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再破江南大營
6月14日,秦日綱到達天京城外燕子磯一帶扎營。秦日綱所轄太平軍已經連戰數月,將士非常疲憊,從上到下都想進城休整。
但楊秀清運籌帷幄,經過他一番聲東擊西的部署,清軍向榮四處派兵堵防太平軍。他料知清軍江南大營的兵力已經非常分散,就像一張紙老虎,一戳就破。
為此,楊秀清傳令給秦日綱,要求秦日綱必須攻破江南大營后才準入城。
聽聞楊秀清的嚴厲命令,秦日綱非常沮喪,派陳玉成、李秀成二人進城游說楊秀清。
李秀成、陳玉成二人向楊秀清力陳,說士卒已經疲憊至極,而江南大營扎營已久,營壘堅固,一時間肯定難以攻克。不如讓將士休整一段時間,再匯合翼王的部隊、陳城的火軍,大家一起合攻江南大營,必能一擊即破。
楊秀清根本不聽兩人廢話,也懶得跟他們解釋自己的策略,只是懶狠狠地告訴他們五個字:“不奉令者斬!”
東王法令最嚴,一言即出,決不反悔。陳玉成和李秀成只好出天京城,準備和江南大營血戰。
火軍這邊,陳城統帶的是自己在江西時的老班底,計有一師八千人,騎兵師四千人,水師四千人。
水師在蕪湖至鎮江一帶江面游弋,主要任務是監視江面,運送輜重。
一師和騎兵師都走陸路。騎兵師行軍速度快,先繞道蕪湖,逼退蕪湖東面的清軍,而后按照石達開的部署,直趨溧水,以為聲東擊西之計,調動江南大營回防。
溧水接連溧陽,地理位置重要,是太平軍經天京進攻蘇州、常州的必經之路。火軍火器先進,非尋常太平軍可比。
向榮認為火軍進攻溧水關系到全局,令江長貴部一千四百人由句容前往堵截;令明安泰部“星夜拔隊,由湖熟趕往援剿”;并由大營抽調親軍千名、義勇五百名“先往助仗”,隨后又令得力干將張國梁選帶精兵,“馳往統領督剿”。
江北大營潰敗后,江南大營頓失屏障,不得不分兵防守江北。此番調兵遣將,江南大營兵力更顯單薄。
石達開原令火軍騎兵師相機奪占溧水,待調動完敵軍后,再率大隊人馬回援天京。但陳城另有想法,他令騎兵師占領溧水后就地固守,和固守鎮江京峴山的騎兵師先鋒遙相呼應。
名義上,這是要分散江南大營兵力。實際上,陳城準備以此為前進基地,奪占蘇、常。
火軍騎兵師當然要聽軍長陳城的。
太平軍這邊,選定江南大營老營所在-孝陵衛東北的仙鶴門為主攻方向,西北的龍脖子(地保城)為助攻方向。
6月17日,秦日綱及屬下陳玉成、李秀成等自燕子磯移營仙鶴門,與仙鶴門處的清軍對峙。
天京城內派出萬余援軍,占據大小水關及馮家邊一帶,離仙鶴門數里筑壘,與秦日綱軍相呼應,對仙鶴門的清軍形成壓迫。
清軍統帥向榮派總兵王浚率二千人前往仙鶴門堵截。
6月18日,翼王石達開的北路軍加入戰場,在堯化門、仙鶴門一帶筑壘數十座,又于黃馬群路口筑起兩座營壘。
如此一來,太平軍將阻斷江南大營孝陵衛老營與仙鶴門、石埠橋清軍的聯系。江南大營危矣!
