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排難來舊友 神功破奸徒
這灰袍老者正是終南派武學宗師云中子。當時他已收了岳北亭為關門弟子,回去之后,將秘笈藏妥,便出外云游,四處尋訪峨眉派傳人。直到十余年后,他才訪知歐陽善的一位記室弟子已然在黃山重新建派,這才攜書要南下黃山,未料卻被仇家盯上,追至黃山腳下,以石堡四魔中的藍中挺為首的八大高手與云中子一場惡戰。藍中挺是石堡四魔之首,武功極強,另七人的武功比藍中挺也不遑多讓,但八人齊上卻也敵不過云中子那出神入化的身手。最后藍中挺拼著誤傷幾名同伴,使出了獨門暗器“血影追魂砂",擊中了云中子,令其真氣被封,無法施展武功,才將他擊倒,搶走秘笈,帶眾人離去。
虛吳道長聽至此處,已是怒火填膺,不可扼制,他右掌本扶在路邊一株碗口粗細的松樹干上,此時五指收緊,竟生生將那樹干握斷作兩截,樹冠之上枝葉繁茂,轟的一聲向溝下倒去。
李愈初時見他們談論門派秘事,自覺地離他們遠了一些,此時見虛吳真人盛怒之下竟然將那么粗的一株松樹從中握斷,也不禁駭然。心想:“這份掌力與岳先生的‘大力伏魔掌’不知哪個厲害些?”
虛吳真人看了一眼岳北亭,沉聲問道:“師弟,你來此還有何事?”
岳北亭忙答道:“還有本門中一件重要之事要與師兄相商!
虛吳真人道:“我們進觀中詳談!北娙司彶缴仙竭M了絕煙觀。
虛吳真人與岳北亭率眾弟子進大雄寶殿談論大計,李愈卻由雷聲遠作陪,在一間客房中閑論武功。
絕煙觀中除了少數俗家弟子以外,其余全是道家傳人。終南派歷來便是俗道兼而有之。云中子雖是虛吳道長的師父,他本身卻未入道門,是以不在絕煙觀中居住。虛吳道長年輕之時,本也無入道之念,只因后來行走江湖,惹上了些情債冤孽,苦無善果,這才心灰意冷,看破紅塵,出家為道。
待眾人坐穩,岳北亭便將推選掌門繼承人之事向虛吳陳明,虛吳聽罷,默然不語,心中暗思:“現下為師父舉喪是頭等大事,我現在年老體衰,難當重任,師弟正值壯年,精力不讓少年,我理應讓位于他,不須推選也罷。”但又覺此事亦須從長計議,當下道:“師弟,我看今日先須為師尊舉喪,而后再行推選掌門,不知可否?”
岳北亭見師兄對師父感恩深重,大孝當先,只有贊承其議,他們當即決定全觀上下舉喪十日,為師父立了衣冠冢。李愈因感念這位前輩高人一生俠義,十分敬仰,便在絕煙觀中多待了數日,為其送行。
到了第九日上,忽有一名道僮來報,觀外有一人要見李愈。李愈問起來人形貌,那道僮答道:“來人長條臉,一雙細目,約有四十歲年紀!
李愈暗暗奇怪,自己所交的朋友之中似乎無人是此等模樣。當下隨道僮來到山門之外,見那來訪之人果如道僮所描述之模樣,一張長臉,古銅色肌膚,身材魁梧,他一見李愈,劈頭便道:“你便是李愈么?江湖中都尊你為大俠,沒想到也是個不仁不義之人,至友遇難,你卻不管不問。”
這幾句話直將李愈說得如丈二和尚,難摸頭腦,只得問道:“這位大哥姓甚名誰?你說在下不顧仁義,在下沒有對住哪位朋友?”
那人道:“我問你,狄真君待你如兄弟,可否稱為至友?他如今被魔教妖人打成重傷,自付必死,只望再見你一面,你卻在此逍遙自在,是否不仁不義?”李愈聽他此言雖難圓其說,但一想自己與狄真君同來終南山,當他落魄而走時,自己卻未曾相顧,著實有愧,不由驚問:“狄大俠現在何處?傷勢如何?”
那日狄真君下了終南山后,渾渾噩噩一路向南走了十四五里,神智方才漸復。他隱居摩天崖二十余年,苦練武功,滿心以為足可稱雄江湖,未料卻連點蒼老怪三掌也接不下來,一時間心灰意冷,雄心盡喪。神智方一清醒,又省起自己上終南山與人纏斗幾場,正事卻還未辦,不禁大悔。立時便想重返終南山,可又覺神困力疲,筋骨勞頓,于是便在路邊一株大樹下坐了,暫養精神。誰知坐了一會兒居然睡著了。
這一覺也不知睡了多久,才從迷濛之中醒來,卻覺渾身更為酸痛,立時發覺自己已被繩索縛在樹上,不由大驚。他功力精深,平時即便熟睡之中,一點極細微的響動也難以逃過他雙耳,這次竟然身遭捆綁也茫無所知,真是豈有此理?
