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陣(三)
阿福仔細察看葛家各處,果然在假山中發現了一條暗道。沿著密道走進去,里面密室中赫然是失蹤多日的葛威。
被找到時,除了因待在密室中臉色不太好以外,葛威整個人和過去看起來也不大一樣了。
平日里的他一副汲汲營營的老好人模樣,如今反而有種云淡風輕的感覺。但大概是他裝模作樣的時間太久了,他的神態和他給人的感覺十分違和,讓人覺得很是別扭。
密室里還備著許多干糧,在這里繼續住個十天半月完全沒有問題。除了一些日常用品之外,大半間密室都是大大小小的箱子,打開以后,全是黃金,在幽暗的密室中,格外晃眼。
葛威任職縣令的時間還不到五年,居然能有這么豐厚的家底,管中窺豹,可見安縣官場的油水有多少。
葛威在見到祝業安時,長嘆一聲,頗為惋惜地搖搖頭,沒有多做掙扎,就讓人帶走了。
之后審案時,更是十分配合,完全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順帶奉上犯罪證據。
這一系列的操作下來,即便聰慧如祝業安也覺得莫名其妙。
葛威究竟想干什么?
葛威聞言笑笑,并沒有多做解釋,因為他知道,自己說出來的話不會有人相信的。
如果他說,他這么做,是為了百姓,會有人相信嗎?
不會的。
——
根據賬本上的分成記載,近十年來,安縣官員貪污的錢財,他們自己所分的只有一半,剩余的一半都在一個名叫朱駿的人名下。
初時顧南風沒有太放在心上,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證詞被供出,她才意識到并不是同名同姓之人。
她知道的朱駿,是沈鐸兒子沈源的同窗,也是設計陷害沈源的主謀,是梁王一派的人。
祝業安一怔,若真是朱駿,那這件事對于他來說,還真是意外之喜。
葛威卻無法給他們更多的驗證,“我從未見過此人,錢財都是由人直接送到京城,他從未來過安縣。但這筆錢確實進了梁王府。”
“我并未聽說過安縣和梁王府有什么關系,為什么你們要和梁王府分成?”顧南風在此之前,已經將朝中官員的身份背景都熟記于心,仔細思索,也沒有找到安縣為什么和梁王府有牽扯。
“先帝剛登基之時,要建一座別苑,工部的官員挑中了安縣的木材,當時來安縣考察的工部侍郎是梁王的女婿。雖然后來先帝并沒有看上安縣的木材,而是定了其他地方的。但當時的安縣縣令姓黃,他為了和梁王攀上了關系,每年的供奉流水一般地往京城送去。”
顧南風擰起眉,這件事的淵源居然有那么遠。
“后來那位黃縣令果然高升遼東郡丞,安縣就成了他們的私人庫房。在黃縣令之后,在我之前,還有兩任縣令,而給梁王府的孝敬也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從未變過。
“尤其是今上登基之后,兩次減免賦稅,地方官員可做文章的地方大大減少,但梁王府中要的錢財卻沒有少,只能從別的地方找補回來。”
顧南風似有所悟,“百姓暴動也在你的計劃中?”
