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六十六章下
這一番閑談之后,元徹的煩躁卻漸漸按捺不下去了。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15.1看書網
雁卿已內定了人家。明明他早有打算,可真正面臨這種境遇時,他還是忍不住會想象她同旁人情投意合、如膠似漆的情形,隨即每每在暴躁的毀壞欲里回過神來。
不想讓旁人碰她。為什么她就不能像個知情知趣的女人,在他還不能到手的時候安靜的守貞在無人察覺的深閨里,直到他賺夠了本錢將她抓在手里時都還純白如初?他一定會好好的寵愛她,一切都依順她,傾天下之財物補償她。哪怕她不是那么懂得奉承取悅他,也不要緊——籠子里的金絲雀也不總是一逗弄就唱歌,何況是雁卿這么不懂看人臉色的姑娘?
不過頭一次見面時元徹便已明白,雁卿本質上就不是什么乖順懂事的姑娘。而他也沒有如許耐心和精力,去哄得她心甘情愿。他得不到她的真心同樣也左右不了她的選擇。
元徹想,他不稀罕。只要他得到至高的權力和至尊的寶座,一切皆可奪而取之。譬如一只飛鳥,折去它的羽翼將它鎖入牢籠,縱然它心在碧空又有什么用?還不是要從他手里啄食吃?
在這樣的權位面前,真心不過是個點綴的物件罷了。他不稀罕。
所以他究竟是在為什么而煩躁啊……元徹想不明白。
年下諸事繁雜。
元徹根基已然穩固,然而不到大權在握的時候,一切都還有變數。尤其如今他有了個弟弟,不再是皇位唯一的人選。因此一刻也不敢松懈。但他本質上就很厭煩花費心思取悅旁人,如此緊繃著偽裝久了,心里恨意更深。看著皇帝受病痛折磨,竟偶爾會生出“怎么還不去死”的念頭來——他確實等得越來越不耐煩了。
除夕夜里萬家歡騰,宮里也有儺舞和庭燎。往年這時候,皇帝都會將宗室親眷召集到一處。嬪妃、親王、公主們聚集到一處,旁的不說,至少人多不冷清,歡笑起來頗有佳節團聚的喜慶氣氛。這一年皇帝卻沒有叫旁人來,只一家四口帶上嬪妃、宮娥們一道,在殿前燃起庭燎來。桂木雜以香檀假設起來的火堆,燒起來沉香繚繞。火光喧天跳躍,照耀得庭院里明若白晝。
因皇帝沉疴難愈,太子心性又不可琢磨,妃嬪們人人都有自危之意,便歡笑不起來。樓蘩親自看護著二皇子,如今早不試圖去緩和同元徹的關系,連同對皇帝也淡漠疏遠起來。謝嘉琳是晚輩兒媳,自然更不會多言。這一夜的庭燎便十分的寂寥,近乎于尷尬。
元徹心中冷笑,卻覺得比往年舒服愜意了許多。
不到二更時分,樓蘩便帶著二皇子先行離開。正經的婆婆退場,謝嘉琳也不好多留,便借口去送皇后也告退離開。妃嬪們則都不敢近前去求寵,各都三三兩兩的退去亭臺或是角落里說話。
花園里便只剩下皇帝和太子,和木樁子似的守在一旁的侍衛們。
風自后頭吹過來,空氣濕冷沁衣。元徹卻覺得精神一振,竟發自內心的微笑起來。
他便拾了沉香木近前去添火——年幼時他便愛玩火。皇帝一直以為,這么多年他只打過元徹一次,其實不是的。元徹最早的記憶便是皇帝扒了他的褲子揍他的屁股——彼時他的母后似乎還在,也是除夕看庭燎,他偷偷拾了木頭近前去添火,結果風來火涌,他差點被卷了進去。隨即就被一把拽回來,看見了他父親惱火的面龐。他還記得委屈的入睡時,他阿娘拇指擦著他的眉鋒笑他,“眉毛都燒沒了,這會兒真跟只野貓似的了。”分明就是被逗笑的口吻,半點都不心疼他干嚎了那么久。反而是皇帝懊悔,“看看青了沒。”“沒事呢,他哭得那么假。”“怎么能沒事,打得我手疼。”“你那是心疼。”……
他甚至都不記得她阿娘的模樣,卻依稀還記得那時她淺笑的唇角……其實這也許也是他后頭想象的,畢竟彼時他已睡了,按說該是看不到的。
元徹將剖作長條的檀木丟進火里去,這些日子以來他頭一次從煩躁的心態里解脫出來,一時竟有些茫然。近來他確實偶爾不無怨恨的想,若皇帝趕緊死掉就好了。這樣他阿娘在九泉下也不會寂寞,他也就什么都能得到了。那時他也會淡漠對皇帝的怨恨,說不定還會懷念他。皇帝不是一直想讓他喜歡嗎?那就去死啊……可這一刻想到他阿爹真的可能來日無多了,他卻怔愣了很久。腦海中仿佛有這么一只丑陋的惡鬼,他乖戾、孤僻又本性邪惡,被所有人所厭恨。他背對著空蕩蕩的庭院,向著地上的影子張牙舞爪。身旁空無一人。那惡鬼兇狠的難過、恐懼著。他生而嗜殺,結果竟害怕孤獨。
