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劉備讓張飛先去安置俘虜,張飛如蒙大赦立刻就告退了。但是這場爭論尚未結束,袁渙緊接著提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誠如你所言,天是沒有情感的,天志是自然運行規則的總和。那么鬼神是否存在?”
這個問題,數百年前的孔子也不敢直接否定,只能避開“鬼神”的話題不講,只談“生”不講“死”。
然而甘霖回答得很肯定,和墨子一樣的肯定:“存在。”
袁渙:“既然如此,墨子行義一生,鬼神為何不曾保佑他無病無災、長壽延年?歷來有如此多兇惡賊寇,殘害百姓,而鬼神卻不曾懲罰他們?難道鬼神不好義而好殘暴?”
甘霖:“并非如此,鬼神也好義,但是鬼神不會去懲罰獎賞活著的人。就好比我們喜歡團結友愛地去做事,螞蟻也知道要這樣做,但我們卻不會去關心哪只蟻沒有做到團結,于是去懲罰它,哪只蟻做到了團結,于是去獎賞它。”
袁渙:“可是歸根結底,蟻和人同在天下,同在地上。每個人都能看見蟻,蟻會被人踩死,懂得繞開人走。可鬼神不是人人都能看見,也不是天天都能接觸到。”
“人不可能遇見鬼神,即使遇見,也是沒有遇見。他們無處不在,但他們不存在。”
甘霖這番話把眾人都說懵了,于是她不再一昧地回答,而是開始闡述自己的想法:“在一張紙上,畫兩個圓。如果圓也能看,那么任何一個圓看對面都只是一條直線,諸君以為然否?”
眾人點頭。
“從一個端點出發,任意一個方向都會形成一條線,任意兩個方向則形成一個平面。再多一個方向,就是一個形體1。世間人所見之萬物都是由這三個維度構成。但這只是空間構成關系。一個形體無論它動與不動,時間總是在它身上流逝著。”
“人看平面的兩個圓,因為比圓多出一個高度,所以圓以為對面是條線,實際上那也是個圓。鬼神看我們,則多出一個時間的維度,即超脫生死。而時間和空間不可分割,此時會扭曲在一起。”
“所以人以為只是短短的一瞬,甚至短暫到根本無法察覺,但于鬼神而言其實是永恒。鬼神所處的空間對人來說無限小,但其實是無限大。因為活著的人無法跨越時間,所以看不見、也摸不著鬼神。但當人死了之后,游魂為變2就會進入鬼神的所在,然后接受審判。因為鬼神跨越了時間,人生前做過什么,在他們眼里無所遁形!”
當劉備和簡雍感嘆玄妙的時候,袁渙的心中只感到害怕,甘霖補全了墨家理論中的致命缺陷,一旦墨家學說成為主流思想,那么鬼神審判的標準、人行義的原則豈不是都由墨家說了算?!墨家全然不講尊卑禮儀等級,天下照那樣治理只會亂套!
可是該怎么辯駁?墨家在創立之時,便是諸子百家里最擅長名辯的學派,想從辯術上去駁倒她,實在難以做到。所以只有著力于道本身!
“墨子曾有言,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
袁渙的話還沒說完,劉備突然出言打斷了他:“今日就先到這里罷。”
空氣變得極其安靜,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能聽見。
簡雍見狀,先行合手退下。
袁渙的目光看向劉備,但從他的臉上,完全讀不出他此時的心思。他和陳群一前一后地退出后,陳群壓低了聲音道:“曜卿兄,你方才未免太過心急!那些話不是現在應該討論的,明公及時打住也是為你好。”
“恐怕不是為我好,是要護那無君無父之人!”袁渙渾然不懼,看向陳群的目光大有種“你要上告隨便告”的架勢。
陳群立刻感到頭痛起來,袁渙此人被贊譽為君子,但在他看來多少是泥古不化和不知變通的。如果劉備真的有不可言說的野心,墨家的“舉賢”必然正中他下懷,現在說這些,難不成要他暴露野心嗎?
再者,一旦他真正坐上那個位置,他難道會容忍墨家繼續舉下一個賢嗎?
所以陳群心中十分篤定,亂世權變固非一道,墨家學說永遠只在戰亂時才有機會被看重,一旦天下重歸統一治安,它的下場就是被當作棄物掃進廢墟!所以根本不必去擔心,也不必去害怕。
“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您是害怕袁曜卿問這句話么?”甘霖沒有急著走,依然不緊不慢地說道。
劉備一怔,他很早就發現她身上有股軸勁,袁渙也恰恰是個很軸的人。這二人明明一個看起來沉靜,一個看起來溫和,但較真起來,觀點不同,湊在一起必然是針鋒相對!不似陳群那般“中庸”會和稀泥。
不過現在只剩下她一個人了,劉備不擔憂對話會傳出去,所以也愿意聽聽她的回答。
甘霖:“我的回答是,那只是子墨子心中美好的愿望罷了。現在無法實現。”
劉備:“將來呢?”
甘霖:“將來也無法實現。是故選擇天下賢良、圣知、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3。賢良該如何判斷?人會偽飾,舉賢良不賢良的事您比我見得更多。圣知又該如何衡量?唯獨辯慧一詞,可考察一二。”
所以縱然是千百年后,更先進的生產力構造出了多個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也依然實現不了墨子的理想。
甘霖的回答,帶著一種無法言說的壓抑,讓劉備也跟著心里痛苦起來。然后他很快就能振奮起來,他相信人對天下大同的期盼是種力量,總可以改變些什么!只是一些也好!