只聽樹后有人低語:“這個狄真君專與朝廷作對,武功可著實不低,想不到我們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之擒住,真是不錯!
狄真君以眼角余光向后一看,卻見是兩名軍官服飾的青年,心中暗道:“這區區細繩,能耐我何?待我解困之后,讓你兩個小子也嘗嘗被捆的滋味!闭\功崩斷繩索,猛覺肋下一麻,已被點住章門穴,內勁登時被阻,使不出一些力氣。
此時樹后已轉過來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漢子,手提一根黝黑的鐵煙管,有尺許長短,看樣子是他以鐵煙管點了自己穴道,手底倒是有些功夫。
那人冷笑道:“狄大俠莫怪我等照顧不周,我等要拿你去換百兩黃金,不得不小心在意。”
狄真君道:“尊駕用了什么迷香?居然沒給我發覺?”
那人一愕,道:“說與你也無妨,此香名為‘千里醉’,無形無影,雖千里之外,亦可醉人于頃刻。”
狄真君冷笑道:“原來如此,受教了!”一言甫畢,卻聽嘣嘣連聲,身上繩索寸寸崩開。他已乘那人說話之機,潛運真氣,沖開穴道,崩斷繩索,霍地一聲站起身來。
那人大驚之下,縱身后躍,鐵煙袋舞作一片黑光,護住要害。
狄真君一側身,抓住那兩名聞聲而起的軍官,順手封了他們軟麻穴,將他們扔在地上,再轉身面向那使煙袋之人。
那人一聲大喝,鐵煙管一招“雪泥鴻爪",向狄真君肩頭刺來。他自恃武功遠強于那兩名軍官,雖見狄真君制那兩人不費吹灰之力,仍要與他見個高下。
狄真君見他一桿煙管,使的居然是劍招,知他有些來歷,便要試一下他的真實功夫,于是未出殺手,與他你來我往,斗了二十余招,已看出他大致路數,此時見他一招橫掃千軍,平打自己腰間,左手一抓,已將他煙管奪在手中,順勢一看,見煙桿上刻著“褚真"二字,知他原來名叫褚真,右手一掌拍出,褚真運足真氣揮掌迎上!班亍钡囊宦晞№,褚真掌力不敵,被震得連退三步,險些跌坐于地。
狄真君神色一動,收掌停身,道:“你莫非是‘斷水劍魔’之弟子?”
褚真失了兵器,正擬揮掌再上,聞聽他此言,停招不發,道:“你怎知道?"
原來這“斷水劍魔”乃是北宋中葉名動武林的老魔衛寒風,此人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專與正派中人為敵。后來被長白派高手大俠陽照晨破了他的絕技“斷水劍”,這才退出中原,遠走西域,自此失了音訊。狄真君的師父介于邪正之間,曾與衛寒風有一段不淺的交誼,是以其師曾要他如碰上衛寒風的傳人,不可妄殺。狄真君從方才一對掌之間,已覺出褚真內力近于斷水劍魔一派,是以才收手不戰。
狄真君便答道:“如果是,你現在可以去了!瘪艺媛勓,把那兩名軍官扶起,回頭便走。狄真君見他們三人蹣跚而去,心頭忽覺一陣寂寞,轉過身來。猛然,他只覺腦后生風,已是一物飛來,其勢強勁,不可硬接,忙一低頭,一件暗器飛了過去,射在一株樹上,原來是一柄飛刀,直沒入樹干數寸有余,兀自顫動不已,狄真君回頭一望,卻見那褚真三人已去得遠了,心道:“此人好生奸惡,下次若再碰上,我該怎么辦?”
正在躊躇惆悵之際,忽見迎面大步走來五人,一色的青衣皂褲,長發披肩,步履穩健,一看便知其身具武功。只見其中一人快步走了過來,在狄真君面前停下腳步,拱手問道:“敢問道長莫非是摩天崖狄真君狄大俠?"
狄真君聞言一愣,細一打量此人,只見此人身材高大,長手長腳,面非善色,卻是不識其為何人,當下奇道:“我與閣下素不相識,閣下卻如何知我字號?"
那人笑而答道:“‘燃天火龍’大名鼎鼎,江湖中誰人不識?”
狄真君聞言,雖然疑慮難去,卻也只得說:“閣下言過了,不知閣下如何稱呼?”
那人道:“小人名叫陸海元,乃‘天極教’中一個小頭目,奉教主之命,特來請狄大俠往萬旋洞商討武林大事!