元徹就想,這小鬼可真是滑稽啊。
他又丟了一塊木頭到火里。火星濺出來時,皇帝的聲音傳過來,“阿雝,離火遠些。”
元徹身上就一僵,片刻后,他向后退了一步。臉上炙人的干燥消退了,那片跳躍的火色卻更明亮晃眼,他不由就垂下睫毛來,移開了目光。
皇帝又道,“過來陪我說說話吧。”
元徹回到皇帝的身邊,安靜的立在一旁。皇帝便往旁邊讓了讓,示意他坐下。
皇帝右腿屈伸不便,他的椅子一向都加寬,只比榻略短些。倒是能多坐一人,只是要挪出空位也不容易。皇帝抬手搬動右腿時,眉頭也不由那么一皺——也不知是因為疼,還是因為感慨英雄遲暮成殘廢。
因體虛,挪動好了,他就有些帶喘。雖并未流露出頹唐來,卻也嘆了口氣。
元徹原本就要坐下,見狀不知怎么的鼻頭就一酸,不想坐了。
皇帝見他不坐,就指了指一旁,道,“坐下吧,地上涼。”他在兒子跟前難流露出慈祥柔軟的模樣,這一日卻上下打量了元徹一會兒,似有感慨,“轉眼你也娶妻成家了……仿佛昨日還才這么高。”他就拿手比了一下。不過比完了自己也不大確定,就又往上挪了挪。隨即自己也有些失神——彼時他忙于國事,少陪伴兒子。他所記得的元徹幼時模樣,皆有皇后牽著元徹的手笑盈盈立在一旁。而今他似乎連皇后的身量都已記不大清了。
他從不將這些心事吐露給元徹,便不多說。只再度示意他坐下。
父子兩人哪管是并肩坐著,也并沒有多少親密的姿態。庭訓而已,算不上溝通感情。
皇帝就平淡的問問太子的家事,聽他夸贊謝嘉琳,心里也是寬慰。又問他對突厥的打算,對陳國的打算……這些話題他反而能事無巨細的指點太子,不過今日也是聽太子說的居多——太子本身也聰明,雖還年輕、老辣不足,身旁聚集的朝臣卻都是能擔綱之輩。為應對皇帝的不時考問,早都將局勢關鍵之處向他講說過,因此太子答起來也是有模有樣。皇帝就耐心的聽著,心里也大致知道那些事他是聽那些人說的——某個人也認可了太子,可見自己是時候退下來了。一面這么想著,一面也不時將自己已做好的籌備告訴太子知道,又指點他什么人可如何任用……
不知不覺也就過了二更時候。
父子二人少有這么平靜 ...
久聊的時候。
太子看似認真的聽著皇帝的話,其實究竟聽進去了多少,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就是心慌,不解他阿爹同他說這些做什么。他害怕自己變成那只沒人要的小鬼。若皇帝不在了,他就真的是孤身一人了……他又惱怒,想白上人不是就在他阿爹身旁嗎?他既然號稱神醫,就該做些名符其實的事。還是他真以為一旦皇帝不在了,元七就能護得住他?
他不知不覺就抓緊了皇帝的手。
他所怨恨的一切源頭都在皇帝身上,可他所真正想要的東西,其實也唯有這個人會給他。
唯有父母的喜愛,是無法奪而取之的。也唯有父母的喜愛,就算笨拙如趙雁卿、不詳如元徵也都理所當然的得到了。憑什么他就得不到,憑什么他的就要被奪走……
皇帝似乎察覺出太子的不安,拍了拍他的手背略作安撫。
子夜已至。
皇帝的話已說完——也許意有未盡,不過他也不求面面俱到。太子還有成長的時間。
兩人一時便靜默無言了。皇帝又想對太子說些家常話,不過早些年虧欠居多,道歉的話他卻說不出口;后頭又是太子混賬居多,翻舊帳更沒意思;到如今,太子成了家,聰明顯露出來,性格也變得耐心、寬厚,在他看來已足夠好,又沒什么可說的了。
何況這是日后的新君,自己給他布下的局面也足夠好——權臣已除,朝政平穩,國富民強,連宿敵都內亂了。太子起碼也有成長的時間,無需他來操心。
唯一令他不放心的,其實也就這么一件事——
皇帝道,“我百年之后,你要善待你的弟弟。”
太子滿腔煩亂未解,霎時就被冷水澆透了。
他就道,“這是自然,畢竟兒臣是長兄,看顧弟妹是應該的。”
(https://www.dzxsw.cc/book/80539/43616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