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女帝 > 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

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


  楊綿聽了孫吉祥傳的密旨,心里咯噔一下,見楊延竟坐視對方離開,更加心焦。

  待孫吉祥一行人走了,他克制半天,還是忍不住:“堂兄,方才……”為什么不將他們給軟禁了,想些辦法,讓他們站到自己一邊,被迫與自己同流合污呢?

  楊延回想著方才的一幕,臉色極為沉重:“站在孫吉祥旁邊的那個人,看上去普普通通,完全沒個侍衛的模樣,與整個隊伍格格不入?赡闱埔姏],其余那些腳步沉穩,眼神清明,手上布滿老繭,看上去功夫不弱的侍衛,全都對他十分敬畏,隔三差五就要偷偷打量他!

  這樣的人,哪怕貌不驚人,也必有過人之處,楊延斷不敢小覷。

  他年過花甲,經歷的事情頗多,老而彌辣。略加思考便明白,此人不是身手極為過人,便是身份太過驚人。若是后者,扣了他,局勢或許更會惡化;若是前者,萬一他暴起傷人……縱在朝廷沒有實權,但在弘農郡,在家族里,楊延的權力不可謂不大。他享了大半輩子的富貴,自然不希望自己死得這么冤枉,便宜了別人。

  不得不說,楊延的判斷很正確,若是剛才他敢將這隊人“留下”,常青定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擒住他,無論是挾他做人質,還是殺了他令楊家大亂,都不失為脫身的好辦法。這也正是常青要跟著孫吉祥來的原因——一是探一探塢堡的格局,二便是以防萬一,畢竟世家么,不要臉早就是常態了,不得不防。

  楊延說著說著,還有些后怕,殊不知堂弟的心已經沉了下去。

  朝廷話倒是說得漂亮,誅首惡即可,但這“首惡”是什么標準呢?

  換做別的事情,或許還有斡旋的余地,事涉謀反,朝廷的態度一向強硬非常。楊綿知道,這一次,弘農楊氏必定要元氣大傷——朝廷說你家挑幾個摻合進來的自盡就行了,你可不能真隨便挑幾個無關緊要的族人就當過關了。為了自家安危,也為了朝廷顏面好看,至少要挑一脈嫡支,或者幾支與嫡支沒出三服,關系極為親近的旁支。

  不僅如此,朝廷說要你們自盡,你們也不能不做出表態。總得尋個理由,將這一支逐出家族,更不能暗中照拂。

  若是家人能被妥善照顧,犧牲自己也就罷了,可這情形……性命也沒了,名譽也沒了,前程也沒了,就連家人的未來都沒了,誰愿意做這等賠本買賣?

  胡亂指認族人,強迫對方犧牲,換做平常還行,偏偏弘農郡守是曹瑞那只狐貍。曹瑞在弘農郡五六載,早將各方關系摸得門兒清,世家幾乎沒從他手上討得什么便宜,倒是隔三差五要為弘農的繁盛出點力。如今出了這等事情,曹瑞心中指不定多恨楊家,一門心思“戴罪立功”,哪里會手軟?隨便指認,想都不要想,曹瑞在這里等著呢!

  楊延連區區侍衛都畏懼,怕對方暴起傷人,害了自身性命,豈會愿意出面擔下罪責,可若他不愿擔……想到此處,楊綿打了個激靈,只覺遍體生寒。

  真正知曉鐵礦一事的,唯有他們兩個,并著他們的嫡長子。楊延不想自己和兒子身死,楊綿難道就想了么?

  朝廷之心,當真險惡!他得想個法子……總不能只有他們這一支倒霉,即便要死,也該大家一起死才是!

  常青快馬加鞭趕到新安縣的時候,被當地人民稱作“紀家巷”已經被甲士給圍了起來,弓箭手守在巷口并著所有門口。常青見對角的街上,血影中有個叫李三的人叼著根草蹲在墻根,不仔細看壓根看不到他人,避著旁人的視線,快步走上前去,問:“你在這兒做什么?”

  李三打了個激靈,不明白統領是什么時候來的,嘴皮子卻沒落下:“統領,您來了?我這是盯著紀家宅院,勿要生什么變故!

  “官府接手了,咱們就該撤了!背G嗟溃S即問,“怎么,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事情倒是沒出,就是紀家和本地還有鄰縣的大戶都是姻親,前幾天紀家的人被帶走,全縣都炸了鍋。這幾天一直有鄰縣的人來,鬧事的也有,哭訴的也有,攪得人頭疼。大家恐那些當兵的不講理,就輪流在這里看著,以免出什么事情,好事竟成了壞事!崩钊ξ卣f。

  常青拍了拍他的肩膀,贊許道:“不錯,懂事了。”

  李三打蛇隨上,忙道:“那是,也不看看是誰帶出來的人!”說到這里,又有些幸災樂禍,“您是沒看見那天,折沖府出動了一半的兵馬,將新安縣的城門給控制住,又將這條巷子給圍起來,將那些錦衣玉食的貴人像豬狗牛馬一般拖出來。誰敢哭喊就賭上嘴,好不痛快!”