狄真君聞言又是一怔,心想:“‘天極教’?怎的從未聽人說過?莫非是江湖中新崛起之教派?我的行蹤又怎會被他所知?”雖滿腹疑問,但見人家如此盛情,礙于江湖規矩,既不便一口謝絕,又不好打聽,只好向那陸海元拱一拱手,道:“既如此,請陸兄帶路!”
陸海元見這位名動江湖的大俠如此隨和易請,不禁大是歡喜,當下一行六人向北而行。!行得半日,便望見前面山影雄偉,巨石歷歷,狄真君不由心中一動:“不想二十年之后,又來到了此山之前!
原來此山名叫涂山,雖然未比五岳、黃山等名山揚名天下,卻也另有一奇:山中洞穴不下千眼,洞外連洞,洞中套洞,千折百轉,好似天然迷宮,因此素來為武林高人與探險旅行者所喜,常有人上山游玩探密。狄真君于二十年前也曾游覽此山,還在山中結識了一位朋友,他想起這位朋友,便向陸海元問道:“陸兄弟,你可識得久居此山的夏候先生?”
陸海元道:“小人見識淺薄,不識此人,狄大俠看來對此地并不陌生吧!钡艺婢c了點頭,不再言語。
山路漫漫,又行了片刻,陸海元忽道:“狄先生,到了。”狄真君一轉頭便看到一個洞口,有些窄小,最多可容三人并排通過。洞口上方刻著斗大的三個字:萬旋洞。字跡了草,卻也頗見功力,入石三分。這洞名便可令人猜到,這座洞府里面定是千折百轉,迷途多多了。
陸海元等五人在前帶路,進入萬旋洞。初入時,倒還可以目辨物,看清周遭形式,越走越深,前面便每隔數丈有一武士提燈佩刀而立,若非有這些活記號,恐怕連陸海元等人也要摸迷了路。
眾人所經道路九曲盤桓,也不知繞了多少圈子,卻覺愈往里走,愈是寒氣漸重。狄真君雖是內功深厚,卻也感一片沁涼。
不覺間走了半柱香功夫,眼前一亮,便看到一座巨大洞廳,里面不知以何物照明,亮如白晝,一派通明。大廳正中端坐一位紫袍人,兩邊整整齊齊坐著數十號人物,均是神色端嚴,如臨大敵。
陸海元轉身對狄真君道:“狄先生,請您在此稍候,小人進去通稟一聲。"而后大步而入,向那紫袍人躬身道:“稟教主,屬下已將狄大俠請來洞中。”
那紫袍人聞言,一整衣冠,立身而起,道:“眾家兄弟,隨我迎接貴賓。"但聽得唿拉拉一聲響,眾人齊齊離座,分作兩排,隨那教主迎到洞口。
那教主一步踏出洞口,便向狄真君拱手道:“不知狄大俠遠來,未曾迎謁,還望海涵則個!
狄真君忙長揖還禮,道:“狄某無功受請,已感汗顏,如今又勞教主屈尊來迎,如何敢當啊!”
那教主笑道:“我請狄大俠來此,并無他圖,只為共商一件武林大事。我們進廳細談。”
狄真君心中奇怪:“我與他素不相識,有何大事要與我敘談?"既已至此,便隨之進入廳中,這大廳中卻甚是暖和,與外面相比直是冰火兩重天。
兩邊眾人各自落座之后,一名教中弟子搬上一把椅子,放在教主位旁,那教主一揮手道:“狄大俠,請坐下敘話!
狄真君見這個位子在教主之旁,對自己已是甚為抬舉了。他也不客氣,便即大馬金刀地坐了下去。那教主待他坐穩,方才落座。狄真君再看這位教主,一身紫袍,端榮華貴,質地上佳,頭頂無發,帶一頂黑色緞帽,似乎是位出家的僧人。相貌威嚴,長須垂胸,倒也頗有領袖群倫的氣度。
書中暗表,此人乃是風雷堡齊天真君的僧門大弟子天極和尚。他在風雷堡中地位雖是不低,卻是素懷異志,那日與點蒼門下勾接偷盜堡中秘笈未遂,后又獨自竊取齊天真君的獨門不傳之秘《瘋魔杖譜》與內功秘譜《內成經》,出堡找了一處秘地將這兩套武學苦練而成,這才挾技出山,在涂山一戰擊敗了飛龍教主成雨山,成雨山見他武功不凡,起了退位讓賢之心,于是便召集飛龍教各部首領,將教主之位傳給天極。天極心懷大志,便欲憑借飛龍教之勢力一展宏圖,他將飛龍教改名為“天極教",在江湖中大肆招募能人,勢力逐步擴大。
(https://www.dzxsw.cc/book/87964944/3133318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