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愧是隋文帝
文成殿,御書房。
張須陀離開后,大約過了十幾分鐘,輔政大臣楊堅不請自來。
“臣堅,恭問陛下圣安!”
“朕躬安,楊相免禮,請坐!”
雙方相互見禮之后,免不了又是用一陣寒暄作為核心話題的開場。
楊堅先是匯報了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日常行政安排,隨后提到了對櫻南郡震后賑災(zāi)物資的后續(xù)運轉(zhuǎn)安排。
他已經(jīng)和路部、商部溝通,妥善選拔了有能力肯吃苦的中青年官員負責(zé)運轉(zhuǎn)之事,同時派人積極響應(yīng)與對接民間組織捐贈的物資等事。
劉毅對政事堂做的事表示了高度認可,表揚了路部、商部兩位尚書的高效率工作。
“大漢近期受到地震、山體滑坡等天災(zāi)的影響,導(dǎo)致政務(wù)府例行的公事極多,楊相身為輔政大臣,職責(zé)所在,大小事都要操心一遍,難免操勞過度。朕希望楊相能多注意保養(yǎng)身體,晚上盡量少熬夜,多喝些參湯補補元氣。”
劉毅說到這里,特地伸長脖子,沖著侍立在書房門外的侍中官虞世基,大聲吩咐道:“虞卿,去朕的寢殿后倉庫取一盒黎洲參,要十年以上的老參!聽清楚了么?”
“喏!”
虞世基躬身領(lǐng)命而去。
楊堅連忙起身向劉毅鞠躬道:“臣謝陛下厚愛,陛下隆恩,臣無以為報,唯有為國事鞠躬盡瘁——”
“大清早的,不吉利的話就別說了。”劉毅急抬手虛壓,打斷了楊堅的后半截話。
見劉毅心情極佳,楊堅逮著機會,趕緊把他今早拜見劉毅要說的核心之事講了出來。
“啟稟陛下,農(nóng)部的周尚書昨夜舊疾復(fù)發(fā),已不能理事,此乃由周尚書口述,其家人代筆的請辭奏章,請陛下過目。”
劉毅微微一愣,沒想到楊堅會如此識趣,投桃報李的速度一點也不慢。
昨天劉毅剛給了楊廣一個外出歷練積攢政績的機會,今天楊堅就明智的讓出了一個實權(quán)尚書,不得不說楊堅此舉深得劉毅好感。
農(nóng)部尚書周來觀曾是楊堅的老上司,與楊堅的關(guān)系可不一般,他與太尉皇甫忠一樣,也算朝中歷經(jīng)數(shù)朝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輩人。
“朕若沒記錯的話,周尚書也是朝廷返聘的老臣吧?”
劉毅接過楊堅呈上來的奏章,打開邊看邊道。
楊堅答道:“陛下所記無錯,周尚書與太尉皇甫公同歲,亦是同年被朝廷返聘的老臣。”
“老太尉年紀大了,恐怕過陣子也會退下去了,既然如此,朕便同意周尚書的請辭了。”
劉毅并沒有立即拿朱筆現(xiàn)場給予批示,而是合上奏本,接著問楊堅道:“農(nóng)部尚書空缺,楊相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回稟陛下,農(nóng)部侍郎梁睿入朝為官已有三年,擅理農(nóng)事,其人乃是憑借政績從基層農(nóng)所一步步高升而來的國之干才,放眼整個朝堂,臣覺得恐怕無人比他更合適擔(dān)當農(nóng)部尚書。”
“而且,依照中央朝廷官員晉升的標準,梁侍郎符合升任尚書的條件!”
楊堅說的有理有據(jù),即便是旁人聽在耳中,估計也難找出反駁的理由。
劉毅卻輕輕一笑,心中暗想道:“不愧是在原歷史上能結(jié)束南北分裂而一統(tǒng)天下的隋文帝,事情做的讓人無法挑剔,話說的更是滴水不漏。”
數(shù)年前,梁睿曾做過原劉毅九個月的上司,那時原劉毅已是儲君身份,梁睿自然貼上了原劉毅的標簽。
“楊相所言,正是朕之所想!如此,朕即日下詔,擢升梁睿為農(nóng)部尚書!”劉毅朗聲道。
“陛下圣明!”楊堅松了一口氣,恭聲應(yīng)道。
梁睿資歷與能力擺在那,只要劉毅下詔,御史臺與政事堂根本找不到反駁的理由,自然會順利通過。
楊堅一直擔(dān)心劉毅會拒絕他的好意,才會趁劉毅心情不錯的時候提出農(nóng)部尚書請辭的事。
他真的害怕劉毅故意跟他這位輔臣大臣鬧別扭,然而他低估了劉毅的氣量,劉毅遠比他想象中要大度的多!