向榮命都司馮子材夜襲石達開的黃馬群軍營,打通仙鶴門清軍補給線,并緊急從溧水調張國梁趕回大營。
這馮子材出身于天地會,后投降清軍,日后還在鎮南關大勝高盧侵略軍。
向榮非江北大營兩任統帥琦善、托明阿兩個草包可比,底下人才濟濟。
次日,張國梁及德崇額在青馬群筑壘20余座,防阻太平軍進攻孝陵衛大營。
6月19日,火軍抵達天京。陳城令一師一團兩千人隨石達開部猛撲仙鶴門清軍營盤。
楊秀清對屬下的太平軍很有信心,雖然命令火軍來京支援,但又害怕火軍搶功。他暗示石達開,要石達開務必挾制火軍,把攻堅任務留給火軍,把功勞留給自家太平軍。
石達開自恃兵力雄厚,是清軍江南大營的數倍,并未安排陳城具體的任務。他只是令陳城分兵支援仙鶴門,并在溧水派出疑兵,阻滯清軍援軍。
陳城也知道太平軍的小心思,將計就計。陸晨光的騎兵師帶足了輜重,準備在溧水長期固守。他這支疑兵本來只是用來虛張聲勢的,但陳城暗令他做好打硬仗的準備。時機一到,這支偏師就要充任火軍先鋒,相機前往常州。
陳城將王韜的大隊人馬屯兵馮家邊一帶,他準備先按兵不動。等太平軍和清軍打得難分勝負時,只要他的火軍預備隊一出現,定能扭轉戰局,收獲奇效。
太平軍自信能夠單獨對付江南大營。若太平軍能夠獨自攻破江南大營,陳城的火軍大隊人馬將在這場戰斗中毫無建功,不能奪占江南大營堆積如山的糧草輜重。日后爭奪蘇州、常州,太平軍將占上風。
假如結局真的如此,陳城自認倒霉。但陳城不相信太平軍能夠輕易攻破江南大營。關鍵時刻,火軍仍有參戰的機會。
20日,各路太平軍發起總攻。
石達開部太平軍兵分兩路,猛撲盤踞紫金山麓的清軍營盤。
接著,秦日綱所部數路太平軍圍攻青馬群的清軍張國梁部,一舉平毀其新筑的20多座營盤。
楊秀清令天京城內的太平軍從南門與通濟門殺出,直撲清軍七橋甕捷勇營盤。江南大營兵力匱乏,統帥向榮親率大營親兵一千二百名趕赴七橋甕支援。
激戰至午時,清軍彈藥用盡,紛紛退往孝陵衛守護老營。
太平軍開始進攻清軍孝陵衛老營。石達開親臨前線督戰,陳玉成、李秀成部從側面助攻。楊秀城又令城內太平軍出太平門、洪武門接應。
向榮所部的清軍也不甘示弱,據壘死守,雙方展開慘烈的爭奪戰,殺得難解難分。
江南大營由向榮所建,麾下張國梁、虎嵩林等皆為悍將。江南大營的清軍很有戰斗力,絕非江北大營可比。向榮在此經營三年,糧彈充足,堪稱清軍綠營中最精銳者。
奈何太平軍人多勢眾,將江南大營老營團團圍住。清軍死戰不退,固守老營,卻也不能擊潰從四面八方涌來的太平軍。
太平軍戰斗力不如江南大營,但兵馬多、士氣高,雖被清軍的營壘所阻,卻也知道江南大營已是強弩之末,人人立功心切,鼓噪不已。
戰斗至下午二時,雙方僵持不下,士卒均已疲憊至極。
火軍仍有五千生力軍,未曾投入戰場。陳城見戰局僵持,知道江南大營即將崩潰。若天京城內再開來一支太平軍,再燒上一把火,定能一舉攻破江南大營。
到時,可就沒火軍什么事了。陳城不等石達開的命令,令王韜立刻親率四千人馬,從靈谷寺后翻越紫金山,直奔山腳下的蒙古馬隊。
火軍觀戰已久,人人思戰心切。軍令一下,上下將士歡呼雀躍,小跑著奔向戰場。
這一支奇兵出敵不意,清軍完全沒有料到。王韜率領著火軍,從山頂居高臨下,火炮轟鳴,聲勢震天。從下往上看,只見漫山遍野都是敵軍,不知有幾千幾萬。
火軍直沖而下,前鋒很快就沖進馬隊營盤,先是用火槍猛烈射擊,打得蒙古馬隊人仰馬翻。然后四處縱火,焚燒清軍輜重,攪得蒙古馬隊亂成一團。
蒙古馬隊一直被清廷視為國家柱石,是清廷最精銳、最依賴的王牌部隊。太平天國的兩萬北伐軍,就是死于蒙古馬隊之手。
但在火軍的奇襲下,蒙古馬隊絲毫不能發揮優勢,馬匹、士兵紛紛逃竄。這支被清王朝視為生命線的“御林軍”,也是向榮最放心的,沒想到卻第一個崩潰。
王韜攻克蒙古馬隊,乘機鼓噪而進,一路放火,清軍營盤接連告破。
太平軍諸部見清軍后院起火,士氣大振,不約而同發起猛攻,江南大營二十余座營盤土崩瓦解。
清軍大潰,向榮、張國梁等連夜敗走淳化鎮,21日又經句容逃往丹陽。
至此,威脅天京達三年之久的清軍江南大營被太平軍徹底摧毀。
(https://www.dzxsw.cc/book/96297238/326253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