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谷城陷落 7
林風被從錦江灣救出之后,石川五右衛門的人給他蒙上面,把他送去了比叡山。
南光坊等人回到延歷寺,命人把林風關在了寺院的一處石頭房子里,揭開林風臉上的黑巾,林風認出這個和尚竟是自己的弟弟林六官,真是又驚又喜。
林風笑道:“文濤,幾年沒見,你出息了!”
看南光坊沒有任何反應,林風有些尷尬,又急忙問道:“文濤,這里是什么地方?阿敏呢?阿敏現在在哪里?”
南光坊雙手合十,像是對待陌生人一樣,面無表情地答道:“施主阿敏自哪里來,回哪里去,請林施主不必操心,南無阿彌陀佛。”
林風一聽,覺得不太對勁,上來就給了南光坊一個耳光,罵道:“你這個吃里扒外的混蛋!她現在懷有我們林家的血脈,快放了我!”
南光坊退后一步,低頭施禮,說道:“施主,修行多覺悟,煩惱即菩提。煩惱愚鈍本空,菩提智慧本有,本空的一定可以消除,本有的一定可以恢復。六祖言: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施主慢慢修行吧,功德自是非常殊勝,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勝于他方佛國為善千歲,南無阿彌陀佛。”
說完,南光坊頭也不回的領著人走出了石房子,任憑林風趴在石屋的小窗口前大聲叫罵。
林風在比叡山延歷寺,一關就是三年多,其間:
大明隆慶二年,永祿十一年(公元1568年),足利義秋在越前舉行元服禮,由朝倉義景親自擔任加冠役,義秋由于嫌“秋”字不吉利,改名為足利義昭。
足利義昭元服儀式之后,前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重臣上野清延、大館晴忠等人紛紛前往越前拜見。
朝倉家的重臣明智光秀再次提議,請朝倉義景發兵征伐松永久秀,移駕“上洛”,幫足利義昭奪回“征夷大將軍”的職位,但是,朝倉義景以實力不足的理由,予以拒絕。
在明智光秀和猴子秀吉等人暗中策劃下,足利義昭帶領一批幕府大臣和明智光秀,來到了尾張國,織田信長立刻答應了足利義昭“上洛“的要求。
對于明智光秀,信長盡管十分欣賞他的才干,讓他出仕于織田家,俗話說“忠臣不仕二主”,因此,信長對光秀流露出輕蔑之情。
永祿十一年九月,織田信長率領六萬大軍由歧阜城出發,帶領足利義昭“上洛”,把持京都大權的三好義繼和松永久秀等人深知織田信長的實力,立刻對信長表示臣服,三好三人眾逃亡到了阿波,自此,執京畿大權的三好氏家族全面垮臺。
由于第十四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榮在信長“上洛”之前剛剛病死,足利義昭名正言順地成為了第十五代“征夷大將軍”。
義昭請織田信長擔任副將軍之位,被信長婉言謝拒了,但信長讓明智光秀和羽柴秀吉共同擔任了京都奉行。
織田信長的官位從六品上總介晉升為正四位的彈正大弼,為限制足利義昭的權力,給幕府將軍制訂了“殿中御掟”九條律法,后來又追加了七條,讓足利義昭昭告天下。
信長又命“天下”大名“上洛”,以示臣服,而各地的大名大都采取觀望的態度,沒有聽從信長的命令,信長為了“殺雞儆猴”,對無視“上洛”命令的越前大名朝倉義景開始發難。
作為信長妹夫的北近江大名淺井長政,曾與信長約定不得進攻淺井氏的盟友朝倉氏。此時的信長已經不會為這樣的盟約所羈,聯合盟友德川家康進逼越前的金崎城,開始向朝倉氏的城池發起攻擊,淺井長政開始面臨艱難抉擇了。
經過深思熟慮,淺井長政果斷地站在了朝倉義景的一邊,阻擊織田氏和德川氏的聯軍。
等信長察覺到淺井長政背叛了自己,便開始組織撤退,織田和德川聯軍的退路被淺井長政的大軍截斷,最終,信長在羽柴秀吉、明智光秀、德川家康等人拼死保護下,僅帶著十余名侍衛逃回了京都。
由于妹夫淺井長政翻臉,導致信長攻打越前的失敗,信長的氣焰暫時被打壓了下來。
到了永祿十二年,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的對立也日趨白熱化,義昭適時發布了打倒信長的命令,于是,朝倉義景、淺井長政、武田信玄、毛利輝元、三好三人眾等眾多大名,加上石山本愿寺、比睿山延歷寺、雜賀眾等勢力也都參與了進來,組成了“信長包圍網”
此時,淺井長政已無后顧之憂,自許儀后到了小谷城,為長政和阿市夫婦細心調理,精心養護,短短三年間,長政又多了二子一女,長子萬福丸,次子萬壽丸,次女阿初,眼下,阿市夫人又懷上了身孕。
************
信長為了對抗“包圍圈”,于元龜元年(公元1570年,大明隆慶四年),開始討伐淺井長政,在近江姊川河原聯合德川家康軍,與淺井、朝倉聯軍對戰,史稱姊川之戰,擊潰了淺井長政和朝倉義景聯軍。