“這里山高皇帝遠,我位卑言輕,就是想為百姓說句話,折子也根本遞不上去。除非發生一般人遮掩不下去的大事。”
葛威垂眸,臉上都是無奈苦澀的笑容,“今年年初,我聽說南康郡守曾治被繡衣直指查處,覺得眼下或許是個機會。故此我以斂財為由,刻意加重了今年的徭役,然后私下又對監督百姓施工的官兵許了好處,說從百姓那兒盤剝過來越多,他們分到的也會越多。另外還在百姓中安排了人刻意煽動。最后事情如我所想,發生了民亂。”
“既然如此,為什么皇上派我們來查時,你卻不配合?”顧南風對葛威的陳情始終持懷疑態度。
“因為我不確定曾治被查,是因為他真的有問題,還是……還是上面其他人的意思。多年以前,接替黃縣令職位的鄭縣令,曾經為民請命,越過郡守府直接向吏部上了折子,他想即便不能減輕百姓的徭役,也希望能讓梁王府警醒點,不要太過貪婪。
“當年也有繡衣直指前來核查,但說是查案,在安縣待了半個月的工夫,正事一點不辦,成日里只顧著吃喝享樂,臨走前還搜刮了不少錢財。反倒是告狀的鄭縣令,在他們離開不久后,因越級誣告被下了大獄。我派去的人聽說,周智是想要直接去京中找鎮國公的,所以你們過來時,我并沒有太多的想法。”
葛威想起往事,心中百味雜陳。
那時的他也是個胸有抱負的人,他幫著鄭縣令收集證據,然而他們費盡心血找到的東西被拿走后,就沒有下文了。
若不是當時鄭縣令自己扛下所有的事情,始終沒有交代有幫手,葛威恐怕也不可能有機會成為縣令。
“你和周猛、周智什么關系?”祝業安冷聲問道。
葛威搖搖頭,“并無關系,我也沒想到百姓中會有這樣武功高強的人,一開始我安排了自己的人在其中,因為擔心他們太快被鎮壓,掀不起什么水花。沒想到他們兄弟倆橫空出世,百姓暴動的效果遠超于我的預計。”
“所以你知道他們兄弟手中有賬本?”
“賬本是我的人假裝不小心發現,然后特意送到他們兄弟手中的。”
“你不怕嗎?”
葛威悶聲道:“我空有一顆為民請命的心,卻沒有任何能力去對抗,除了同流合污,混在他們中間收集證據,這些年我什么都沒有做成。身為一方父母官,也保護不了這里的百姓,本就沒有資格忝居縣令一職。”
“你故意失蹤,是因為周智落在了我們手里?”
葛威點了點頭。雖然顧南風看上去就是個光明中正之人,但是繡衣直指的統領祝業安,他卻完全看不透。
為了讓安縣的事情驚動朝廷,從百姓暴動,到遼東郡派兵鎮壓,其間死傷百姓數百人之多,周智手中的賬本是他最后的希望,但當他聽說祝業安將周猛尸體掛在法場旗桿時,就知道這件事怕會有變數。
祝業安的手段過于殘酷,原本就對繡衣直指持懷疑態度的葛威,經此一事,更加不敢信任。
后來他在密室中聽說祝業安下了通緝令,反而放下心來。
自始至終,他唯一擔心的就是,暴亂的事情鬧得不夠大。
祝業安嗤笑一聲,“葛縣令這樣舍生取義,自己藏了起來,卻把妻女丟在外頭,就沒有為她們擔心過嗎?”
“顧大人是女中豪杰,又深明大義,她不會看著別人為難無辜人士的。”葛威自信滿滿。
雖然葛威說得合情合理,但也許是一開始葛威給人留下攀附權貴的印象太過深刻,祝業安和顧南風并沒有相信他。
不過顧南風在仔細翻查過葛威任職安縣縣令這幾年的履歷后,對他所說倒是信了幾分。
自他上任之后,除了徭役之外,安縣并沒有其他大的問題。按百姓的話說,比起之前的縣令,葛威已經好多了,平日里有什么冤屈他還是會替百姓做主的。
這五年來,他除了徭役和賦稅的分成,竟然沒有私下收受任何賄賂。大概是他膽小如鼠的性子太過深入人心,其他人只當他本性如此,都沒有多懷疑什么。
但葛威的初衷對于祝業安來說,并不是很重要,他現在最感興趣的是朱駿此人。
祝業安找來每年送金子進京的人,憑他們的描述,手繪出了一幅人像。
果然是朱駿。
看著祝業安興致盎然的樣子,顧南風有些困惑,以前查曾治的時候他都沒這么興奮,怎么牽扯到梁王府,祝業安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
“你和梁王府有過節?”顧南風心中一動。
以祝業安和祝家的情況,不存在他替祝家出頭的可能,那么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祝業安和梁王府的什么人有過節。
可一個權勢顯赫的王府,一個太學博士的庶子,尤其是一個多年沒有出過門的人,顧南風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他們會有什么交集。
祝業安怔忪了片刻,右手下意識地摩挲著左手腕處的奇楠香串珠,神色晦暗不明。
“有些事情我還沒有找到足夠證據,但若無意外,我和梁王府……”祝業安一頓,抬頭看著顧南風眼中的關切滿滿關切,心頭的煩悶一掃而過,心平氣和地說道,“我和梁王府有血緣關系,更有血海深仇。”
顧南風驚愕不已,祝業安和梁王府有血緣關系?
