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拓展
決定好這個水餃品種之后,徐毅的思路一下子變得異常的開闊。
他總算是認識到自己的意識受到了禁錮,之前似乎根本就沒擺脫那些常規(guī)思路,始終還是圍繞著市面上各種非常成熟的餡料搭配,從選料上面根本沒有體現(xiàn)自己這餃子館有別于其它餃子館的獨特性來。
可想而知,如果自己真的光想著那些市面上常見的餡料,那就要準備好和一般的餃子館赤膊相見,純粹地落入到比拼味道、價格和服務的地步。
毫無疑問,這是最不可取的下策!
水果手機之所以高價,這主要就是因為它滿足客戶需求,同時也保持了自己的獨特性。
自己之前的想法,無疑是把餃子包羅萬象的特征給忽視了,同樣也少了自己創(chuàng)新的思維。
有句老話說“眾口難調”,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完全一樣。
從這一點而言,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最完美的水餃餡料。
即便選用最成熟的搭配,把餃子做到極致,想必也不能真正讓所有的顧客全都滿意,而且自己也絕對不可能把所有的顧客都給拉攏過來。
那么,自己只要服務那些對自己的水餃滿意的顧客就行了。
只要有一類人成為自己的忠實擁躉,那么自己這店鋪就肯定能夠成功!
畢竟,再小的顧客群也不會比萬里挑一的比例更低吧?
就算真的是萬里挑一,不考慮流動人口,只考慮這省城的數(shù)百萬人,這想來至少也能有數(shù)百個人可能成為自己的潛在顧客。
即便只有這些人來消費,哪怕這些人一年只來自己店里面一次。那自己這店只要能夠堅持下來,一天至少也可以做成三五單的生意。
當然,如果真的只是這樣,只怕自己這哭的心都有了,這么冷清的生意。這必然要賠錢呀!
可是,對于吃喝的挑剔,再怎樣變態(tài)也不會達到這種程度!
就算是百里挑一,都已經(jīng)算是非常低的比例了。
如果是普通餡料的餃子,大不了我可以去別的家吃,口味差點兒。總比沒得吃要強。
可是換成獨家制造,那么不好意思,要么你來我這里吃,要么你連想買的地方都找不到!
真的只按照百里挑一的選擇,在別家仿制之前,還是按著之前的頻率只從理論上計算。自己一天至少也能做到幾百單的生意。如果回頭客多的話,只怕這一種餃子一天賣出上千份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這貌似費力不討好的創(chuàng)新,其實才是自己利潤最重要的一個保障。
水果手機不是同樣如此?
當然,根據(jù)國人的經(jīng)驗,如果一種創(chuàng)新大受歡迎的話,很快就會被復制。
就連水果那么高技術含量的東西都擋不住山寨。更何況一個餃子餡兒!在那些行家里手的手里面走上一遭,這餃餡回頭再被改良得比自己這里味道更好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真到這種程度,自己恐怕只能再去分辨人家對材料處理、搭配……再根據(jù)他們改良之后的風味再進一步完善,在味道上再一次超越對手。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思,徐毅也是認識到了自己和別的餃子店的本質區(qū)別,或者是說自己比起別人最嚴重的一個不足:自己沒有接受過任何的正規(guī)廚藝培訓。
絕大多數(shù)的飯店老板都是飲食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往往都是靠著自己從切墩、掌勺一步步踏踏實實地做起來的。
這也使得他們熟悉菜肴燒制的每個細節(jié),更容易根據(jù)原料屬性和風格搭配出遠比自己憑空設想更加合理的餃子餡。
也正是因為他們科班出身,所以更加會傾向一些既有的搭配,而這個也很容易使他們的思路受到一些約定俗成的限制。
自己的“無知”。使得自己在摸索的過程中必然要有更多的波折,不過這也不會限制了自己搭配各種餃子餡料的想象力,完全可以跳出那些現(xiàn)有的東西,去嘗試各種不同風格的食材搭配和處理。
當然這創(chuàng)新并不意味著自己要放棄那些常規(guī)的餃子。常規(guī)的餡料搭配風格成熟,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品種的選擇。自然是按著現(xiàn)有的套路選擇和搭配就行。而自己有著獨特的空間,出產(chǎn)的材料和調料味道極佳,想必也會使得這些常規(guī)的餃子味道更好,這看似盈利不多,但自己這餃子館贏得生存的基礎。
這樣做,自己想來也一樣能夠成功。
餃子館的生存可以靠著那些可以復制的成功因素和配方,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發(fā)展,肯定離不開創(chuàng)新——自己對餃子餡料品種的進一步開發(fā)。
自己這個獨特的空間,能夠種植出各種材料,而不必受到市場上各種現(xiàn)有食材的限制,這自然是一個極好的創(chuàng)新保障的基礎。
不過,徐毅覺得自己創(chuàng)新最大的保障則是來自空間內外二十四倍的這個差異。
這能夠保證自己在短時間內通過反復嘗試,創(chuàng)造出各種不同風格味道,甚至適合不同季節(jié)、天氣的餃子,開發(fā)出一些別的餃子館沒有的品種,甚至圍繞著這個來形成、完善自己這餃子館獨具魅力的經(jīng)營風格。
人家有的我的味道更好,人家沒有的,我這里同樣有。既能保持美味,又有自己獨特的品類,自己這餃子館才能真正地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真的做到這樣,想必自己這餃子館一定能夠在省城這遍地林立的各色餐館里面獨樹一幟,開拓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來!
