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智慧城市計劃
“既然說到這里了,我也把我對智慧城市的構想和你們說一說吧,看看能不能找地方開始動起來!”
這里有工信部、發(fā)g委、國資委三個部門的老大,剛好是負責項目審批、施工、出錢的幾個部門,先給他們吹吹耳邊風。
看著電腦上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眾人也來了興致。
至于鋰硫電池被狙擊的事情,眾人已經(jīng)把他放在一邊了,有智能駕駛系統(tǒng),tsl都不是事,回頭打的他們求和。
陳諾打開電腦從智慧交通系統(tǒng)開始講起,然后到智能駕駛系統(tǒng)、天眼系統(tǒng)、醫(yī)療、安全、政務等等。
個把小時后,他才將智慧城市的概念和應用場景講完。
幾人眼中除了震撼就是對未來的期待。
他們前段時間雖然知道了未來科技有智慧大腦計劃,但也僅僅是一個評估而已,和聽陳諾講完全是兩個概念。
過了幾分鐘后,發(fā)改委主任余杰道:“陳教授,你這個有計劃書嗎?可以給我一份嗎?我回去和上面聊聊,大概率會通過的。”
“當然有了!”
陳諾又調出一份文件,打印了出來。
余杰翻看了一下,眼神滿是古怪,不僅有計劃,連城市都選好了,這是早有預謀。
地點就是上次陳諾考察過的雄安。
“陳教授,這事我回去會讓人規(guī)劃,最遲半個月就給您答復!”
雄安是新區(qū),還在規(guī)劃建設中,很多東西都可以現(xiàn)在做好預留,會省去大量的時間。
其他的先不說,至少智慧交通系統(tǒng)、智能駕駛系統(tǒng)都是現(xiàn)成的了。
做好規(guī)劃和預留,智慧大腦完善一個功能就添加一個,等智慧大腦完成了,智慧城市也弄好了。
幾人很是興奮,這個未來科幻般的城市若是成功了,那絕對是整個世界的中心所在了。
“你們也別高興太早,這車還有一個關鍵技術要解決,若是解決不了,一切都是白搭!”
陳諾看著興奮的眾人,忍不住潑了一盆涼水。
“芯片,智能駕駛系統(tǒng)都是集成在芯片上的,若是芯片不行,在城市中,慢上半分鐘那都是一場災難!”
周正峰臉色凝重道:“陳教授,依你看,汽車芯片要達到了多少nm工藝才行?”
“硅基芯片3nm和碳基芯片14nm勉強可以使用,但要對速度做限制。碳基7nm可確保無憂!”
周正峰和余杰臉色一變,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國產芯片還卡在28nm,實驗室倒是有14nm的,但沒法量產,想要量產至少還得一兩年的時間。
沒有芯片,這個智慧城市就是空談了。
“周部長,你實話跟我說,若是有一種新的工藝打破cmos、gan、soi三種工藝的封鎖,以國內的光刻機技術,能不能達到7nm。”
“你前幾天研究出了新的技術了?”
周正峰臉色極其嚴肅,一瞬間他想到了前幾天陳諾的研究。
“你先別管我研究沒演技出來,你先回答我的問題。”
“能,也不能!”
周正峰沉思了一下。
“中科院微電子研究院用聚電解質制成的聚合物電解質“肥皂泡”作為模板,用激光照射,也得到了13.5nm的極紫外光源,14nm的技術倒是很穩(wěn)定了,但7nm的不穩(wěn)定,成功率極差。”
“還有鏡片,我們目前精度達不到,實驗室倒是有幾塊前幾年從漢斯國進口的,但只能在實驗室用,所以即便我們光源達到了極紫外光源,芯片還是卡在28nm,無法量產14nm的芯片。”
“即便是有新的制程工藝,我們預計也會卡在7nm上,因為我們沒有高精度的雙工作臺。”
陳諾也是有些意外,沒想到國內竟然在光刻機的光源上突破了,若不是他問,估計到官宣的那一天他才知道。
“行吧,湊合用吧!”
“什么意思?”
“前幾天我研究那臺光刻機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平面結構mos,可以改三維結構,我稱之為finfet,這種結構能有效控制泄漏……
算了,一時半會說不清楚,你只需要知道,國產光刻機用這個技術能從28nm突破到14nm就行了。”
唰!
碰!
周正峰和發(fā)改委主任余杰、王福三人一下子站了起來,眼神灼灼的看著陳諾。
三人呼吸急促,聲音有如封箱。
陳諾拿出智能駕駛系統(tǒng)三人都沒有這么激動,因為即便沒有智能駕駛系統(tǒng),鋰硫電池也不會被逼到絕路,大不了授權了。
但這個技術不一樣,若是真能突破到14nm,以碳基材料的特性,比5nm的硅基芯片要強上一些,不僅能解決手機芯片問題,更能解決汽車芯片問題。
最關鍵的是剛剛的那款智能駕駛汽車就可以使用了。
三人一個主管半導體,一個主管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一個是汽車行業(yè)的老大,都跟芯片有著極大的聯(lián)系,所以三人才如此的激動。
“陳、陳教授,你說的是真的?”
過了幾秒鐘周正峰平復了心情,沉聲問道。
“是不是真的我不敢保證,我正在寫論文,準備過兩天去中科院那邊做試驗,但據(jù)我的推斷和電腦上的模擬,問題不大。”
陳諾沒敢把話說太死。
“好、好,哈哈哈……”
周振峰開心的像個小孩子一樣,陳諾說出的話問題都不大。
“好啦,別笑了,咱們言歸正傳,說說鋰硫電池的事情!”
陳諾打斷了周正峰笑。
眾人沉思了起來,最后還是王福出聲了。
“第一,將這款汽車圖片和概念放出去,炒作一翻,給消費者一個期望,最好是陳教授放出去。”
“在這期間,我們將智能駕駛系統(tǒng)搞起來,召集有能力搞智能駕駛的公司盡快在搞出實物車,只要我們時不時的公布一下進展就能持續(xù)吸量。”
“第二,鋰硫電池生產線,我們直接收購幾家,提高產量后,給國內各大廠商提供,只要消費者用了,口碑好,那消費者就愿意等!”
“第三,鋰硫電池出口為由頭,可以和漢斯國做個交易,看看能不能打破鏡片技術封鎖。”
……
不愧是掌控近萬億市值公司的大佬,深諳消費者的心思。
陳諾很是干脆,將極具科幻元素的汽車圖片上傳到了他的幾個社交賬號,并配上了一句極具遐想的話。
“它來了!”
(https://www.dzxsw.cc/book/93251451/3616784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