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寒門嫡女:七歲嬌嬌有空間宋知綰云之宴 > 第110章 為小葵擔憂

第110章 為小葵擔憂


車隊出發后的兩個時辰,天邊厚重的烏云深處終于傳來了一聲巨響,接著便是雷聲陣陣,電閃雷鳴,“轟”的一聲過后,便下起了傾盆大雨。

        像是要把前一個月的雨水都補回來,這場大雨一直下到了深夜,宋知綰靠在窗臺上,聽著外頭淅淅瀝瀝的雨聲,擔憂起遠行的車隊來。

        “綰綰姐姐,你睡不著嗎?”

        這兩個月小葵都是和她一起睡的,被外頭雨打窗棱的聲音吵醒,小葵坐起身來,揉了揉眼睛,爬到宋知綰身邊,和她一道看著外邊的雨幕。

        “我在擔心我爹爹。”

        宋知綰撐著下巴,飄遠的思緒被拉回來,轉頭看著學她撐著下巴乖巧可愛的小葵,不由得笑出聲:“小跟屁蟲,怎么我做什么你也要跟著做什么啊?”

        “才不是跟屁蟲,我喜歡,綰綰姐姐嘛。”小葵不滿的搖搖頭,噘了噘嘴,又離宋知綰近一些,“阿娘說,因為喜歡,才會親近呀。”

        宋知綰眸光微動,這是她第一次從清醒的小葵的口中聽她提起她的阿娘,聽著這話,仿佛是蔣夫人曾經教給她的話,看著身旁小姑娘無知無覺的模樣,她輕聲問道:“小葵還記得阿娘嗎?”

        小葵面上浮現出迷茫的神色,看著宋知綰滿含鼓勵和期待的目光,她擰了擰眉頭,作出思考的樣子來,“阿娘……”

        “小姐還記得夫人么?”

        今天晚上是花嬤嬤守夜,聽見里頭的動靜,一掀開簾子,她匆匆進來,目光殷切又期待的看著小葵。

        小葵有些不知所措,慌張地往宋知綰懷里躲了躲,宋知綰忙拍了拍她的背,柔聲安撫:“沒關系,慢慢想,想不到也不要緊。”

        花嬤嬤不可謂不失望,她失落地垂下眼,望著小葵的目光滿滿都是疼惜與傷懷。

        宋知綰眸光微暗,小葵現在的情況,已經比剛到府城的時候好了太多了,大多數時候就像一個尋常的三四歲的小孩兒,會說會笑會鬧,但還是全然想不起自己出身何處。

        花嬤嬤將小葵的情況告知給京城蔣家,剛開始蔣家的回信還是一月三封,但后來就成了月一封,最近的一次,蔣家送來了滿滿一車金銀珠寶,回信也只余下了要麻煩宋家好生照顧小葵的話,那幾句話里透露著高高在上,冷漠又客套,全然不似以往的關切,到如今,蔣家已經兩個月沒有來信問詢小葵的情況了。

        這是為什么呢?難不成是想讓那鄭容音徹底取代小葵的位置么?

        “娘親生病,藥好苦。”

        正當宋知綰和花嬤嬤以為小葵又像往常那樣,什么都說不出來的時候,小姑娘忽然開口,她眼眶紅紅,癟癟嘴,又牽著宋知綰的袖子,“姐姐,你把小葵的甜湯給娘親喝,娘親不痛,好不好?”

        她說的甜湯,是宋知綰特意針對她的病情,用空間里諸多進補的藥草,加到每日的羹點里燉煮,宋知綰和她說吃了就不會頭疼,小葵也乖乖聽話了,她還以為只要把自己的甜湯給娘親喝了,娘親也會和她一樣不會疼了。

        小葵的話雖然前言不搭后語,但一直和她朝夕相處的宋知綰和花嬤嬤是明白的,宋知綰替小姑娘擦了擦眼淚,有些心疼不忍,連忙應聲道:“好,把甜湯給小葵的娘親喝,娘親的病就會好了。”

        花嬤嬤的眼眶也有些紅了,小姐雖然病著,可也是惦記著夫人呢,也不枉費夫人一番苦心了。

        “嬤嬤,京城那邊,有說什么時候要接小葵回去嗎?”

        花嬤嬤哼著小調兒,輕輕拍著小葵的背哄睡,見小姑娘睡熟了,宋知綰才輕聲問道。

        “宋小姐,”花嬤嬤動作一頓,抬眼看到宋知綰沉凝的目光,忽然嘆了口氣,“奴婢只負責在府城照顧妙顏小姐,其他的,奴婢也不知道。”

        宋知綰知道,蔣家除開明面上的問候的書信,其實每月都會有單獨的信件給到花嬤嬤,花嬤嬤也有自己的法子送信去京城蔣家,蔣家對小葵的態度如此明顯,她必然是知道了什么,見她神色閃躲,宋知綰就更加確定心中所想。

        花嬤嬤不說,宋知綰其實也能猜到一些,鄭容音從來都不是什么善茬兒,有她在,宋知綰不禁為小葵擔憂。

        宋知綰將芋薯的收成情況,和宋祁正帶著包鐵柱等人去陜北受災之地教授芋薯種植技術一事都寫成書信告知了顧之宴,便在家中等候消息。

        陜北旱災嚴重,當官的又不作為,官逼民反,流民流竄,紛亂四起。今上震怒,但國庫空虛,新的稅收不足,賑災的糧食幾乎將國庫都搬空了,也勉強只夠陜北一帶災民兩個月的口糧。

        如今已經是金秋十月,不說陜北一帶至今仍未落雨,就是下了雨,再種下糧食,等到收成的時候,也已經到了明年三四月份,今上正一籌莫展之際,忽然收到了一封從陜北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書信。

        “這所謂芋薯,當真能適應陜北的土地,畝產千斤,解我大梁燃眉之急?”

        看到奏折,皇帝第一反應就是不信,但事到如今,已經由不得他不信了。

        “云霍說,這芋薯,已經叫陜北的百姓們種上了。”皇帝帝一目十行的將信件看完,目光看向殿中那一小筐土疙瘩,面色有些沉凝。

        “奴才瞧著,云大人應當不會欺瞞陛下的,況且這信上說的這樣詳細,陛下不如叫人試上一試?”身邊的首領太監抬眼觀察著皇帝的臉色,仔細斟酌道。

        這信件不僅附上了芋薯在陜北種植的種種記錄,還有一筐灰不溜秋的叫做芋薯的東西和一份芋薯的食譜,甚至還有幾株經過風吹日曬雖然萎靡但仍舊泛著青綠的芋薯苗。

        “那叫人依照這些法子,都試試吧。”皇帝頷首,頓了一會兒,又道,“叫底下的人仔細些,務必要按照那上頭的法子,切不可胡來。”

        “哎,奴才親自盯著,陛下您放心。”那太監走遠了,皇帝靠在龍椅上,沉沉嘆了口氣。

        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這筐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土疙瘩了。


  (https://www.dzxsw.cc/book/80788325/7410130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