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市井養(yǎng)家日常 > 第20章 第二十章 打聽個人

第20章 第二十章 打聽個人


二丫把碗放下,“爹,我能跟三丫一塊兒,晚上就讓大哥帶六丫去喝奶!

        二丫不在乎賺不賺錢,反正賺了也不給她,她就是想幫襯家里。

        妹妹這么能干,而且爹娘大哥都累,多個人能多賺點(diǎn)兒。

        崔大山啃了口餅子,皺著眉道:“這事兒是不是得跟你娘商量商量?”

        雖是家里的頂梁柱,也疼孩子,但是大事上,他還是不敢做主。崔大山也不怕別人笑話,家里連賣幾屜包子都是許娘子拿主意的。別看賺了錢,可每日賺的花出去的,崔大山都讓崔大郎記上,自己是一文都舍不得花。

        這么大的事,許娘子得知道。

        “爹,這還用跟娘說呀,等我回去再告訴娘不就成了,咱們在家又沒閑著,也沒亂花錢,娘知道了肯定不會說什么的,反而看咱們?yōu)榱思依镞@么奔波勞累,心疼高興呢。”崔如英又道,“我是覺得爹和大哥做木工活辛苦,而且咱們家這包子攤現(xiàn)在只賣醬肉包子,時間久了客人也會膩,沒準(zhǔn)兒生意就不如現(xiàn)在好了。”

        一聽生意不如現(xiàn)在了,崔大山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許娘子做奶娘是有時候的,家里就指望賣包子賺錢。

        崔如英繼續(xù)道:“不過要是能多來幾樣,到時候賺的銀子多了,沒準(zhǔn)兒盤個小鋪?zhàn)樱挥孟瘳F(xiàn)在這么辛苦!

        真等生意做大了,還用發(fā)愁銀子嗎。

        崔大山道:“那下午再蒸兩屜去賣?”

        崔如英把最后一口餅子吃完,“爹,我和二姐弄吧,我倆就挑扁擔(dān)去,先少做點(diǎn)試試看。”

        崔大山道:“是不是又得買肉,我給你拿錢。”

        崔如英打算今天先試試生煎包,做好之后用擔(dān)子挑到城東去賣,也別做太多,萬一賣不出去還得虧錢。

        “爹,給我拿二十文就行,面就先用家里的。”

        生煎包和水煎包還不一樣,水煎包發(fā)面就成,葷素都能做餡兒,外殼酥脆內(nèi)里綿軟,而生煎則是死面。

        薄和勁道是生煎皮的特色,只要一張薄薄的包子皮,把肉餡兒和湯汁全包裹在里面。

        還有不同便是生煎包湯多,僅僅靠花椒水不夠,還得熬豬皮凍,這樣才能做到一咬就爆汁。

        剛做好的生煎包哪怕拿出來放了一會兒,外面雖涼了可里面還燙著,得先咬皮再慢慢喝湯,所以肉餡兒要鮮足夠美才行,不能做成醬肉包那樣,咸甜口的肉餡反而喧賓奪主。

        二丫連覺都不睡了,直接端面盆去和面。

        四郎也自告奮勇來燒火,崔如英道:“今兒不用發(fā)面,二姐,我先去買肉,你揉面就行,千萬別放老面,不能發(fā),多揉揉,揉完蓋蓋子醒著就行了。”

        崔如英只打算買兩斤肉試試水,“三斤多面就行了,這回包子皮兒薄!

        已經(jīng)是下午了,崔如英也不知道肉攤上還有沒有肉,她小跑著過去,趕過去時肉已經(jīng)所剩不多了。

        崔如英要了兩斤肉,另外的問老板要了一小張豬皮。

        崔家常來買肉,小塊豬皮沒要錢。

        崔大山今天給的,還剩兩文,加上昨天和以前的,她都有九文錢了。

        回到家崔如英先把豬皮洗干凈,拿著砂鍋熬起了豬皮凍。案板上豬肉先是變成小塊,又變成了肉餡兒。

        豬皮凍熬得有些慢,小塊小塊熬化之后顏色瑩潤,有些像帶著雜質(zhì)的玉石,只是天氣溫暖,尤其是下午太陽曬著,也凍不成凍。

        崔如英讓四郎打了幾桶井水上來,井水冰涼,把熬好的皮凍坐在里面,勉強(qiáng)能做成。

        豬肉餡兒,豬皮凍,細(xì)碎的姜末和花椒水,一樣一樣放進(jìn)去,打餡兒的手法和做醬肉包大差不差的。

        二丫是會做醬肉包的,看著崔如英這樣做不由問道:“不放蔥嗎?”

