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小動作
金州城指揮使司,正堂。
楊承應不在的這段時間,表面上權力都在方震孺手上,實際都握在羅三杰的手里。
不是他有多么優秀,而是他和楊承應休戚相關,所有將領都相信這一點,聽命于他。
因此,羅三杰組織人手把指揮使司修繕一新。
楊承應在拜訪了待在巡按衙門的方震孺后,來到指揮使司,環顧四周,頗為驚訝。
“老羅啊,我讓你待在金州城,是讓你帶領百姓完成春耕,不是讓你修繕衙門。”
楊承應嘴里說的是責備之詞,語氣卻非常的輕。
羅三杰笑道:“將軍,俗話說得好‘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指揮使司可是咱金州衛的顏面,不能省啊。”
“哈哈哈……羅將軍說的對。”
其他人紛紛附和。
楊承應苦笑著搖了搖頭,信步走入正堂,在主位坐下。
他坐下后,眾將才紛紛落座。
羅三杰坐在他的身旁,一起面對金州衛諸將。
剛入座,一貫心直口快的許尚就叫了起來:
“將軍,我聽手下的弟兄說,將軍拉回好幾大車的銀子,是不是真的?”
其他人也望向楊承應,眼里充滿了期望。
“是這么回事。”
楊承應很爽快的承認,“這些錢,將來大部分用在大伙身上,一部分給積善堂和幼兒所,還有改善百姓的生活。”
聽到這話,眾將都興奮了。
很多人當了半輩子的大頭兵,都沒見到過白花花的銀子。
連世襲千戶許尚,一個靠著喝兵血養家丁的人,也很少看到。
更別提其他人。
片刻之后,楊承應輕咳幾聲,屋里瞬間安靜下來。
“按照朝廷慣例,本來應該是南兵和北兵分別撥付軍餉。”
楊承應清了清嗓子,鄭重道:“自今日起,只要是我麾下的將士都不分南和北,一律按照全新的標準撥付軍餉。”
說到這里時,幾乎所有人都豎起耳朵,想知道全新標準是什么。
“月餉一兩四錢,一斛米的糧餉。”楊承應道。
此話一出口,眾將無不震驚。
整個遼東由于受到氣候、戰亂和人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米價居高不下。
所以很多士兵寧愿要糧餉,也不要白銀。
楊承應的新標準,居然既給白銀,又給米糧。
怎不叫人興奮!
在眾將欣喜之余,楊承應卻潑了一盆冷水:“可是,想要拿到這份軍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是自然。”許尚第一個擁護,“狼走千里吃肉,有本事才配得上這份餉銀。”
其他將領紛紛點頭。
楊承應道:“那好,明日我在校場親自檢查每個士兵在我離開這個月的訓練情況。不合格者,離開!”
“遵命。”
眾將起身回應。
這主意是寧完我出的,一方面強化士兵對楊承應的忠誠,另一方面通過測試,進一步挑選出精銳士卒。
不過,楊承應的算盤遠不止如此。
他還另有打算。
散會后,楊承應留下祖天壽、尚學禮、齊大壯和沈得功等親信,討論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里,金州衛發生的事。
祖天壽早就下定決心,跟著楊承應干。
他見沒有外人,率先開口:“金州表面上太平無事,內里卻暗潮洶涌。”
“方巡按幾次三番找到我,表面上是探討防守,實際上是試探我能否出任復州衛指揮使。”
祖天壽話音剛落,沈得功也道:“我那個當登萊總兵的族兄,也給我發了類似的信。”
尚學禮道:“方巡按雖然對將軍的屯田制度沒說話,看臉色似乎對將軍是在改大明祖宗之法有意見。”
等他們說完,羅三杰總結道:“這些事,他們都告訴了我,但被我壓了下來,只等你回來再說。”
這一些小動作,楊承應早料到了。
但他相信,只要自己一天不回來主持大局,以方震孺為首的大明官員,和以田榮為首的官紳大戶都不敢有太大的動作。
這些人還算顧全大局,不能在北方強敵壓境,主事之人不在的情況下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金州衛是朝廷的金州衛,這一點自始至終都不會變。只要朝廷一日不收復蓋州,則我穩如泰山。”
楊承應先定調,接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登萊、遼西、薊遼總督和遼東經略,看似是一個整體,實際上各有各的算盤。”
“尤其是遼東經略和遼東巡撫之間,雖然因為丟失遼陽,兩人關系緩和不少,我看,遲早要鬧掰。”
經過遼陽之戰,堅定了熊廷弼“先守而后戰”的思想;王化貞恰恰相反,一心想要報仇雪恨。
朝廷目前站在熊廷弼這邊,經年累月,餉銀耗費巨大,遲早會因頂不住而轉向王化貞。
“我們要好好利用這點,達到自身的目的。”
楊承應道。
“將軍莫非是想……親近王巡撫,疏遠熊經略?”
祖天壽猜測道。
這是一般人“非此即彼”的慣性思維。
楊承應搖搖頭道:“當然不是。王巡撫完全不懂軍事,要是我親近他,說不定他會因此以為收復故土時機成熟,而貿然出兵。”
不少人是這樣想的,聽了楊承應的話,都低頭苦思。
尚可喜卻笑道:“妙啊妙,將軍真是太厲害!”
“哦?你說說看。”
對于尚可喜的成長,楊承應感到很高興,于是鼓勵他發表意見。
尚可喜挺直了腰板,說道:“我以為將軍的意思是,誰要是對我們不利,我們就轉向另一方,不親不疏,不遠不近。”
這么淺顯的道理,大多數人都懂。
最難的,其實不在這里。
祖天壽一臉擔憂:“無論是熊經略還是王巡撫,都短于軍事,而長于內政。如果兩邊站,就等于把兩邊都得罪。”
“所以,我想請老羅渡海去一趟登萊巡撫衙門,以和袁巡撫討論軍機為名,找到游士渾,讓他幫忙搭個線,讓我結識一兩個朝廷里的勛貴。”
楊承應看向羅三杰,說道。
羅三杰點頭答應。
這幫朝廷勛貴自始至終躲在幕后,楊承應此前一直和他們代理人接洽。
到了正面和這幫朝廷勛貴討價還價的時候,得讓他們交更多的過路費。
讓自己供養大軍。
至于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談。
沒別的原因,實力夠了!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387363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