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谷之來訪,欲戰韓娥
孔子曾言之:“《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韶》樂相傳為舜帝在位時的樂舞,據說可以使鳳凰來儀,百獸率舞。此樂歌頌了和平的功德,盡善盡美,代表了殿堂級雅樂的標準。在這一領域代表性的人物,以蒼海、如玥、韓娥為主。而《武》樂,贊頌了武王伐紂的功德,雖然也是禮樂文化的一種,卻有炫耀武力的成分在,是故孔子評價雖盡美卻非盡善也。在這一領域代表性的人物,則以沈古之為主。
自沈谷之出師以來,因其樂曲的獨特,被世人以鬼音稱之。多年以來,禮樂流派私底下也在暗自較量著。
沈谷之除了他的樂曲獨特之外,他的性格也有些固執。他固執地覺得韓娥大師是當世他最為強勁的對手,是以多年以來,他多番來到稷下學宮找韓娥大師挑戰。只不過每每他要勝過韓娥的那一刻,卻總是棋差一招,遺憾地離開稷下學宮。
----------------------------------------------------------------------------------
----------------------------------------------------------------------------------
這一年,又到了稷下學宮開放禮樂講堂的時刻。常年待在山谷之中的沈谷之,從門生當中得知消息之后,他當即便決定給韓娥大師遞交了拜帖。
常年向韓娥調戰的沈谷之,說話的態度也慢慢地從剛開始的傲慢無禮,漸漸變得柔和平緩了起來。在沈谷之的心中,他十分重視韓娥這個對手。在如今大環境逐漸沒落的情況下,能有同韓娥對決的機會,對于沈谷之來說,就像是一個精神支柱,鼓勵著他不斷進步,堅持自我,不忘初心。
沈谷之在今年的拜帖上這樣寫道:“吾深謝娥常受我之戰,數年以來若非有同娥之戰,予謂禮樂可早去。今我將此拜帖獻上,愿韓娥能復受吾之挑戰。武樂沈谷之敬啟。”
他將拜帖寫完之后,便命人迅速將拜帖送至稷下學宮。
韓娥將拜帖看完之后,淡然一笑,對身旁的宮人說道:“吩咐下去,很快,有貴客將來,我們稷下學宮需得好好相迎。”
同樣的,在韓娥的心中,她也相當重視沈谷之這個對手。
起初,當韓娥剛剛來到稷下學宮的時候,接到沈谷之的拜帖,她覺得有些不耐煩。原本她來到稷下學宮的原因,為的并不是逞一時之快,與旁人較量禮樂,是以那時沈谷之的執著,在韓娥看來,不過是一個無聊至極之人的一個霸道要求罷了。為了不傷到沈谷之的自尊心,有損禮樂流派之間的感情,韓娥只得無奈接下沈谷之的拜帖。而就在一次又一次與沈谷之的較量中,韓娥漸漸發現沈谷之的出彩之處,也明白弘揚禮樂文化,不應該僅僅只局限于關起門來自己傳道受業解惑,更應該學會汲取別的流派的長處。讓自己的流派能夠博采眾長,展現出屬于自己的魅力。
----------------------------------------------------------------------------------
----------------------------------------------------------------------------------
幾日后,沈谷之來到了稷下學宮。在看到稷下學宮外那多年不變的常青樹之后,他感嘆道:“想不到最有生命力的還是這大樹呀。這樹如此頑強生長著,相信禮樂文化定能入這蒼天大樹一般,能夠不斷發展,恢復到最頂峰的樣子。”為了表達自己內心對禮樂文化的敬畏,以及對韓娥大師的尊重,沈谷之在稷下學宮宮外行了叩拜禮之后,方才走進了稷下學宮。
當沈谷之走進稷下學宮之后,韓娥看到他時候的眼神,就像是碰到了許久未見的親人那般,語氣十分溫柔,動作上也顯得十分親昵。她關切地對沈谷之說道:“沈大師您旅途多有勞累,我早已命宮人為您準備好了熱水,您要不沐浴之后,好好歇息一番呢?”
“多謝韓娥大師您細致入微的關照,您也知道,我此番起來,乃是為了同您切磋禮樂。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咱們倒不如先比試一番,之后再敘敘舊倒也不遲。”
韓娥一聽沈谷之的話,有些無奈地說道:“也罷,既然沈大師還是如此直來直去的話,那請容我準備一下,咱們稍后正式開始,如何?”
