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浮生 > 第56章 第56章

第56章 第56章


六月初六,河間、宣府、山西、遼陽四路援軍先后抵達,共計五萬余人,成明帝隨即下旨讓朱翊珩即刻回京,另派兵部尚書盧和裕統領各路兵馬,對韃靼軍隊發起反攻。

        朱翊珩臨走前,湯和將檢舉彭成罪行的親筆奏疏暗中交給他,并且約定若彭成還有異動他會第一時間派人將書信交給朱翊珩,縱使拼上這條命也決不讓奸臣再誤國。朱翊珩收下了信,只說一切等通州大捷再說。朱翊珩心里明白,憑著一面之詞跟錢黨作對,必輸無疑,他也但算是個有公忠體國之心的人,日后倒是可以為自己所用,何必白白賠上性命。

        六月十三,朱翊珩如往常一般午后習字,七天過去了并沒有通州的書信送來,似乎是風平浪靜,忽然屋檐下的占風鐸隨風搖曳,發出叮叮鈴鈴的響聲,朱翊珩筆鋒一頓,墨汁迅速在宣紙上渲染成一片,他忽然覺得心中不安,似乎要出大事。

        果然,下午宮里就來人傳旨宣他入宮,說是通州出事了,賽罕已經打到京城安定門了。

        朱翊珩匆忙趕到宮里的時候,只見成明帝臉色陰沉的坐在殿中,內閣眾人,太子,趙王,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俱在下首。

        朱翊珩快步上前拱手拜道:“臣弟拜見皇兄。”

        成明帝擺擺手,示意他站在一旁,沉著臉對內閣眾人斥責道:“朕怎么說的!讓盧和裕反攻,他怎么做的!援兵到了七天了,他們居然從通州撤出來,在安定門堅壁不戰,不發一矢,任由韃靼兵在城外自由焚掠。五萬兵馬,就看著韃靼人打到安定門了!你們不要臉,朕還要臉!”

        殿內鴉雀無聲,成明帝目光掠過眾人定在錢尚身上,帶著狐疑的打量著他,壓著聲音問道:“錢閣老,盧和裕可是你舉薦的,他這么做可跟你商量過?”

        錢尚瞇著眼睛,拖著蒼老的身體上前道:“回陛下,臣不曾知曉此事。這些年臣為國舉士,絕無私心,此番盧和裕怯戰,罔顧圣意,是臣識人不明,愿領責罰。可事已至此,當務之急是如何解危局,依臣愚見,為長遠計,只能同意通貢了!”

        錢尚此人最擅長的就將如此厚顏無恥的話說的大義凜然。錢黨如今大權獨攬,眼見著無人反駁,次輔姜川身為清流首領,自然不能再任由錢黨禍亂朝廷,便上前駁斥道:“不可,如今兵臨城下,我們此時答應通貢,且不說他們會如何趁火打劫,即使我們全部應允也難保他們不會出爾反爾,到時候收了我們的錢接著攻打京城,又當如何!”

        錢敏達在一旁冷哼道:“那姜閣老的意思,是還要打了!那是你去打還是我去打啊!”

        姜川面不改色繼續說道:“術業有專攻,自然不能是我們去打!兵部右侍郎王學謙之前在地方有跟韃靼作戰經驗,不如讓他代替盧和裕去統領兵馬,反擊韃靼!”

        錢敏達咄咄逼人道:“這王學謙進兵部也有三年了,太平日子過久了,姜閣老能保證他去了戰場不會向盧和裕一樣當縮頭烏龜嗎?陛下,為穩妥計,還是應當主和不主戰。”

        成明帝沉著臉不發一言,兵臨城下如此屈辱他自然不想縮在城里,可如果兵敗,到時候若是蒙古人打進京城,到時候可就不只是屈辱了,江山社稷只怕都會斷送在自己手里。

        姜川眼看著成明帝猶豫不決,心急如焚只能上前道:“臣愿以項上人頭擔保,若是王學謙不能擊退敵軍,臣愿以死謝罪。”

        錢敏達眼看著姜川拿出死諫的架勢,唇角一勾,便想到了一個毒計,他故意轉過身,對姜川正色道:“姜閣老,你是不是忘了,賽罕之所以會進犯我大明皆是因為當初陳言和韓樾兩個奸賊為了邀功貪墨,非要收復河套,與蒙古人開戰,這才有了今日之禍!姜閣老,我沒記錯的話,你是景和二十年的進士,陳言那時候是禮部侍郎兼任翰林學士,算起來應當是你的老師吧!”

        姜川頓時臉色慘白,錢家父子最可怕的點并不在于黨羽眾多,而在于他們對成明帝所有心思都了如指掌,他們知道如何投其所好,更知道如何能戳中成明帝的痛點,將與他們作對的人置于萬劫不復之地,陳言無疑是成明帝心里最深的一根刺,用這根刺來捅姜川,再好不過。

        如錢敏達所愿,成明帝果然看向姜川和眼神多了幾分陰鷙狠厲,姜川此時無論承認還是否認,成明帝都不會滿意,正想著如何破局之時,錢敏達給太子使了個眼色,太子會意上前道:“父皇,兒臣以為錢尚書說的有理,絕不可因為一些沽名釣譽之人的野心,將父皇的安危和大明的基業置于危險之地啊!”

