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國稅、地稅,財政部
第761章 國稅、地稅,財政部
云真人,我輩之先驅也!
顧炎武、黃宗羲等人的心中,不約而同地冒出相同的念頭。
如此遠見卓識,如此為天下蒼生請命、為萬千黎民謀福祉的崇高志向、品性,不正是我輩所要追隨的圣賢嗎?
黃宗羲禁不住在心里,把云逍和劉宗周加以對比……劉大儒的學問,竟是迂腐到發臭,狗屁不如!
我要背叛師門!
張嫣目不轉睛地看著云逍,一雙清眸中盡是傾慕,不,激賞之色。
一旁的柳如是看看張嫣,又看看自家男人,嘴角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咱家的老大,該不會是這位吧?
木匠皇帝娶得,我家道士為何娶不得?
“在這兩大原則之下,大明要實行更加統一和規范的稅收制度,具體的方向如下。”
“其一,財政集權體制,向分稅制調整!”
云逍一番解釋。
從古至今的稅制,都是高度中央集權。
地方自主掌握的財政權力被完全剝奪,財務收支管理上,完全是全國范圍的一元化。
地方財政的錢糧從何而來?
大明的賦稅,有正額與非正額之分。
賦稅由國家規定稅額,一般是定額,固定不變。
老朱留下一個總田賦定額,2700萬石,沒人敢變。朝廷在這些收入定額之內,安排各項支出經費,稱“量入為出”。
徭役則是因事差遣,“量出為入”,這是非正額財政。
正額財政收入絕大部分要起運朝廷,地方官府的日常運轉,只能依賴非正額財政收入。
非正額賦稅,可操作的空間實在是太大了。
地方官府可以隨意加派苛捐雜稅、攤派。
朝廷的銀子不夠用咋辦?
太祖定了2700萬石,那是糧食,咱可以收銀子啊,這不算違背祖制吧?
于是乎,各種名目的稅種誕生了。
這就是濫稅和惡稅現象的源頭,也是壓垮百姓的一座座大山。
所謂分稅制,是將國家的全部稅種,在朝廷和地方官府之間進行劃分,以此確定二者的收入范圍。
具體而言,就是將稅種劃分為國稅、地方稅和國、地共享稅,以劃定朝廷和地方的收入來源。
沒有什么正額和非正額。
只有國稅和地稅,以此來杜絕從朝廷到地方,對百姓的橫征暴斂。
如此一來,不僅百姓減輕了負擔,地方官府也有了積極性。
李標沉吟片刻,頷首說道:“大善!”
畢自嚴想的更為細致,立即發現其中有很多問題。
正欲發問時,云逍擺擺手:“等我說完之后,畢閣老再說。”
畢自嚴自嘲地笑道:“下官心急了!”
云逍接著說道:“分稅,不僅分的是稅收,同樣還要厘清事權、管理權。”
大明的財政管理,不能說時雜亂無章,至少也可以說是一塌糊涂、兵荒馬亂。
從唐朝頒行兩稅法開始,國家財政就朝貨幣化、統一數字化的方向發展。
到了宋朝,已經有了每年以銅錢來計算的財政管理體系。
然而老朱倒好,反著來。
他放棄了以銅錢管理國家財政的做法,倒退回以谷物本位,用“石”作為國家財政的計算單位。
尤其奇葩的是,他將總田賦定額為2700萬石,并且這是祖制,誰都不能改變。
他的出發點倒是不錯,希望子孫后代不增加農民的負擔。
可現實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啊!他的孝子賢孫們,有不計其數的辦法,繞開這個數字,對百姓橫征暴斂,勝過任何朝代。
后來雖然改為白銀作為中介貨幣單位,可朝廷沒有制幣權,對白銀是完全沒有掌控能力。
還有更亂的。
偌大的大明帝國,財稅事務是何等的繁雜?
大明的朝廷,卻并沒有一個類似財政部的單位,當然也沒有專業的財政部長和部員。
啥,戶部?
千萬別被影視劇給騙了。
封建王朝的戶部,跟財政部完全是兩碼事。
戶部只是純粹的財稅執行單位,沒有出臺政策的職權。
甚至戶部不管預算,也管不到什么物資要在哪里征收,總共要征收多少。
他們只管想辦法,達成皇帝交代的目標。那政策、預算在哪里訂定?
掌管戶部當然是皇帝,只有皇帝能下這樣的政策命令,戶部只是執行,并將數據匯總而已。
如今的大明,一年進入戶部的地方財政數據,高達數千筆之多。
這些數據在到達戶部之前沒有先整合,數據五花八門,用各種不同格式寫成。
很多數據北京的戶部,還要通過南京的戶部才能取得。
就算北京戶部自己轄下的各省,也都有省內收集數據的方式,一直到縣的層級,都沒有統一。
而管理這些復雜數據的戶部,整個單位上上下下,一共五十多個正式官員,加上一百多個胥吏。
怎一個‘亂’字了得?
戶部規模太小,能管的很有限。而除了戶部之外,國家財政事務還牽涉到兵部、工部,不僅交錯混雜,可鉆的空子也就多了去。
財政大權,看似完全只在皇帝一人的管控中。
然而皇帝什么都管,實質上等于什么都沒有管控。
到頭來,國家窮,百姓苦,崇禎這個皇帝累的尿血,卻窮的賣血,唯獨肥了各級的官員。
畢自嚴急聲問道:“云真人的意思,要加強戶部的職權?”
他當了多年的戶部尚書,如今又是管戶部的閣臣,自然知道大明財政管理的亂象。
然而要想改變,又是何等的困難,絕非是他一個大臣能扭轉的。
云真人力主革新,那就沒問題了。
云逍斷然說道:“改,并且是從上至下,進行大改!”
首先要厘清戶部的職能,朝后世的財政部發展。
當然了,具體怎么改,云大真人只拿方向,微操是大侄子和大臣們的事情。
畢自嚴喜不自勝。
說到財稅具體事務,別說是張嫣、柳如是,黃宗羲、顧炎武等人都有點迷糊。
不過一點也不妨礙眾人對云逍的敬佩……不明白,卻覺得厲害,簡稱不明覺厲。
“其二,由包征制、代征制,向官征制演進!”
云逍豎起兩根手指,道出稅制的第二個調整方向。
(https://www.dzxsw.cc/book/93302887/284689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