“甚好,那多謝韓娥大師您了。”
“沈大師您總是那么客氣,就連拜帖也寫得那么謙虛,到叫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勞煩您在此稍等片刻,我馬上回來。”
沈谷之對著韓娥禮貌性地微笑之后,韓娥便迅速趕到了內殿洗漱打扮。同時韓娥也命宮人將她所珍藏的七弦白玉琴拿了出來。
----------------------------------------------------------------------------------
----------------------------------------------------------------------------------
說起韓娥的落霞式七弦黃楊琴,著實精美。此琴用料極為難尋。所謂“千年難長黃楊木。”就此可以知道黃楊木十分的珍貴,而韓娥的七弦黃楊琴據說是她的師父當時為了給韓娥慶祝生辰,所特意打造的。這用黃楊木所做的琴,成色方面比起其他用一般木料所做的琴,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會越變越深;同時,這曲調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從而變得越發動聽起來。
七弦黃楊琴,可謂是韓娥的師父留給韓娥最珍貴的禮物,當世只此一件。一般的場合,韓娥從來不輕易把此琴拿出,只有在韓娥十分重視的場合上,韓娥才會勉為其難將此琴拿出。
此番面對沈谷之的挑戰,如果說韓娥一點也沒有感受到緊張,那這是不可能。看著沈谷之滿面春光,膚色紅潤的樣子,感受到他那氣勢恢宏的狀態,韓娥忽然感受到了一絲絲壓力。于是她才會對沈谷之說自己需要準備的時間,才能正式開始此次比試。旁人只知韓娥有著令人極為羨慕的歌喉,卻從來沒有人知道實際上韓娥最強的本事,卻是演奏七弦琴。
作為傳道受業者,韓娥視季禮為自己的得意門生,是以她把自己的絕技交給了季禮。季禮靠著韓娥所教的本事,得以很快在諸侯國之間展露頭角,得以在國家之內留下響當當的名號。
----------------------------------------------------------------------------------
----------------------------------------------------------------------------------
準備就緒之后,韓娥穿著淡紫色的外衣,抱著七弦琴,走到了沈谷之的面前。她朝著沈谷之行了一禮說道:“今日還望沈大師能不吝賜教。”
“韓娥大師,您多禮了,應當是鄙人向您多多請教才是。既然您已經準備好了,那咱們就開始吧。”
兩人互相朝著對方行完禮之后,便開始了正式的較量。
為了公平起見,當沈谷之知曉韓娥要拿出落霞式七弦黃楊琴七弦琴的時候,他也讓門生將自己的蕉葉式七弦琴拿了出來。只是這蕉葉式七弦琴木料的取材十分一般,同韓娥的落霞式七弦黃楊琴比起來,實在是大巫見小巫,不值一提。而且這音色也比如韓娥的七弦琴,真正彈起來的時候,這音色略顯低沉。
可能會有人覺得沈谷之是不是太實在了,與人較量,居然不使出自己最為擅長的技能,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實際上,這是沈谷之對韓娥的尊重,也是他重禮的一種表現。
觀看兩人的表演,是一種美妙的體驗。他們在琴技上的能力,不相上下。雖然韓娥和沈谷之并沒有像其他琴家一樣常年練習琴技,但是他們對待琴的態度是極其認真的。在他們的心中,琴承載了美樂,給予了人聽覺上的享受。他們作為禮樂文化的傳承者,必須尊重琴,把琴視作一位長者來對待。
琴聲在他們的演奏下,變得十分美妙。只見他們彈指間,便撥奏出了空靈的美樂。他們所演奏的蕩氣回腸般的曲調,就像是譜寫一曲禮樂頌歌,傳揚了禮的高尚,歌頌了樂的雅致。所以才說只有興趣到了極致的人,才會如此專注于做一件事。
禮樂文化正是有了像韓娥和沈谷之這樣的人存在,才能在波蕩不安的亂世之中留存了下來,而不是像一些先人的哲言被后人棄之,從此失去了傳承下去的意義。
經過了幾個回合的較量之后,最終還是韓娥贏了沈谷之。
----------------------------------------------------------------------------------
----------------------------------------------------------------------------------
當她奏完一曲之后,對沈谷之說道:“此番是您承讓了,娥多謝沈大師您的指教。”韓娥從來都對自己的要求是極高的,她在彈奏的過程中,不甚將琴弦弄斷,按照規則來說,她本不應該繼續演奏。然而沈谷之卻對她說道:“無妨,請您繼續。”沈谷之看到韓娥停了下來,于是自己也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不再演奏。而韓娥被沈谷之弄得沒有辦法,只得繼續演奏。
最終演奏完,韓娥覺得自己勝之不武,顧對沈谷之說了方才那句話。然而沈谷之雖然輸了,卻一點也沒有生氣,反而面帶微笑,對韓娥說道:“您真是太客氣了。你我同為禮樂領域的佼佼者,能有機會同你比試,是我之福。今年,既然我又敗了,那我便認輸。來年,我會來找你比試的,只盼你能繼續接下我的拜貼哦。”
“這有何妨,娥定當相陪。”
“沈大師,天色漸晚,您還未用膳吧請跟娥一起用膳,如何?”
“甚為有幸。”一場巔峰者的較量,一場禮樂爭鋒,就這樣落下了帷幕,同時他們彼此之間的聯系也隨著一次次的較量變得越發緊密了。
(https://www.dzxsw.cc/book/83077120/333230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