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穿越:撿個戰神當駙馬 > 第五十六章 京變

第五十六章 京變


第五十四章京變

        別人與他說話,也仍是冷淡又恭敬,卻又并不多說一個字。

        只是這宮里宮外都察覺到了一絲不同,那是先皇對奕辰的態度。

        從前從不讓人在他面前提起先皇后和奕辰,如今自己卻屢屢提起。

        他自己只說年紀大了,總是喜歡回憶從前。但是眾人皆知天子心易變,不可猜,不可說。

        但是,徐貴妃卻坐不住了。

        她看先皇的態度轉變,生怕對自己和奕鸞不利,總是讓奕鸞去和朝臣想辦法。

        奕鸞卻不屑于做那結黨營私之事,只安撫徐貴妃說:“母親稍安勿躁吧。”

        徐貴妃自是知道自己的兒子,從不屑于和朝臣同流合污。

        只好自己出馬,讓自己的娘家幫著從中運作,想在朝堂之上慫恿先皇早日立奕鸞為太子。

        誰知她這邊還沒開始行動,朝堂之上已經有人開始聞風而動,改為請先皇重新立太子。

        只是這回是希望重立廢太子奕辰。

        先皇在朝上并未表態,卻在下朝后將這個大臣叫入后殿,大聲斥責一通,罰跪了兩個時辰。

        當日下午,奕辰拖著尚未痊愈的傷腿,跪在先皇寢宮外,請旨去守護皇陵,不再回京。

        先皇在寢宮內并不說話,只讓他跪了兩個時辰。

        后來貼身大太監回稟說奕辰已經跪不住了,那只傷腿直抖,再跪下去恐怕要廢,這才作罷。

        第二日就下旨,說前太子奕辰,身體有傷還不思靜養,心思不靜,欲念尚重,便去皇陵靜思吧。

        如此,奕辰算是徹底淡出了眾人視線。

        這邊徐貴妃終于松了一口氣,又開始為自己和奕鸞運作。

        只是奕鸞從不參與,還勸說貴妃,說命中注定的事,做多了都是錯。

        貴妃只說他傻。

        如此又過了兩年,朝中權勢再次隱隱有傾向貴妃和奕鸞之勢。

        在靖合三十五年,徐貴妃榮升為皇貴妃。

        同時,除去廢太子奕辰在黃陵不動,最小的皇子尚未成年繼續養在宮中以外。

        其余五個皇子全部封王,三日后便啟程去各自的封地。

        這一動作可說是令人驚心動魄。

        因為自前朝開始,便從未有皇子封王離宮的做法,一時間又是一番人心動蕩。

        皇貴妃哭求先皇,想留住奕鸞。

        只是先皇心意已決,并不為所動。

        說的急了,便讓皇貴妃自己回去思過了。

        三日后,諸王哭泣拜別先皇,均各自離去。

        奕鸞雖也不舍,卻也并無過多留戀。

        在城外沖皇宮跪地磕了三個頭,就策馬揚鞭而去了。

        奕鸞去的封地便是那平澤,對內有田地,對外臨海有港口。

        此地物產豐富,人民生活富足,可以說是個極好的藩地。

        奕鸞到了之后沒多久,卻看出了這繁華的背后,官府與水上盜匪之間相互勾結之事。

        于是大刀闊斧的修整改革,僅一年之后,便徹底平息了水匪,整頓了官府里的蛀蟲。

        百姓一時間競相歌頌。

        朝中也有人日日歌功頌德,向先皇稟報奕鸞的功績。

        奕鸞日日勤于藩事,眼看在朝中水漲船高,自有那精于算計的人前來獻媚。

        不想這奕鸞依然傲氣難當。

        他把臉一黑,不禁不屑與之為伍,甚至還將來人罵走,更別說來往交好。

        故此有那等被冷落久了的小人懷恨在心,四處揚言。

        說這五皇子是自認自己是真龍天子命,不把凡人看在眼里。

        此等謠言傳入京中,朝中人又分為兩派。

        一撥人日日將奕鸞的功績掛在嘴上,宣揚五皇子勤于藩事。

        另一撥人趁機打壓,說奕鸞不愛百姓,不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為人倔強、不思變通。

        更有甚者,居然舉出種種證據,說皇貴妃和奕鸞早就籌備好了,如果先皇遲遲不立太子,就要逼宮。

        作為皇上,最怕的就是有人覬覦他的皇位,哪怕是自己的親兒子也不行。

        雖然從前也知道這五皇子歷來心高氣傲,對自己卻也一直恭敬有加,斷不會做那等茍且之事。

        卻又因自己斥責的折子發下去了,奕鸞沒有及時澄清而大怒。

        竟然就認為奕鸞是真的有反心。于是心里對奕鸞越來越有怨意。

        忽有一日,宮中一個宮女無故投井自盡。

        宮中人自殘是大罪,于是先皇下令徹查。

        這一下又牽出十幾年前先皇后的巫蠱一案,竟是皇貴妃當年買通眾多宮女做下的。

        一時間朝堂又分為兩派,一派說先皇后一定是被陷害,只因其生前已得萬般恩寵,根本無需做這等下作之事。

        另一派卻說如今在五皇子奕鸞被妄議的關鍵時候,卻有這宮女投死揭密,怎能不讓人懷疑這幕后另有黑手?

