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回 不擇手段的撈錢
崔呈秀可不是個好東西!
他在任上,對東林黨大肆攻擊和陷害,造成了一大片的冤獄。
最后,他也死在這上面。
現在帶著大量的財產,以及朝廷的任命前來,目的不簡單。
“既然崔尚書已經是監軍,那請在此休息一會兒,容我為你找到合適的住處。”
楊承應說完,佯裝起身離開。
崔呈秀卻笑道:“楊帥何必假惺惺呢。你我都是聰明人,有些話可以攤開說。”
“哦?”楊承應重新坐下。
“其實,與其說是來擔任監軍,不如說是逃命到此。”
崔呈秀嘆了口氣道:“朝中即將發生大變故,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也不得不提前做好打算。”
楊承應微微皺眉,他首先想到的是天啟皇帝朱由校。
那一次發生在王恭廠的大爆炸,害死了天啟皇帝唯一的兒子,也讓朱由校本人嚇出了病,從此臥床不起,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但聽說最近又恢復了一些,可以正常下床走動。
“這話不知從何說起啊?”
楊承應試探性地說道:“我聽聞,圣上龍體康復不少,已經可以下床走動。”
“圣上龍體的確好了許多。”
崔呈秀苦笑著說道:“甚至比起以前也好了很多。”
“什么?”楊承應眉頭一皺,知道這里面不簡單。
“霍維華向圣上敬獻了一種‘仙藥’,名叫靈露飲。據說其味道清甜可口,圣上便天天飲用。”
崔呈秀這么一說,楊承應心里一個咯噔。
歷史上,天啟皇帝就是這么死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公公與信王沒有任何交情,離死不遠。”
崔呈秀說道:“他一死,我豈有立足之地。所以帶來這些年的金銀珠寶,懇求楊帥給一條生路。”
說罷,他大手一揮。
幾十個隨從,每四個人抬一口大箱子,放在客廳。
打開箱子,一箱箱擺放整齊的銀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四十口大箱子,每箱裝銀千兩,就是白銀四萬兩。
還有四箱閃閃發光的黃金,一箱珠寶、首飾。
“除了這些,我還有白銀十萬兩在馬車上,懇請楊駙馬救我一命。”
崔呈秀直接不顧身份,跪在了楊承應的面前。
“這個嘛……”
楊承應不是貪財的人,但是有錢不拿是傻瓜。
這么多的錢,能做好多的事。
但是,崔呈秀是魏忠賢的爪牙,還是最頂尖的那種,收留他代價不小。
如果將來食言把他交出去,這會影響自己的聲譽。
怎么解決好呢?
楊承應起身,來回踱步,心里盤算著。
聯想到霍維華在魏忠賢死后一直擔任兵部尚書,并沒有受到牽連。
再想自己缺個對朝中十分了解的人,楊承應心里有了主意。
“我這個人不輕易許諾別人,但是一旦答應,只要不出塌天之禍,我不會反悔。”
楊承應終于下定決心:“崔大人,我想,我的話已經非常明確。”
“這是當然。”
崔呈秀一臉歡喜,“以后,我唯大帥之命是從。”
“起來吧。”
楊承應伸手把崔呈秀攙扶起來,然后讓管家為崔呈秀找個住處。
崔呈秀跑路,肯定不是一個人跑的。他妻妾成群,一定帶了不少的家人。
楊承應要求管家找出大的宅子,送給崔呈秀。
然后,又叫來沈世魁,讓他把這些錢全部入賬充公,將來有用。
當天晚上,還宴請崔呈秀這尊“財神”。
席上,楊承應無意中談起鹽場,以及鹽稅。
崔呈秀笑道:“魏公公受了小人的挑撥,為了銀子對大帥虎視眈眈。實不相瞞,讓陳老頭派陳星魁來大帥府中的主意,正是我出的。”
“用這么簡單的計策,不像是崔大人所為。”
楊承應斜著眼瞧崔呈秀。
“當然。如果是我用計策,一定不會從鹽場下手。鹽場是大帥命脈,能管理鹽場的人絕對是忠誠可靠,完全不容易切入。”
崔呈秀擎著酒碗,半開玩笑地說道。
“那,你會從哪里下手?”楊承應問。
“當然是米行,米是根本。如果從這里下手,很容易讓大帥得罪很多人,而遭受到無休止的彈劾。”
“陰險,卑鄙。”
“哈哈……我這計策很慢,魏公公急功近利是不會聽的。”
“依你之見,我現在該做什么?”
“四個字,靜觀其變。”
“愿聞其詳。”
“朝廷動蕩,邊關不寧。但這些糟心事,不足以動搖咱大明的根基。大帥必須耐下性子,默默的經營和培養自己的行政和軍事人才,才是出路。”
“你覺得我會做這種事?”
“不是想與不想,而是時勢所逼。就像大帥從一個小小的金州衛,發展到現在也不得不背著朝廷,變相的開府。”
“時勢所逼!”楊承應有些頭疼。
明廷以恩為仇,刻薄到骨子里。想讓自己不落入袁崇煥的悲慘下場,要想方設法團結最廣大的勢力,為將來做打算。
當晚一直聊到深夜,害得楊承應第二天無法參加訓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他一睜開眼,就看到外面太陽大大的。
“晚了,我居然睡到現在。”
楊承應慌得不行,趕緊爬起床,飛快的穿好衣服和鞋子,疊好被子。
正要出門,卻見英娘來了。
“夫君,睡得可好?”
“別提了。”楊承應羞紅了臉,“我這就出去,自己罰自己跑三圈。”
“可是還沒吃早飯呢。”
“不要緊,早飯等跑完再吃。”
“就算是不吃早飯,也該見一見孫先生和茅先生啊。”
“他們來了?”
“都在客廳候著呢。”
“不急。等我自己罰完自己,再去見他們。”
楊承應說完,跑步離開臥室。
英娘望著丈夫遠去的背影,無奈地笑了笑。
總兵府,客廳。
孫元化和茅元儀坐著,靜靜地等候大帥到來。
不料,來的人不是大帥,而是公主府的小太監王永。
“大帥因起來太晚,已經自罰去跑步,請二位再等一會兒。”
“公公去忙。”
孫元化和茅元儀很客氣地說道。
等王永離開,孫元化笑道:“大帥當真自律,不容半點馬虎。”
“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玉不琢不成器。”
茅元儀笑著說道。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380103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