        二丫趁崔如英買肉的時候都把蔥切了,怎么不放了?

        崔如英笑了笑,買了個關(guān)子,“現(xiàn)在不放,一會兒有大用處!

        餡兒好了,面好了,剩下就差包了,崔家包子賣得好,一是因?yàn)楹贸裕且驗(yàn)榘哟。但這回崔如英讓二丫揪小劑子,這包子包出來,差不多跟崔如英手掌一般。

        她人小手也小,包子顯得小巧玲瓏的,崔如英包了幾個給二丫看,十幾道褶兒捏在一塊兒,最好用力壓一下,“姐,一定給捏嚴(yán)實(shí)了!

        不然會漏湯。

        二丫認(rèn)真看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

        包子小,兩斤肉三斤多面就包了好些,水煎包做不大,太大不易熟,而且樣子也不好看。小小的一顆咬破包子皮吸汁,好看還好吃,一大只咬破了,容易弄臟手,湯把包子皮浸破了,還撒的哪兒都是。

        后頭都是二丫在包,崔如英在鍋邊煎。

        崔家是沒平底鍋的,大鍋勉強(qiáng)能用,灶膛燒小火,崔如英怕包子糊了,小心看著,不過第一鍋還是有點(diǎn)火大。

        二十多個出鍋,切好的蔥花也派上了用場,上面撒了一把,熱氣激出蔥香,包子褶兒那面金黃,皮兒煎得上面透了層油光,最上頭一把綠色蔥花好似翡翠上的碧色飄花,樣子好看極了。

        包子裝到盤子里,二丫看著,都舍不得吃,她不禁道:“侯府吃的東西就是不一樣,樣子都這么好看!

        崔如英道:“要是家里有芝麻就好了,放些芝麻更香!

        這鍋包子煎過了,沒法賣,不過能讓客人嘗,覺得好吃就買。

        崔如英給二丫夾了一個,四郎五郎都給了,自己也吃了個,“姐,先咬皮,小心燙!

        二丫沒吃過,但聽著妹妹的話很小心地咬了一口,可是包子剛出鍋,還是不可避免地被燙了一下。

        舌尖發(fā)疼,可包子的鮮香味已經(jīng)吃到嘴里了,二丫看著小口里面的餡兒,驚呼:“怎么這么多湯啊!”

        “生煎就是這樣,不發(fā)面才能包住湯,不然全浸到包子皮里了!贝奕缬L了嘗咸淡,口味倒是適中,包子褶兒那兒酥脆,包子皮兒軟軟的,餡兒也好吃,最重要的是湯汁鮮美,加了豬皮凍的湯還更粘稠。

        她趕緊把其他包子給煎上,這一忙活,都到申時了。

        煎好的包子放在鋪著油紙的木盒子里,等挑過去估計(jì)沒現(xiàn)在好吃,但新鮮東西總有人嘗嘗的。

        崔大山不放心,囑咐姐妹倆天黑之前快點(diǎn)趕回來,“別亂跑,賣不完就回來,咱們家當(dāng)晚飯!”

        中午剛吃的雞肉,四郎五郎嘗著包子,一人只嘗了一個,小孩子懂什么,盼著崔如英賣不完回來吃。

        這個包子更好吃,比醬肉包都好吃,兩人都忘了,第一次吃醬肉包,也是這樣歡喜。

        崔如英滿口應(yīng)著,帶著二丫去城東了。

        崔家家住城南,一直往東北走就是,城南這邊沒停,一直向東走,走了有一會兒,崔如英便發(fā)覺出不同來。

        這邊房子的確大,兩進(jìn)三進(jìn)的都有,路上行人穿得也好,干凈體面不說,街上女子多戴著首飾。

        銅的銀的,各式各樣,街邊鋪?zhàn)右捕啵@得更熱鬧。

        二丫沒來過這邊,也沒出過遠(yuǎn)門,爹娘不在身邊,心里難免有幾分害怕,可是妹妹都不害怕,二丫就在心里給自己壯了壯膽子。

        看這邊有人,崔如英就開始吆喝起來了,“包子包子,崔記的生煎包,能喝湯的肉包子,都嘗嘗能喝湯的肉包子!”

