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農女安寧 > 第8章 徭役

第8章 徭役


杜寧也只是這么一說,見她不愿意,并不勉強她。
但跑腿的事,是不會放過她的。
杜寧讓妹妹去后廂房拿了一些干紅椒,一會配著野菜和蘿卜各炒一盤。又拿出白菜和臘肉,配一盤葷的。尋思片刻,杜寧又接著拿出了年前曬的臘雞,一會切一半配著蘿卜燜一鍋,剩下的一半明天吃。
剛開春,除了野菜,還沒有什么新鮮菜。蘿卜白菜都是年前儲存的。
不過,家里下田的下田,讀書的讀書,都比較辛苦,吃食上面不能太差了。
這還是姑姑臨走時,特意叮囑過得。吃食上省下來的,說不定就會耗在藥錢上,也忒不劃算了。
杜家人一想,也確實如此。因此做飯的時候,也就不像以往那樣簡省了。
杜寧這邊剛把飯菜做好,大人們和孩子們就幾乎同時回來了。明峻和兩個弟弟,嘰嘰喳喳的說著學堂的事情:今天誰又氣到夫子,被罰站了,哪個又和同學打架了......
而明峰則默默的把書袋放到了屋里,一言不發。
看著大哥這樣,杜寧眼里露出一絲擔憂:難道大哥還沒有放棄那個想法。看來要找個機會,和娘先通通氣,也好趁早打消大哥的想法。
讀書的好處,就是杜寧一個女娃,也至少能說上十條來,怎么大哥就不想讀書呢?
等到大家齊心協力插完秧,已是五月中旬了。這時天氣已經變熱,大家也已穿上薄薄的夏裝。
地里活暫時忙完,剩下的就是除草,添肥,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祈求老天爺風調雨順。
這幾天,已經有人來找杜老大要訂做桌椅了。杜老二也準備明天去趟岳父家,問下大概什么時候開始上工。
就在壯勞力們,準備趁著秋收前的這幾個月,出去找點活計,補貼家用的時候,卻突然傳來一個噩耗,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這天早上吃完飯,杜寧和妹妹正在房間里做繡活,突然聽到村里的鑼聲響了起來。
作為村里僅有的一個鑼,平時只在村里有重大事情要宣布的時候,村長才會使用。
這時候糧食還沒有收起來,還不到交稅的時候,會有什么事情呢?
想到這里,杜寧也靜不下心來做繡活,索性帶著妹妹一起出去看看。
院子里,杜寧看到爺爺,父親和二叔皆面色沉重,正在收拾手里的活,準備去村里的祠堂前集合。
杜老太安排兩個孫女守在家里,自己則帶著兩個兒媳婦,去村里打探打探。
雖說祠堂是不讓女人靠近,但準有那消息靈通的,能漏出一星半點的,這也比坐在家里干著急的好。
自從家里大人都出門后,杜寧就一直心緒不寧的。
“姐,你這里繡錯了。”杜靜小聲道。
杜寧看了看手里的帕子,錯的還不止一處。再看妹妹杜靜,不復平日的活潑,便知道是今早的事情嚇著她了。
于是摸摸妹妹的腦袋柔聲道:“小靜真厲害,可見是這幾個月下工夫了,看來快要超過姐姐了。”
“才沒有哩,是姐姐今天心情不好,姐姐是擔心爺爺他們嗎?”杜靜甕聲甕氣道。
“沒事的,都會沒事的。”杜寧低語,也不知道是安慰妹妹,還是安慰自己的。
不到響午,全村就都傳遍了消息:宜州府要征徭役了。
因為宜州府的地理優勢,水利河道便捷。這兩年也沒有其他大的工程,征用徭役便也比較少。人們便下意識的忘記這項義務。
在杜寧的記憶里,家里爹和小叔都是去服過幾次徭役的。
但她印象最深的還是六歲那年,具體是做什么,杜寧不清楚。只知道她爹回來后,瘦的不成人形,足足在床上躺了一個月才緩過來。這次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情形?
中午飯菜都快涼了,家里的男人們才步履沉重的回來。
杜寧娘兒幾個,這才知道具體的緣由:
這次宜州府征收徭役,一是要加寬所屬的河道,二是擴寬州府的碼頭。而且這次的任務大,時間緊,凡是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丁全都必須服役。
眾人大驚失色,杜老太求助般的看著杜老頭道“那不是老大和老二都要去嗎?”
服過徭役的都知道,修河道,那是所有徭役中最苦的。就是再好的身體,在水里泡上個把月,也會去半條命。更何況,還是在做重活,趕任務的情況下。
其他人也都急切的看向杜老頭,期盼著杜老頭能搖頭否定。可是最后,杜老頭還是緩緩的點了頭。