        于是沸沸揚揚又鬧了好久。

        先皇憂思成疾,又病了。

        這一病半年之久竟沒有絲毫起色,日日癱在床榻之上有氣無力,日咳夜喘。

        此時的皇貴妃早已被囚禁在鳳儀宮不得外出,所有成年皇子都離京在外,無詔不敢回。

        一時先皇身邊冷清異常,只有幾個妃嬪日日守護,輪流侍疾。

        一日,一個并不受寵的妃嬪跪在地上冒死諫言,希望先皇召回奕辰,讓他代眾皇子盡孝。

        先皇一時無語,半日后傳口諭,令奕辰速回宮中侍疾。

        是夜,奕辰風塵仆仆策馬回宮,在先皇寢宮侍候了三日才出來。

        然而先皇畢竟年歲已高,又捱了半年,終于撒手而去。

        臨死前一日忽然精神大好,遂召集宰相和朝中一品文武大員,坐在龍榻之上當眾宣讀最后一道圣旨:

        皇子奕辰,躬親事孝,侍疾有功,將名字改回為“奕宸”。

        宸行事穩重,胸有家國,待人待事皆恭以敬之。

        愛民如子,深得帝心,即日起恢復太子位,待帝仙去即刻繼承大統。

        先皇后頌雯婉約端莊,與帝同心同德數十載。

        又為帝生育太子奕宸,功德甚大,賜謚號“賢貞”。

        恢復皇后身份,將與帝同棺而葬,等等如此這般。

        朝堂上下隨即風起云涌,只是這道圣旨還沒等傳到各藩地,先帝便拉著奕宸的手去了。

        一時間全國上下素縞齊天,哀樂不止。

        這奕宸先是安葬了先皇和先皇后,又將皇貴妃等先帝妃嬪數人皆封為太妃。

        之后將諸位藩地的皇兄弟全部召回,擇日舉辦登基大典。

        等眾人回京,離登基大典只剩三日。

        五皇子奕鸞聽聞母妃只被封為太妃,心有不忿,找奕宸理論:

        目前中宮并無皇后,按制皇貴妃應升為皇太后,理應享受一國之母的尊榮。

        奕宸呵呵一聲冷笑,拿出案上卷宗丟出來,命奕鸞大聲誦出。

        卻原來是有人狀告皇貴妃和奕鸞數年前便開始勾結官員,拉幫結派私吞國庫。

        另有去了藩地不思政事,卻聯合水匪造出假象,蒙蔽先皇。

        實際上卻在暗中勾結密謀造反等罪狀,一共三十二條,樁樁件件都有人證物證,皆為死罪。

        奕鸞不怒反笑,手指著奕宸說:“你只當你外祖家當日十六條罪狀都是我等所為,今日便給我們杜撰出了三十二條。

        “如此心胸怎能治理家國?罷罷罷,成王敗寇自古如此。上天應知我,從不屑于做下那等落井下石、無中生有之事。”

        奕宸并不聽他多言,下令關入獄中,沒多久,就聽說暴病身亡了。

        登基之后,皇上隨即又下旨抄了徐太妃娘家。

        府中女主不論年紀一律發往邊疆流放;婢女賣出,皆為下等賤籍。

        男主十四歲以上關入天牢,余者不論主仆皆發配三千里之外,永世非詔不得回。

        同時抄家之事足足做了三日才結束,聽說搜出的金銀珠寶不計其數,可充盈半個國庫。

        徐太妃得知此等噩耗,當時口吐鮮血,不久氣絕。


  (https://www.dzxsw.cc/book/80864446/314014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扬州市| 体育| 渭南市| 民权县| 台北市| 天门市| 横山县| 浦北县| 滦南县| 稻城县| 沙河市| 兴宁市| 金沙县| 太谷县| 蓬莱市| 阆中市| 正宁县| 多伦县| 常熟市| 利辛县| 沙河市| 太保市| 永昌县| 秦安县| 定西市| 南昌市| 安福县| 多伦县| 巴青县| 甘肃省| 延寿县| 鄂温| 大邑县| 高青县| 大同市| 和龙市| 崇礼县| 纳雍县| 安康市|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