        “先嘗后買,不好吃不要錢!”

        崔如英不知道這邊人吃過崔記包子不,但這么喊準(zhǔn)沒錯。

        二丫嘴巴長了好幾次,可都沒有喊出來,不過也賣過,知道得把包子擺出來,就把盒子打開,包子給露出來。

        油潤的包子皮兒,翠綠的小蔥花,看著賞心悅目。

        崔如英聲音大,已有不少人看了過來。

        崔如英加了把勁兒:“先嘗后買,先嘗后買,大家伙都過來看看呀,不吃就后悔的生煎包!”

        一個頭戴銀釵子的嬸子看了過來,看了幾眼問道:“小娘子,怎么個先嘗后買法兒?”

        崔如英說道:“嬸子,這第一鍋樣子不好看,但味道不錯,給大家嘗嘗,喜歡就買,不喜歡也沒事兒。”

        嬸子道:“真的?”

        崔如英笑著道:“那還有假,我們兩個小丫頭還能訛?zāi)怀!?br />
        崔如英用油紙裝了只生煎包,直接遞了過去,“嬸子嘗嘗,包子里有湯,不燙,不過得小心別弄臟你衣裳!

        那嬸子有些猶豫,崔如英道:“這個不要你錢的!

        嬸子這才接了,嘗了嘗,這好像頭一回吃包子似的,竟吃了許久。

        吃完,她咂咂嘴道:“這包子咋賣的?”

        崔如英道:“三文一個,十文錢給你四個!

        二丫心里一驚,這么小三文一個,不過她性子老實(shí),就算驚訝也沒表現(xiàn)得太明顯。

        倒是那大嬸兒一臉驚訝,“三文一個?這么貴?小娘子,城南街上早起一個大肉包也才兩文一個,可比這個大多了!

        崔如英道:“嬸子,你也說那是城南街上的肉包不是,這一分價錢一分貨,那兩文錢一個的我家也能包,但是他們能做這個嗎。包子小是小,可是味道模樣半點(diǎn)不差,再說這可是獨(dú)門秘方。嬸子,有的人吃兩文錢一個包子都得掂量著,但你這樣的,已經(jīng)比別人慧眼識珠了!

        大嬸兒被崔如英一通話說得眉開眼笑的,“小姑娘倒是會說話,先來四個吧。”

        崔如英拿油紙裝了四個模樣好的,又給包了個火大的,“嬸子嘗著好吃下回還來。”

        “你這小娘子,行,以后還照顧你生意。”

        二丫已是目瞪口呆,就見崔如英把錢一收,“姐,走了。”

        一邊走一邊賣,這邊又賣了八個包子,崔如英就不著急了,有人買包子就證明能賣出去,這邊有錢人的確多,這樣小的包子,若是在城南指定沒人買,但是這里就舍得錢嘗嘗。

        一邊走一邊喊,崔如英跟二丫說:“我先賣兩天,到時候你們再過來就好賣了,價錢就定下了,不能變,這個不好做!

        生煎費(fèi)事兒,吃的就是一個精字,大肉包是便宜,可不是這個味道。

        二丫點(diǎn)點(diǎn)頭,她覺得妹妹真厲害,嘴巴好使,這都能賣出去,而且還惦記著家里。

        崔如英繼續(xù)喊,很快又有人過來問,這回是個頭發(fā)花白的婆婆,湊過來問崔如英包子怎么賣。

        崔如英道:“三文一個,十文給四個。里面有湯,得咬開小口慢慢喝,覺得涼回去可以拿鍋煎煎,婆婆你先嘗一個吧!

        婆婆吃得慢,吃完點(diǎn)點(diǎn)頭,她看著包子小,說道:“給我來二十文的!

        兩人出來許久,還是第一次有人一次買二十文的,二丫壓住嘴角,低著頭裝包子,崔如英數(shù)了數(shù)錢,正好二十文。

        她把錢收好,琢磨了一下,問道:“婆婆,我跟你打聽個事兒成不?”

        婆子一臉狐疑:“啥事兒?”

        崔如英道:“婆婆,你知道這邊住著的陳娘子嗎,人挺高的,有些胖,給大戶人家做奶娘的!


  (https://www.dzxsw.cc/book/83136208/363660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