        三皇子素來嘴比腦子快,看著太子和錢黨勾勾搭搭的往后縮,心里來氣,便道:“太子這話說的不對,這韃靼人對我大明一直虎視眈眈,就算當初不提收復河套的事,他們一樣會打過來,都這個時候了,我們若一再退讓,只會讓他們以為我大明無人敢戰!父皇,兒臣愿為父皇分憂,帶兵反擊韃靼!”

        成明帝素來知道自己這個三兒子這些年光長膽子,不長腦子,若是讓他去打仗,倒不如現在直接割幾座城池給蒙古人。

        一直坐山觀虎的趙王看著三皇子做了這個出頭鳥,便也附和道:“父皇,三弟說得對,蒙古人兇殘貪婪,絕非守信之輩,萬萬不可答應。我大明五萬兵馬難道還打不過區區一萬蒙古人嗎?”

        大好局勢被三皇子這個蠢的攪和了,錢敏達氣惱道:“二位殿下!這用兵打仗怎么能用數量多寡來判斷,如今已經火燒眉毛了,二位殿下就不要刻意與太子爭短長了?”

        殿中一時間你一言我一語的吵了起來,議戰和又變成了黨爭,只是一時間分不清究竟是太子黨和趙王黨還是錢黨和清流。制衡之術本是成明帝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可如今這個局勢了這群人還在吵聽起來只讓人覺得厭煩。成明帝一氣之下將桌子上的硯臺扔到大殿上才中終止了這場聒噪的爭論。

        成明帝閉目思索片刻,似乎有了決定,才緩緩睜開眼斂眉沉聲道:“歲幣不能給,此時給了他定然貪心不足,只要他們愿意退兵,馬市可以開,等他們退出大明邊境,歲幣就給他們。”

        朱翊珩知道成明帝這便是不打算打了,余光看向殿中眾人,竟無一人再敢進言,思量再三,上前拱手道:“皇兄,可否聽臣弟一言。”

        成明帝目光轉向一直沉默的朱翊珩,打量了片刻道:“說吧。”

        “臣弟前幾日奉圣諭出使通州,故而與韃靼首領賽罕有過往來。賽罕此人,貪婪狡詐,好勇斗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絕不會因為大明給他一點好處就滿足,反而會讓他覺得我大明軟弱可欺,更加肆無忌憚。而且據臣弟那日所見,韃靼士兵只有五千左右,并沒有彭總兵上報的那么多,而我們有五萬兵馬,所以如果我們決心反攻,必勝。”

        錢敏達沒想到一向萬事不沾身的朱翊珩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出頭,他素來又與朝中人并無瓜葛,又深得成明帝信任,一時間不好攀扯,便問道:“怡王殿下只是遠遠看了幾眼,如何就能算出人數?更何況殿下怎知那就是韃靼人的全部兵力?”

        朱翊珩神色淡然道:“本王平素對心算頗有研究,看一眼便能算出大致數量,不會差太多。至于韃靼駐兵都在那里是彭總兵親口跟我說的,是否屬實,錢大人不妨問問彭總兵。”

        朱翊珩一句話不但把鍋甩的干干凈凈,又讓成明帝重新動了打仗的心思,錢敏達眼見和談不成,便進言道:“既要用兵,臣以為可以讓彭成取代盧和裕,統領兵馬突擊韃靼。”

        “不可!彭總兵為人膽小怯懦,只怕擔不起這個大任,還請皇兄另擇名將。”

        錢敏達被朱翊珩這一頓亂拳打的不知所措,只能無力的爭辯道“怡王殿下,無憑無據您可不能亂說啊!”

        朱翊珩并未理會錢敏達,而且正色道:“皇兄,臣弟今日所言,句句屬實,愿擔干系。無論皇兄另派何人出兵,臣弟愿同往,與京城共存亡。”

        朱翊珩將話說到這個份上,成明帝自然無法拒絕,思索片刻道:“那就讓王學謙去吧!內閣今日將詳細作戰計劃呈交給朕,不得有誤,都退下吧!”

        朱翊珩還未走出大殿,身后忽然傳來成明帝的聲音,“老十六,你留下。”

        朱翊珩轉身走回殿中,卻見成明帝盯著他,用一種近乎齒冷的聲音問道:“你方才說彭成膽小怯懦,是何緣故。”

        “臣弟離開通州時,通州衛指揮使湯和暗中求見,跟我說彭成之前在大同賄賂韃靼人請求撤兵,到了通州又縱容他手下的人強征軍餉,還給了我一封他親筆所寫的密信,求我面呈皇兄。”

        朱翊珩十分恭敬的將湯和的書信呈上,成明帝卻并未接過,而是用一種陰晴不定的神色望著他,“那你為何現在才給朕?”


  (https://www.dzxsw.cc/book/98791137/2947425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