于是他問:“辯慧該怎么考察?”
甘霖:“辯論也有其規則,《墨經》中多有著說,我三言兩語實難盡言。”
“你如若是個男子就好了,如此便能與我同榻坐而論道到天明。是女子也沒關系,但是怎樣才肯嫁給我呢?”劉備忍不住小聲嘀咕起來,他說得嘟嘟囔囔,甘霖也沒聽清楚他到底在講什么。
甘霖滿臉疑惑:“明公說什么?”
劉備臉一熱,頓了頓回道:“我是說,你能把你讀過的《墨經》借給我看么?”
甘霖:“可以。”
劉備:“還有,把你的雙手伸出來。”
甘霖有些莫名其妙,但她還是照做了,把兩只手平攤在空中。
這雙手顯然不是世家貴女的手,甲不染丹蔻修剪得很短,指節有繭而扭曲,大大小小的傷痕在膚白的映襯下更加刺眼。
劉備皺眉道:“這些傷,都是做千里眼弄的么?”
甘霖看了一眼自己的手,她可不是那種吃苦會忍著不說的性子:“唔,這些傷只在表皮倒還不算什么,打磨和拋光水玉的時候才叫要命!做完之后手臂酸得都抬不起來了!”
劉備若有所思:“難怪你剛才在席間不怎么動筷。”
甘霖:“呃,那倒不是這個原因。是明公府上的庖廚,廚藝委實一般。”
“……”他像是愣住了,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正在甘霖擔心自己這樣說,是不是得罪他了的時候,劉備又大笑起來:“好在橘子還是很甜的,請你帶幾個走罷。”
甘霖走的時候,左右兩個褲兜里都揣滿了黃澄澄的橘子,走起路來仿佛左右搖擺,模樣尤其滑稽。
家里的幾個小丫頭看見橘子是最開心的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小沛這個地方種不好橘子,因此橘子便顯得十分稀有了。
嘉數對饞得直流口水的曾枝道,“老師說過,你的名字和我的名字都和橘子有關。”
曾枝的腦門上肉眼可見地蹦出個問號,盯著橘子皮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名堂:“哪里有我們的名字?我怎么不知道。”
華采看不下去了,罵道:“笨蛋曾枝,是屈子寫的《橘頌》!”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她伸手指指嘉數。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再指指曾枝。
但曾枝顯然對此已經毫無印象了。
甘霖見狀,吩咐華采監督曾枝把《橘頌》背下來才能吃橘子。于是只有曾枝一個人耷拉著腦袋苦著臉,其他人都歡呼一聲去分食了。
甘霖留下兩個放在桌上,然后拎了小馬扎過來坐在舅母薛氏和甘母陽氏的旁邊,從木盆里抄起一把豆莢開始剝豆子。
甘母不說話,薛氏睇了她一眼,小聲地問甘霖:“阿梅,小沛是不是要打仗了?”
甘霖還沒有回答,薛氏搶著繼續說道:“我聽說郭刺史有數萬大軍,劉使君這次出兵打了勝仗,他一定會來報復!可是阿群才從軍沒多久,萬一有個好歹……”
她不敢再繼續說下去了。
甘母顯得比薛氏更加生氣,她把手里放豆粒的碗往桌上重重一擱:“你先前不是說起碼半年內不會打仗的么?如今還沒有到半年呢!這次你表哥是幸好作為新兵留守在城內,等姓郭的打來該怎么辦?”
“你能不能向劉使君說說情,讓他去看管俘虜,不要上前線!”
陽群作為這一大家子中唯一的男丁,毫無疑問會受到兩位長輩的溺愛。性情倒沒養歪,只是膽氣不足。
他們都沒有拋頭顱灑熱血、建功立業的志向,對此甘霖無法責怪。如果生在太平世,能普通而安穩地過完一世,同樣是她的愿望。
如果原來的甘梅還在,她會答應的吧!
但甘霖顯得很冷酷:“不能,我沒有立場向劉使君提出這樣的要求。這次如果他能活下來,你們便收拾東西和他一起逃走吧,逃到益州、交州,索性逃到海外去吧,那樣就不必再面對戰爭了。”
“你!你就不是我生的女兒!”甘母聽到這樣的揶揄,怒而站起離開,裝豆粒的碗也被她的大動作帶翻,豆子就像雨落似的掉在地上混亂滾著。
“唉!”薛氏看了甘霖一眼,放下東西去追甘母。
甘霖面無表情地蹲在地上撿豆子,都沾了泥塵,等下還要洗干凈。
薛氏追上甘母后,有些躊躇地問道:“小姑,你剛才那樣說阿梅是不是太傷她了?”
甘母其實說完就后悔了,但現下還是嘴硬道:“你看她剛才說的都是些什么話?什么逃到益州、交州,路途遙遠又賊寇橫行,哪里能成行?不過是笑話我們罷了!她現在是有能耐了,劉使君也看重她,可為什么不能答應這樣的小小要求?說到底,她打心眼里沒有把我們當作親人!”
甘霖確實從來沒有把他們當作親人。在她心里,陽氏和薛氏是需要她照料的人。
而陽群和華采、嘉數、若英和曾枝,都是她花時間和心血培養的學生。也許其自身的天賦并不突出,但他們從她這里學到了太多,他們原來根本沒有機會學到的東西。如果到最后在這亂世之中,卻只知縮衣茍食、以圖自保,她想她無法接受,也無法容忍。
(https://www.dzxsw.cc/book/95494424/291636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