敲定了農(nóng)部尚書人選后,君臣兩人又閑聊了一陣子。
大概半小時后,虞世基捧著托盤從建章宮回到了御書房。
楊堅收下劉毅贈送的黎洲參,鞠躬致謝皇帝圣恩,然后滿心歡喜地退了下去。
劉毅抬左手瞅了一眼腕表,算著時間,禮部尚書孫淳差不多也該來了。
這時,侍立在御書房門外的虞世基低著頭,雙手捂嘴發(fā)出了一陣劇烈的咳嗽。
盡管虞世基極力壓制咳嗽的聲音,但他哪里能瞞得過五官六識遠超常人的劉毅。
“虞卿?”
虞世基正在用手巾擦嘴邊的唾沫,忽然聽到劉毅的聲音,頓時被嚇了一跳。
他急的用手巾一抹嘴,迅速轉(zhuǎn)身,躬著腰,疾步走到御桌前的十步外站住,靜靜等待大漢皇帝的訓(xùn)示。
“虞卿,陳卿(陳叔寶)持節(jié)去北疆慰問三軍,恐怕還要再過幾日才能回來,李卿(李淵)、楊卿(楊廣)又被朕派出去辦事,這段時間你一直沒有休假,辛苦了!若你家中有事,可派通政使臨時替你值守,朕不會責(zé)罰你!”
“喏!”
虞世基低著頭,心里有千萬種感謝劉毅的話,卻怎么也說不出口。
他沉默著,保持彎腰行禮的姿態(tài),足足有五六個呼吸,最后才重重吐了一個字。
依漢圣祖定下的規(guī)矩,后任大漢皇帝的侍中官不得超過四位,而在劉毅的四位侍中官之中,最讓劉毅放心的便是虞世基了。
虞家祖先是在漢圣祖未發(fā)跡之前就投靠圣祖的死忠,后來其祖先又成了圣祖的小舅子,虞家遂成為外戚。
一直到新漢第四代皇帝漢敬帝時期,虞家才逐漸沒落,但虞家世襲的家亭公爵位卻一直傳承到了今天。
虞家是金碑公侯,世襲的家亭公爵位傳承從未斷過,且從沒有被降爵或升爵。
一個沒落的金碑公侯之家,竟然能傳承數(shù)百年,而且不被降爵,必是把為臣之道做到了極致。
若其暗中干了違法亂紀的勾當,肯定逃不過無孔不入的錦衣衛(wèi)的監(jiān)視。
而且虞家的家規(guī)規(guī)定,家中子弟不準從政、從軍,也不準從法、從商,鼓勵從事教育、科研、醫(yī)藥等利國利民的事業(yè)。
由此可知,虞家對漢室的忠心,如同皇甫家一樣,幾乎是刻進家族子弟骨子里的。
像虞家、皇甫家這樣傳承從未斷過,且從沒有被降爵或升爵的金碑公侯,在如今的大漢朝仍然還有十三家!
這恐怕也是大漢朝能持續(xù)出現(xiàn)盛世的原因之一吧!
雖說楊廣也出自金碑公侯之家,但劉毅基于對原歷史的了解,對楊廣、李淵、陳叔寶都有著一定的戒心,反而對能寫一手好書法,志在教書育人的虞世基信任有加。
“陛下,禮部尚書求見。”
虞世基退下片刻后,又再次出現(xiàn)在劉毅面前,躬身稟告道。
“見!”劉毅淡淡道。
不多時,紅光滿面的禮部尚書孫淳,空著手,神態(tài)恭敬地來到了御書房。
PS:從今天起,每天保底兩更,早上8-9點左右一章,上午11-12點左右一章!萬分感謝本書鐵粉懶洋洋的校草為本書的宣傳,以及皇路清夷、一陽破天、昏君6不6等本書鐵粉的推薦票!繼續(xù)求推薦票!求打賞!求書評!求收藏!
(https://www.dzxsw.cc/book/99922/57255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