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眨眼之間
協議書上的內容確實是于洛急需的依仗,但并不是必須。
如果沒有自己的涉入,于洛的處境可能更危險。
從于洛整理的道具清單來看,所花的資金其實并不多,充其量幾百就夠了。
租借dV或者其他的拍攝設備雖然呈現的畫面質量會比較差,但也不是不可以。
唯一能夠掣肘于洛拍攝的恰恰是來自短片以外的因素。
家長和老師雙重的壓力。
劇組的主創成員和演員你肯定要在班上或者其他機構的學生中找吧,李洋甚至可以想象到劇本成熟分鏡繪制好的于洛再課件悄悄與同學商謀曠課拍攝的事情。
這個時候學生們的心早就不在課堂了,想煽動一些人跟他一起拍短片,實在很容易。
可是學生的集體缺課,到了老師這里可就不好說了,學生的家長肯定要責問學校。
到時候,所有的矛盾都會指向于洛。
李洋看不清于洛的內心,但她更愿意相信林夢云在面試考場里所說的話。
于洛從頭到尾都是被逼迫到無可奈何才吐露真言的。
老周的話是有可能,但不應該放在于洛能力的前提上。
這個話題到此結束,老周第二天離開了小城,齊老師則留下來幫助于洛做后期。
“石恒話說到沒一半手有動勢的時候接放漫畫書的特寫。”
.........
“用黃宣媽媽扔書手實書架虛的那條...”
齊老師坐在臺式蘋果前,于洛則指著筆記本電腦里的視頻素材示意他該怎么處理。
于洛清楚的記得漫畫書那一段原版的細節穿幫,一個高三學生書架上會有《藝術概論》、《電視片寫作》這樣的影視書籍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他要盡量避免這樣的低級錯誤。
兩人忙了半天才粗剪了四分鐘,其中刪除穿幫或者表演不到位的ng素材占到了整個剪輯過程的一半。
這時屋外有些動靜,李洋回來了,還帶著沈笙,兩人提著幾個塑料袋,換了拖鞋往客廳走。
“洋洋,你怎么才回來,我都快餓死了。”齊老師有些不滿的問著,眼睛卻一直緊盯著屏幕。
李洋進了廚房拿了幾個盤子把塑料袋里的熱菜一邊裝盤一邊回應道:“誰讓你賴床不跟我去吃早飯的,餓著你活該!”
沈笙是李洋放學回家的半道拉過來的,因為后期剪輯需要對素材精挑細選,沈笙作為《再見金華站》的導演助理兼場記,做的就是視頻與音頻的核對,哪些鏡頭“過”哪些鏡頭“保”都是于洛口述她執筆記錄的。此外,李洋覺得兩個大男人剪片子很容易把細節剪沒了,沈笙學過表演,心思比男生要細膩的多,李洋自己身份敏感的情況下,讓沈笙過來參與比較合適。
沈笙并不知道李洋拉自己過來是幫于洛處理后期的,只是覺得上午面試完,后面幾天也無事可做,與其閑著倒不如幫洋姐做些事情。不過看到于洛和齊老師一人一部電腦忙的熱火朝天的,她也有些好奇。
那天她醉酒睡著后,一覺醒來自己的枕頭下面現一張紙條。
某天,你無端想起一個人,她曾讓你對明天有所期許,但是卻完全沒有出現在你的明天里。也有一個人,她會在往后的歲月中給你更長久的幸福,雖然她不曾來過你的青春。
她不懂于洛的意思,卻也不敢找他去問。
于洛今天上午沒有去,兩張桌子就這么在大班空著挺扎眼的。有很多同學今天沒有面試安排的就坐在座位上閑聊。
突然她就聽到一蠻好聽的旋律,是“班長”馮文,正深情的哼唱,表情很投入,吸引了不少女同學在旁邊駐足。
沈笙也好奇的走了過去,被圍在旁邊的一個平時關系比較好的女生拉住就問:“沈笙,給我說說那天在現場到底是怎么回事?”