祝業安牽過顧南風的手,將她拉到自己身邊,淡淡笑道:“有些事情我還沒有查清楚,等我自己弄清楚,再告訴你好不好?”
顧南風眨眨眼,回握住祝業安的手,“好。但是我希望你知道,不管什么時候,發生什么事,如果不想自己一個人扛,都可以告訴我,我會一直在的。”
“一直在?”祝業安輕聲重復。
“嗯,一直在。”顧南風沒有絲毫猶豫。
雖然祝業安掩飾得很好,但他提起自己身世時,眼中一閃而過的傷心,顧南風還是捕捉到了。
顧南風伸手輕撫祝業安的狐貍眼,私心作祟,她覺得這雙眼睛應該是狡黠的、微笑的……哪怕是算計人的也好,唯獨不該是悲傷的。
“梁王府的事情我們怎么處置?”
“梁王身份貴重,即便有了這份證據,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
祝業安心思一轉,沖顧南風微微一笑,或許……這份證據還能有其他用處。
祝業安話鋒一轉,提起了另外一個人,“你覺得周智此人如何?”
“周智?”顧南風不妨祝業安突然說起旁人,她仔細想了想,“武功不弱,有幾分俠義之心,莫非祝大人又起了愛才之意?”
“確實有這個想法。當日他明知法場的事情是陷阱,依然不顧一切,回來拼命,行為雖然莽撞,但這份情誼和勇氣實在讓我佩服。如果你不反對的話,我是有意招攬他的。”
顧南風考慮許久,“我們之前留下了曾治的幕僚,現在若是再留下參與暴動的百姓,皇上那里會不會有意見?”
祝業安低聲道:“可以先不稟報皇上。正好把梁王府的事情壓一壓,只說讓周智配合查梁王府的事情,故而將人暫時留下,等到合適的時機,安排周智立個功,到時候功過相抵,皇上那里也好交代些。”
顧南風瞠目結舌,半晌才回過神來。她知道祝業安膽大,但沒想到居然連皇上都敢算計。
“其實你的想法也不必事無巨細地告訴我,萬一我……”
祝業安扯了扯嘴角,垂眸遮去眼底的苦澀,再抬起頭時,又變成了平日那光風霽月的樣子。
“我相信你,也只相信你。”
顧南風瞬間覺得這份信任過于沉重,但看著祝業安溫潤繾綣的眸光,顧南風又覺得雖然有些重,但她也不是負擔不起。
“梁王府的事情,你還要查嗎?”
祝業安猶豫片刻,沒有說出自己的打算,隨口道:“查一查吧,或許有其他發現呢?”
顧南風不知道祝業安和梁王府的糾葛到底有多深,不過梁王睚眥必報又極其護短,在京中風評并不好,她以前就不喜歡梁王府的人,既然祝業安想要查,那查就是了。
只是此刻剛剛下定決心完全信任祝業安的她,并不知道對方心里正在計劃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尾聲
葛威落網后,安縣貪腐的案子可以結案了。
吏部和刑部復核案件后,安縣涉案官員全部依律法辦,或革職或抄家。從缺人員由吏部安排從別處派遣,不再由安縣當地人員就任。
葛威的陳情雖然動人,不過真假太難追究。
無論是他主動摻和,還是被迫同流合污,他貪污腐敗是真,結黨營私也是真,當然為百姓做過幾件好事也是真。但是小功不能抵大過,最后葛威被革職,小金庫被查抄。
遼東郡守被小小牽連,落了個沒有明察的罪名,被皇上派人申斥一番后,就此揭過。
人心惶惶的遼東郡,終于暫時恢復了風平浪靜。
(https://www.dzxsw.cc/book/91611472/1587996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