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堵心·鬧心
下午飯時,楚清給做了煎餅果子,雖然面粉發酵得沒有義斌府的廚娘好,但好歹是發起來了,炸的火候也算可以。
甘來和小寶就圍著爐子看楚清攤雞蛋煎餅,卷好一個他倆就一人一半分著吃,楚清根本趕不上他們的速度。
倆人等著吃還不消停,看楚清又把一勺雜面糊糊澆在鐵板上,就開始討論。
小寶:“你看到沒有,這跟做鐵皮一樣一樣的,把鐵水往鋪平的細沙上一倒,再一刮,冷了就成鐵皮了。”
甘來:“也不太一樣,你娘刮糊糊是圓周運動,呂師傅刮鐵水是直線運動。”
楚清:“……”
這是幾門學科?物理、烹飪、冶金?
小寶:“你說娘親那個火鉗子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甘來:“費力;那你說剪子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小寶:“那看什么剪子了,黃蓉那個裁衣剪子就是費力杠桿,呂師傅那個鐵匠剪子就是省力杠桿。”
甘來:“那黃蓉的剪子也不費力啊,呂師傅的倒是很費力!”
小寶:“啊……是啊,明明動力臂小,怎么不費力呢?”
甘來:“我問你呢?”
小寶:“娘親……”
楚清:“……食不言!”
淞江府分院那邊的“五月五”們在楚清到來之前就回來了,既然小寶出現在崇魚府的學院,他們就不能再讓“小寶”出現在淞江府。
可回來是回來,反倒沒機會跟小寶玩,一打聽,說小寶被他娘給關起來“開小灶”了,于是感慨:“有娘也沒啥好的,都不讓出去玩!”
關于楚清是小寶的娘這件事,學院里只有船幫的孩子知道,連那些姑娘們都不知道。
而這些小男孩兒又被小寶下令封口,以至于魚腩知縣都十天了也查不出傷他兒子的人到底是何來路。
不但查不到,連人都不見影了,這讓知縣大光其火,調出近一個月內出入魚腩縣的所有記錄查看,姓梁的多了,也查不出個所以然。
霍銘甫他們幾個也私下里查,孟家四房的長子孟賢功終于想起腰間佩戴三塊玉佩的人了:“那小子好像是開學院的那個!”
這個結論讓孟賢功冷靜下來。
大房那邊正在努力與楚懂結交,沒想到這小子卻離開淞江府跑到這邊來了,那他就不能與人家交惡,唉,還好,自己一直也沒怎么說話,但愿他不知道自己是誰。
霍銘甫說:“那小子他娘是密偵司的,那他身邊的人應該也跟密偵司有關系吧?”
魏成器和孔宇卻不這么認為:“他們跟沈小娘子聊天時,不是說是吉州府學的學生嗎?”
霍銘甫:“府學的?年紀有些大了吧?我看那幾個人怎么也有二十四五了。”
孔宇:“六十多都考不上秀才的也大有人在。”
霍銘甫:“也是。”
他們很想去小寶的學院探個虛實,可是又沒有由頭,查還查不出來,人又不出現,就感覺心里很堵。
比他們心里更堵的是耿副千戶。
派去學院附近“觀察”的干事,總被人家發現,他們也是,拉練就拉練,還天天換路線,躲不開了是吧?
還有那個楚清,明明他們不是跟蹤她的,是跟著霍銘甫身邊那三個知縣兒子的,畢竟新官上任,密偵司總得有個了解,可怎么偏偏楚清跟他們又有瓜葛了?
就說楚清在樓上認出小干事這事兒,讓自己多沒面子,人家的那眼神分明在說“你少管閑事”,唉。
現在啊,耿副千戶就盼著小寶出點什么事,還是那種在他能力范圍內卻得下大力氣解決的事,好讓楚清欠他個人情。
人與人交好,最好的途徑就是求人辦事,敢欠人情,就說明有還人情的底氣和與人交往的意愿。
耿副千戶目前沒啥可求楚清的,就退而求其次,期待能幫到她。
因為楚清很少求人,更多的是你不求她,而她主動幫你做事,比如鋪個路啊、修個橋的,一般這樣的時候,你就離倒霉不遠了。
比如說易斌的高知府。
因倒賣官倉儲糧而引起的風波,并沒有第一時間危及到高知府,他幾次上表朝廷,賣力闡述抗災舉措,以及調動“各派義士”積極性、齊心協力渡難關,令皇帝想整治他卻被言官們攔截下來,以至于正反聲音勢均力敵,難以下手。
但是,有人不干呀,充分得了好名聲的密偵司駐義斌府理事處,怎能讓他把自己輕而易舉歸類到“各派義士”中去?
于是王副千戶把調查到的有關高知府連年倒賣官糧、推阻抗災措施、哄抬糧價、打壓義士賑災等證據一股腦上報,連多納了幾房妾室也給寫上了。
密偵司查案,那都不是一般的全面和詳盡,報告上連高知府哪只腳生了腳氣都寫得明明白白。
所以,在官員大換血剛剛平靜后,高知府“下崗”了。
***********
還有一個人,他不是心堵,是鬧心。
號稱“灶王爺”的賈焱垚現在很懷疑是不是綽號起的不好,“灶王爺”好像不是戰斗類神仙,以至于他到現在還沒能拿下丐幫。
南方的丐幫與北方的窮家行不同,窮家行在武繼昌等人統治之前,組織相對松散,可丐幫卻是明明白白打著行乞的旗號,專干土匪行當的地方。
乞丐,成為乞丐的原因很多,貧窮只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原因。
因貧窮而淪為乞丐的,基本上但凡有手有腳,當乞丐也只是暫時的,他們會尋找各種出路謀生。
而丐幫在南方能屹立不倒,幾乎形成一個行業,那就不僅僅是因為貧窮。
人們總覺得乞丐簡直就是社會最底層,如果不是真的需要的話,又有誰會選擇去當乞丐呢?
當乞丐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錢財,但是同時要出賣自己的尊嚴,一個人如果明明有能力養活自己還去乞討,那不是腦子進水?
所謂“存在即是合理”,這一點在丐幫體現的很明顯。
人們形容一個地方窮,會說“鳥不拉屎的地方”,形容一個人家窮,會說“耗子都不去”,如此可見,丐幫能夠存在并發展,跟經濟離不開關系。
不管是戰亂、天災亦或是苛捐雜稅,大量災民、難民為了活下去涌入城市尋求溫飽;還是因為經濟繁榮,大量人口脫離農業,涌入城市中,總之,社會階層分化,其中最下層的部分,淪為乞丐。
(https://www.dzxsw.cc/book/79896134/1436036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