“爺爺,人家不是說,可以拿銀子替代嗎?我們不讓爹和二叔去,我們家拿錢吧,我可以多多的做繡品出去賣,”杜寧只要一想起那年爹爹的慘狀,就急的直掉淚。
接著,又想起一道急切的哽咽聲:“我也可以打絡子賣錢的,真的,我再也不想著出去玩了。”
杜靜雖然還不太明白,這次服役和以往的不同,但看眾人的神色,肯定很折磨人。
唐氏和林氏此時也點頭,“爹,我們愿意拿錢出來替代的。”
尤其是唐氏,六年前丈夫的慘狀還歷歷在目,而且那時丈夫尚還年輕,這個時候再去,還不知道會怎樣呢?
妻子女兒如此貼心,杜老大兄弟倆還是很欣慰的。不過,
“這次恐怕是沒有辦法了,其他縣的不好說,宜州府周邊的這幾個鎮,說是絕對禁止用錢替代的。村長說了,這次是府衙親自下來領人,如果有人逃役,全家都要問罪的。”杜老大盡量輕松的說道。
原來在祠堂開完會后,他們就去了村長家,想著問問有沒有其他辦法。
這幾年,溪水村家家都有些底子。能用錢解決的話,自是不再愿意受這個罪,有此想法的不止是杜家父子。
可是剛坐下,大家伙還沒有開口,村長就說了上面的決定。就是他自己,也還在擔心家里兒子呢。
大家見狀,這才垂頭喪氣的回家。
這時候眾人都覺得,離州府近,也不全是好事。
此時整個溪水村,再不復前兩天的熱鬧喧囂。整個村子都沉寂了下來,家家門戶緊閉,到處唉聲嘆氣。
即使大家再不愿意,但“一人逃役,全家獲罪”的緊箍咒,還是讓大家十分忌憚。
家里的女人們也只能一邊準備行囊,一邊期盼著奇跡的出現。
但三天后,大伙沒有盼來取消征役的消息,倒是府衙的捕快準時出現。
很快,捕快領走了整個村子的青壯年,杜家兩兄弟自然也在其中。
杜寧一家也隨著大家伙,一起送他們都村口,其中各種殷殷叮囑自不必細說。
隨著他們的離開,整個村子的精氣神,仿佛都被抽走了。留下的老弱婦孺,個個都是無精打采的。
這時候,村長發話:“這一個多月,大家都多加小心,盡量不要出們走親訪友。村里只要出現陌生人,都要及時告知我。明白嗎?”
大家伙也都明白其中的厲害。一個村子的所有的青壯年都走了。村長不光要擔心服役的,還要擔心留下的人,別被外村人欺負。
這也是為什么通常一個村子或是一個家族,比較團結的原因。抱團取暖非常重要,尤其是對鄉民們來說。
杜老大兄弟一走,田里的活,卻是不能放下的。杜老頭充當主力,杜老太帶著兒媳們做幫手。好在,田里現在也只是剩下除草,施肥等事,要不然根本忙不過來。
杜寧姐妹就全面接手了家里活:做飯,洗衣,割豬草,喂豬食,還有喂養雞鴨等。抽空還要做些繡活,不能因此疏忽了傍身的手藝。
男孩子們當然還是要去學堂。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經此一事,他們好像一夜之間都懂事許多。讀起書來會更加用心,從他們回到家,也會收起玩鬧之心,認認真真的做功課便可看出,這多少也給了長輩們些許安慰。
為什么只是些許呢?
因為杜家的長子長孫,杜明峰,明確表示不想讀書啦!
杜寧想著哥哥的倔強勁就頭疼。
昨晚杜明峰在大家吃完晚飯后,正式宣布:明天開始,他不去學堂了。
理由是:他現在讀書非常吃力,不管怎么努力都沒有進步,所以不想浪費家里的銀子。
況且現在爹和二叔都不在家,他有責任代替父親和二叔守護門戶。并且他還可以和家人一起,掙錢供幾個弟弟讀書。
其實,早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杜寧就知道哥哥的這個想法。
可是除了告訴娘,她也不知道怎么勸,只能寄希望,哥哥能自己想通。
想不到,哥哥還是說了出來。一開始,奶奶,娘和二嬸輪番上陣的勸說,可是他就是一句話:不想讀了。
這會,最悔恨的就是唐氏了。
早先,女兒跟她說的時候,她還以為,兒子是被先生教訓,鬧脾氣,也沒怎么上心。
誰知道,這小子一直打得是這個主意。氣的唐氏用笤帚狠狠揍了他一頓,即便如此,杜明峰仍不松口。
最后,還是杜老頭出面,把杜明峰單獨叫到里屋,單獨聊過后,杜明峰才答應,繼續和弟弟們一起,再讀一年。


  (https://www.dzxsw.cc/book/99510191/252398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