表朝廷具字批準。
第八日午后,校場周圍人山人海,除了漢人,還有不少異族人。贏己為蒼梧郡眾部落共認的首領,影響力很大,圍觀者如同蟻聚。郡兵分兵前來,會合縣兵,維護秩序,城門口加派重兵把守。鄧艾合軍出動,提前做好諸般防范措施,防備有人劫奪法場。
午時,行刑時刻已至,生死簽逐一扔下,先是斬了皎洪等首犯,繼而合寨中人,三十人一組,贏己合族知情不報者,當場斬下首級。一時間人頭滾滾,慘嚎不絕,將近兩個時辰,壓軸大戲上場,只見數十名健卒押上贏己,只是刀光一閃,這位顯赫一時的異族首
領被自己的傲慢和無知斷送了生命。
皎洪大案一出,立即震驚天下,各郡縣查閱檔案,凡是有案底的嫌疑者,列出名錄,將拘捕令發至各部落。各部落首領皆成了軟腳蝦,主動將犯事族人送到衙門受審。官府公文再也不是一張廢紙,官府公信力迅速提升,交州局面立即平穩下來。
姜述聞知鄧艾行止,贊道:“以千頭而至政令暢通,確是神來之筆。”
交州內患消除,收拾劉焉的時機到了。姜述召集郭嘉、賈詡、劉表、士燮等人,商議出兵益州之事。姜述道:“劉焉貴為皇族,結連異族,資助武陵夷兵甲,擾亂周邊,殺死漢民無數。我今欲征西川,請諸位一同商議。”
士燮熟悉地理,道:“要攻益州,從南邊進攻雖然路途難行,但無關隘阻路,只是蠻王孟獲隔絕道路。我水軍天下無敵,不若從水路進攻,沿長江逆流而上,直至巴東以西,直撲成都。”
郭嘉道:“孟獲近年趁朝廷內亂,侵占我不少疆界,若是興兵,不妨先滅了南蠻,打通入川南路。”
賈詡笑道:“只須一份公文,可叫劉焉束手歸降,何須興兵討伐?”
姜述道:“文和有何妙計?”
賈詡道:“朝廷統一天下,已經指日可待,即使長安文武也心知肚明。今劉焉諸子皆在長安,劉范、劉瑁與劉焉不相來往,劉璋卻是劉焉指定的繼承人,只需讓劉璋書信一封,說明緣由,劉焉懼罪,應會來降。益州若敢反抗,質子劉璋不保,劉焉基業誰去繼承?”
劉表道:“私通異族為大罪,若是逼急劉焉,會否降了長安?”
賈詡搖頭道:“劉焉狡詐多謀,但明白大勢,只需劉璋書信說明,劉焉自會推出屬下頂罪。劉焉年紀已大,雄心已失,諸子皆在洛陽,應會舉地而獻。”
劉璋在長安雖為質子,因其兩位兄長皆在朝廷為官,無人前來騷擾,生活十分安定。聽說姜述召見,劉璋膽子極不敢獨自前去,求長兄陪他一同前往。劉范見劉璋戰戰兢兢,笑他幾句,畢竟兄弟情深,放下公務,陪劉璋一起去見姜述。
(https://www.dzxsw.cc/book/102286/53423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