同年八月,信長出兵討伐攝津國的三好三人眾,三好三人眾先是向堺町求助軍費,但堺町眾合會由小西隆佐把持,商人大都被猴子秀吉所收買,三好三人眾只好求助于石山本愿寺,而顯如為了對抗堺町的眾合會,維護地內町的商業利益,對三好三人眾伸出了援手。
與此同時,淺井長政、朝倉義景、比叡山延歷寺等組成的三萬聯軍,從琵琶湖西岸,向信長的領地近江坂本城發起猛烈攻擊,織田信長的重臣名將森可成和信長之弟織田信治戰死。信長得知消息,立刻帶領大將柴田勝家、羽柴秀吉等本部人馬,急速從攝津返回近江。
淺井長政和朝倉義景的聯軍在比睿山布陣,與織田本部軍對峙,義景自知不敵,便派出使者去往石山本愿寺,也求救于顯如。
信長雖然從攝津撤軍,卻蠻橫地向顯如索要巨額軍費作為賠償。
顯如嚴厲地拒絕了織田信長的無理要求,遵守與朝倉義景和武田信玄的“強固盟約”,發動一向宗信眾,在伊勢長島掀起一向一揆,目標直指信長,這樣,信長就要面臨兩面作戰,加上信長之弟織田信興、大將坂井政尚等人在伊勢長島戰死,這樣,信長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窘境。
到了元龜二年,為打破窘境,信長奏請正親町天皇頒布敕令,要與朝倉義景講和,給朝倉義景的信中表示“天下是朝倉大人所有”。
朝倉義景就坡下驢,與信長達成和解,信長進一步要求,石山本愿寺和比叡山的僧兵退出京畿一帶,并索要軍餉,但這些一向宗信徒卻是置若罔聞。
秀吉憑著與顯如的一面之交,代表信長再次來到石山本愿寺,匍匐在顯如的腳下,近乎哀求道:“權僧正法王大人,再次聆聽您的教誨不勝榮幸。”
顯如對秀吉的印象還算不錯,但這次秀吉卻是作為信長的使者而來,便不冷不熱地問道:“阿彌陀佛,羽柴奉行閣下,貧僧只聽聞世間僧侶化緣,對于織田彈正大弼來找貧僧化緣,實乃天大的笑話。”
秀吉答道:“我此番前來是和權僧正法王大人商議一件大事,織田彈正大弼大人雖自稱信仰法華宗,但其性格暴烈,千萬不要激怒與他,他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來啊。”
“難道還能與佛祖為敵否?”顯如不屑地問道。
“這正是我所擔憂的,火燒石山本愿寺不是沒有可能!”秀吉嚴肅地答道。
“哈哈,阿彌陀佛,說別人敢做佛敵,我不信,說信長公能干出這樣的事情,我信,請問奉行大人有何良策?”顯如又問道。
秀吉神秘地一笑,矜持地問道:“說到火燒本愿寺,在下不由得想起了一面‘神鏡’來,想必權僧正法王大人一定知道這面‘神鏡’的來歷,記得這面鏡子剛到我手里的時候,有天早上,我拿起來照了一照,在下的糟糠在一旁驚呼道:快看、快看,鏡子里有一輪初升的太陽,火紅、火紅的。還有一次,信長公請我們一起吃飯,我又拿出‘神鏡’照了一照,你猜猜,我在鏡子中看到了什么?”
顯如聽了也有些吃驚,忙問道:“哦,難道是信長公取代了天皇陛下?”
秀吉故作神秘狀,趴在顯如的耳邊,低聲說道:“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信長公在熊熊烈火中升天了,回家后,我嚇得好幾天睡不著覺。”
顯如聽完哈哈大笑,說道:“我懂了,你將是真正的‘天下人’!阿彌陀佛。”
秀吉趕緊懇求道:“信長公手下大將無數,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家臣,權僧正法王大人,能否給在下一個情面,暫時退兵。”
秀吉說完,從隨身帶著的一個口袋里,取出了一尊佛龕,恭恭敬敬地獻給了顯如。
顯如接過一看,正是靈兒在朝鮮丟失的佛龕,心中十分奇怪,笑了笑,問道:“阿彌陀佛,此物為何又落到了你的手里?”
秀吉笑道:“你不必問了,敢問權僧正法王大人,此物值多少銀子?”
顯如鄭重地收起了佛龕,恭了起來,在蒲席上盤坐,問道:“此物乃無價之寶!請問奉行大人,你需要多少銀子?”
“五萬兩。”秀吉答道。
“怕一時難以籌出。”顯如憂慮地說道。
“呵呵,你只需拿出三萬兩就行。”秀吉道。
“那兩萬兩你如何解決?”顯如又問道。
秀吉搖了搖頭,笑而不答。
第二日,在文靜等人的幫助下,地內町籌集了三萬兩白銀,交給了秀吉。
織田信長看秀吉從本愿寺要到了軍費,非常高興,一邊大叫著要火燒石山本愿寺;一邊嚷著讓比叡山遣散僧兵,不得庇護朝倉義景和淺井長政,同時索要兩萬兩白銀作為軍費賠償。
************
比睿山是日本天皇皈依的圣山,延歷寺自然沒有把織田信長放在眼里,元龜二年九月,信長征集三萬大軍進攻比叡山。
明智光秀匍匐在信長的馬前,哀求道:“大人,千萬不可啊!”
