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竟然有這樣的事
正當滿荊州城的老百姓都在議論這案子的時候,尹少爺忽然跪在了蘇家的大門口。し這就像突然刮來龍卷風,把看熱鬧的人都吸引來
過了半個月,衙門的官差通過贓物,順藤摸瓜,逆流而上,抓到了挖墳的毛賊,因為這事影響重大,挖別人家祖墳可是大罪,蘇牧依律法判了毛賊頭頭死刑,那些小嘍啰先被打板子,然后流放。
尹姑娘的目的還沒有達成,當然不甘心這樣“泥牛入海”!于是,她另想了一招!
過了幾天,尹姑娘也感覺到了不妙!老百姓聊八卦,向來是貪新鮮,越來越多的人聊挖墳的事,聊尹姑娘的人反而越來越少了!
出了這樁大案子,衙門里的眾人終于又忙得團團轉,沒空管那些八卦了!
蘇牧鎮定自若,驚堂木一拍,四下頓時鴉雀無聲,開審,旁邊有師爺拿紙筆記下證詞,然后派出官差去現場勘查。一切井井有條!
他們陪著蘇牧來到大堂,耳邊一邊是官差大喊“威武”,另一邊是一群人哭哭啼啼。
蕭蕭頓時目瞪口呆,祖墳絕對是大事!
白水道:“我先去稟報少爺!”走幾步,見了蘇牧,白水恭恭敬敬地告訴:“少爺!城外的墳山上有十幾個墳墓被賊人挖了!現在有十幾家人在外鳴冤!”
蕭蕭問:“什么大事?”
迎面卻撞上白水,白水黑著臉,道:“大事不妙!”
蕭蕭一邊朝外走去,一邊笑:“喊冤的人終于來了!”
大概是驗證蘇牧的話,就在這時,衙門外又響起了熟悉的敲鼓聲。
蘇牧不客氣地點評:“做夢!”
蕭蕭又發表感想:“少爺,如果咱們荊州出十個這樣的大善人,活菩薩,荊州大概就沒人喊冤了!真好啊!”
蘇牧一邊聽蕭蕭說閑話,一邊把那些請愿書拿起來看,幾乎一目十行,簡略地看完,然后放在一旁,臉上沒見什么興趣。
蕭蕭贊一句:“馮兄高明!”說完,大啃鴨脖,完了,把手一擦,進內堂去跟蘇牧說這事去了。
馮姓官差笑道:“浮云兄,實話告訴你,前段日子咱們忙,那是因為前任肖知府太懶,不愿意審案子,一看見有人來告狀,就大罵刁民。不管是告狀的,還是被告的,兩邊都先來一頓板子伺候,嚇得別人不敢來告狀!后來,大家知道蘇知府不打人板子,就都跑來告狀,就好比去年沒吃完的臘肉,今年接著吃。其實,小老百姓是恨不得離衙門越遠越好,不到萬不得已,不想來告狀,寧肯找個中間人幫忙說和!小老百姓骨子里怕衙門!”
浮云問:“馮兄,那些告狀的人難道都拜菩薩去了?”
其中有個紅臉、嘴邊長媒婆痣的馮姓官差笑道:“今天城外施粥,有些人搶粥去了!有些人去尹家討藥錢去了!嘿嘿!世上拜菩薩的人比告狀的人多!”
平時他們幾個人忙得團團轉,今天卻是閑得無聊。
白水去街邊買了幾根麻辣鴨脖,回到衙門,把鴨脖掰成幾段,遞給蕭蕭、浮云和幾個在場的官差,然后一邊啃,一邊閑聊:“真是奇怪!自從尹家開始做善事,這荊州告狀的人就少了!怎么回事啊?”
——
互相又恭維幾句。郝秀才是人在局中,當局者迷;尹姑娘卻是口中敷衍,心里另有一番思量。
郝秀才得意:“不是我自夸,有些狀元功名只是浪得虛名,小可卻是經過了二十年寒窗苦讀,就像那寒梅傲雪一樣,有真才實學。”
尹姑娘落落大方,還了一禮,喜悅地微笑道:“我相信蘇知府肯定會覺得郝秀才寫的請愿書文采上佳。”
郝秀才一副甘拜下風的模樣,無比敬服,連忙起身拱手道:“是!尹姑娘簡直是郝某的良師!一席話,讓郝某勝讀十年書!難怪荊州城里人人都夸尹姑娘是活菩薩!”
尹姑娘忍了忍,道:“郝秀才趕緊把這話收起來!蘇知府可不是狗官!一沒擾民,二沒強取豪奪,三沒草菅人命,哪里是狗官了?世界上雖然有壞人,但也不是人人一樣!”
見到尹姑娘,那窮秀才搖頭嘆氣:“這天下的狗官都是一樣!竟然對荊州百姓的請愿書不理不睬!哎!如果是見到什么祥瑞,那奏折肯定上得十萬火急,對民間這種十年才出一個的大善人,狗官卻像瞎了眼一樣!哎!可惜!可惜不是我當荊州知府!”
這請愿書就像泥牛入海一般,沉入海水之前激得浪花四射,可是沉入了大海,就沒了消息。
送請愿書的窮秀才在衙門外等了一會兒,沒等到任何回應,垂頭喪氣地走了,去了尹家。
“放書案上吧!”蘇牧垂下目光,繼續看案例,沒理會那請愿書。
蕭蕭的雙下巴肥潤,一顫一顫,道:“還是那請愿書!那些人說,如果朝廷不嘉獎尹家,他們就每天寫這個請愿書,直到皇上知曉為止!好大的口氣!竟然要皇上知道!”
蘇牧淡淡地一笑,道:“你拿著什么?”他當然知道衙門的鼓沒破,如果真破了,看熱鬧的人要圍個水泄不通,豈會這么清靜?
蕭蕭登時開玩笑道:“少爺!衙門的鼓破了!敲不響!師爺已經帶人修去了!我倒寧愿不修那破鼓,免得天天聽人喊冤!耳朵聒噪!”
看見蕭蕭捧著一疊紙進來,衙門外面卻比較安靜,蘇牧問:“今天一上午沒人告狀嗎?”
...
(https://www.dzxsw.cc/book/9083/548546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