徐毅想到這里,更加的信心滿滿地仔細打量著空間里面現(xiàn)有的這些植物。
這么高的松樹都被自己忽視了,那這空間里面會不會還有什么別的東西被自己遺忘了?
打量之下,徐毅果然發(fā)現(xiàn)了幾樣同樣被自己思維限制之下,忽視掉的東西。
比如說那片長勢良好,開得異常鮮艷的黃花菜。
當初種植黃花菜,徐毅只是想著拿黃花菜和木耳搭配起來制作豆腐腦的鹵汁。
現(xiàn)在想想,自己同樣可以嘗試下使用黃花菜配上木耳、又或者別的什么東西來調配餃子餡兒,比如說同樣跟黃花菜差不多少的金針菇。
哪怕反復嘗試之后,搭配出來的餃子餡兒的味道不盡如人意,自己也沒必要氣餒,自己還可以嘗試著把這些東西再跟別的搭配起來,至少這也會使得原本的水餃口感和味道更加豐富而獨特。
跟之前的處理辦法相類似,只要這制成的餃餡的口味不是太差,自己就完全再把里面的肉末換成雞蛋,滿足那些偽素食者的心思;甚至干脆換成豆干、面筋這些素食蛋白,想必也能受到那些純素食主義者的青睞。
再比如說櫻桃。
常規(guī)的餃子的做法,自然是沒人會想著拿它來當成餃子的餡料。
不過這年頭兒凡事兒都講究個跨界,講求個混搭,水果月餅的流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誰敢說水果餡兒的餃子就百分百的沒人喜歡吃?
再比如那些已經(jīng)開始發(fā)芽生長的地瓜和土豆。
這些東西雖說不一定完全適合當成水餃的餡料,不過這兩樣東西都可以做成淀粉,完全可以拿來制成蒸餃的皮子。
淀粉蒸出來的水餃晶瑩剔透,在冷卻之前都會一直保持著半透明的狀態(tài),里面的餃餡可以透過皮子很清楚地看到。
如果用這樣的皮子配合一些色澤鮮艷的水果或者蔬菜,不管這餃子的味道如何,至少也會吸引一些視覺系的顧客來嘗鮮。
只要這味道搭起來沒太大的問題,這同樣也會是一個很成功的做法,給自己爭取一份新的市場份額。
甚至就連那些茶樹,徐毅也沒有完全無視掉。
當然,徐毅不是想著去制作什么茶葉餡料的水餃,即便他知道有龍井蝦仁這道菜肴也是如此。
拿來當成餡料的話,這必然會導致自己使用的鮮茶葉太多,省內又不產(chǎn)茶葉,自己掩飾這茶葉的來源也會比較費勁。
徐毅想到的是另外一些操作性更強的東西。
“農歷三月三,不忘薺菜煮雞蛋”,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清明節(jié)時候村里絕大多數(shù)人家的傳統(tǒng)習慣。
不過徐毅家里跟村里面完全兩樣,每年清明不吃煮雞蛋,反倒要用艾草來蒸青團,據(jù)說這個是老觀主留下的傳統(tǒng)。
徐毅以前跟胖子說過家里的習俗,竟然才發(fā)現(xiàn)這習俗竟然是從江浙流傳開的,不過老觀主從何處學來,自己就不得而知了。
老道以前活著的時候,每逢清明就會帶著徐毅上山采摘艾草,拿回來用堿水煮了再搗爛用來和面,制作青團。
但是老道也喜歡同時采摘些野茶的嫩芽,按著那法子做些青團來給老觀主上供。
上供之后的青團,大部分都進了徐毅的肚子。
那種茶葉制成的青團自然會帶著淡淡茶香和微微的一絲苦澀,跟艾草制成的青團相比別有一番風味。
今年清明時候,徐毅在家里面,也還找村民要了一點糯米粉,自己去采來艾草和茶葉蒸了一鍋青團,給老道和老觀主供在墓前。
徐毅想的是,這茶葉能制造青團,難道不能放在面粉里面或者是餃餡里面制成抹茶風味的水餃嗎?(未完待續(xù)。。。)
(https://www.dzxsw.cc/book/100710/53517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