信長揮起佩刀,高聲問道:“光秀,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攻打比叡山嗎?”
“在下不知。”光秀叫道,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那你又為何反對?”信長厲聲呵斥道。
“那是最澄法師開創的八百年佛學圣地,若是焚于戰火,我們都是千古罪人啊!”光秀答道。
“哈哈……”信長一聽,放聲大笑,質問道:“比叡山的那些臭和尚頂著佛家之名,干得都是雞鳴狗盜的勾當,延歷寺已經變成了藏污納垢之地,奢侈淫逸、逼良為娼、搶占民田、欺壓良善,真是惡貫滿盈!難道這是出家人應有的行為嗎?你明智光秀難道不知道嗎?”
光秀還想再申辯幾句,信長策馬揚鞭,看都沒再看光秀一眼,高聲叫道:“如此替天行道是千古罪人的話,我愿做這千古罪人!”
大軍開進比叡山,天剛剛拂曉,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在信長的指揮下,從板本、堅田等處開始放火,與此同時,攻打根本中堂、山王二十一社等標志性建筑,佛像、佛堂一樣也不放過,經卷、古籍統統付之一炬,無論是和尚、香客、平民、妓女,織田大軍見人便殺。
此時,南光坊正在跟隨琉球的商船在朝鮮釜山,聽說織田信長要攻打比叡山,渡船回到日本平戶,又日夜兼程趕回了延歷寺。
清晨,南光坊聽到外面哭喊聲一片,沖出禪房外,只見火光已將山上的天空照得通紅,很多佛像和佛堂火光沖天。
南光坊沒有去抵擋織田軍,沖進一間佛堂,攜帶上慈惠大師畫像、二十五菩薩來迎圖等一批珍貴名畫古卷,裝進一個布袋里,再看看那些來不及搶救的經卷古籍,痛苦地搖了搖頭。
南光坊背起畫卷,飛速向關押林風的石頭房子跑去,打開牢門,把林風放了出來,此時的林風,骨瘦如柴,已經不會走路了。
南光坊背起林風,躲避著織田軍的追殺,到了芳香谷,林風趴在南光坊的背上,嘴里不停地念道: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把守芳香谷通道的正是羽柴筑前守秀吉,秀吉對手下的士兵多有約束,很少有人參與放火和屠殺,但是看到和尚背著一個人到了近前,還是給攔住了。
南光坊將林風放下,準備來給秀吉做出解釋。
林風一看到秀吉,馬上從地上爬了起來,滿頭凌亂的長發飄舞,瘦長臉肌肉萎縮,雙眼凹陷,滿嘴雜亂的胡須如鐘馗一般,朝著秀吉發出一陣陣的狂嚎。
林風嚎叫著向秀吉撲來,一隊士兵趕緊上來阻攔,秀吉仔細打量,認出了林風,叫道:“都給我閃開,一官大人,是什么人把你關押到了這里?”
林風撲到了秀吉的懷中,喘了幾口粗氣,沒有回答秀吉的問題,哈哈大笑,問道:“我聽說信長公已經得了‘天下’,秀吉大人,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
秀吉點點頭,也沒有回答林風的問題,又像拉家常一樣,低聲問道:“你我都是自幼貧寒,當年都是志存高遠,盡管如此,看到今天情景,我的心中還是十分難過,我的老母就是吃齋念佛之人,信長公在我的眼前滅佛,我實乃于心不忍,不知林兄作何感想?”
林風想了想,答道:“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勝于他方佛國為善千歲,我早就洗心革面,林一官已經死了,林風在這千年古剎之中修行了一千三百多天,早已修成了正果,哈哈、哈哈……”
秀吉笑著搖搖頭,問道:“還有呢?”
林風想了想,笑道:“與佛為敵之人,必遭萬世罵名,秀吉大人慈悲為懷,才是真正的……”
沒等林風說完,秀吉堵上了林風的嘴,趴在他的耳邊說道:“你準備去往哪里?”
“寧波!”林風堅定地答道。(http://.)。
“好!小西隆佐先生會盡快送你回寧波,我們下次見面應該在哪里?”秀吉問道。
“我記得應該是在大明京城的紫禁城!哈哈、哈哈……”林風答道。
“好!林風果然氣度不凡!”秀吉夸贊道,這才想起背著林風過來的南光坊,問身邊的侍衛道:“那位救出林風閣下的和尚呢?”
侍衛答道:“早就下山去了。”
秀吉還沒有搞清楚那個和尚是誰,反正已經走掉了,也沒再多問,對侍衛們說道:“好吧,再有從芳香谷通道逃命的,一律放行。”
(https://www.dzxsw.cc/book/8298/506212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