  他是窮人家的孩子,家里揭不開鍋,就將他賣給了人牙子,小小年紀被訓練成扒手,后來機緣巧合入了血影?傊,沒過一天好日子,對富人的排斥自不消說,見到他們落難就覺得痛快。

  常青聞言,看了李三一眼,李三有些惶恐,不明白自己說錯了什么,就聽常青說:“你將來也會是錦衣玉食的貴人,現在就少說兩句吧!”

  李三先是一怔,隨即又有些不可置信,見常青神色沉靜,不知怎地就信了,激動得臉色通紅,下意識挺起了胸膛。

  “岑大人怎么說?”

  “哦!這個!”李三垮下臉,“咱們沒足夠的身份知道,還得統領您出馬。”

  常青的身份自是足夠的,他以“麗竟門高官”的身份出現在臺前,就注定他不可能再到陰影中去了。即便是曹瑞這種資歷足夠的文臣,又或者拓跋勵這般清貴的監察御史,也不敢輕易招惹即將要改行的皇家密探。

  當然,也不會去攀附。

  常青憑著腰牌走進大廳,找個角落站著,只有孫吉祥點了點頭,權作招呼。其他三位看了他一眼,曹瑞神色溫和了些,岑越的目光多停留了片刻,拓跋勵目不斜視,卻沒都沒說趕他走的事情。而是繼續中斷的話題,只聽曹瑞憂心忡忡地說:“本朝統共有兩次誅三族之案,一次是衛國公柴家,一次是褒國公張家……”

  柴家隨廢太子謀反,太宗皇帝大怒之下,誅柴家三族,那一次的三族算得是父、子、孫,也就是柴家家主一脈,并著他的嫡親兄弟一脈,全都誅殺殆盡。

  褒國公張家自不消說,非但他們家,他們家的姻親也多半是梁王系的。穆家為了擴大事態,在朝堂上引經據典,硬是將三族的例子從父、子、孫變成了父族、母族和妻族,牽連甚廣。圣人為懷獻太子,默認此事,才導致長安西市血流成河。

  圣人在位,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自然不好唱反調。哪怕尋舊例,也應用褒國公張家的例子,而非衛國公柴家的例子。但紀家與當地,還有附近幾個縣的鄉紳富戶都是姻親,一旦真要按父、母、妻三族來滿門抄斬,得將弘農郡三成鄉紳富戶給殺了,動靜未免太大。

  世家雖勢大,到底高高在上,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差得很遠,倒是這些鄉紳富戶和百姓的生活貼近。尤其是做買賣的,無不想要個好名聲,他們勢力弱小,并不像世家那樣惹朝廷忌憚,反倒比較敢修橋鋪路,在鄉間的風評也不錯。紀家死有余辜,但他們的姻親沒有一個是知曉此事的,貿然處死,未免不美。

  這道理誰都明白,但在場沒一個敢明說的。

  正如衛拓所說,絕大部分的官員還是將做官擺在做事前的,區別只在于輕重程度罷了。百姓縱對朝廷有所不滿,也未必做得成什么。曹瑞已經在弘農待了五年多,未必會再待一個三年,大可以將爛攤子留給繼任的郡守,自己把這件差事體體面面辦好,即便不升遷,也能“將功折罪”。

  面對大案,當官的普遍有一種心態,那就是“株連”。僅僅一家一戶的犯人,如何顯示出自己的能耐呢?好在曹瑞雖對烏紗帽比較看重,到底是一名較為務實的官員,早年不同流合污的骨氣還在?v因仕途受損,處處受制,從而改變了為人處世的方略,骨子里還是有些執著,見四下沉默,他猶豫片刻,還是說:“不若取父、子、孫三代而誅,各位以為如何?”

  岑越比較想把案子辦大,沉默不語;孫吉祥明哲保身,縮著頭,也不說話;拓跋勵見曹瑞真說了出來,頗受觸動,卻仍有些顧慮,輕輕點頭,還未吐露什么,就聽不遠處傳來低沉的男聲:“郡主有命,幾位大人可便宜行事,一切以穩妥為要。”

  曹瑞見常青愿意為他們兜著,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又恐岑越不高興,溫言道:“紀家……唉,縱是三五日后就處斬,這事也沒完!”為何沒完?當然是弘農楊氏沒動靜啊!岑越知曹瑞給他臺階下,順便點名局勢,終于好受了些——洛州的武官本就沒文官底氣足,曹瑞這么做,已經很給他面子了。何況曹瑞說得也沒有錯,十個鄉紳之家也沒有一個弘農楊氏值錢,何必要舍大取小呢?


  (https://www.dzxsw.cc/book/8135/503461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文水县| 贞丰县| 绵竹市| 辉南县| 盈江县| 永新县| 黄龙县| 屯昌县| 萝北县| 紫金县| 苗栗县| 曲沃县| 仁化县| 会东县| 商南县| 汉中市| 辰溪县| 白河县| 佳木斯市| 衡东县| 南充市| 合作市| 行唐县| 固安县| 微博| 原平市| 太谷县| 宝坻区| 公主岭市| 疏勒县| 阜平县| 阿瓦提县| 太仆寺旗| 明水县| 嫩江县| 平泉县| 鄯善县| 罗定市| 大宁县|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