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使者四出
周訪駐扎在方城亭后,派出的長子帶領的斥候連向東二十里后就遇到了杜弢派出的兵馬,斥候連沒有和對方硬碰硬,只是把對方的數十騎兵消滅后就邊打邊撤,撤回了方城亭。
也不知道對方的將領是不是腦袋進水了,沒追到周撫他們的斥候連也就算了,居然也沒退回昌魏,而是在離方城亭十里的地方安營扎寨,就那么駐扎下來,也沒有派斥候前出來查探。
這么好的機會,周訪怎么可能錯過,于是第二天辰時對昌魏來軍發動了突襲。沒有意外,流民軍近萬人很快就舉手紛紛投降。只有一部百余人跑得快,戰力也不賴,讓他們殺出一條血路,向東面逃去。
當時周訪也沒有派人追擊,因為長子周撫的斥候連早就等在去昌魏的路上。
最后周撫帶回來了一個首級,據流民的指認,此人是杜弢的左膀右臂張彥。這個在原本歷史上要到315年才死于周訪之手的張彥,結局提前八年上演。
把俘虜全部綁好,安排一個營押解往船隊停靠的地方后,剩下的四千大軍正準備繼續東進的時候,斥候押著一個昌魏方面派過來的使者要見周訪。
這個使者長得牙尖嘴利,身形矮小,總的來說,除了猥瑣點,基本算是一個很普通的普通人。
使者看到一身漂亮將官甲胄在身的周訪,馬上變得低眉順眼,像見到自家親爹時的那種乖順。然后抿著嘴微笑道:“將軍在上,您是貴軍的主將吧?”
雖然這個使者表現得很乖順,還是沒有忘記杜弢對他的叮囑,一定要把信件交給對方的主將。
“本官是主將,征南將軍周就是本官!”周訪說著還用手指了指他身后巨大的旗幟,旗幟上書的正是‘征南將軍周’五個字。這個征南將軍是他平定歷陽陳氏的人馬后獲得的封號,是他戰功的最佳獎賞,所以每次看到那幾個字,都很自豪。
使者接著才遞上來一個信封并說道:“我家大頭領有信件要交于將軍!”
周訪展開信件,上面寫道:將軍親啟!弢本昌魏縣令,今被迫從賊,心實難安。今天兵將至,弢愿……。
一封信杜弢洋洋灑灑寫了上千言,無非各種倒苦水,表明自己本來不愿從賊的,奈何命運作弄,才成了現在的鬼樣子。最后杜弢表示,一定要盡最大可能帶流民重歸朝廷治下,希望朝廷接納。
其實按從王爺那里得到的關于流民的情報,這個杜弢還一點都沒說謊,至于他的保證有幾成可信度,那就只有杜弢自己知道了。
不過杜弢是不是真的打算投降,在周訪看來其實不是很重要,不想投降就打到你投降,很困難嗎?至少今天一個突襲就解決了上萬的流民,周訪沒有覺得有任何困難的,還有六萬余流民,也就是六次突襲而已,說不定運氣好點一次突襲兩萬,三次就能搞定了。
周訪這么想著,其實他自己都沒發現,他有點飄了!
“你回去告訴你家大頭領吧!準備好,本官在昌魏縣城外接受他的投降。并且可以代表朝廷,對待流民可以既往不咎。至于對待你們大頭領,那要等我們王爺來處理!”周訪雖然有點飄,話說出來還是滴水不漏,不該他處理的沒有大包大攬的接下來。
交代完使者,這個猥瑣的使者就高高興興的離去了。周訪接著命令三個軍即刻出發,跟著使者向昌魏進軍。
……
陶侃的東路,前方千人隊距離昌魏三十里的時候,撞見了杜弢派出來的杜弘兩萬人。還好雙方都比較克制,對峙了一個下午都沒有擦槍走火,依然平靜的對峙著。
到陶侃的后軍抵達后,對方反而退后五里扎營。看來對方雖然是比較懼怕陶侃的大軍,但是沒有退回昌魏縣,看來是帶著流民軍首領的任務而來的,陶侃想道。
于是陶侃決定就地扎營,不管對方是什么目的和任務,他的任務是堵住對方東出的路。所以堵住路是首要任務,如果有機會,陶侃也不會放過把對方打回昌魏。
天黑前,對方有使者要見陶侃,對方也不知道陶侃軍的領軍人是誰,只是說要見陶侃軍主將。
使者帶到,這個使者比去周訪軍的使者像樣點,至少全身上下沒有一絲猥瑣樣。主要是當時杜弢突發奇想才順便把那個猥瑣男派過去的,東面的使者就是經過慎重選擇才派出來的。
“將軍在上,您是貴軍的主將吧?”使者同樣的問題問出。
后面的流程和周訪見到的如出一轍,然后是陶侃拿到信件,這封信件和周訪見到的基本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陶侃同意杜弢投降后,陶侃對面的流民軍立刻又退出了十里地再扎營。因為西面的張彥軍已經全軍覆沒,想退也沒得退。
在陶侃看來,這個杜弢還是很有誠意的嘛!于是陶侃和周訪的選擇一樣,大軍前進十里后再扎營。
就在陶侃距離昌魏城二十里的東面安營扎寨完畢時,周訪軍也在昌魏城西面五里處扎營完畢。
第二天,杜弢的使者又至,對兩邊的說法都是杜弢的手下小頭領多有不服,杜弢需要花點時間和手腳來解決那些不服的。這個理由很正當,周訪和陶侃都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第三天,杜弢的使者再至。這次的說法是有頭領要朝廷像對待杜弢一樣,對待他們依然要既往不咎。看來這個要求應該是流民里面最后的頑抗勢力了,要是得到解決,流民軍的投降應該就可以指日可待了。陶侃和周訪都這樣想道,于是滿口答應下來。
兩邊都答應后,使者回去報告,再次出來就是帶著杜弢的正式投降文書,上面寫著明天辰時出城投降。為什么還要等一晚上呢?杜弢的說法是做最后的準備,讓投降顯得盛大而莊嚴。
哎!周訪和陶侃兩人同時在心底嘆了一口氣后想想,三天都等過來了,為了兵不血刃的解除南部流民的事,多等一晚其實也沒多大關系。
第三天晚上依然像前面兩天一樣,在三方勢力的平靜中很快就過去。
第四天辰時,這是杜弢使者約定的投降時間,為了現在的投降還專門準備了一晚上的重要時刻。可是昌魏城頭卻寂靜無聲,似乎昨天的使者好像不是來自這座城一樣。
這時,周訪和陶侃都不是笨人,他們同時發現,自己這幾天被騙了。
周訪軍沖上當面的昌魏城西門時,發現除了城墻上的幾個老人家,哪里還有流民大軍的影子!
陶侃當面的流民軍大營,除了幾個看門的,也早已經人去營空。
(//)
:。:
(https://www.dzxsw.cc/book/82063/530775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