另一個女孩卻插了句:“她那天喝醉了,沒見著。”
激動不已的女生有些失望的松開了沈笙,又專心去聽馮文演唱。
一曲唱完,馮文開始繪聲繪色的描述kTV生的故事。
就這樣沈笙知道了之后生的事情,好像也對紙條上的文字有那么點明白了。
“總算剪順了。”于洛把場記表放在一邊,移開盯在剪輯軟件視頻軌和畫面的目光如釋重負的起身伸著懶腰。
于洛終于剪出了自己想要的效果,用長片的內容承載在短片的時長里,這是未來短片的創作趨勢。在o8年這個時候,中國的微電影還在萌芽,短片創作上大多還是在創意或者視聽語言上做文章和探索。通過空間內部的轉場與鏡頭之間的凌厲剪輯,在次要情節點上輕描淡寫加敘事的節奏,同時里面種種細節會一閃而過讓細心的人反復推敲,這樣的影片在后世的電影節上屢屢獲獎。
僅僅是用比dV好一些的攝像機作為拍攝機器,加上勉強專業的影視燈光,于洛清楚,自己拍攝出來的短片遠遠無法達到后世數碼設備的呈現的精致美感,但相對于原版的條件而言,已經是豪華加強版。他敢保證,北影導演系的面試,沒有學生能拿出這種程度的片子。
憑借對于后世短片的風格理解用以抵制原版dV影像帶來的頭腦沖擊,費了于洛不少腦細胞,各種情節橋段在整個故事所占的比例,哪些要一帶而過,哪些要濃墨重彩,這相當于跳出原來的作品的思維,重新剪出個新片子。幸好于洛有著影評人和電影導演的雙重身份,對于這樣復雜的體系才有著清晰的分辨。
“要不要鋪音軌試試?”齊老師在餐桌上端著碗拿著筷子朝著沙的方向看去。他覺得于洛這種剪輯的處理方法
“好。”
臺式蘋果的價格不菲,從運行剪輯軟件的度就能體現出來,平時李洋只是用來看看電影聽聽戲劇,因為她喜歡收集藍光影碟,所以播放的設備硬件自然要跟得上才行,自然李洋家里也有一只森海塞爾的高保真耳機。
齊老師先把音頻文件庫從臺式調了出來,沈笙看到連忙幫他拿過來錄音表以及場記表。然后他開始找視頻的文件相對的音頻名稱,聽場記板打出的波形判斷聲音與視頻的結合點在哪里。
這個過程比剪輯視頻還要費勁,于洛抽空把午飯吃了,拿著劇本背面空白的地方寫一會處理音頻時他想要的效果。
當然配樂他是帶在身上的,不過聲音要鋪出來之后,他在鋪配樂才會有效果。不過他已經否定了許多原版的配樂,打算嘗試用一些自己以前聽到過比較合適的曲子代替。
齊老師的眼睛一直緊緊地盯著軟件上有如心電圖般曲折的波形圖,不斷的調試著音量輸出的大小,保證聲音處于一個正常的峰值,不喧賓也不奪主。
聲音的剪輯階段持續了一個半小時,齊老師才把耳機摘下來:“你來聽聽,這只是同期聲,后面還要擬單獨的音豐富層次。”
李洋這時候要去學校,看見他們在戴著耳機說著什么錄音的事情,她走的時候關門的聲音也努力控制到最小。
聲音的處理是齊老師按照于洛的所要呈現的效果做的,于洛帶著耳機仔細的看著兩個音軌上細微不同的曲線,他要聽出兩個聲道同一時間的聲源方位層次感的不同,這也是立體聲的最基本要求。
前世,于洛本科時是有過音樂音響和影視錄音基礎這兩門關于聲音的課程的,雖然使用的跟齊老師的軟件不一樣是au和sam,但異曲同工目的是一樣的。
于洛按下空格鍵,視頻軌和音頻軌同時開始播放。他的眉頭認真的開始皺起來,餛飩館里遠遠的服務員在忙碌的聲音,車輛行駛輪胎壓過路面的聲音,嗚嗚的風聲,從遠處漸漸及近的聲音,甚至喝醉的柳隨風被石恒架著搖晃的走在路面上,給他一種從身旁走過的感覺。
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分多鐘,但于洛很享受,他摘下耳機有些戀戀不舍。“這樣的聲音還能做?”
齊老師點點頭風輕云淡的說道:“其實如果有更多的話筒,我能做的聲音會更好,但條件有限,我只能在多聲道鋪其他的聲音來滿足空間的豐富性,你看到那個單獨的文件夾沒?是我利用休息時間捕捉的不同聲源。”
于洛才明白過來在拍攝期間為什么齊老師那么忙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場景,還要演班長的馮文過來搭手的原因,他感受到了專業的氣息,頓時看齊老師的眼神也開始變得“崇高”。
“能讓我聽聽嗎?”沈笙在旁邊小聲的問道。
于洛遞給她耳機,女孩帶上之后,于洛幫她播放。
沈笙靜靜的聽著,眼神有些癡了,她好像來到了熱鬧的餛飩館,端著盤子給三個學生上菜。忽然間她又到了街邊,像是個過往的行人....
三分半的時長,沈笙覺得自己恍惚過了一個世紀。
沈笙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了于洛,于洛笑了,他知道自己的剪輯效果開始出現了,時空的壓縮、事件的進展,讓觀眾松弛的思維變得緊繃,下意識的跟著鏡頭和聲音的氛圍營造代入到電影的世界里。
當然這只是最開始的三分鐘,粗剪完成后要進行精剪,聲音還要繼續制作,最后在對配音進行處理,哪里起哪里落,哪里停頓哪里**,后期所需要的工作還多著呢。于洛是個很追求完美的人,這些都在他的計劃之中,所以這也是他為什么一開始就要逼迫自己按照未來趨勢的風格剪輯的原因,既然他理解的攝影和表演已經出來,那么現在要做的就是顛覆原版的時長和內容,這一點很難,卻也是他內心是否能洗清抄襲的唯一道路。
一直忙到晚上八點,李洋要送沈笙回家。
沈笙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姐,要不我留下來?”
看了看兩個正在專注屏幕目不轉睛交談,讓自己一整晚都沒法舒舒服服看電視的可恨家伙。
李洋一臉的無可奈何。
(https://www.dzxsw.cc/book/8907/521269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